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公元前1101年-前1076年),在位26年,姓子名羡,商王文丁(太丁)之子。文丁死后继位,商朝第29代国王。又被后人称为帝乙大帝。
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封神演义中的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公元前1076病卒,死后由其子辛(即大名鼎鼎的纣王)继位。
轶事典故:
帝乙归妹
据说,商王文丁杀了周族首领季历以后,商周关系恶化。季历之子姬昌继位后,不断招兵买马,准备为父报仇。此时,商王朝已经四面楚歌,位于东南的夷方也先后同孟方、林方等部落叛乱,起兵造反。帝乙为了避免东西两方同时受敌,也为了修好因其父杀季历而紧张的商周间的臣服关系,决定采用和亲的办法来缓和商周矛盾,稳定全局,希望唇齿相依的商周两大国之间彼此不记前嫌,亲善相处。周文王姬昌审时度势,认为灭商时机还未成熟,为了稳住商王,同时争取充足时间,同意与商联姻。此事史称"帝乙归妹",一时传为美谈,商周双方皆大欢喜,重归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