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就在楼下的大厅里,这次来的不少亲戚连肖肖这个在老家待过好几年的都不认识,更别说湘南了。但人脸她是记熟了,晚上饭桌上她都一一去招呼敬酒。
宁家作为长子在叔叔伯伯桌上陪着,肖遇就带着两个表弟陪同辈亲戚们,孩子们在旁边的矮桌上热闹说笑,嚎嚎时不时出声管管,让各家的长辈都很省心。
肖四姑看小曾孙乖乖的,“嚎嚎真有样子,这小捣蛋平时可皮了,今天居然乖得很。”
肖小姑看了眼小孙女,“在家就表侄长表侄短,表侄给她买这买那,今年她妈妈逗她说不来表舅家,在家还哭了一场呢。”
“大表侄,我要那个。”
嚎嚎忙给切了块苹果馅饼,“小心烫啊,笨笨,不能浪费食物,吃掉。”
笨笨乖乖把青菜塞进嘴里,“大表哥,我想吃肉,这个青菜不好吃。”
嚎嚎夹了一根尝了尝,“这个很好吃啊,妮子表姑,你知道这是怎么做的吗?”
妮子摇头,嚎嚎说:“这是用各种肉熬成的高汤,青菜是挑得这季节最嫩的菜心,在热汤里一滚,你看着是青菜,其实每一滴汤汁都是肉。你们尝尝这菜里有多少肉?”
几个孩子都跟着夹了一筷子,细细尝了尝,还真吃出不少肉味来。
肖小姑低声说:“家里让她吃蔬菜比要她命都难,在这儿她还主动吃上了。”
嚎嚎给每个猜对的孩子都发了个红包,万婉跟母亲嘀咕:“你看他,那大衣口袋里一沓沓红包,这个年过去,他至少得散出去好几万。”
万外婆笑着说:“那才多少钱?亲戚多,他是长孙,不能太小气。再说,一个红包里才几百,就是图个热闹,这孩子今年赚了不少呢,回来又送了我一条金项链。”
万婉看看母亲毛衣外的粗链子,“这么粗的链子多俗啊,您怎么还戴出来了?”
万外婆不悦:“什么俗?你不知道这有多实在,我戴着发了条朋友圈,说外孙压岁钱孝敬的,你二婶三婶都不理我。肯定是气坏了。”
亲戚们来,肖珩也发了不少红包,但他发红包只发两千,念念他们有钱也只能塞一千到红包里,看到小辈最多发双份,也就两千。
对于普通人家确实很多,但对满怀期待来京城看富贵亲戚的人来说,这份回报有些低于期望值。
“哇,这酒一瓶好几万呢。”
“真的啊?”
“当然了,这上面有标签,扫一下就知道了,八万多呢。”
肖四姑听见,跟妹妹说:“什么也不懂,就会看价格。”
肖小姑看了眼侄子两口子,笑说:“还是自家人懂自家人,大丫就知道把酒瓶子一起摆上来,要都装在容器里,又该觉得一般了。”
饭后,万外婆跟女儿念叨:“刚才还在说这里什么都贵,样样都是好的,连城里那些好东西都吃不出来,难怪一辈子都在小县城里窝着,什么眼界。”
“亲家公也真不容易,跟那样的人凑一块都能飞到京城来,还能跟你婆婆成一家人,不容易呀。”
万婉坐在卧房外的露台上,懒懒说:“都是第一次来,他们能懂什么,我公公婆婆真是善人,这些穷亲戚来了一年又一年,他们从来不嫌烦。”
万外婆说:“真是,这一年年的花销可不少,来了得招待吃招待住,回去还得给点东西,这些人还认不出好,你婆婆是个好媳妇啊。”
万婉深有同感,“反正是我,我做不到。我婆婆有钱,她是真拿公公那边的亲戚当亲戚,我就从没听谁说她不好。”
这是肖家两个姑姑最引以为傲的地方,侄子娶了有钱媳妇不值得说,但侄子娶了个贤惠媳妇就很值得宣扬了。
肖小姑说:“我这侄子就不爱花钱,从小就会精打细算,不然这么大份家业,又有这些孩子要养,怎么能一年比一年好?”
肖四姑笑:“夫妻俩都能赚钱,但对孩子都很上心,看这一个个,都事业有成。孩子,才是一个家庭的未来。”
一个亲戚问:“你们怎么不在京城啊?这里这么方便,你就在这儿住,也行啊。”
肖小姑说:“我那女儿在花城,我得帮着管孩子,怎么能在京城住啊?她儿子都在老家发展,来这儿多远啊,有空过来逛逛就行了。”
肖三婶笑着说:“年纪大了,就爱在老家待着,京城是好,可住了这么些日子,还是喜欢老家,我们不像年轻人,要打拼,在家就好得很。”
肖三婶只在过年来京城逛逛,平时都是孩子回去看他们,锦城的小县城几十年都没怎么变样,她住着心里踏实。
“还是要住老城区,别的地方我到家门口都恍惚,”肖四姑笑着说:“上回我去我那老房子,下了车哪哪也不认识,附近又开新楼盘了,这些年推了建,建了推,经常找不着家门。”
“花城也是,天天都在建高速、大楼,我好几年不去就得让人来接,我自己是找不着。”
肖遇凑过来,“四姑婆,您在家都忙什么呢?今年可来得少。”
肖四姑一脸笑:“忙着带孩子呗,看看我们小遇,越来越有成功人士的气度了,公司忙吧?”
肖遇坐到旁边,“还行,我就是做决策,不怎么下去走,这几年工作忙,主要是负责了几个小项目,今年都安排好了,我姐不是怀孕了嘛,打算多在家陪陪她。”
肖小姑问:“你姐怀孕,你在家陪什么?你姐夫呢?”
肖遇笑:“我姐夫不巧,明年更忙,我得出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