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落下了帷幕。
著名的贞观之治,徐徐拉开了大幕。大唐,迎来了令人十分惊奇的长治久安。
此时的长安城,竟然没有了往年的寒冷,大街上的人们穿梭不息,一派欣欣向荣。
某日,长安城外,南门大道。
有两辆三马四轮的马车,远道而来。
后山和吴馨站在城门口,正在翘首企盼。
如今,已经恢复了女儿身的吴馨,美得犹如神妙仙子,过往的人群,频频驻足回看。
远道而来的两辆马车,缓缓停在了城门口。
袁客师第一个冲上来,紧紧抱住了后山。
此时的袁客师,已经长成一个少年郎了,英俊帅气。
“馨姐,你越来越漂亮了!”
袁客师羞怯地看向吴馨。
“客师长大了,不错,很帅!”
吴馨十分欣喜。
同时,袁一枚也下了马车,与吴馨抱在一起,欢快地跳了起来。
然后,吴馨又拥抱了吴夫人。
“袁公!”
后山走向了袁天罡,双手抱拳行礼。
“袁叔!”
吴馨也过来恭敬行礼。
“夫人!”
后山马上又向吴夫人恭敬行礼。
“好啊,一家人又都见面了。”
袁天罡淡淡地微笑着。
“江哥!”
袁一枚落落大方,漂亮的脸蛋泛着红晕,丰满的胸脯激动地起伏着。
“枚妹妹!”
后山看着袁一枚,久别再重逢,也是油然动情。
“呃呃……”
一会,后山在心中鄙视着吴江,因为他忽然有了想要拥抱袁一枚的冲动。
其实,最激动的是吴馨,她早已经把袁天罡一家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进入长安城,袁一枚和袁客师都很好奇,四处张望着。
后山便热情地为他们做着介绍。
袁客师:这长安城,真的好大啊!
袁一枚:这个地方,真的很漂亮哦!
吴馨:真的啊,我这几年算是白来了!
长安城:……
袁天罡和吴夫人,则被李淳风派人接到了另外一辆马车上。
原来,袁天罡能够来长安,是因为刚刚结束了在益州火井县的任期。
李淳风知道后,立即向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做了申请,特意邀请袁天罡来长安,做他的参事。
先前,李淳风曾上书唐太宗李世民,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提出了十八条意见。
唐太宗采纳了七条意见,并授于李淳风为将仕郎,入太史局供职,开始执掌太史局的制历、天文、地理、修史之职。
早年,李淳风仔细地研究过刘焯的《皇极历》,并撰写了皇极历又一卷。
后来受唐太宗鼓励,李淳风根据自己对天文历法的爱好、多年研究和长期观测,准备编写新的历法。
不久,李淳风受诏撰写《五代史志》和《晋书》,主要是撰写梁、陈、周、齐、隋五代历史。
曾经,李淳风打算撰写天文、律历志时,对魏晋至隋朝这段时期的历法、天文与数学的重要成就,作了比较全面的搜集和整理。
以上这些事情都很难,任务很艰巨。
于是,李淳风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袁天罡,急需得到他的帮助。
另外,他还接受了唐太宗的一个秘密要求,为大唐推算大唐气运。
因此,李淳风更是觉得,非找来袁天罡不可。
为此,李淳风拉着后山一起,专门找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和房玄龄,为袁天罡一家争取到了旁边的小院居所,也就是原来薛彻居住的地方。
当一行人来到小院居所的时候,房间已经打扫好,并做好了配置。
吴夫人看着整洁明亮的小院,心情也是不错。
袁天罡无所谓,只要房间足够就行。
“老师!”
李淳风开心地迎了上来,脸上热情洋溢,眼中心花怒放。
然后,他一眼瞥见吴馨,心里更加美滋滋了。
正巧,袁客师抓到了李淳风看向吴馨的神情,青春洋溢的小脸上顿时不高兴了。
后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宁愿让吴馨接受袁客师,也不愿意把机会给李淳风。因为他不敢冒险啊,但关键还要看吴馨本人。
当然,他希望吴馨的将来会很幸福。
怎么办?
后山觉得,当前的首要事情,就是寻找拥有‘那拉仙的灵魂’的人;其次就是,他要抓紧想办法,解决李淳风的个人问题。
于是,后山问询了记忆球,得知李淳风的未来夫人,应该是高艳艳。
“有数了!”
后山心中暗笑。
随着袁天罡的到来,袁家小院,成为了长安坊间最热闹的场所之一。
房玄龄、魏征、李纲、裴寂来……众多的长安名人,不管有交往的,还是没交往的,都不断前来拜访袁天罡。
甚至,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和高士廉等,有空的时候,也会过来拜见。
后山和吴馨,更是近水楼台,他俩把袁天罡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一起做饭和用餐。
李淳风,也是有事没事都往袁天罡这里跑,对他来说,可是一举两得。
长孙无染和高艳艳,也会经常来找吴馨玩。一来二往,几个女孩都互相熟悉了起来,关系都特别好。
武德九年末,杜淹、王珪和韦挺等三人,受诏返回都城长安后,第一时间就一同前来拜访袁天纲。
“袁公……”
三人激动地跟袁天罡打招呼。
再次见面,袁天罡依然淡淡地微笑着,心中早有所料。
虽然回到了长安,杜淹仍然挂着愁容,心事重重,他还不知道将会有怎样的结果。
“我们三人,境况会如何?”
杜淹忍不住问向袁天罡。
“杜公,你就放宽心吧。很快,你就会得到三品要职。至于你的寿命,我还没有做过推算。”
袁天纲看向杜淹,表现得轻松惬意。
杜淹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
王珪更是愁容满面,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如何。
先前,他一直为李建成尽心尽力,还多次出谋划策,并建议过李建成:要坚决对付李世民。
所以,王珪更加忐忑不安。
袁天罡微笑着,对王珪说道:“你以后会得到三品要职,还会很长寿。但是,在晚年的时候,你的仕途不是很如意。”
然后,袁天罡又转向韦挺,笑道:“你也会在以后会得到三品要职,也很长寿,但你的晚年仕途非常不如意。”
韦挺和王珪听完,心中的石头都放下来了,晚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说。
随后,三人拜别了袁天罡,走出了袁家小院。
此刻,他们感觉呼吸更加顺畅了,空气也变甜了。
很快,杜淹立马被任命为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不久,王珪被任命为侍中,出任同州刺史。后来,韦挺历任御史大夫、太常卿。
贞观十九年,因督办粮草不利、延误了军事,近六十岁的韦挺,被贬官,任象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去世。
这些,果然如袁天纲预料的一样。
其实,这样的事情,时常在演绎着。
袁天罡的家,一直都是门庭若市。他的相命之术,逐渐声名远扬。
袁天罡,成了大唐的神奇人物,众多官员,不论大小,都把袁天罡为奉为上宾。
但是,袁天罡有一个原则,从不当众讨论大唐的政事,只相面,所以能乐得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