第二百六十六章 柳暗花明(1)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3059字 发布时间:2024-08-25

死亡是什么?

 

  子琴依旧无法忘记,突然陷入沉寂的死亡之夜,她脑海里最先跳出的是这五个字。子琴不知道已经过去几日,只是石穴穹空繁星总共一起亮过五次,仿佛在提醒众人五天已经过去了。她一边回忆着入墓探穴的一幕幕,一边按照任平生所授的屏息心法,艰难地调整自己的呼吸,压制内心的恐惧与强烈的饥饿感。

 

  子琴闭上眼睛,回忆众人如何应对危局。那时,任平生首先提醒众人,将火把全部熄灭,以免消耗过多的穴内空气,更是为了紧急时刻所用。边疆与花满天上了石阶平台,仔仔细细地查探一番,一无所得地返回来。

 

  在真正漆黑如墨的夜空中,几束火把之光或许会成为希望,但是更可能成为绝望的枷锁。众人能够感受到彼此呼吸中的不安,可是谁也没有表现出异常的状态,足以看出他们都经历颇丰。子琴或许是经历最少的一个,然而她与泰平驾乘飞之翼,从寻龙峰一直飞到朱雀峰,这恐怕是绝大多数世人未有的经历呢!

 

  子琴觉得那种不安情绪至少持续了一整天,实际上则不过是片刻而已。南极竖子走到坐垫蒲团跟前,将任平生拿下来的竹简拿起来,除去了系着竹简的鹿皮筋。他将竹简轻轻展开,若有所思地看了几遍,然后交给身后的众人。大家依次看了看,彼此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死亡是什么?短短的五个字,让众人无法作答,令子琴却极为惊愕。难道自己在梦境中来过古墓,见过那竹简上的字迹吗?子琴沉默不语,燕然以为她吓坏了,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她的头。

 

  燕然的手仿佛传递出温暖的力量,让子琴坠入到某种虚无的状态里。她好像进入到一种亦真亦幻的世界,看着众人平静地讨论着什么,感觉自己的身体飘起来,飘出了这个黑暗的古墓,飘向了墨国都城逐鹿。

 

  “死亡是什么?为什么古墓要留下这个问题呢?这到底是古老保护的古墓奇书?还是他自己打造的埋藏古墓天经之地呢?”任平生的声音响起来,子琴再次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她借着穹顶上的微光,看到大家仍旧环绕着祭坛,默默地面向那些雕刻画面。

 

  “我觉得古墓仿佛是一位智者,想要得到一个让他确信的答案。”

 

  “从我们口中说出一个答案,古墓的石门就会开启?”

 

  “这恐怕是眼下我们能够唯一期待的事吧!乔老是天下大隐之士,这几日该有不少心得吧!”

 

  “死亡如同一缕行将消散的火焰,如同一段飘渺的飞翔旅程,如同一次奇妙的探险经历,如同一个永远不会醒的梦境。不过,无论死亡像什么,只是更接近罢了,毕竟无法触及其本质啊!”

 

  “乔松大隐说得太过玄妙,恐怕是很难让人理解啊!”

 

  “楚楚大剑师见过太多生死,应该对死亡这个敏感话题,有更多的发语权吧!”

 

  “楚楚虽然行走江湖,如今却早已归隐楚山,鲜少谈论那些打打杀杀。据我所知,南极掌门游历颇丰,去过亚夏大陆许多地方,对于各族丧葬习俗颇有了解,不如请南极掌门说说吧!”

 

  “沧海觉得楚楚大师言之有理,何况我们还没有离开朱雀峰,理应请南极掌门尽地主之谊。”子琴听得出来,关沧海语气虽有戏谑之意,却含着某种伤感的情绪。

 

  “各位倒是说得不错。我与龙跃兄鲜少行走江湖,更是难得到亚夏中土一次,正好听听南极兄高妙见解。”

 

  “北玄武觉得此番探索古墓,虽说未找到什么远古玄妙剑法,也没有发现足以炫耀世人的宝藏,却让我们体会到人生有其本义:理解生与死。既然生无法由我们主宰,那么至少对于死亡,我们应该从这个古墓中找到启迪,为后人留下那么一点点宝贵的思索之财富吧!”

 

  “平生原本已经看破尘世,只想着与燕然过闲云野鹤的日子。经历探索古墓的一番见闻,我倒是觉得逍遥虽是个人的人生态度,未免有些太过自我,对于整个亚夏族群而言,我不能再如此任性而为。”

 

  “平生兄倒不必如此。满天与你虽然相见时日不多,却深知你绝非庸庸碌碌之人,与仙侣云游四方乃是另一种形式的求索。”

 

  “满天兄实在是过誉了。不过,逗留在朱雀峰的这些日子,我的确在思考死亡的问题,颇受南极掌门的启发。”

 

  “南极兄,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了,不如你就给大家讲讲吧!”

