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夸父追日
传说在黄帝王朝时期,峨嵋山上有一个氏族部落,他们的首领叫夸父,他身材魁梧、
力大无穷。夸父的好奇心非常强,每天清晨,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他就想:太阳从哪里升起来的呢?又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要是没有太阳,这地里种的玉米土豆什么的还会生长吗?
他想啊想,总想不出一个结果来,这让他很着急。有一天,他突然决定,要亲自去弄清楚这些困惑他的问题。于是,他拿着一根桃木棍做拐杖,开始追逐太阳。
太阳好像套着六十四匹马的快车,在天上飞快的奔驰,夸父在地上,拿着桃木棍,也仰望着天空,飞奔追逐,发誓要弄清楚太阳落到了何处。
他追啊追,跨过了高山,渡过了河流,一边追,还用桃木棍儿从东至西测量日影,测定出四季,再从黄河和渭河的涨水痕迹上标出最高洪水的水位,这样可以对农作物提供耕种参考。
夸父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这时,他才感到口干舌燥,太口渴了,想要喝水。于是,他奔到黄河边,把黄河水喝干了,又奔到渭水边,把渭水也喝干了。他还是口渴得厉害,就去北方喝大湖的水。但是还没赶到大湖呢,他就半路渴死了。夸父丢掉了他的桃木棍,桃木棍化成了桃林。
至于为什么拿桃木棍儿,那可能是古代人迷信,为了避邪(古人认为:”桃木,五木之精也,故压服邪气者也,桃木之精生在鬼门,制御百鬼”,今天,阴阳道士作法时,还手持桃木剑。)说起来,夸父应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的鼻祖。他从东至西到达灵宝市西部,后来寿终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