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刍法”这种民间秘术,估计年轻的一辈人都没有听说过,其实就算是上了年纪的一辈人,听说过的也不多。
这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一种技能,并不是作者为了写故事凭空捏造出来的,相反,这是我为了让这种神奇的能力为大家所知和了解,才讲出来让世人知道。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当中,有很多一辈辈往下传承的秘术都已消失,作者所知道现在仅有的并且能找到传承人的只有一个“化刺水”了,就是有人不幸被鱼刺或者鸡骨头之类的卡住了喉咙,不需要去医院手术,到传承人的家里他就能给你化掉。
我年轻时其实是不信的,直到后来儿子在外公家吃晚饭不幸也卡住了鱼刺,正好村里就有这么一位传承人,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他家求助。
当时是夜里,我拿了一盒烟给他抽,然后就丢在了桌子上作为心意,据传他们这种秘术是不能收钱的,但可以接受些谢礼。
因为施术的过程不允许围观,我只在远处看到他从井里打了一碗水,然后对着那碗水念念有词了一阵子,同时一只手在水面上也比划了一阵子,整个过程就结束了。
后来我才知道他画的是个“井”字,口诀念的是:
起眼望青天,
师傅在身边。(不要尝试,没有传承无效)
他将施过术法的水碗端进屋里交给我儿子喝,儿子就一口气喝下了,我们就此告辞,回家后我紧张的观察着儿子的反应,看有没有效果,有的话当然好,没效果赶紧去医院也不晚。
喝过水的孩子回到家竟然就此没事了,好像从来没有被鱼刺卡住喉咙一样,我是当事人,自然只能从怀疑到信服。
说起这事,他们村里的人却全都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在他们看来,这实在没什么,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子生活的,被东西卡住了喉咙直接往他家跑就行,根本不需要找医生。
这种民间秘术他们是不外传的,只限于父子相传,传男不传女,奇怪的是,虽然拥有如此神奇的能力,他们这种人的家庭并不富裕,因为他们谨遵祖训,谁都不敢收一分钱。
以前我是不知道这种术法存在的,知道以后不久就有了网络,我在网上查了查,才知道竟然现存的这个秘术传承全国有很多,不少人在网上都提到这种事情。
另外听闻还有更神秘的“止血符”,可惜不知道具体怎么回事。
这件事以后,我就想方设法在网上搜索了大量“大刍法”的关键词,包括“chu”音几乎所有的汉字,都没有任何人提到过。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心里经常在纠结要不要将这个事情讲出来,就算是给这个民间秘术画个句号吧,也能让世人知道曾经在灿烂的中华文明当中,还有过这种不为人知的术法。
我之所以用“术法”这个词而不是“手法”,就是和前面讲的例子一样,它确实会有一点手法,可是产生的结果却无法解释,如果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只能莫名其妙的问一句“这算是咋回事呢?”
我先讲一下所谓的“大刍法”是怎么回事,免得读者质疑我装神弄鬼,其他的后面再补充。
这种术法很简单,就是施展后可以将明确的物品移动到指定位置,完了。
“大刍法”这个名字我知道的也只是发音,到我为止,从没有一个人写下来这三个字,明确中间的那个“chu”到底是哪一个字,现在我要写出来,也纠结了很久才选用了“反刍”的“刍”字。
为什么用这个字?因为“大刍法”的含义就是“移动物体”,我查了好几遍字典,除了“抽搐”的“搐”字跟移动沾边,其他就都不靠边了。
但是我最终选用了“刍”字,我觉得牲口反刍时食物在中间的过程是移动的,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中间有明确的移动过程,还是比较接近“大刍法”这个术法效果的。
除此之外,“刍”字单独解释,是拔草的意思,也有运动的含义。
有一年河南有一个名人爆雷,他住的院子自己称作“王府”,他的来往客人都是些非富即贵的大人物,有的是电商教父,有的是影视明星,只要有人找他玩,他就会给人表演“空盆变蛇”,这一招震惊的那些身家亿万的高智商大佬都一愣一愣的,并且屡试不爽。
我看了报道后第一个反应就是:王*林竟然也会“大刍法”,看来我们家真的不是“大刍法”唯一的家传世家!
一条蛇从一个地方转移到盆子里,对于“大刍法”来说,这只是小菜一碟,基本操作而已,我都有些激动了,很想和他联系上问问我们是不是同门,然而揭露的报道很快就出来了,他那只能成为“障眼法”、魔术,跟“大刍法”没一丁点的关系。
如果二叔在世,让他表演这种空盆变蛇,他只需要知道附近一里之内哪里有一条蛇,这条蛇的具体位置要明确,蛇是什么样子的他也要清楚的知道,这就足够了,只要他默念那几句口诀,活生生的一条蛇就会真正的出现在盆子里面,根本不需要任何人帮他就能完成。
可能读者会问:“蛇在移动过程中不会被人看到吗?”,事实是,蛇是怎么进入盆子内的,中间过程完全看不到,蛇是怎么移动的,就连施展“大刍法”的二叔本人也不明白。
根据我现在的理解,这极有可能是一种空间控制能力,其实质上并不是将东西转移了,而是那一块空间携带着空间内的物品一起转移了,要不然根本无法解释物体是怎么穿过障碍出来或者进去的。
我相信一切都会有科学的解释,我从上了大学后就经常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只是暂时一无所获,也许等以后有了心得,我会再来给大家分享。
我讲的如果是年轻读者可能会怀疑真实性,毕竟当做小说发表了,这没办法,没有文学性和故事性谁会费时间看我讲什么,但是你可以找家中长辈,最好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问问,看看我讲的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