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上)
话分两头,只说猴王离了斜月三星洞,脚踏筋斗云,在空中不徐不疾的飘着,“离开花果山大概能有个十七、八年了,不过比起原著剧情,我貌似还省了两年时间。反正一时半刻也不着急回去,索性先把媳妇儿娶了再说”,猴王心随念转,只眨眼工夫,便驾云来至青丘山上空,寻到当初那座佛狸祠,在院门前按落云头,双脚落地之时,已是换回了至尊宝的模样。望着面前虚掩的庙门,猴王怔了片刻,深吸口气整了整衣衫,平复了一下心神,将胡媚娘当初送的那枚传音符,从戒中取了出来。
猴王捏着传音符,从指间度入一丝灵力,清了清嗓子,故意换回昔日那副玩世不恭的口吻,笑着喊了声,“小淫狐,你家相公回来了,还不快快出门迎接”。那符中忽地传出嘤咛一声娇嗔,随即便没了声响,猴王微微一笑,抬手推开庙门,闲庭信步的走入院中。佛狸祠内,有一位身穿素白道袍,年过四旬的中年道姑,手里握着个扫帚,正在一丝不苟的扫地,见猴王闪进门来,她也只是抬眸随意瞟上一眼,便低头继续扫地。
猴王眼中看的分明,这位相貌精致,隐隐有出尘之姿的中年道姑,竟是真仙境大成修为。猴王拱手朝道姑作了个道揖,便背起双手,静静立在院中。道姑专心致志的低头扫地,猴王好整以暇的抬头望天,两人谁也不说话,却又各自相安无事,仿佛都视对方为空气似的。猴王就这么不尴不尬的等了两刻钟,突听得正殿一串脚步声响,随即殿门便被猛的推开,猴王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倾国倾城、风华绝代的红裙少女,伴着阵阵香风轻摇莲步,径直朝自己走来。
少女约莫二八年纪,天生一副仙姿玉貌,白皙无暇的鹅蛋脸上,绝美的五官好似粉雕玉琢一般,盈盈秋水的一双桃花眼,自带三分妩媚、暗含七分妖娆。玲珑琼鼻高挺、点绛朱唇微张,如瀑乌发垂于杨柳腰间,端的是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那张精美绝伦的俏脸,竟与猴王上辈子,某位范姓,唤作某冰冰的女星,有那么六、七分相似,但少女的脸庞,却宛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般,美的是那般惊世骇俗、不可方物。光看这张脸,便已经是祸国殃民、颠倒众生了,再看少女的身姿,酥胸翘臀恍若环肥,细腰纤腿恰似燕瘦,端的是,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 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
红裙少女眼含秋波,只对着猴王嫣然一笑,便仿佛能惑阳城,迷下蔡似的,竟把猴王这等风流阵里的急先锋,都给看痴了。见猴王瞠目结舌的盯着自己,少女心中窃喜,眸中闪过一抹得色,来至猴王面前,勾着嘴角得意忘形的刚说了句,“死猴子,你怎么才来...”。话音未落,旁边扫地的道姑,抬手掩嘴轻咳了两声,少女立刻换了副端庄娴静的表情,对着猴王盈盈一礼,捏着嗓子用夹子音,装模作样的柔声问道,“媚娘见过至尊公子,公子今日来青丘山,可是有什么事嘛”。
胡媚娘周身,自带一股少女独有的体香,薰风扑面沁入心脾,不禁令猴王都有些蠢蠢欲动、想入扉扉,石更起来鸟。猴王稳住心神,不着痕迹的收回,那极具穿透力的目光,略微弯腰躬身,对着胡媚娘拱手还礼,笑着打趣道,“一别经年,媚娘姑娘别来无恙否。对了,我如今改名叫做‘孙悟空’了,如果觉得拗口,你接着叫我死猴子也成”。胡媚娘含情脉脉的朝猴王眨眨眼,却突然轻“咦”一声,有些难以置信的问了句,“死...,哦,孙公子,你如今是什么修为了”。“在外面得了些机缘,才刚渡过真仙劫,也没几年”,猴王云淡风轻的显摆道。
胡媚娘闻言,不禁倒抽了口凉气,她明明记得,与猴王分别时,他还只是天仙境小成而已,她想破头也想不通,区区十几年工夫,这死猴子到底是怎么变成真仙的。不过该说不说,自己的心上人,越是这般光彩夺目、出类拔萃,胡媚娘心底便越是欢喜,她仿佛化身小迷妹似的,满脸崇拜的望着猴王,由衷的感慨道,“十几年不见,真想不到再见面时,孙公子你已成真仙了”。说罢,胡媚娘又转身对着那道姑行了个礼,轻声说道,“白姥姥,老祖宗吩咐了,让我带这位孙公子去精舍见她,还让您老也一起过去呢”。
