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山与武山如同苍鹰的两翼,在仑湖西南方徐徐展开。仅仅相隔一座仑湖,这两座山便与霄山又有所不同,令人感到自然界的奇妙。远望武山高峰之巅,绿意尽管没有全然消退,峰尖上的点点银光却清晰可辨。
甘谷位于武山甘雪峰下,共有东西两个谷口,分别对着武海与惊凤湖。惊凤湖是苣国境内最重要的水源地,也是苣国乡镇最为集中的地区,以定西镇、蓝城乡、皋蓝镇、永登镇、安远乡、昌永乡、丹掖镇和古间镇最为有名,富商名绅非常多。远在苣国正式立国之初,都城上阴与凤嘉争执不下,都想将诸镇纳入治下,增加各自的赋税与人口,以至于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后来,苣国大臣武微从中斡旋,使诸镇平分给两城。
武微先祖是廊中贵族,随着威、武两国对外扩张来到武山,并在此地定居拓土开垦荒地。灭龙纪末期,武光成为武氏族长,率领族人兴修水利,引微光峰山间之水出了谷地,汇入到武海之中,又开垦出不少农耕之地。
所谓武海不过是一个小湖,远远不及惊凤湖湖面辽阔,东西只有十里,南北亦不超过二十里,宛如一柄弯刀形状。不过,武海有了新水源注入,湖波的确远胜往昔,助力武氏新建了武陵镇,与武氏老镇遥相呼应。
蒲、苣两国各自立国之后,武光成为辅佐苣国国君的重臣,家族势力进一步得以扩张。武光病死之后,其子武微将微光峰溪水命名武光溪,以此纪念自己的父亲。后来,武氏后人又将老镇改名,各取武光父子的名字,称之为微光镇。得益于银夏帝国贸易体系,微光与武陵两镇一度极为繁盛,成为廊中商人前往沙罗半岛的重要补给镇。
自从蓝眉军实力增强之后,武陵与微光两镇便一落千丈。苣国为了剿灭蓝眉帮,多次派兵驻扎两镇,大肆征调当地粮饷,甚至强征百姓入伍。结果,两镇大片土地荒芜,不少百姓流离失所,镇中店铺被流兵洗劫,日甚一日地衰败下来,武氏一族则逃去上阴。不过,蓝眉军越打越多,苣国军则越打越惨,攻守之势竟然有相易之势,以至于两镇百姓支持甘谷蓝眉军。老百姓常将粮食运入武山,甚至临时加入蓝眉帮,给眉毛涂上蓝彩,拿起刀剑攻击官军。
扶垚、霍英与霸玄穿过锦孜全境,渡过仑湖东畔河流渡口,绕过仑阳城一路南下。当他们来到武海北畔之时,刚巧碰到蓝眉军得胜归来。蓝眉军押着一队凤嘉封城的败兵,还拉回不少恶绅家的财宝与粮食,个个显得兴高采烈。
武海北畔新建了大营,驻扎着一万蓝眉军,与微光、武陵两镇守军形成犄角之势,作为甘谷蓝眉老寨的防御前哨。掌管武海大寨的人叫做卢理,乃是蓝眉帮五斗道人手下大将,擅使一条丈许长的铜棍,人送绰号“一丈青”。
卢理本是铜古王国离湖之畔的别君镇人,担任王国铜棍战团将领,颇受勾吴大督重用。由于铜古贵族勾心斗角,陆氏、章氏等贵族暗中联手,极力打压勾吴一族,以至于波及到勾氏亲信。铜棍战团主将与卢理本就不睦,便将打击目标定在他的身上,诬陷卢理贪污军中粮饷。卢理一气之下,偷偷逃离别川驻地,加入到蓝眉帮旗下。
卢理能征惯战,对兵法战策极为精通,率领蓝眉军多次获胜,渐渐得到五斗道人信任。五斗道人有一支精锐,名字叫做怒眉十八骑,乃是十八个骁勇善战之人,个个刀法超群,乃是蓝眉帮中流砥柱,征战时以拧眉怒目而扬名。过去怒眉十八骑无人统领,由五斗道人亲自掌管,鲜少有机会统兵作战。为了培养更多将才,五斗道人提拔卢理,率领怒眉十八骑坐镇武湖,对苣国封城发动进攻。
武湖湖畔有忠仁堂的部下,已经等候霸玄三人多时。他们在武海大寨稍事休息。卢理对霸玄十分客气,却没有表现得极为亲近,扶垚便知此人是五斗道人亲信,恐怕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吃罢了晚饭,霸玄与卢理告辞,三人乘着夜色进入了甘谷。
夜色如墨,月明如钩,山风凛冽,冰溪如玉。
甘谷东谷狭长幽深,树丛影影幢幢,立崖好似排水倒海般压来,崖顶仿佛藏了数万精兵,惊起了几只鼓噪的乌鸦。每道小山谷的密林之间,都有一些黑影晃来晃去,那是蓝眉帮的暗哨。
五斗道人倒是治军不俗。扶垚左右打量着山谷,心中觉得蓝眉帮虽非正规军,却颇有雄师的潜质。
