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C市速度
书名:盛世新爱之遇见双生之光 作者:恋恋心音 本章字数:2730字 发布时间:2024-08-06

但是难以置信的是十天后,Delta 病毒真的造访了C市。

2021年11月3号那天,早上一醒来,手机信息就炸锅了,微信朋友圈和各大社交平台大家都在发:C市也出现疫情了。

大家都在网络里争相转告C市发现3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他们都是有外省市旅居史的输入病例。

就这样一时间C市成了继南京、扬州之后第三个江苏的疫情触发点。跟我的梦境刚巧吻合的是C市有好几个区涉及到这次疫情,但我所在的“钟楼区”幸免于难,不在中风险地区。

11月2号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链条,有效阻止疫情在C市市里扩散,当我们管控区外的小区居民还在睡梦里时,疫情涉及的小区住户凌晨就已经被叫起来排队做核酸检测,做检测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天明。

教育局也连夜发布全市学生停课的通知。中高风险地区、封控区内的人员足不出户,管控区内的人员不允许出小区。

凌晨1点54分,C市新型病毒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了第一个情况通报;

早上6:50分,指挥部继续发布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早上7点半,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紧急视频调度会,全市上下紧急行动起来,迅速转入战时状态,争分夺秒快速排查,坚决阻断疫情传播。

8时25分,等我们坐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正常工作时,3例确诊病例的轨迹、途径地点已经全部调查完毕并进行通报。

什么是C市速度?从激活应急预案,到各部门马上响应,疾控全部到岗,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再到七点左右几乎全部涉及小区第一轮核酸检测完毕,每个C市人都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雷厉风行、风驰电掣的抗疫速度....

生活还在继续,只是大家所在的城市突然变成了“疫区”,难免内心都多了一丝“恐慌”。

办公室里没有几条单身狗,除了我和小陆,大家都是有家庭有孩子的,一上午她们都在忧心孩子的上学问题,生怕这课一停就是大半个月。

除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家里的蔬菜和粮食问题,“小琴”一上午打了三四个电话给家里——

“妈妈呀,早上去超市我看到超市都快被那些大叔大妈搬空了,大家都在一袋一袋往家里屯粮食,蔬菜。要不咱家也多买两袋米回去吧。”

“妈妈,你抢到菜没?还有猪肉呢?”

刀疤在办公室里突然大喊了一句:“你们快看啊,C市买猪的老大爷火了。一个人竟然买了半头猪!”这一叫嚷,把大伙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今日头条的新闻上去了。

同事们纷纷私下在网上搜图看新闻,我也忍不住手痒点开新闻链接一看,果然一个老大爷居然骑着自行车把整整半头猪载回了家,这一幕被网友拍下并放到了网上。

大爷说,自己确实买了半头猪,不过这半头猪并不是自己一个人买的,而是与人合买的。由于自己熟悉肉摊,多买一点也便宜,所以就买了半头猪,12块5毛一斤。

大爷从前是个军人,他十分相信党和政府,他说我国现在的粮食充足有保障,根本不可能还需要去抢购。

小陆觉得又气又好笑,忍不住喷他们:你们这帮人至于吗?没必要过于恐慌。涉及的小区,政府都有免费提供早餐,还送了蔬菜米面,政府不可能会让你们饿着的!一个个慌啥呢?稍微备点得了,把超市都搬空,是不是有点傻了?

我跟小陆抱持同样的看法,我觉得疫情已经被第一时间封控在危险区域之内了,其他区域的人才能得以正常出行,正常上班。大家这么恐慌,最高兴的恐怕是商家。

像我们这种在外打工平时很少自己做饭,基本靠外卖过活的单身狗,对于大家这样疯狂屯粮的举动真的感觉特别费解。

我觉得与其失去理智地屯粮,不如出门戴好口罩,不乱摸东西,回家勤洗手,勤消毒,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来的更靠谱。

毕竟,粮食屯多了会发霉,防护措施做得好,被感染的几率就大大降低。防护措施做不好,一旦中招,囤那么多粮给谁吃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都说了:当前我国粮食库存总量充足,位于历史高位,如果按每人每天吃一斤粮计算,一天加工出来的米面都够全国人民吃两天。

只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太害怕这种经过更新换代自我升级后感染性极强的超级病毒了。尤其是年纪大的人,他们一听说病毒再次来袭,就生怕再次出现去年过年那会,大家都“家里蹲”,然后“坐吃山空”的情境。

在老一辈的观念里“防患于未然、有备无患”总是没错的。加上国家商务部刚好在这段时间印发了《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所以11月上旬在C市掀起了一股屯粮热也是可以理解的。C市卖猪大爷就这样无形中在11月变成了被全网关注的“新一代网红”。

关于吃喝一事,我唯一担心的是外卖小哥还能不能像往常一样送餐上门,会不会像上次疫情演练时那样被禁止出入小区。

结果这次病毒真的造访了C市,我们小区没有禁止小哥出入,我想大抵是因为我们所在的区域在管控区之外的缘故,这让我大大松了一口气,至少吃饭问题能如常进行,不会被饿到了。

我也在内心深处隐隐约约预测到这次疫情没有那么严重,事态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否则我们小区早就被封锁管控起来了。

但话说回来,如果不是看到了政府如此迅速高效严格的管控措施,我们恐怕也很难“轻松”得起来,毕竟一个城市只要发生一例就已经需要警钟长鸣了,更何况还是3例,另外还有1例是患者家属,他是无症状感染者。

曼云第一时间给我打来电话,关切地问我:“菲姐,你们那情况如何?听说已经有了4个了。”

我说:“我还好,你放心吧,C市好几个区,被感染的那几个人不在我们那个区,他们从疫区回来一到C市就被带走隔离了,所有涉及的小区人员都封禁了。我们在安全区,还是照常上班的。出行没有受到任何限制。”

闺蜜听完,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她说:“本来还想说最近扬州太平了,我们那也都解封了,想来C市看你的。没想到扬州刚好,C市又开始了。这疫情真的是搞得人心惶惶的,究竟何时是个头啊?”

我看她如此担心,便反过来安慰她:“没事,这次C市的不严重,也就三四个人。我相信C市政府很快就能控制住疫情。这才第三天,这里已经完成了六万多例核酸检测,目前查出来都是阴性。我有一种直觉,C市这次一定会平安度过。

现在疫区的人都在说除了不能上班不能外出有点难受之外,他们甚至都感觉封闭小区居家隔离的比我们这些在外头的安全多了。我们每天出门的反而不能懈怠,随时都要做好防疫措施。”

“好吧,那菲姐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哦。等疫情平息了,我们说好了要一起出去旅游的”

“嗯嗯,必须哒”,我嘴巴里答应得好好的,心里却感觉没底。

我们总想着等忙过这一段,等下次我空些,等我做出一番成绩之后,我们再相约见面不迟,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算不如天算,往往等不到那天出现,我们就再次被命运的交叉线错开,于是“下次再见”变成了“下下次再见”,“下下次再见”变成了“不知何时再见”,最悲惨的境遇就是你以为下次还能见到的人,却可能此生都不复再见了。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在我们可以相聚的时候,就早点相聚吧,有些幸福是需要争分夺秒的去抓取的,只有在该珍惜的时候,好好珍惜,才不会让生命留下永远的遗憾。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