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常先蒙鼓
我们都知道,敲锣打鼓,那可是吉日时人们经常做的事情,以前,在战场打仗的时候,为了鼓舞士气,人们也要打鼓,威震敌胆,激励士兵,踊跃杀敌。两军交锋,擂鼓助战,造敌袭击,以鼓报警。击鼓升堂,为民伸冤。鼓的用途很多。不过,在上古时期,开始是没有鼓的,那又是谁发明的呢?
据说,黄帝时期,有一个人叫常先,他一天捕杀了一头野牛,把牛皮剥下来,放在一棵空心树杈上晾晒,不料,黄帝让常先去办理一件紧急事情,常先就把那张晾晒的牛皮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野牛皮经过太阳的长时间暴晒,皮板收缩了,把空心树杆紧紧裹住了,有个叫贾齐的人,有一天打猎的时候,经过此处,很好奇,便用手中的木棒,在牛皮上敲了几下,没想到,牛皮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震耳欲聋。驯兽能手王亥正在附近驯练马匹呢。那些野马一听到鼓响,全部给吓跑了。王亥可不依了,找到甲齐争论,二人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了。
幸亏黄帝及时赶来,问明情况,制止了双方的斗殴。黄帝觉得,这鼓非常厉害,竟然能吓跑野马,于是,便命人仿造了很多鼓,后来,在黄帝与蚩尤发生战斗的时候,就命令战士们擂鼓,把蚩尤的人吓得不轻,为黄帝战胜蚩尤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