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元节(二)
书名:仙侠故事之通明篇 作者:天山逸民 本章字数:2936字 发布时间:2024-08-22

“这些都是锦身门的修士”杜道长提着八卦灯,艰难地走在最前面,他头也不回就解答了身后的疑惑。“锦身门是朱陵原上最大的修行门派,门人弟子也是最多,每年到了中元节这个时候锦身门的弟子都会自发离开宗门来维持节日安宁。”

素玉真在身后问道:“是因为今日是中元节,到了晚上会闹鬼吗?”

“自贫道记事以来,朱陵原的中元节还没有闹过鬼。”

“是啊,是啊。”身旁传来一个声音附和:“多亏了有锦身门的神仙,凶恶的厉鬼从来也没有危害到我们。”

素玉真闻言正敬佩之时却见三位师弟皆神色淡然,脸上分明就是不信之状,她压下疑惑暂时无言,待人潮渐渐去后,难得疏阔,不需她开口询问,林哲已先开口向杜道长问道:“朱陵原的中元节既然从来没有闹过鬼,那么锦身门又是什么用意呢?”

素玉真这才知道两者话中的区别,三位师弟见识过于自己,早在之前就听出了杜道长话中真正的意思,她却是不知道池修明三人是真正见识过鬼的,尽管三人的见识不够宏富精深,但是对于鬼,尤其是对于那些未受外因激发而自然形成的鬼,他们深切的知道,这种鬼是不易诞生的。

眼前灯花火树,杜道长耳听八方轻声回道:“死者沦于至阴,在地而为鬼,朱陵原又不是幽都所在的罗酆山,罗酆山野田惟剩火磷鳞,鬼语夜相闻,今夜必定是魑魅魍魉随处相逢了。朱陵原气顺时序,若说阴气不生那是虚言夸赞,朱陵原的阴气乃积阳为天,聚阴为地的天地自然之气,绝非天地阴寒,气逆错乱而使鬼气滋生的阴气。朱陵原上的阴气自然也能诞生鬼,只是朱陵原上鬼的诞生更像是偶然,并非是偏择中元节一日。至于锦身门为什么要自发维持节日安宁,既然知道中元节有鬼节之称,锦身门作为入世修行的宗门又岂能抱侥幸而安坐宗内,毕竟锦身门的弟子多来自于朱陵原。”

素玉真问道:“道长难道不能算吗?”

杜道长反问:“为何要算呢?鬼物之中,自有优劣、强弱、刚柔、善恶,与人世无异。朱陵原不是罗酆山,自朱陵原偶然诞生的鬼也不尽是魑魅魍魉,甚至可以说是寡少,面对这偶然诞生的寡少的鬼,锦身门正是克星,贫道又何需去算。”

林哲接道:“道长曾经说过锦身门是炼体宗门,锦身门能成为鬼物的克星,是不是因为他们修行功法的缘故?”

“阴阳是相生相克的,鬼是阴,锦身门就是阳。铁道人由武道入仙道,他传给门人弟子的修行功法也是自武道始,武道炼体之法重在锤炼气血,气血锤炼的旺盛才能熬下炼体之苦,因此寻常之鬼若是遭遇了锦身门的弟子远远就会被其不加遮掩的阳气所慑,锦身门的弟子想要缚鬼自然是手到擒来。”

“这么说来锦身门还真是个正道宗门。”

杜道长好笑道:“怎么?几位道友怕听来不实特意再找贫道问上一问。”

“锦身门毕竟是修行宗门,再是入世通俗,民间传闻也不可尽信。”

杜道长听了这话继续说道:“虽说朱陵柯氏三世济美乃是朱陵原的仙道魁首,然而朱陵原风气之形成与朱陵柯氏实无多少干系,诸友结社聚义只是导扬了朱陵原的风气,朱陵原风气之肃正真正有赖于的则是锦身门,这不得不说是锦身门的一桩大功德。若没有锦身门把持着风气,世间失了法绳,纵然风气一起又如何,终会归于消寂。好了,不说这些了,锦身门不需要我们操心,贫道还是带着诸位道友再逛逛中元节吧。”

素玉真点头说:“也好”

潮头已去,随浪而行,入眼风俗炫丽,灯月交辉,街边到处是古彩戏法,叫人目不暇接。断舌复续已算寻常,有表演者入水火,贯金石;乘虚不坠,触实不碍,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更有甚者施展云雨雷电,无异于真,画地为川,聚石成山,倏忽变化,无所不为。要不是未见真气修为,他们还真疑为同道中人了。修行者知是变化之术,可是凡俗不知,有虔心求道之人干脆行了叩拜之礼好叫年长者一顿拉扯方才作罢。

