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枚和长孙无染见状,更加紧张了。
就连吴夫人,都紧张了起来。
只有袁天罡,依然谈笑自如,好像已经勘破了一切。
后山平复了一下心情,在心里默念道:“吴江啊,这可是你的命,与我无关!”
慢慢地,后山把手掌摊开了,手心里的那个纸团,就像火焰在跳动。
李淳风走过来,帮着后山打开了纸团。
纸团打开后,里面竟然还有一个纸团,就是说,后山的手中不只是一个纸团,而是两个纸团。
两个纸团,同时被打开了,两个女孩的名字赫然在纸上:袁一枚、长孙无染。
后山、袁客师、李淳风和吴夫人都看呆了。
袁一枚和长孙无染更是脑袋一片空白,这是上天在开什么玩笑吗?
其实,吴馨的心里,才是最复杂的。
她不想嫁人,因为她不想离开自己的哥哥。在她心里,只有哥哥,只要哥哥在她身边,她就很满足了。
可是,她又觉得自己不能耽误了哥哥,也不能伤害了可爱的袁客师。
“这是你们命中注定的!至于以后,会不会改变,那就只能等以后了。”
袁天罡的话,语重心长。
此刻,只有袁客师是最开心的,就像一个迷失的孩子,突然找到了最亲的人一样。
听了袁天罡的话,袁一枚和长孙无染都没有说话,她俩都悄悄地瞥向了后山,心里七上八下。
让她俩高兴的是,两人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让她们觉得有些麻烦的是,两人喜欢的和在一起的是同一个男人。
将来嫁过去了,她们俩谁大谁小呢?
袁天罡自然心知肚明,等大家离开房间后,他让后山单独留了下来。
“现在,你可以跟一枚和长孙无染都定亲,如果六年内没完成嫁娶,结果将会发生很大变化。”
袁天罡的语气,很笃定。
后山点点头,六年的时间内,他可以好好想想;现在,他要做的,是先帮大家平稳过渡。
回到自己的小院住所时,吴馨还在等他。
“哥哥,我不想离开你,我可以不嫁人吗?”
吴馨抱住了后山,非常不舍。
“当前,先过了唐太宗选妃再说。”
后山拍了拍她的脑袋,温柔地宽慰着她。
“呵呵,如果你嫁给袁客师,我娶了袁一枚,咱们还是在一起,是不会分开的。”
一会,后山居然嘻嘻笑了起来。
吴馨转念一想,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心里顿时舒坦了很多。
李淳风回家后,却睡不着了,他以前没有关注过高艳艳,今天才发现,这女孩不但很漂亮,好像还能懂他。
而且,她楚楚可怜的眼神,就像一团火焰,钻进了他的心里。
此刻,李淳风怀疑自己喜欢的不是吴馨,只是喜欢上了她的美丽和可爱。
而高艳艳不同,有了一种让他马上想去呵护的冲动。
李淳风甚至觉得,如果没有他的呵护,高艳艳那朵美丽的花,很快就会凋谢。
与此同时,高艳艳也是心神复杂。那一刻,她觉得她读懂了李淳风。
高艳艳认为,李淳风是一个会呵护女人的男人,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李淳风就像她的港湾,在等着她靠岸。
长孙无染的心境,有些奇怪,一半欢喜,一半忧愁。
欢喜的是,后山是她喜欢的人,命中注定的人。忧的时是,长孙无忌作为父兄,可能不会同意。
虽然,袁天罡和李淳风都当场承诺,他们会向长孙无忌说明情况。
长孙无染认为,也许,只要后山主动一点,长孙无忌还是会同意的。
袁一枚本来也是欢喜参半的。
不知道袁天罡跟她说了什么,忽然没啥事了,晚上睡觉,都在洋溢着幸福。
几日后,袁天罡以李淳风长辈的身份,向高艳艳提亲了。
高廉是非常相信袁天罡相面术的,也知道李淳风是唐太宗很器重的人,当即就爽快答应了下来。
“表哥!”
