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后山想去其他地方走走,并不是一时的决定。
在东都洛阳一年多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洛阳的大多数地方,还是没有找到拥有“那拉仙魂魄”的人。
都城长安那边也是这样,后山依然没有发现一丁点的可能情况。
所以,他打算去外面看看,碰碰运气。
于是,他跟袁天罡和吴夫人商量后,准备带着袁一枚、吴馨和袁客师,带着他们一起出去历练。
袁一枚、吴馨和袁客师,非常兴奋,他们长这么大,可是第一次出去历练。
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吴夫人有些担心。
袁天罡却欣然同意,认为不会有什么问题。
后山计划先往北走,再往东,接着再往南走,然后再往西走,最后返回洛阳。
同时,他要求自己,每天带着‘那拉仙魂魄’回到大易宝盒的时间尽可能长一些。这样,他们能够在大唐停留的时间,才可能长一些。
几日后,四个人,四马四轮的马车,从洛阳出发了。
出发的时候,四个人都特意做了装扮。后山脱下了戎装,打扮成中年老师模样,
吴馨按照先前的样子,女扮男装,成了一个很帅气的青年郎中。
袁客师很搞笑,化妆成一个白胡子老头,因为他准备一路替人相面。
袁一枚一开始不愿意化妆,看到几个人打扮后的样子很好玩,就扮成了一个青年书生,满腹书卷气。
一路上,由后山和袁客师轮流赶马车。
吴馨跟袁一枚,被温柔以待,只需要坐在马车内。两人一路欢声笑语,就像一双“公主”。
他们的路线,是先往西到达风陵津,然后北渡黄河。
坐船渡河的时候,后山给三个人介绍起风陵关。
风陵津关口,地处黄河大拐弯处,属于黄河、渭河、洛河的三河交汇,是黄河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战国时代,魏国与秦国的古战场,就是在风陵津关口。
东汉时期,曹操讨伐马超、韩遂,大破高欢和西魏宇文泰的时候,发生的战役,都发生在这里。
袁一枚听得可认真了,眼中都是小星星。
吴馨喜欢看书,一边听一边看书,一心二用。
袁客师喜欢打量来来往往的人,然后轻轻评价一番。有时候,他会偷偷回头看吴馨,可他的眼睛常常挪不开。
显然,吴馨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忍不住的时候,她就会轻轻拍打袁客师几下,逼着他乖乖地挪开眼睛。
“女娲陵墓,就是在这个风陵关。因为女娲为风姓,所以这个地方被叫做风陵。”
后山又做了补充。
他知道,袁一枚很喜欢神话传说,在渡河之前,他就查询过记忆球了。
不久,他们四人一行过了黄河,一路往北,来到了一个叫蒲州的城池。
他们找了一个客栈,暂时住了下来,打算在蒲州休整一段时间。
第二天,他们四人来到蒲州城的一个闹市街道,摆上了两个小摊。
两个小摊就是两张桌子,一个是吴馨和袁一枚的,专门为人看病、女子免费,牌子上还写着“专看疑难杂症”。
另一个是袁客师的,他专门为人相面,老人免费,牌子则写着“预测命运福祸”。
一会,来了一个青年女人,她是来看病的,。
给女人看病,由吴馨出马,因为她不敢给男人看病。如果来看病的是男人,就由袁一枚进行诊断开药。
吴馨立即为她做了号脉,然后问了一些问题。
“郎中,我情况怎样?”
