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碧瓦映白雪,锦瑟玉柱化金风。寒影狂龙卧王座,一啸苍穹万点光。
如果倒退十年,孤阳炙也无法想象,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坐上血王座,在昭阳皇城帝王大殿里纵声狂啸。甚至可以说,倒退一年前的今日,孤阳炙虽然野心勃勃,亦无法实现会梦想成真,抚摸这至尊血王座的光滑,感受霸王鼎的霸气与权威。
血王座由一整块三色石天然筑就,如同一股神力注入石间,闪烁着迷人而玄妙的光华,仿佛能够倒映出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关于血王座的传说,每一个亚夏族人都耳熟能详,甚至各地还流传不同的传说,更增加了血王座的神秘色彩。
自从威、武两国将血王座运回廊中地区,这至尊之宝就象征着霸权,成为任何一个觊觎亚夏霸权的强国夺取的目标。最终将血王座留在昭阳的帝王,不是银夏帝国开国之主定皇,也不是其后几位无德的继任之主,而是名垂青史的一代伟主庄帝。
平定桓帝党羽反扑之后,庄帝在国内励精图治,出台一系列利民之策,缓和贵族与百姓矛盾,兴修水利、广辟农田,使帝国国力迅速提升。随着北方游牧部落臣服,亚夏大陆再次安定下来,庄帝决心迎血王座入都,成为帝国霸权象征。
彼时,血王座在武国都城五马,被武国侯视为传国至宝,妄图寄希望天命重降,帮助武国重回霸权鼎峰。正因如此,庄帝派昭阳学士邱平为使节,前往五马面见武国侯求宝之时,武国侯严辞拒绝。邱平正是花国人,家族是花蕊镇贵族,与孤阳炙祖上还颇有渊源。
眼见武国违抗圣意,庄帝派出大将宁贲,率领十万大军东征,穿过莽荡山银谷山口,陈兵在白马潭南畔青岫镇,准备武力击败武国大军。对于廊中诸国而言,血王座留在武国或威国没有差别,毕竟都代表廊中霸权的辉煌,若是被带回帝都昭阳,那么意义可就大不相同。
为此,威国、坤国、雷霆与济国派出部队,奔赴武国都城五马,集结了十万精锐部队,意欲誓死保卫血王座。最终,宁贲在杀马镇大破联军,斩杀了武国大将董景,迫使武国同意献出血王座。这一战被载入史册,成为影响深远的一场仗,彻底令廊中地位衰落,沦为强国渗透瓜分的大鹿。
庄帝执政整整四十年,令廊中诸国臣服噤声,不敢再越雷池一步,甚至僖帝樗里僖继位之后,银夏帝国依旧风光无限,稳稳地控制着亚夏大陆局面。不过,僖帝治理帝国远远不及庄帝,特别好大喜功,自认为能够比肩庄帝,开创全新的霸权时代。
为了迷惑僖帝,廊中诸国与金亭、雷霆等国纷纷上表,提议僖帝铸造一尊霸王鼎,彰显其君临天下的气魄。僖帝不知道这是诸国一计,请了各国百余名匠师,历时一年才将霸王鼎制成。
孤阳炙踏着坤国红锦地毯,慢慢地转过血王座,走到霸王鼎的面前。他仔细地打量着,分辨着每一个雕刻细节。霸王鼎中心包裹着一整块烈山信玉石,八方金银铜铁铸像各占其二,玄铁铸成铁塔峰和黑土地,精铜铸成铜山和赤潮盐滩,白银铸赤银山和天域雪峰,纯金则铸成亭山金峰与火海巨浪。
霸王鼎共有两耳,金色耳代表夏江,银色耳代表银河,寓意不言自明:掌握两江,尽御天下。孤阳炙伸出手,轻轻地抚摸霸王鼎,感受那厚重与深沉的质感。他仿佛听到千军万马的奔腾声,听到江涛与河浪的咆哮声,听到亚夏大陆大地的颤抖声。
是啊!亚夏大陆应该颤抖,因为一个真正的帝王来了,一个改变天下的神来了。孤阳炙闭上眼睛,徜徉在迷幻的梦境中。
人的出生有贵贱,人的未来无所限。
作为如今在亚夏大陆叱诧风云的易教之主,孤阳的出身可谓卑微之极,甚至可以用寒苦来总结。他出生在西南疆域的花国,乃是蜀河上游土著后裔,年少之时穷困潦倒,跟随族人种植瓜果、蔬菜,靠挖井取水灌溉田地,受尽了苦头和白眼。即使在昭皇执政之初,花国已经成为一方侯国,孤阳炙的族群部落仍是原始状态,以狩猎采摘为生。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孤阳炙决定出走花国,到七子圣地求索求学。他先后在白峰、黑峰求索,被其他求索者欺负嘲笑,只好负气去了学城。然而,由于孤阳天生敏感,加上其不擅长与人交流,他无法融入学子之中。恰在那个时候,孤阳炙遇到了吴桐子,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吴桐子与孤阳炙都是花国人,学识未必强于孤阳炙,却有一双目光如炬的眼睛。他看出孤阳炙并非凡人,将来一定会成就大事,于是鼓励孤阳炙自创一派,前往廊中地区传播教义。
