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动态清零
书名:盛世新爱之遇见双生之光 作者:恋恋心音 本章字数:2900字 发布时间:2024-08-07

所幸,C市的疫情比人们预想的要好很多。短短两天,C市累计核酸采样就已经达到了10.6万份,且结果都为阴性,连续两周疫情统计的数据始终为4,并没有再新增感染人数。

从疫情开始到结束,我没有去过一趟超市,没有屯过一次货。我内心很笃定,我对大C市很有信心。

因为2021年8月份的时候,我就在网上看到著名流行病毒专家Z医生发的微博,他说:在大流行时代,我们还是经常会面临输入或者本土病例的挑战,出现一例或几例的病例并不奇怪。但是只要抗疫常态化与专业化之后,我们还是有希望过上正常的日子的。

有人问我,你最希望的抗疫场景是怎样的,我的回答是上班下班,抗疫在正常有序进行,就像没有疫情发生一样。因为一切都纳入了正常化轨道。就像今天,抗疫女侠吴女士加班上新闻发布会,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彭大姐和我这个救治组长到了时间就下班。

目前国际的抗疫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中国仍然面临巨大的疫情挑战。但是我们必须有着坚定的信念,我们国家采取的抗疫策略是目前最适合我们自己的策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在他的发言中有两个关键词,那就是“抗疫常态化”与“专业化”。

我觉得人类和病毒的争斗一时半会是停不下来了,恐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要做好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思想准备了。人类和病毒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斗智斗勇、此消彼长”的生存竞赛,每当病毒被控制住,人们就能稍微喘歇一会,每当病毒卷土重来,人们又立刻应战,重新做出紧急部署。

N市大妈以一己之力“毁”了一座城的教训还在眼前,可还是有很多人时常好了伤疤忘了疼,去疫区旅游,和疫区的人接触不戴口罩不做任何防护措施。他们不曾想过,一旦感染病毒会祸害多少人、多少个家庭,国家要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W市一名医生曾发过一条微博,揭示治疗一名新型病毒重症病人需要花费112.9万元。只有在中国,国家才会给我们承担治疗新型病毒肺炎的所有医疗费用,也只有我们的祖国会不惜一切代价,不遗余力地医治每一个被新型病毒感染的病人。去年上半年,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

看到这个庞大数据的时候我都惊呆了,眼睛也湿润了。

我真的从心底里敬佩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病毒是无情的狂魔,如果放任自流,不全力救治,不从根本上管控清除,它就会无休止的蔓延,给整个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若我们每次都能从一开始就竭尽全力切断病毒的传播链,看起来前期付出的成本十分高昂,但从长远来看却是相对最低耗最明智最“可持续发展”的抗疫战略。

2021年为对抗传染性更强的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中国全面实施“动态清零”策略。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全方位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动态清零策略已成为我国疫情防控的主要方针,发现感染源与感染链条时快速扑灭,这个方针既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也是当下控制疫情发展、遏制疫情恶化的最佳方式。

看到这样的报道,我的内心安定了很多,“动态清零”的策略绝对不会是一句口号,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和政府一定可以说到做到。

N市时运不济,以为打了疫苗就能高枕无忧,进而松懈了机场对输入型病毒的防范管理措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Y市疏于对棋牌室的疫情管控,同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所以在N市,Y市相继发生疫情时,C市就已经开始全员出动,严阵以待,模拟过一场场抗击疫情的大型应战演练活动。

自古以来有准备的仗总是更容易打赢,所以C市在疫情触发当晚就能如此迅速地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我想我们最终能快速赢得战役的阶段性胜利这也是大多数人预料之中的结局。

半个月后,C市疫情动态通报一栏里新增数目始终停留在4,没有再增加1例。学校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线下开课,下班路上又开始看到公园里大叔大妈在跳广场舞了,大街上车水马龙,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与热闹。

我还是照常下班后就坐一站公车,下车后再慢跑四五公里回到小区。慢跑的过程里,总会遇见一些让人“心动”的温暖瞬间——

当我坐在路边小公园的木凳子上休息的时候,迎面突然凑上来一条纯白的萨摩犬,它歪着小脑袋,特别好奇专注地盯着我看了又看,看得我都想用手摸它了,又怕它会咬我。它主人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笑嘻嘻地告诉我说:它很乖不咬人。

起身继续往前走,又遇到一个三四岁大小的小女孩,扎着羊角辫晃着脑袋,突然一溜烟跑到我跟前,立定站好,一下子把我给愣住了,紧接着她又毕恭毕敬得仰起头,对我说:“姐姐,你好”,逗得我哈哈大笑。

我伸出手摸了摸她的脑袋瓜子,也对她一本正经地说了一句“小美女,你好呀!”。

我觉得当人的心灵磁场特别纯净的时候,你就会很自然得吸引到一些同频的人事物向你走来。

我告诉自己虽然眼下的你看起来非常孤独,没有遇见爱情,身边也没有家人的陪伴,但至少你还拥有梦想。

每天坚持写小说成了我的生活日常,也成了我最大的精神依靠。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部小说,我不知道它能否得到大家的喜欢,带着忐忑的心情,我把小说中的一段文字发布在“小红薯”的APP上。那是一段关于爱的心灵感悟,文字体裁更接近于散文——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靠得太近,会互相灼伤,离得太远,会感觉寒冷。

在情感世界里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受过伤害,有人因此而逃避,不愿面对自己的感情,不敢再爱,有人却初心不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一次又一次为爱勇敢。

如果大家都做前者,封闭内心,保护自我的领地,自己走不出去,也不让外面的人进来,那世界就缺少了它该有的温度。

爱本来就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愿我们在伤痛中学会自愈和坚强,也学会如何更好的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

发布这段文字后的第三天,早晨当我睁开惺忪的睡眼,起身准备洗漱上班时,我听到枕头边的手机不时跳出振动的声音,我以为是商家广告,就没放在心上也懒得动手去翻看,结果我洗漱那会,手机就一直处于振动状态,一秒钟都没停过。

我就觉得很是奇怪,我一个单身狗从来不会有人给我发一连串的手机信息,就连我生日的时候,我收到最多的也只是银行和广告商家的祝福。“这可真是邪门了?到底是谁啊,给我发那么多信息?”

我一边疑惑,一边拿起手机,才发现“不得了”了。因为我手机没有设置禁止APP留言通知,所以App上成千上万个人给我点赞留言,系统一一作为通知信息发到了我的手机界面上。

当我点开信息查看时,我震惊了,我想我这辈子都没看到过如此多的感谢——

“感恩作者”、“感谢!”、“谢谢你,老师”、“感恩指引”、“喜欢你的文案,写得太好了”、“作者真的写到我心里去了”、“我可以把你的文案借走吗?”,甚至还有女性读者对我说:“谢谢你,我爱你。你让我看见了生活的光。”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篇短小的散文三天内就被点击了上万次,我也因此收获了无数的点赞和感恩的留言。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大学毕业后,离开了校园,为了生计忙碌,四处奔波的我,渐渐放下了自己的业余爱好,丢弃了手中的笔,不再写作,不再发表文字作品。

十年后当我再次拿起笔,勇敢的将自己的心声发布在网络平台,我收获的竟是满屏的感谢!

我看到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那些来自我灵魂深处的声音,正在一天天奇迹般地治愈曾经饱受情感沧桑的自己,我也开始相信它们一定也能治愈无数身陷在不幸婚姻生活和感情泥淖里的陌生人,并且给到他们爱的温暖力量和心灵的正向指引。

那些读者也给了我坚持把小说写完的无限动力与信心。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