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伐戎狄
商朝建立后,一直受到西北方的西戎,东方的东夷,以及鬼方等少数民族的骚扰。商代的很多帝王,在位时都发动了讨伐戎狄的战争,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有的取得了暂时的胜利,有的以失败而告终。征伐戎狄的战争,一直贯穿商朝的始终。
二.牧野之战
战争各方关系图:
战争过程: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
商朝自商汤灭夏建立,经历六百多年后,传位至第三十一位国王帝辛(商纣王)时,已是危机四伏。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这段话说明商纣王其实是一个勇武过人的人,就如同夏朝最后一个帝王夏桀一样,能文能武。但是,他们的缺点都是残暴而不爱民,喜欢美酒,沉溺美色。夏桀喜欢妹喜,商纣王喜欢妲己,不理朝政,还盘剥人民,搜刮民脂民膏,建设宫殿和供自己享乐,弄得民怨沸腾。夏桀耗费巨资建筑倾宫、装饰瑶台,酒池大得可以航船,常发生淹死人事件;商纣王也耗费巨资建鹿台,设矩桥,造酒池肉林,宠信爱妃妲己以及飞廉、恶来等一帮佞臣,妄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诸侯臣属纷纷离叛。夏桀时期,商部落崛起,商汤在丞相伊尹的帮助下,国力迅速壮大,然后发动了攻夏的战争,最后通过鸣条之战灭掉了夏朝,建立了商朝。从公元前1600年建国,到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时期,五百多年后,商朝的周部落首领周文王和周武王在丞相姜太公的帮助下,国力也迅速壮大,终于对腐朽的商朝发动了进攻。
在攻击商朝的决定性战役牧野之战前,周武王先举行了孟津观兵,会盟八百诸侯,又过两年,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同年2月21日,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4.5万人,不少方国的国君亲自赶来,史称联军共有“六师”。专家推测,那时候一个师的标准大概是三百乘战车,三千名虎贲为一个“装甲师”,六个师组成两个梯队,从汜地(今荥阳市汜水镇)渡河水(黄河,一说由孟津渡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辉县西北)折而东行。
27日清晨,联军到达牧地,周武王庄严誓师说:“俗话说,母鸡司晨,是家中的不幸。现在纣王只听信妇人之言,连祖宗的祭祀也废弃了。他不任用自己的王族兄弟,却让逃亡的奴隶担任要职,让他们去危害贵族,扰乱商国。今天,我姬发是执行上天的惩罚!……战士们,大家冲啊!”
这就是著名的“牧誓”,《尚书》有记载。周武王宣誓后,周军大受鼓舞,大家热血沸腾,冒雨前进,向商朝首都朝歌进发,28日凌晨拂晓进至牧野。据《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商纣王也率领大军来到牧野,于是,双方在牧野列阵,进行决战。因为纣王穷兵黩武,早已失掉民心,各诸侯和将士多有怨言,战争一开始,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投靠周武王的军队。所以,战争结果可想而知,商军大败,纣王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600年商朝灭亡,开始了800年周朝时代。
战争结果:
周军打败商军,商朝灭亡,周朝建立。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但牧野之战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周武王死后,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才被完全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