跨过一条已经有了冰碴的小溪,又钻过了一大片密林,扶垚在霸玄的引领下,来到了甘谷蓝眉老寨。老寨分为南北两寨,各倚山崖陡坡地势筑城,掩映在高大的苍松翠柏间,显得与自然融为一体。寨墙高处三丈有余,竖着两丈高的木哨楼,如同一个居高临下的巨人,披了一件漆黑如墨的大斗篷,给初至寨下者强烈的压迫感。
东西两寨相距二十余丈,最窄处至少有七八丈,能够对进攻方形成夹击之势。两寨所倚山崖陡峭,崖上树木丛生,若要攀爬是极不容易的,更何况林间还有明哨眺望楼。几盏风灯挂在两侧崖上,如同萤火之光一样。
霸玄部下通报之后,北寨寨门缓缓打开,如同两块黑岩板被怪兽推开,露出寨内中央的小水潭。有人提着风灯引路,领着几人绕过水潭,慢慢地沿着石板路向上走。扶垚走得有些慢,偶尔向四处打量,结果被寨丁怒目一视,吓得只好眼望漆黑的前方。
尽管没有观察到全景,扶垚还是暗中赞叹。寨内防御辎重不少,守军控制着几个险要位置,确保寨门失守亦可抵挡来敌。寨子的西侧有大片田地,月光洒在田间水洼上,闪烁着诡异的亮光,可见地里仍种着青菜。
老寨聚义厅是一个大山洞,建在北崖崖顶的下方,宛如一个巨人的大口。洞外石壁上挂着风灯,被夜风吹得晃来晃去。几个人正在巡逻,看到霸玄三人走来,连忙挺直了身子。霸玄离开云霄谷的时候,已经化妆成蓝眉帮众熟悉的样子,显得比过去老了几岁,给人极其稳重的感觉。
山洞有两扇松木洞门,高度有两丈余,宽则有一丈五尺,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右门上嵌着木雕虎头,左门上则是木雕豹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可见雕刻匠人手艺不俗。洞门轻轻地开启,露出些许光亮,能看到长长的身影走动,如同幽灵一般。
霸玄从容不迫,当先走入山洞,扶垚紧随其后,闪身站在山洞之内。洞顶垂下枝形油灯,七八盏灯一起闪烁,令扶垚不得不闭上眼睛。等他逐渐适应之后,扶垚慢慢转动着脑袋,打量起洞中情形。
聚义大厅并不大,高处有三丈多,低处亦有两丈,如同一只水壶。洞壁两侧极为光滑,上面挂着兽皮、盾牌与刀剑,还有一只大大的鹿角。七八个寨丁紧贴洞壁站着,有的捧着酒壶,有的则端着果盘。
两排椅子分列左右,留出一条宽敞的通道,上面铺着厚厚的地毯。右侧椅子上坐着五六个山寨头目,眼睛正盯着扶垚与霍英,偶尔彼此交头接耳。他们没有引起扶垚的注意,他的目光落在左侧椅子上,扫过一个身着华服之人,以及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
那个衣着华丽之人年纪不小,留着一部漂亮的胡子,眼睛大而有神,正在打量霸玄与扶垚。衣衫褴褛者神态自若,好像全未在意洞中发生的事,眼睛微闭,似乎正在思索什么。
正对洞门的是一个高台,约有两尺高,上面铺着五彩地毯,如同一个小擂台。霸玄为其取了个名字,叫做蓝眉五斗台。五斗台上摆着五张虎皮椅子。坐在中间的人面色阴沉,两只鹰眼闪闪放光,鼻子如同鹰嘴,使他的胡子好似被捉的兔子,软塌塌地垂下去。即使无人介绍,扶垚也知道他是五斗道人,故而又多看了几眼,才扫向两旁的人。
五斗道人左首椅子空着,右首椅子里坐着个壮汉,脸膛赤红,胡子极为浓密,眼睛又大又圆,好似两个圆铜钱似的。他看着霸玄走入大厅,脸上露出了笑容,大步走下五斗台,迎了上来。
“二哥,好久不见,实在是想死攀崇了。”
“三弟还是这么强壮啊!”霸玄用手捶着攀崇的胸膛。攀崇的胸膛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好像被擂响的战鼓一样。
“二弟喜欢逍遥快乐,不愿管寨中事务,真是让人羡慕啊!”五斗道人的声音低沉,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我在云霄谷并非无所事事,乃是为了蓝眉帮未来考虑,只是尚未与五斗道人回禀。”霸玄朝着五斗道人身躬一礼,表达尊敬之情。
“好了,你的良苦用心我是知道的,赶快上来落座吧!”
“大哥,这两位就是我向你提过的扶垚爵爷与霍英兄弟。”
“扶爵爷的名头大得很,五斗道人早就有所耳闻。二位请落座吧!”
“多谢五斗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