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寻龙峰(1)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2830字 发布时间:2024-08-17

三山聚龙首,玉峰耸云端。黄沙千万里,不敢出萧山。

 

  寻龙峰位于上苍岭、萧山与曹山交汇之处,好似仰头吞天的巨龙之首,嶙峋险峰峭崖恰似龙角与龙须,临风飞舞,遇渊深潜,凸显出巨龙的霸气。作为三山共有的高峰,寻龙峰的地位极其特殊,被认为是农耕与游牧两大文明的分水岭,是许多名士隐者意欲登攀之峰。

 

  若是站在寻龙峰的峰巅,向东北方极目远眺,可以看到绵延两百里的防风林,好像一条垂落于人间的龙尾,沉静地坦然面对西北黄沙。诚然,这防风林不是十分茂盛繁密,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土丘,却横亘于敕胡草原与农耕地带之间,好像天神劈下的一剑:剑西是草原,剑东是农田。

 

  防风林纵向朝西北方延伸,可与小柏岭和獴岭余脉遥望,横向则有数十里之遥。为了争夺土地与人口,农耕民族与游牧部落征战多年,这里就发生过许多场大战,埋藏了太多战死沙场的英灵。正因如此,防风林又被称为鬼林,鲜有人敢于入夜至此。进入寒冷冬季之时,漫天飞雪落满林间,为这山林野外平添幽冥之意,那白雪皑皑的丘壑,仿佛一个个回忆往昔的幽灵,诉说着魔界的诸多志怪传说。

 

  龙是亚夏族的大神明,也是亚夏族的大魔王。

 

  作为龙族的图腾与信仰,龙的传说曾经传播于大陆,一度主宰整个亚夏大陆,成为文史典籍中的主角。据说,龙是伏易大神创造的,或者说是伏易点化的,甚至还有一种说法,声称龙系伏易大神肋骨所化。

 

  伏易被认为是亚夏族最早的祖先,这是毫无争议的事实,包括银夏帝国亦奉伏易为尊,承认其为亚夏始祖。不过,真实存在的伏易是否成为神,又是如何成为远古之神,世人乃至学士贤者是有不同意见与看法的。依照勤岭学城典籍所载,伏易的出生极其玄妙,乃是其母避雨亚龙峰之时,得天地之灵而孕育所生。至于那天地之灵,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混沌之神的灵气,以至于伏易降生之后便有通天法力。

 

  为了表达敬母之意,伏易成为神族之首的时候,遵照母亲华胥的心意,继续住在亚龙峰峰顶。华胥弥留之际,向伏易提出一个要求,为族人创造图腾龙的形象,使族人能够凝聚到一处。伏易自然不敢违逆,于是选择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确定了龙的形象。

 

  华胥入土为安的那一天,伏易正式向天下宣告,将归附自己的族人确定为龙族,将龙的形象刻在亚龙峰峰顶的苍松上,并注入了自己的神力。那条龙随风而舞,形象越来越清晰,令族人们不由得惊诧万分,全都跪拜在地上。这条龙系伏易神明所造,拥有着无比强大的法力,能够跃入天穹与浩瀚宇宙,亦可潜入海底翻江倒海,还能钻入地底万丈之处,喷发地火宣告神力。

 

  勤岭学城有不少镇城至宝,其中一件就是苍松龙图,乃是龙族后裔世代传承的宝物,一直收藏在亚龙峰峰顶。后来,庄帝派人前往比国,希望比国龙族献上此宝,作为整个亚夏族人的象征。比国曾经强大无比,如今已经不及寻常小国,自然不敢违拗帝国,于是拱手献上至宝。不过,庄帝为了压制龙族,打击廊中自诩不凡的势头,令学城加以批判,颂扬龙的神性,否定龙的魔性。

 

  庄帝时代有一位大贤,乃是廊中贤者池渊,亦是共云峰天下阁阁主。他一生说过不少极有玄意的话,颇有影响力的一句便是:伏易本身就是神龙,而神龙就是伏易魔性的一面。对于神的这种深藏于内心的魔性,一代白子大士成鉴曾经专门著书讨论。成鉴是廊中桦湖神舟镇人,生活在庄帝执政时代的中期,家族是势力弱小的桦族人。

 

  尽管桦族实力远远不及龙族、鸠族、鬼族与虎族,却是一个颇有创造力的族群部落,早在亢龙纪初期便有筑城能力,打造了被商旅青睐的神舟镇。神舟镇规模不及廊中五古城,城中人口可是不少,有许多流传于后世的古迹,与稻花、青纱、云舒、梅花、龙潭、太平、藕心、嘉兴等镇并称为廊中二十八镇。