受到吴桐子的启发与鼓励,孤阳炙决心放手一搏。他们联手跑到廊中,在威国境内传播教义,宣扬“万民平等”、“人无常主,天道轮回”、“时移事易”等理念,渐渐在民间小有名气。
不过,由于易教教义有鼓励平民反抗之意,威国贵族氏家对孤阳炙非常不满,常常怂恿各地乡绅官吏压制易教。在那段颇为艰苦的传教日子里,孤阳炙与吴桐子互相鼓励,靠着一股毅力坚持着。也许是天助孤阳炙,当他陷入困境之时,木杓镇乡绅木知伸出援手,邀请他们渡过木杓河,到吴山脚下暂避。
木知是廊中兰族人,据说祖先是睽国开国之主木邪,家族在威国很有影响力。木知是一个卜算子,预测到天下将有纷乱之局,故而决定扶持孤阳炙。得到木知襄助之后,孤阳炙对教义进行调整,开始倾向于接近贵族。
正如木知预测的那样,元世纪末期天降大灾,易教得到大量信徒支持,影响力远超廊中诸国想象。不过,诸国担心易教出现暴动,故而将孤阳炙赶到帝国,希望流民亦追随前往。
彼时,帝国皇位刚刚尘埃落定,缇谧坐上了血王座。娥帝为了展现仁政之德,开放银谷山口,将易教徒全部放行。起初,孤阳炙的愿望是简单的,只期望易教能扎根在帝国,与七子之教并重于世,成为帝国支持的教派之一,得到教众供养即可。
令孤阳炙没有想到的是,亚夏大灾只是一个开始,混乱的局面如同海啸,将整个银夏帝国摧毁。叉字军日益壮大,帝国贵族你争我斗,亚夏诸强群雄并起,孤阳炙躁动的心无法遏制。乘着钟霖等割据总兵被收服之机,孤阳炙率领叉字军集结到花间,重新整顿易教内部与军中事务。
这次休整取得意外效果,令孤阳炙坐收渔翁之利。他亲领二十万叉字军精锐,包围了帝都昭阳,最终在桑楠的帮助下,得到帝师精锐暗中支持,迫使帝国贵族妥协献城。得到昭阳之后,孤阳炙有点飘飘然,鼓励叉字军诸将,四处出击平定诸城,成为帝国真正的主宰。
孤阳炙睁开眼睛。霸王鼎金光闪闪,令他有些目眩。他走下帝王昭台,绕过龙凤屏风,来到帝王大殿后殿。透过后殿宫门上的窗纸,孤阳炙望向皇城未央湖。未央湖是皇城最重要的水系,串连着七大建筑群,乃是帝王赏景的绝佳之地。
未央湖尚未封冻,湖边有薄薄的冰,覆盖着厚厚的雪,使那芦苇丛隐没其间,只露出小草般的茎杆。湖心小岛孤零零的,如同独坐船头垂钓的老者,与天地融合到了一处。几名宫人拎着扫帚,没精打采地清扫湖边石径,偶尔停下脚步闲聊。
未央湖北方有瑶台和琼楼,乃是皇城最重要的朝议所在,主殿分别是议政殿和勤政殿。遥想历代帝国先君,他们坐在两殿皇座之上,与群臣议论朝政、解决民生,那是多么令人向往啊!如今,两大建筑群偏殿里人来人往,不是帝国原有的朝臣辅政,而是易教众大士的属下。
孤阳炙绕出后殿屏风,走到帝王大殿西殿。西偏殿有高排檀木架,上面摆着诸国贡酒,殿中央放着长桌,上面有皇城图册与库册,有几个易教徒正在仔细翻看。孤阳炙示意他们继续,迈步出了西偏殿,望向对面的日月楼。
日月楼坐落在皇城正西方,主殿名叫永明大殿,建在三十三丈高的日月楼高台上。永明大殿之名是厉帝所赐,而其本人自称永明大帝,认为自己的帝业远胜前人定皇。尽管帝王功业远不及定皇,厉皇却为后世留下一个瑰宝,便是如今恢宏规模的皇城。
原来,皇城始建于定皇时代,随着帝国国力强盛而扩建,断断续续持续十余年,直到厉皇继位之时,帝国才确定皇城由七大建筑群组成。帝王神宫居中轴坐镇,主殿便是帝王大殿。中轴线连接朝阳门、帝月门,贯穿着未央湖,使其他六大建筑群如同珍珠,穿在那条中轴项链上。
帝王大殿有十座配殿,依次建在帝王大殿的周围,如同众星捧月一般。西侧偏殿下有汉白玉台阶,不及大殿正殿的宽大,能够供人横抬一张桌子并行上下。台阶两侧的立柱上面,雕刻着各种上古神兽,包括黑龙、人面玉虎、紫麒麟、白饕餮、神鲲和异灵兽,每一个造型都很别致,而且形态各不相同。
帝王大殿四周有长长的廊道,八十八根红色立柱耸立其间,好像八十八个红甲卫士。赤红梁柱高达十丈,直通起脊飞檐顶端,上而雕刻着一条条盘绕的巨龙,或翻腾入云,或潜海深游,或张口喷火,或怒目圆睁,都是那么栩栩如生,神态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