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广阔的蔚蓝苍穹之上,鸟儿翩跹,大雁列阵南飞,更有那雄鹰,傲视群雄,翱翔于九霄云外,尽显苍穹霸主之姿。然而,你可曾幻想过,人儿亦能遨游天际,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
此时就在两座大山之间,底下是一片奔腾的黄河水,峡谷幽深,高山险峻,河流湍急。突然,上方有几个人影在闪动,竟然是飞在两山之间,悬在半空之中。
恰巧蒋善正好驾云经过这里,他往下一看,忽见到有几个凡人也飞悬在两山之间。
他心中奇怪:
“咦?难道这些凡人也会飞,也会腾云驾雾?”
于是他便按落云头,渐渐下降,想凑近看个清楚,当他落在一个山顶之上。站在一块大凸起的大石头上,往下一看。此时才看清楚,原来是两座大山之间,底下是一条大河。在大河上凌空横挂着两根钢丝绳,原来那几个人正用溜索从河这边渡到河那边,所以要从高空溜过去。
他不禁哑然失笑,这个地方河水虽然湍急,却没有桥,这些凡人也真是胆子大,还敢用这种方法过河,他不禁暗暗摇头,觉得好笑。
原来自那晚他和伐恶在山中救人之后,伐恶便随着那些百姓回到山外的村子里,去帮那个小叮当救命疗伤去了。蒋善便和她约定好,由她留在那村庄里看护众多百姓免受官军的围剿,而蒋善只身欲往北方的都城,也就是在黄河以北的京师,前来那里找那些皇帝和大臣。
以便点化他们,使皇帝和朝廷幡然醒悟:是他们的暴政和贪官所逼,而不是百姓们故意造反。从而解除对那些无辜百姓的围剿,从此善待百姓。
当他自南向北,腾云驾雾,恰似乘风游历山川,不经意间已临近那繁华与权力交织的京城。此地,距离那权力的中心尚有五百里之遥,却因方才目睹的一幕奇异景象,他毅然决定降下云端,亲临其境,以探究竟。
骤然间,一阵急促而惊恐的呼喊如利刃划破宁静。
“不好了!有人从钢索上落水啦,快来救人!”
这呼喊声自山麓河畔汹涌而起,如同紧急的战鼓,敲击在他心上,令他心头猛地一颤,不由自主地循声而下。
山脚下,一幅村庄如画卷缓缓展开,而此刻,这幅画却因突如其来的变故而躁动不安。村民们如同受惊的蜂群,纷纷涌出家门,奔向那未知的灾难源头,其中几人的呼喊尤为凄厉——
“小莲落水了!快来呀,快救人!”
……
霎时间,村中的男女老少,大约一百余众,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汇聚成一股黑色的洪流,浩浩荡荡地向河边涌去。然而,当他们赶到河边,面对的却是汹涌澎湃、波涛翻滚的河面,那汹涌之势,仿佛是大自然无情的怒吼,令人心生畏惧。
就在众人焦虑之际,一抹刺眼的红色在水面上浮浮沉沉,如同绝望中的信号,那正是小莲遗落的外衣,孤零零地诉说着不幸。人群中的气氛愈发沉重,几个精通水性的村民毫不犹豫地跃入水中,仿佛要与汹涌的河水展开了殊死搏斗。
时间仿佛凝固,每一秒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终于,一声激动人心的尖叫划破了紧张的氛围,“救上来了!救上来了!”只见几个壮汉合力驾驶着简陋的羊皮筏,在湍急的河流中艰难穿梭,如同勇士般将小莲从死神手中夺回。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她抬至岸边,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只见小莲面色苍白,气息全无,犹如一朵凋零的莲花,静静地躺在那里。就在这时,一位年约三十的女子跌跌撞撞地冲上前来,跪倒在地,泪水如断线的珍珠般滚落,她的哭喊撕心裂肺,仿佛要将所有的悲痛都倾泻而出:
“天啊!我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你过河去学堂,你偏不听,如今……如今你竟……”
那声音,凄凉而又绝望,引得围观的人群无不动容,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纷纷叹息,为这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深感痛惜。
此刻,一阵突如其来的呼唤,如同林间清风,穿透了喧嚣:
“诸位,请让一让,容我一观。”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白衣公子翩翩而至,衣袂随风轻扬,宛如云中仙人降世,其气度非凡,显然非池中之物,更非乡野所能孕育。一旁,一个乔姓老者连忙询问:
“公子,莫非您精通岐黄之术?”
