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静
书名:初唐空空 作者:山河土 本章字数:2488字 发布时间:2024-08-21

“冷静,冷静,必须冷静!”

后山不断叮嘱自己,越是在危急时刻,越要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

此刻,他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时候,没有五行剑的支撑,自己该如何抵挡?

“只有一个办法,你必须一试!”

忽然,那个声音再次在后山的脑际响起。他知道了,那是他自己的灵魂在跟他对话。

“你真的不想回北宋了吗?”

一会,后山淡淡地微笑起来。

紫 阳真人闻言一愣,吓得一哆嗦,光掌停在了空中。

“告诉你,我不但可以收了你,还能灭了你祖师吕洞宾的师父,让你再也回不去北宋!”

后山的话莫名其妙,却又像在说假话。

“大言不惭!”

紫 阳真人的嘴上依然很犟,心中却是半信半疑。

“那就是试试!”

后山意念一动,大易宝盒出现了。

“啊……”

紫 阳真人发出了嘶吼,他的魂魄快要不受自己控制了。

后山一看,心中有数了,迅速默念‘五行八卦经’。

“唰”

大易宝盒发出了淡淡的红光。

即时,紫 阳真人不能动弹了,像是被禁锢了。

“我认输!”

紫 阳真人见势不妙,立刻撤回了光掌。

与此同时,两把神剑也分出了胜负。紫 阳神剑失去了神光,掉在了地上,不敢动了。

“你这么好的道基,可不要浪费了!”

后山立即收回五行剑,站了起来,凝视着紫 阳真人。

“神人所言极是,我明白了,修炼一徒,如果依赖外物,是会出问题的。我这就回北宋,潜心修神。”

后山的本意是吓唬一下对方,没想到紫 阳真人竟然顿悟了,再也没有了先前的狂傲之气。

话说,紫 阳真人回到北宋后,开始修心,并怀着度人济世之心开启了秦陇传道之旅。

途中,他不仅得到了理想传人石泰,还因而脱缰解锁,并让心头大事从此了了,最后在途经天台百步时羽化。

以上都是后话。

“嗖……”

紫 阳真人的魂魄,回到了那具大汗淋漓的躯体。

后山能感觉到,紫 阳真人与先前不一样了,他的心境好似有了极大的突破。

“保重!”

紫 阳真人向后山弯腰行礼。

旋即,他口中默念有词,瞬即消失在这片时空之中。

后山百思不得其解,对方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走的?

“嗨,你的紫 阳真剑!”

后山对着天际大喊。

“拿着吧,是我赔偿给你的礼物!”

虚空中,紫 阳真人的声音传来。

那把紫 阳真剑,貌似听懂了两人的对话,自动飞到了后山的面前,不断颤动起来。

后山欣然,握住了紫 阳真剑。

紫 阳真剑很激动,发出了剑鸣声。

“是把好剑,就留给吴江吧!”

后山喃喃自语。

这时,他感觉到很累,因为他的真气快耗光了。

于是,他盘坐下来,开始运功调息,以便让自己尽快恢复。接下来,他可能还会有更激烈的战斗。

“嗯,我应该做一下复盘!”

后山一边调息,一边回想与紫 阳真人的对打过程。这样的战斗机会,是很难得的,也许可以取长补短。

他在想,自己能够战胜紫 阳真人,确实有很大的侥幸,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一方面,紫 阳真人怒极而动,战法混乱,过早暴露了底牌;另一方面,他在与紫 阳真人周旋的过程中,保持着平常心。

特别是在最后时刻,后山能够沉着冷静,找到了对付紫 阳真人的办法。

但是,后山有一点始终没有想明白,大易宝盒为什么能够镇压接近仙神的大拿?

“关键时刻,应该冷静应对,这个非常重要!”

后山做出了总结。

其实,一直以来,他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这次的体会尤其深刻。

自古以来,但凡成大事者,都能以静制动,即便泰山崩于前,也会面不改色。

即使面对生死抉择,人也要冷静应对。因为只有冷静,才会让人保持清醒。只有清醒,人才能做出正确应对。

静则能后定,定则能后安,安而能行,行而能成。

所以,静定安是一体的,静定是心之本体,静是内,定是表,安是心之意和行之气。

安则行,是谓知行合一,是谓诚身,后达至诚,至诚然后至善也。

“体认心之根本,从心静开始……”

后山在心中默念。

同时,他紧闭双眼,仔细感受着心的孤寂。

心静如磐石,浩瀚无边;内心廓然大公,亮如明镜;道心本体自然,至真至理……

“轰”

骤然,后山的头顶出现了真气凝聚,而且越来越实质化。片刻后,真气凝聚出白色光圈。

然后,白色光圈散去,覆盖了他的全身。

随即,他周身出现光波流转,泛起了淡淡的金色光辉。良久,金色光辉才逐渐暗淡下去。

“收工!”

后山心情大好,长长地舒出一口浊气。

这次,他的神魂之力,竟然有了质的飞跃。

“嘘,嘘,嘘。”

后山发出三声哨响。

他的那匹老马,很快跑了过来。这匹老马虽然很老了,却似是成精了。

每次,后山跟别人打斗的时候,它就会自己找地方藏起来。只要后山一召唤,它立马就出来了。

老马识途,更识后山意。

山路不好走,后山舍不得骑马,便牵着它出了剑门关。

这个时候,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一个不平凡的夜晚,就这么过去了。

剑门关内外,已经没有一个人,昨夜的动静那么大,附近的人恐怕早就跑光了。

从剑门关出来,走了大约数十箭的距离,后山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松柏林。

松柏林很深,入眼尽是满目苍翠。从剑门关前往梓州,必须穿过这片松柏林。

前几次,后山经过这里,都是在晚上路过。这次,他算是赶大早了。

他没想到,这里的环境如此幽静,景色如此优美。

他牵着马,走在曲曲折折的小路上,感受着挺拔的柏树林在路边蜿蜒。

一会,树上的鸟儿开始欢快鸣叫,打破了柏树林的宁静。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勤快的野鸡呱呱叫,走在柏树林中,犹如走在长幅画卷之中。

不经意间,一幕幕悠长的历史,犹如影视在脑际浮现。

后山了解古老的金牛石道,研究过剑门关的历史,所以也知道这片柏树林的过往。

这片柏树林的第一次大规模植树,是在秦朝。

秦始皇统一华夏后,为建造阿房宫,在这里大量伐木,结果造成蜀中民怨沸腾。

为了平复民怨,秦始皇下旨在这里植树,要求“书同文、车同轨、道宽五十步、三丈而树”。

这片柏树林的第二次大规模植树,是因为三国时期的张飞。

据说,为适应军事和政治上的需要,张飞下令沿驿道植树,以树为路标,加快军旅运行以及文书传送的快速完成。

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张飞当年的故事和神奇的传说:上午栽树,下午乘凉。

这片柏树林,后来叫做翠云廊。

很多年以后,翠云廊的三百里古柏树林,就像历史活化石,一直矗立在这里,如金牛古道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嗯?”

忽然,后山心神一凛。

他感觉到了异常,前面的树林太安静了,居然没有鸟鸣虫叫的声音。

于是,后山停了下来,迅速散开神识,把前方圆数箭的距离都纳入在自己的感知中。

可是,他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显然,这本身说明了一个大问题,来人可能太强大了,远远超过了他的感知能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初唐空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