 

  “好吧!南极竖子对于死亡的思考,最早来自于火族人的大火祭,从那个时候起,我就一直在思考死亡。既然大家愿意谈论死亡,我倒是愿意先借学城藏书阁的《论死》一书,说说古人关于死亡的理解。”

 

  “《论死》一书乃是籍尘贤士最重要的论著,其内容考察了不少廊中族群部落的死亡祭式,可以算是最早对死亡探讨的人吧!”

 

  “边疆说得没错。自从天地脱离混沌束缚之后,人类就在亚夏大陆生存繁衍,与万物一样经历生与死。在那个蒙昧尚未开化的远古时代,生与死的现象是多么奇妙而自然的情况,是古人无法理解的诸多事中最重要的两个。”

 

  “古人无法理解生与死,所以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精灵,死后精灵也有某种生活形态,并不是永久的死灭。”

 

  “满天说得正是。既然会有生与死这样的变化与过程,那么灵魂是如何离开身体的?灵魂又去了哪里呢?古人找不到其中的答案,所以才会利用各种祭死仪式,寻找或者说保护逝者的灵魂。”

 

  “如果乔老儿没有记错,《论死》里为了讨论灵魂之说,倒是先讲了葬送习俗。我看这祭坛周围所刻画之像,多与各地族群祭死仪式有关。”

 

  “没错。正是在走访各地各族的过程中,籍尘意识到死亡最初的深层次原因,乃是族人不断繁衍的一种权利。在古代,人的死亡除了自然或生病的原因以外,还有人为的暴力加害,这或许是许多亚夏族人不肯承认的,但是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这种击杀老人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潜龙纪,甚至再追溯到潜龙纪之前的蒙昧时代,籍尘找到了最重要的证据,便是京山南方周口川的山谷之中,出土了老人头盖骨被人用利器击破的墓葬。周口川或许没有廊中族群文明先进,但是却有一点被后世学士认可,便是那里曾经生活着极为古老的族群,以至于在潜龙纪颇为活跃,直到飞龙纪才难觅踪影。这一点,北玄掌门应该可以替南极多说几句吧!”

 

  “潜龙纪时代,一支龙族人曾经渡过银河,跑到了周口川一带,在那里发现一支异族部落,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后来,龙族人发现北方过于严寒,于是又重返了廊中地区,但是却将所见族群之事流传下来。北玄武曾经到过周口川,亲眼见过谷间被挖掘的墓穴,规模还是不小的呢!自从望海王国崛起于望海半岛,那座墓穴就被保护起来,至今仍能看到那些老人头盖骨,上面留着不少利器致命的孔洞。”

 

  “太可怕了。”

 

  “燕然女侠不必害怕,这或许正是亚夏诸族能够传承的原因呢!各位应该经历过去年的亚夏旱灾,知道一旦粮食出现了巨大危机,将会引发多么巨大的风暴。可以想见,在那个尚无农耕的时代,人们只能依靠狩猎,食物经常匮乏甚至没有,若是在疫病流行或部族迁徙频繁的时候,病弱的老人无疑会成为巨大的负担。”

 

  “他们会为了族群牺牲自我?”子琴借助极其微弱的光,试图在祭坛壁画上寻找关于死亡的答案。

 

  “子琴姑娘说得没错。这些老人往往会提出建议,让族人把自己杀了喂食年少同族,解除族人饥饿的危机。对于那些老人来说,能对族群有所贡献,也是一种解脱,要比病死而腐朽于地下安心得多。”

 

  “在庄帝天下太平的时代,年逾五旬者已算古稀,更不用提在那个远古时代了。不过,这种食同族的观点太过冷酷,故而不少学士反对籍尘观点,其中遇有代表性的人物,便是晚于籍尘数十年,出生于灭龙纪初的苗狄。他认为,在遥远的数千年前,族群部落极少,各自生活在一定范围内,彼此争端的可能性少,不会有那么多人因为战争的缘故被打死。同时,尽管他们没有掌握农耕技术,却应该有足够的猎物猎杀,不会为了族群生存而去吃老人人肉,甚至用利器杀死衰老之人。”

 

  “苗狄认为那些古代老人为什么而死呢?”

 

  “或许这就是神话传说重要的起源原因之一吧!籍尘在《论死》一书中提到,远古时代的人极其迷信,相信灵魂是存在而不灭亡的,如果吃了别人的脑子,就可以增强个人的精神魔力。”

 

  “啊!那比为了族群献出自己的肉更可怕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