变化都过去,临到河边恬静。沿岸万柳如云,望如裙带,河面水光潋艳,桥影倒浸,如玉腰金背。杜道长一行五人就在桥边放河灯,生死是人生大事,连池修明也没有调皮,他不知血缘何来,适逢此节仍旧礼敬一送。望望河灯送远,身边忽然失了道长,回首时,道长在不远处柳边月下正与一位身穿白龙鱼服的年轻公子说着什么。他们察势观风,没有跟去。

沿河多人目向这边奇异,惟有杜道长不怕生疏走近问道:“这位公子,请容贫道好奇一问,人人都只送一盏河灯,为何公子排排河灯列送?”

公子回眸说道:“见过这位道长,人们送一盏河灯足矣,我却不足,故此排排河灯相送。”

“哦,看来是贫道孤陋寡闻了,公子家门荫盛,理当如此。”

公子无言,只默默放着河灯,杜道长在旁看着忽然间“咦”了一声。

“公子现在所放的河灯圈片上竟然绘有刀剑?刀剑灯?没有听说过啊?”

“刀剑是我自己画的”

“公子为何要画刀剑?”

“因为这一排河灯要祭祀的是在前线阵亡的将士”

杜道长恍然大悟说:“原来如此,看来公子是从外地来的。”

“适逢其会,悲从中来,不能自已,祭礼粗俗之处,让道长见笑了。”

“公子不忘旧情,足见仁孝之心,只是贫道多嘴想要劝公子一句,公子年轻,前路尚远,切莫悲极伤身。”

那位公子闻言哑然失笑,颇有些自嘲地慨叹道:“人生倏忽如绝电,我还年轻吗?”

杜道长讶道:“贫道观公子面相甚是年轻啊?”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面相年轻又算得了甚么?道长可知侧身天地我蹉跎,安能得寿似神仙?”

杜道长摇摇头语重心长地说:“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谷神如不死,养拙更何乡。静漠恬淡,所以养生也;和愉虚无,所以处德也。”

公子哈哈大笑,起身行了一礼说:“道长话中有话,在下受教了。”

杜道长背对着池修明,但是从杜道长的话语中听来显然是平淡中透露着一丝劝诫。

“话既然已经说到了这里,贫道还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公子。”

“道长请讲”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公子珍重。”

“哈哈,道长实在是有心之人,在下还有些俗事,就先行告辞了。”

看着年轻公子去远,杜道长双眼深邃变幻,周身竟有丝丝真气散溢,池修明等人连忙运步来见。

“道长,你怎么了?那位公子可有什么不妥之处?”素玉真同看年轻公子消失的方向问道。

杜道长沉声说:“贫道总觉得那位公子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道长为何这么说?”

“道友还记得前几日的七夕节吗?”

“自然记得”

“那日豪掷千金请秀卿姑娘弹一曲风雷的就是他”

“那道长还等什么,我与道长一同去。”

杜道长摇摇头说:“他若没有仙道修为,我们易酿大错,他若身负仙道修为,则修为在你我之上,我们争胜或许可以一试,留人却绝难做到。况且这只是贫道的猜测,贫道学艺不精,若是老师在这里,一定不会像贫道一样估测难准。”

林哲不甘心说:“那怎么办?万一就是他呢?难道就这样放他离开?”

杜道长抬头望了望天轻叹:“罢了,罢了,老师离开前交代过,此事要等到中元节之后才能见端倪,我就不妄持己见了。”

宋佳佳这时戳了戳池修明说:“修明,你的直觉呢?”她本是随口一问,杜道长如此精通天机之人尚且估测难准,以修明的直觉难道还能比算天截运更加有数吗?不料修明目光呆滞,彷佛陷入了极大的震撼困惑之中,依她多年来对修明的了解,修明肯定是察觉到了什么。

“修明,你真有直觉?”

池修明摇了摇头:“不是直觉,而是觉得像!”

杜道长忙问:“像?什么像?”

“那位公子的眉宇之间,我看着和天妃娘娘有几分相似!”

宋佳佳低声惊道:“天妃娘娘!修明,那不是!”

“嗯,若真是天妃娘娘的话,天逸师叔恐怕不是对手!可在我觉得,天妃娘娘不当是这样的人啊,好奇怪?”

池修明这话一出,四人皆勃然变色,杜道长于惊变中压定心神说道:“回观里再说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仙侠故事之通明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