青年女人非常焦虑,她嫁入夫家几年了,一直不能怀孕,看了很多老郎中,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转。
在唐朝,男人可以休妻,女人也可以休夫。如果女人不能生孩子,肯定会非常担心被自己的男人休掉。
所以,青年女人很焦急,到处找人看病,总被人嘲笑病急乱投医。
青年女人却不以为然。她认为,说不定哪天,就能碰到医神或医仙之类的。
知道了青年女人的情况后,吴馨思忖了良久,然后柔声说道:“你的病很严重,属于病变引起身体失调,所以造成不孕,就是女人那方面不来潮了。”
女人点点头,难过了起来:“郎中都说,我可能一辈子都怀不上孩子了”。
“你不用担心,你的病是由病变引起,那就要找到病源,我会想治疗办法。”
吴馨安慰着青年女,然后,她为对方仔细做舌诊。
闭经是最复杂的疑难病症,病因病机可分为虚和实。
虚者,肾气不足而导致精血不足;实者,由于气滞血瘀等,造成了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
“你的情况,属于虚实兼有,需要虚补实通。”
终于,吴馨确诊了青年女人的病因和病机。
然后,吴馨为青年女人开具了药方:当归、地黄、山药、枸杞、茯苓、丹参、山茱萸、肉苁蓉、香附子、桃仁、红花、川穹、白芍,牛膝、益母草和鸡血藤等。
后山扫了一眼,方子没有问题,基本都是调养肝肾,补血疏肝通气的中药。
他真的为吴馨高兴,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一个出色的女郎中了。
“你回去好好吃药,如果有效果,过几天再来看。”
吴馨柔声细语。
青年女人点点头,她脸上出现了异样的错觉感:这郎中的声音,怎么像是女人?
但是,她没有多想,收起药方,就抓药去了。
一会,袁客师那边,不少人排起了长队。
排队的老人却不多,居然都是青年人。
也许,青年人更加忧虑自己的前途?
此时,正在相面的是一个小青年,瘦瘦的,面容焦虑,一看就是有心事的人。
袁客师看了看他的面相,缓缓说道:“你的眉毛连绵在一起,可能会有兄弟不和。”
小青年坦然道:“我们兄弟关系不好,经常吵闹!”
袁客师一听,更加胸有成竹,缓缓说道:“你们是不是在争夺父母留下的财产?”
小青年点点头,难过道:“我们兄弟几个,都为此都打破了头,怎么办?”
“你有一身英武之气,可以去从军,有利的方向是西北。”
袁客师给出了中肯建议。
小青年露出了笑容,这个建议非常适合他的心意,他正想离开这个鬼地方,远离他的几个哥哥。
“让开,让开!”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狂人走了过来。
狂人大摇大摆,目中无人。正在排队的人都吓了一大跳,赶紧往后躲开,让狂人排在了第一位。
后山从侧面一打听,发现大家都认识狂人,他叫信行,裴寂家的座上宾。
后山闻言,顿时若有所思。
“给我看看!”
狂人信行,用挑衅的眼神看着袁客师,口气很浓,情绪无比狂躁。
袁客师没管那么多,依然认真为狂人信行相面。
“你的眉间发黑,时间不多了,恐怕在世不久矣。”
袁客师说得十分认真。
很奇怪的是,狂人信行竟然没有生气。
同时,狂人的眼中闪过震惊,静静地看了一眼袁客师,喃喃自语道:“袁天罡的能力,也不过如此吧!”
随即,狂人信行起身,默默地往远处走去。
此刻,后山能听到,信行在继续嘟哝:“法雅说得很对,我应该惩罚裴寂了。”
第二天,蒲城的百姓都知道了,狂人信行去世了。
临死前,狂人告诉裴寂的家童和管家恭命:“记住,裴公很有天分。如果你们想保命,就一定要记住我的这句话。”
管家恭命自然不相信狂人的话,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裴寂。
裴寂知道后,异常震惊,他暗中命令管家恭命,偷偷将那个知情的家僮杀死后埋掉。
此刻,恭命明白了狂人信行的话,瞒着裴寂,偷偷将家僮放走了。
第二天,裴寂告了官,说管家恭命贪赃了钱财,要求府衙通缉追捕恭命。
躲起来的恭命,想起了狂人信行临死前的话,便向朝廷告发了裴寂。
后续的情况是,李世民勃然大怒,怒斥裴寂犯了四条死罪:“第一,官居三公,却结交妖人;第二,事发之后,却愤称国家的兴盛是他的功劳;第三,妖人称他有天分,却隐瞒情况而不上奏;第四,对知情者杀人灭口。”
最终,裴寂被流放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