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终)
猴王眼睑低垂屏息凝神,表情肃穆端庄,安坐于群魔乱舞、玉体横陈之间,只在口中念念有词的反复吟道,“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也不知过了多久,猴王胸中那股滔天欲焰,渐渐潜熄下去,直到最后一丝火苗“噗”的一声消弭于无形,心田之间却是平地起波澜,莫名吹起一股醉人的熏风来。
猴王轻轻吐了口浊气,眸中闪过一抹流光,摇摇头勾起嘴调侃道,“啧啧啧,三十六块敲骨吸髓的膏腴之地,只靠我一头牛去耕。就算我这腰子是石头做的,怕也得给累出个肾亏来吧”。言罢,猴王伸手从后脑勺,拔下一小撮毫毛,对着嘴轻轻一吹,瞬间变出三十六个与他一般相貌的分身来。“孩儿们,且放开手脚去战个痛快,老夫便在此处替你们观敌料阵”,猴王一声令下,三十六道分身齐齐挺枪操棒,好似蛟龙出海、猛虎下山一般,向四周星散开来,各自寻了位趁手的窈窕淑女,捉对儿厮杀了起来。
一时间,殿宇之内,地动山摇、喊声震天,七十二道身影分作数十股,紧紧纠缠在一起,或前或后、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嬲或嫐、或七损八益、或九浅一深。有人斗地主、也有人打麻 将,有人自摸二饼、也有人单吊幺鸡,有人急吼吼只顾着一径通幽、见缝插针,也有人慢悠悠却能够另辟蹊径、殊途同归。说一千道一万,终归是乾阳根入了玄牝门,抱阴而负阳,冲气以为和,只待一精落,便可万物生!猴王在斜月三星洞中,修习的“动”字门秘术,被那三十六道分身展现的淋漓尽致。有词赞曰: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又动又摇再加钟,俯仰一阵风。棍扫一大片,枪挑一条线,身轻好似云中燕,豪气冲云天。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刚柔并济猛抬头,胯下有天地。盘龙棍在手,双 峰就看抖,行家功夫一上手,他就知有没有。手是两扇门,腿间是一条根,日精月华滋养了,灵台方寸“动字门”。
“所谓心魔,不过尔尔”,猴王目光平静如水,心底无波无澜,单纯从艺术欣赏角度,观察着眼前的五光十色,恍若完全置身事外一般。虽说是春宵一刻值千金,但这场鏖战却仿佛遥遥无期似的,猴王的三十六道分身,用尽浑身解数、施展平生所学,十八般武艺齐上阵,上蹿下跳、左右腾挪,仿佛打桩机附体一般,也只是与那三十六位美人,堪堪战了个平手而已。讲道理,再香艳、刺激的画面,看久了也是会审美疲劳、性致缺缺的。在猴王眼中,无休止的肉搏鏖战,俨然成了垃圾时间,就连那招蜂引蝶的浪叫呻吟,也成了毫无意义的白噪音。
猴王百无聊赖的坐在床边,性味索然的捂嘴打了个哈切,心底那点儿涟漪,早已荡然无存,就连为数不多的耐心,也即将被消耗殆尽。忽然间,猴王只觉得眼前一花,周遭所有白噪音,全部戛然而止,待他缓过神来时,却发现自己,依旧稳稳盘腿坐在灰蒲团上,怔怔地望着那尊九尾狐的石像发呆。正恍惚间,一阵“咔咔咔”的声响传入猴王耳畔,只见那石像底座,竟缓缓弹出个暗匣,里面装着个白玉盒。
“这便是那九尾狐老祖留下的机缘嘛,怎么看着有点儿眼熟呢”,猴王走到石像前,抄起那个白玉盒,举在眼前端详了一阵,只见盒子上果然挂着把,似曾相识的金属小锁,锁上面没有锁孔,周身散发着淡淡的荧光。猴王心底暗抽了口凉气,皱着眉头伸出手指,朝琐身上轻轻一点,便有道湛蓝灵光自其上电射而出,在空中留下一道光幕。光幕投影中,显出一行工整娟秀的简体汉字,上面赫然写着,“《火影忍者》中,九尾的人柱力是_____”。“不愧是狐族老祖留下的机缘,这题目果然够应景”,猴王心底吐槽一句,以指做笔,在光幕中写下“漩涡鸣人”四个字。