李淳风挺风趣,当即就这样喊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看看李淳风,再看看羞涩的高艳艳,好像真是不错的一对,于是也同意了。
吴江和长孙无染这边,可就麻烦了。
私底下,长孙海在削尖脑袋力挺吴江,也只是让长孙无忌不反对。
主要原因是,长孙皇后想拉长孙无染进宫,一起伺候李世民,好互相有个照应。
所以,一时之间,长孙无忌下不了决心。
也许,长孙皇后想的,不仅仅是在宫中多一个伴;更多的是,她的身体不大好,一旦自己过早离世,长孙家还能有人在皇宫伺候唐皇。
长孙无染可不会这么想,她情窦初开,早就从心底里喜欢后山,就想跟他在一起。
长孙无忌很无奈,长兄如父,他把长孙无染当掌上明珠一样,也是希望她能够开心的。
在这个时候,在袁天罡的建议下,尉迟敬德也来帮吴江说话了。
但长孙无忌还是不敢点头,也许他觉得还不是很够。
最后,袁天罡承诺让袁一枚做二夫人,并让后山把吴江的表舅、他唯一的亲长辈李懋公请来。
李懋公是并州府大都督,军政繁忙,但为了吴江,他在百忙之中,千里迢迢来到了都城长安。
然后,袁天罡又帮后山找了房玄龄。
最后,长孙无忌、李懋公、尉迟敬德和房玄龄等四大唐重臣,一起向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做了详情请求,长孙皇后才勉强选择了同意。
尘埃落定后,后山与长孙无染以及袁一枚,李淳风与高艳艳,袁客师与吴馨,就算完成了定亲。
接下来,后山有些难为情了,他要帮吴江在两女之间进行周璇和平衡。
还好,妹妹吴馨可以在中间搭桥,三个女孩本来就一直相处不错,都知书达理,省掉了后山很多麻烦。
但是,时间长了,妹妹吴馨偶尔也会莫名其妙地吃醋。
后山分析,可能是经过长时间的滋润,那拉仙的魂魄有一些自我意识了。
贞观元年正月十七日,李艺假称奉了密敕,麾兵入朝,途中趁势占据了豳州。
自此,李艺之乱开始了。
李艺,本来姓罗,叫罗子延,是隋朝左监门将军罗荣的儿子,属于京兆郡云阳县人。
罗艺熟悉军事,打仗凶狠狡黠,曾自称幽州总管,统辖着幽、营二州,成为东北地区的第一大割据势力。
在协助李世民击败刘黑闼后,罗艺正式加入唐朝。
唐高祖李渊大喜,当即加封李艺为燕王,拜为左翊卫大将军,并赐皇姓为李。
从此,罗艺改名李艺。
当时,因为李艺非常有威名,北夷人很惧怕。为了镇住侵扰大唐祸患突厥,李渊令李艺凭本官身份,带领天节官兵镇守在泾州。
李艺功高位重,目中无人,后来被太子李建成拉拢,与李建成结为了党羽。
期间,他多次对付李世民。
譬如,为了对付李世民,他把三百精兵秘密调入李建成的东宫;甚至,他还帮李建成欺压李世民天策府的臣子。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并没有清算李艺。对李艺当初投靠李建城的行为,也没有再追究,反而大大封赏了李艺,荣誉和地位,与先前没有区别。
但是,李世民却让李艺失去了大部分兵权。
因此,李艺感觉,他与李世民的关系糟糕透了,不会再被信任。
所以,李艺明白,李世民登基后,暂时没追究他,只是在稳住他,日后必然会清算他。
李艺甚至断定,大唐与突厥结盟后,一旦朝局稳定,李世民肯定会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他。
同时,李艺认为,李世民越是这样刻意地厚待他,越是说明李世民害怕他。
因此,他的内心是恐惧不安的,在李道士的劝导下,便图谋反叛了。
与此同时,薛彻早就收到来自谋士薛延弛收集的密报。所以,李世民早就有布局。
而且,李艺反叛的事情,他手下的将士们却是不知道的。
将士们跟随他进驻豳州,是因为他伪造了一封来自唐太宗的密旨。
正是因为这份密旨,李艺轻而易举地从赵慈皓手中拿下了豳州。
然而,一切都在李世民的意料之中,他命令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率兵讨伐李艺。
后山是尉迟敬德的谋将,作为车骑将军,一同跟随,前往了泾州。
但是,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率领的唐朝大军从长安出发后,赵慈皓与杨岌知道了情况,即刻明白了事态。
同时,李艺手下将士,也知道了情况,全慌了。他们本以为奉旨入京勤王,结果成了大唐逆贼。
赵慈皓与统军杨岌,立功心切,急急谋议诛杀李艺,却把事情泄露了。
赵慈皓当即被李艺抓住。
城外的杨岌,警觉地发觉情况有变,立刻带兵攻打李艺,竟然大败李艺的军师。
李艺发现情况失控,立马抛弃了自己的家人,带领数百名骑兵往北逃窜了,伺机前往突厥。
在尉迟敬德的命令下,后山带领骑兵军师,连日连夜对李艺进行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