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有巢氏作巢屋
前面说过,古时候,在人们形成了部落后,虽然聚集在一起,力量壮大了,但晚上总要睡觉啊!在睡觉的时候,其他老虎豺狼之类的就会来偷袭。人们常常在睡梦中被一些动物叼走,死于非命。
怎么办呢?
开始,他们通过轮流派人值班,一部分人睡觉,一部分人在旁边,睁大眼睛守着,看到老虎来了就大声叫喊。这种办法虽然减少了被偷袭的损失,但森林里动物很多,一晚上经常被惊吓,觉睡不好,第二天打猎也没精神。另外,那些守夜的人也很难受,浪费人力。要知道,那时候人力是很宝贵的,因为缺少先进的生产工具,为了吃饱,每天都需要很多人出去劳动,摘取的果子或者打来的猎物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
这时候,有一个男人发现,要是住在那些高大大树杈上,像鸟儿一样,就不会担心晚上被不会爬树的老虎等野兽袭击了。
于是,他模仿鸟儿,在那些粗大的树上用木棒树枝等搭建巢穴,白天出去劳动,晚上回来,就可以住在树上的巢穴里,避免被晚上出来寻找食物的野兽伤害。
这个男人教会了人们建设房屋,人们很喜欢他,推举他作为部落的首领,他就是有巢氏。
《庄子·盗跖》记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韩非子·五蠧》:“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