待猴王写完答案,那小锁锁头“咔”的一声自动打开,光幕上的文字犹如幻灯片似的,忽地变成了一段话:
“圆陀陀,光灼灼,亘古常存人怎学?入火不能焚,入水何曾溺?光明一颗摩尼珠,剑戟刀枪伤不着。也能善,也能恶,眼前善恶凭他作。善时成佛与成仙,恶处披毛并带角。无穷变化闹天宫,雷将神兵不可捉”。
猴王将那段话在心中反复默诵数遍,把小锁收入戒中,随手打开白玉盒,只见里面放着一小捆玉简,打开玉简仔细观瞧,只见上面洋洋洒洒百余字,记载的却是如何炼制身外化身的秘术。猴王手捧玉简,一动不动立在原地,若有所思的琢磨了半晌,也不知过了多久,猴王心底闪过一丝明悟,脑中旋即钻出个,胆大包天的念头来。猴王嘴边挂着意味深长的浅笑,取出竹简刀笔,认认真真的将那百余字,全部抄录下来,待将副本收入戒中后,这才端着白玉盒,单手推开半扇石门,大摇大摆的走出洞窟。
好不容易捱到石门开启,待看清猴王身影后,胡媚娘双眸泛红,再不顾及身边人,仿佛乳燕投怀似的,一头便扎进猴王怀中,呜呜咽咽的低声抽泣起来。“好了,好了,小淫狐你哭甚啊。机缘我已拿到了,这就回去找你家老祖宗提亲去,且看她这回怎么说”,猴王一只手轻轻摩挲着胡媚娘的玉背,另一只手朝着白姥姥,用力晃了晃手中的玉盒。“那幻阵里的心魔,没伤着你吧”,胡媚娘仰着头,双瞳剪水的美眸中,满是关切和担忧。
“区区心魔罢了,连我的毫毛都没伤着。放心吧,你猴哥这身体,杠杠的”,猴王眼角带笑,手臂暗暗发力,将胡媚娘诱人的娇躯,紧紧箍在自己身上。该说不说,这猴王身体某处,确实是杠杠的,把那胡媚娘顶的娇嗔一声,撅着粉嘟嘟的樱桃小口,杏眼圆睁的瞪着猴王,双颊瞬间飞起两团红晕,一双素手掐在猴王腰上,狠狠拧了几下。这撒狗粮的画面,委实是有些辣眼睛,白姥姥黛眉微蹙,掩嘴连咳了好几声,如胶似漆的二人,这才各自分开站定。
“孙公子,你当真得了老祖留下的机缘嘛”,白姥姥扫了眼猴王掌中托着的玉盒,又偷眼朝洞窟内望去,遥遥瞄见石像底座打开的那个暗匣,心底已是信了几分。“这是自然,这机缘就藏在,石像底座的暗匣内。白姥姥若是不信,大可以把这机缘拿去验验真假”,猴王说罢,大大方方的把白玉盒递了过去。“孙公子的话,我自是信的。我家姐姐刚才有言,公子若能通过试炼,便将机缘一并送你,这机缘还是孙公子你自己拿着吧”,白姥姥摆摆手,又唤过旁边那名狐妖,在她耳边低声交待几句,那狐妖得了吩咐,立即转过身,飞也似的跑远了。
三人不徐不疾的往回走,白姥姥独自在前领路,猴王与胡媚娘在后面,一路眉目传情、有说有笑,不多时便到了寿仙宫。那位青衣中年美妇,早早便等在殿前石阶处,见猴王等人前来,便主动迎上去与众人见礼。青衣美妇与众人寒暄几句,只说老祖宗有事要与猴王单谈,便领着猴王进了寿仙宫。谨身精舍大厅内,摆着张长条桌,桌上放着那个白玉盒,猴王与老祖宗隔着桌子,相对而坐。“身外化身之法,这便是老祖当年留下的机缘嘛”,老祖宗手里捧着玉简,满脸狐疑的望向猴王,诧异的问道,“孙公子,那玉盒中,可还有别的东西嘛”。
“老祖宗明鉴,盒里确实只有这个玉简”,猴王言之凿凿的说道,“没道理啊,说不通啊。老祖,您特地把这个法门留下来,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又该如何做呢”,老祖宗眉头紧锁,喃喃自语道。“老祖宗,您家老祖的心思,一时半会谁也猜不透,咱还是聊聊,我和媚娘的婚事吧”,猴王眨眨眼,嬉皮笑脸的说道。老祖宗白了眼猴王,将玉简放回盒中,不徐不疾的说道,“孙公子尽管放心,老身答应过的事,自不会食言。我等会便吩咐下去,选良辰择吉日,让你们二人在此地完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