 

  依照成鉴的考察与研究,正是由于伏易兼具神性与魔性,才会率领族人大战炎神,强迫诸族信奉同一个神。然而,当伏易真正成为世间大神,其魔性变得难以压抑,常常做些有违天道的决定。正因如此,伏易在神性最佳的时候,选择散尽神力与神气,飘散于整个天地之间,等待下一个神明时代到来。

 

  成鉴认为伏易大神消散于天地之后,他的神气注入到三条神龙体内,一起向西方高飞而去,落在了上苍岭的北方高峰之巅。在高峰之巅盘旋七日后,三条龙分别飞向西方、南方与北方,在黄沙、水乡与风雪中修炼神性与法力,准备延续亚夏神族的血脉。

 

  为了佐证自己的说法,成鉴离开廊中地区,到勤岭学城查阅古史典籍。成鉴通读不少典籍密卷,从书中蛛丝马迹判断出三龙龙飞之峰,于是只身一人穿过曲沃平原,渡过银河,在上苍岭寻找他认定的龙飞峰巅。最终,成鉴来到了上苍岭、曹山与萧山交汇之外,感觉此峰正是他梦中所忆之峰,与学城秘卷是相符的。

 

  成鉴不辞辛劳,独自登上高峰,站在那峰顶的凸起崖石之上。成鉴将此峰命名为龙飞峰,意为三龙成神之地,并认为伏易魔性亦偷偷至此,藏在了龙飞崖的陡崖之间。不过,对于成鉴的伏易魔性说法,当世不少名士并不认同,甚至诅咒他是诋毁神明。

 

  庄帝听说成鉴的龙飞峰说法后,认为这极为符合自己心中所思,故而率领部下巡游三山交界,登上了成鉴题字为碑的龙飞崖。作为帝国的一代名君,庄帝有着非凡的魄力与勇气,亦是一个有远见卓识之人。他对龙飞崖的神魔说极感兴趣,觉得成鉴可为帝国重用,故而派人前往雷霆王国神舟镇,请成鉴一族到帝国定居。

 

  由于多年风餐露宿,成鉴身体消耗太甚,回到雷霆王国老家后不久,就病重不治去世了。成鉴的儿子成定虽非大贤,亦知帝国霸权稳固,于是带着家眷迁出雷霆,住到了宝晋山上的茶花镇。

 

  后来,成鉴娶了洛龙仓乡绅熊瓞之女熊丝挽,家族实力大有提升,成为京师一带的贵族氏家。熊瓞不是寻常氏家,其先祖熊君是鹰族五虎上将之一,乃是定皇手下的悍将,与黎蒿、从戎、木定、彭冲并称。帝国疆域稳定之后,熊君被封到发端于摩山的洛溪,打造了一座以驻军为主的洛龙仓镇。

 

  在后世亚夏族人的印象中,定皇擅长攻伐,弱于文治,其实这是并不准确的。定皇重用玄武太学士,启用不少亚夏贤士名绅,一直在努力弱化帝国武力威胁,以便能够与廊中友好共处,使更多邦国来归顺降服。

 

  可惜定皇执政的时代,北方游牧民族颇为强悍,经常袭扰帝国西北边境,令定皇不敢使帝师懈怠,保持鹰族大量武士维护安全。彼时,定皇曾派出五虎上将之一的黎蒿,驻防在靠近敕胡草原的农耕边界。黎蒿不仅是一名勇将,斩杀了武国名将武啸,还是一个极有智谋与想法之人,将发端于高峰峡谷的寻龙溪治理甚佳,引入到了驻防部队所在,种下了大片林木,使得防风林成为纵深防御之地。

 

  相较而言,定皇用在北方游牧部落上的心力,远在对付廊中强国之上。卓英与鹰族崛起于小柏岭,自然知道北方民族强悍,故而他多次出巡防风林,亦登上过当时叫做大苍峰的险峰,盛赞此峰巍峨险峻,有神龙回首之傲然风采。正是在定皇支持下,帝国在三山交汇的北坡设置峰火台,并一直延续到小柏岭余脉。

 

  不过,到了庄帝前往龙飞峰时,多数峰火台已经毁损,加之敕胡草原是附属之邦,峰火台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为此,回到帝都昭阳之后,庄帝命人拆除峰火台,还允许敕胡部落迁徙至防风林东,在寻龙溪畔躲避雪灾或黄灾。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