蒋善闻言,只得一笑,答道:
“略知一二,还是让我来试试吧。”
话音未落,小莲之母冯嫂已跪倒在地,声泪俱下:
“求先生救救我的女儿,定当厚报!”
随即,两位壮汉应声而动,小心翼翼地将小莲抬起,仿佛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向村东头的家中疾步而去。一间静谧的居室被迅速整理出来,小莲被轻轻放置于柔软的床铺之上。蒋善沉稳地吩咐众人退出,又请冯嫂速速取来一个木盆。
他扶起小莲,让她靠坐在自己身旁,双手轻贴于她的脊背,如同春风化雨,缓缓施以仙气注入其全身经脉。须臾之间,奇迹发生,小莲忽然坐起,对着水盆呕出大量浊水,双眼随之缓缓睁开,闪烁着生命之光。她猛地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清俊非凡、笑容可掬的男子,惊喜与感激交织,小莲脆生生地喊道:
“大哥哥,是您救了我吗……?”
蒋善的眼中满是温柔与鼓励:
“别怕,你已无大碍,只需静养几日,便能恢复如初。”
言罢,他从怀中取出一粒晶莹剔透的丹药,递给小莲,示意她服下。
冯嫂目睹小莲重获生机,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狂喜,瞬间跪倒在地,宛如虔诚的信徒面对神祇,颤声道:
“恩公在上,您的大恩大德,犹如枯木逢春,让我家闺女得以重生,此情此景,恩同父母再造!”
四周邻里,目睹此景,无不面露惊异之色,在交头接耳间,赞誉之声此起彼伏,犹如春风拂过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先生真乃神医再世,妙手回春也!”
冯嫂心怀感激,毅然决然地将家中珍爱的老母鸡宰杀,张罗起一桌简陋却满载心意的酒菜,誓要以此表达对蒋善先生无边的谢意。正当此时,那位乔大叔蹒跚而来,一脸风霜之色。蒋善见状,关切询问:
“大叔,此地河流湍急,宛如脱缰野马,何不筑桥以渡,以免钢索过河之危?”
乔大叔闻言,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无奈与悲凉:
“蒋先生有所不知,此地贫瘠,百姓温饱尚难,修桥之资,犹如镜花水月,遥不可及。河中屡屡吞噬生灵,这一片村中多有遭遇不幸的,而官府早年虽有修桥之意,朝廷亦曾拨银相助,奈何贪墨横行,银两尽入私囊,桥影至今未见。终归是苦了我们这些升斗小民,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却只顾在城中花天酒地,尽享人世繁华,早忘了民间疾苦。”
言罢,一股苍凉与愤慨之情,在众人心中悄然蔓延。
“哦,原来是这样!”
蒋善恍然大悟,点了点头道:
“看来这条河不但是天险,也是人祸呀!”
恰在此时,一旁传来如清泉般悦耳的声音,是一位年约二九、名唤晶晶的少女,只见她轻启朱唇道:
“蒋先生可能不知,我听说在河的下游有一个渡口,那里有一座翠云楼,听说最近来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在那里每天设擂台,让许多有钱的人捐钱,据说是为了筹银子建桥呢!
这件事挺有意思,这些天流传的很广,都说那那个女子既美丽又善良,真是少见的好人啊!据说有很多有钱人从远方前来到那里捐款,只为了那姑娘能为他们歌舞一曲,或者陪他们共饮三杯。”
“竟有这等奇事?”
蒋善闻言,不禁暗想:“究竟是怎样一位奇女子,能如此深入人心?”
他忽地起身道:
“我先告辞了,听说那里有一个姑娘在那里要筹钱修桥,我想前去探察一番。”
乔大爷见状,颔首赞许,转而温言对晶晶道:
“晶晶,你既无事在身,何不充当一回向导,引领蒋先生前往那翠云楼,也好探看那位善良的姑娘,或许能相助一二?”
刚说到这里,那冯嫂忽然急步走来,语气中满是关切:
“哎呀,蒋先生,现在饭菜已将备好,你吃了饭再去吧!”
蒋善轻轻摇手,笑道:
“冯嫂无需费心,我且去探一探究竟。”
恰在此时,晶晶姑娘宛如春日里绽放的花朵,对着蒋善嫣然一笑
道:
“蒋先生,让我为您引路吧。”
她的提议温婉而坚定,随即两人并肩而出,离开了那宁静的村庄,踏上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