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似乎有些不对……”
秦垣步行了十几分钟,结果发现近在咫尺的慈云寺,还是保持着十分钟之前的距离。
“鬼打墙?”
秦垣又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
莫说他自身的道行,就是此刻外放的道炁,都不是小小的鬼打墙可以迷惑的。
那就只有一种情况了……
结界!
想着,秦垣手掐剑诀,口中念咒:“天地自然,秽炁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八方威神,使我自然…… ”
随着道门八大神咒中净天地神咒的诵出,秦垣外放的道炁忽然如波浪般,猛然羕开。
随之,秦垣面前的景色漠然一变。
山,还是那个山。
路,还是那个路。
不过周边的树木,却左右挪了个位置。
“原来我一直在原地兜圈?”
秦垣见状,一声苦笑:“这个结界……似乎并非是冷坛游师发现了我,而刻意针对我的!倒像是天然形成。”
带着这个疑惑,秦垣并未以道炁将结界彻底毁掉,而是确定了方向,继续迈步而出。
又走了几分钟,秦垣果然发现了端倪。
周遭的道炁,和结界的道炁,完全不同。
前者依然是自然中的能量,而后者,则带了几分阴邪之气。
“莫非,与冷坛有关?”
随着脚步的挪动,秦垣距离慈云寺越来越近,而周遭的结界,也越来越浑厚。
“是了!这个结界是冷坛自然形成!”
已经确定了结界的来源,满足了好奇心的秦垣,就准备直接将其毁掉。
可惜他道炁展出,甚至是雷部道术以及北斗法齐出,都未能撼动结界分毫。
秦垣咧咧嘴,骂道:“狗日的,这个冷坛有点东西啊,自然形成的结界都如此强横?”
骂归骂,秦垣却不准备再对结界动手了。
一来是这个结界目前来看,并无实质性的负面影响,秦垣没必要浪费体力去除掉它。
其次则是,若是贸然将结界破坏,难免会打草惊蛇。
“罢了!”
秦垣心中暗暗念咒,随后右手剑指星空,拘来了一束武曲星的华光。
然后他将这一束花光,以道炁炼化,藏在了后背的一处穴位。
这处穴位,名为夹脊关。又称轱辘关,位于脊柱二十四节正中。
在道门里,它贯穿于整个丹道修炼的始终。有“夹脊一通,百病不生”之美誉。
欲凝元神,实为难事,而其捷径,即是意守夹脊。
所以夹脊关,还和元神息息相关。
而秦垣这么做的目的,其实为了防止被人背后偷袭。
所以他才拘来武曲星的神力,借此保护元神不受损伤。
这一条路,比想象中要难走太多。
不仅突然出现岔路,周遭树木又开始频繁变换位置,遮盖原有的道路。
好在秦垣道炁展开,真形显现。虽然耗时久了许多,但也是终于来到了慈云寺门前。
“这就是慈云寺?”
临近南山之巅,看着眼前恢弘的建筑,秦垣心神激荡。
这是占地将近万平的古寺。
虽然已经人去楼空,倍感萧条。
但是殿、阁、楼,错落有致。众多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慈云寺?”
看着大门横梁上通红的三个字,秦垣忍不住发出一声讥笑。
名为慈云寺,但是里面的建筑,却都和道门息息相关。
别的不说,单就是入殿的碎石路,都是借了河图洛书之象。
“真难想象,当初这里会有多么兴隆?”
秦垣一步踏在石阶上。
回头望去,层云在眉,高松在手。就连蜿蜒博远的白漓江,也在脚下。
当然,秦垣说的兴隆,不是慈云寺。
毕竟慈云寺最巅峰,也才只有二十六个和尚。
他说的是慈云寺的前身,也就是当初和尚入住前的道观。
道门,一直都有这样一个传统。
那就是多大的庙,住多少道士。
就比如秦垣居住的水中庙,他的占地很大。
但是因为道士少,所以建筑也少。
而这里不仅占地大,建筑也多。其规模之宏伟,以秦垣粗略估计,这里起码能住几百个道士。
“这么大的道观荒凉到被一群和尚鸠占鹊巢,难怪会变成冷坛。这么牛逼的传承就此断绝,也不奇怪会出现冷坛游师。”
秦垣暗暗感慨,执念,真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存在之一。
沿着石阶,秦垣走进了慈云寺。
他在一抬头,发现梁上的牌匾上,掉漆的位置,露出了一个“宫”字。
“难道说……慈云寺的前身,叫什么宫?”
想着,秦垣高举手电,仔细端详。
可惜牌匾实在太高了,以秦垣的肉眼,根本无法看清。
于是秦垣四下环顾,终于在一旁的草丛里,找到了一截梯子。
借着梯子,秦垣攀爬上去,终于触碰到了牌匾。
想了想,秦垣掏出康青竹所留的玉牌,轻轻在牌匾上晃动。
要是康青竹在此,肯定会暴跳如雷。
这可是可以进入龙虎山内阁的印信,也是他极为尊重之物。
他是欣赏秦垣,并且有拉拢之心,才倾心相赠。
结果秦垣居然把印信当破开红漆的工具!
渐渐的,红色油漆剥离开来,露出了被慈云寺覆盖的字。
碧霞仙宫!
“碧霞仙宫?碧霞元君?这是碧霞元君的行宫道坛?”
秦垣一惊,险些从梯子上摔下来。
碧霞元君,道教全称: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在民间,则被称为:泰山奶奶、泰山娘娘、天仙圣母等。
其道场是在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
“不对啊,碧霞元君的行宫主要在山东山西,闽台安徽,河南河北,以及京津冀和黑龙江,而且最低都是二三线城市,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说……”
秦垣感觉头大,冷汗直流:“难道说,师父当初讲的故事是真的?”
依稀的,秦垣记起当初他因为符画的好,获得了一个师父为他讲故事的机会。
故事里说,清朝的时候,有一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时辰只差半刻的兄妹。
这二人天赋异禀,聪慧机敏。从小就展露出对道门学问的天赋。
常人难以理解的道门经典,这兄妹拿来就能朗诵,还能为其做注。
他们家里人思想开明,从不以功课来约束子女。所以在发现兄妹二人的过人之处后,立刻开始为他们寻访高道。
后来,兄妹二人有幸被两位高道青睐。
于是,哥哥去了玄一天师府。
而妹妹,则去了滁州琅琊山。
滁州琅琊山有什么道教坛廷?
碧霞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