“好,这就走”,道姑笑着点点头,将扫帚收入袖中,又将庙门关紧拴上门栓,这才带着猴王与胡媚娘二人,一起入了正殿。入殿之后,道姑随手关了殿门,先朝那尊九尾狐石像拜了三拜,随即取出一块古朴的玉佩,塞入石像口中,只听得“咔咔咔”一阵闷响,石像后的某处墙壁忽然打开,露出一条暗道来。道姑收起玉佩,领着二人闪身走入暗道,片刻之后,那墙壁便自行合上,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似的。
猴王跟在道姑与胡媚娘身后,那暗道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百步便豁然开朗,猴王钻出洞口,便见周围群山环绕,头顶白云飘飘,眼前则是土地平旷、屋舍严整,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远有宫殿、楼阁、水榭歌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猴王跟在道姑身后,一路上走马观花、目不暇接,光是他看见的大小狐妖,便不下百余只,其中已化形为俊男美女的,大概能有七、八人。一路无话,道姑领着二人穿街过巷,来至一座宫殿前,猴王瞟了眼那块写着“寿仙宫”的匾额,便跟着道姑拾阶而上。
入了大殿,道姑七拐八拐,领着猴王来到一间精舍门前,门前站着一位黄裙女子,正是胡佳。道姑朝胡佳略一点头,领着胡媚娘便入了精舍,猴王刚要迈步,却被胡佳伸手拦住。“还请至尊公子在门外稍候片刻”,胡佳对着猴王展颜一笑,欠身行了个礼,便将精舍前的两扇门紧紧阖上。“一别经年,胡佳姑娘别来无恙否。顺便说下,我如今改名叫‘孙悟空’了”,猴王脸上不动声色,拱手还了礼,又指着门楣上那块,写着“谨身精舍”四字的牌匾,没话找话似的问道,“胡姑娘,打听一下哈,你家老祖宗的名讳,莫不是姓吕,名芳”。
胡佳闻言黛眉微蹙,将一根手指竖在唇间,轻轻“嘘”了声,压低了声音,一脸正色的说道,“我家老祖宗姓‘有苏’,不姓‘吕’。此事可玩笑不得,还请公子慎言”。猴王混不在意的点点头,往前凑了半步,本想再找胡佳扯几句闲篇,可胡佳却故意将目光移开,又换了副生人勿进的表情,猴王见状也只能咽下话头,百无聊赖的立在门前枯等。约莫过了盏茶工夫,忽听得精舍内,有人用苍老且沙哑的嗓音喊了声,“请孙公子进来吧”。胡佳探出素手,只推开一扇房门,顺势对猴王做了个“请”的手势。
猴王眼中古井不波,嘴角挂着人畜无害的浅笑,只轻轻吹了口气,另一扇紧闭的房门便无风自开。只见精舍大厅正中,摆着一高两矮三把交椅,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山”形笔架似的。当中那把高交椅上,坐着一位身穿黑色宫装,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妪,看年纪约莫六十开外。那老妪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周身上下,毫不掩饰的散发出一股,金仙境的威压,她只是抬眸与猴王简单对视一眼,便将目光移开。很明显,这位黑衣老妪,便是胡佳口中那位,姓“有苏”的老祖宗了。
老祖宗左手边,坐着一位身穿青衣的中年美妇人,看年纪大概四十开外,论修为已到了真仙境圆满。被媚娘唤作“白姥姥”的那位道姑,坐在老祖宗总右手边,胡媚娘则是低眉顺眼的侍立在旁,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只是用眼角余光,偷偷去瞥门外的猴王。精舍内只摆了三把交椅,这位青丘山的老祖宗,显然是要让猴王站着回话,猴王脸上混不在意,昂首阔步入了精舍,身后两扇门也随之阖上。猴王行至老祖宗身前一仗处站定,抱拳拱手喊了声,“在下孙悟空,特来拜见三位前辈”,说罢便从戒中取出一个石制莲座摆在地上,然后又在莲座上垫了个蒲团,这才不紧不慢的盘腿坐了上去。
白姥姥表面不动声色,却是眯起眼,仔细打量猴王身下那个莲座,待认清那真的是一整块极品灵明石后,强压下心中波澜,佯装无事一般,扭头与那中年美妇交换了下眼神,二人又齐齐望向,居中而坐的老祖宗。讲道理,这灵明石乃是世间一等一的炼器材料,莫说是极品了,便是上品灵明石,青丘山府库中,也仅有巴掌大的一块。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块上品灵明石,平日里被老祖宗视若珍宝,就差摆个香炉,把这石头给供起来了,旁人莫说碰了,便是看也看不得。白姥姥心底雪亮,自家这位老祖宗,靠金仙境修为,建起的那股滔天威势,被猴王用屁股下的一块石头,不声不响的,就给砸了个稀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