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七夕节(一)
书名:仙侠故事之通明篇 作者:天山逸民 本章字数:3046字 发布时间:2024-08-02

七月七日,七夕佳节。

杜道长今日的姿容格外严整,全无往日里的草率,身上的青黄道袍刚刚被净咒淋洗过,芙蓉冠被庄重地戴在了头上。初见杜道长之时觉得杜道长不像仙观中的道长,倒像是个尘世中的俗人,今日杜道长修整后的模样还是寻常,仙资倒像是个得道高人了。

游仙观一早便开了门,今日是七夕佳节,杜道长这副打扮可不是要去幽会的,朱陵原上道观佛寺不少,信众今日更多,不仅女子要求姻缘,男子也要求姻缘。姻缘要往何处求?天上祈巧,人间求卦。

天上尚未来,人间已满屋。

杜道长独自忙碌,蜀山四人夹在信众中间无能为力,就像是同类一般,他们眼见着杜道长到处下判词,有时候甚至连卦签都没有看,判词已经下了。领了判词的信众欢欢喜喜地走了,进来的又是欢欢喜喜的信众,蜀山四人看着口结莲花,随处绽放的杜道长心中只有佩服。四人之中又属素玉真最为眼尖,兴许是有所预感,毕竟两人同修天机,素玉真发现在有女子问卦乞巧之时,杜道长从不去看卦签,而是不着痕迹地看向道观一角。要说道观那一角有什么奇特之处吗?一只蜘蛛结网又拆。

杜道长是通过观看蜘蛛结网来给乞巧的女子下判词的!素玉真心中瞬间就有了判断,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再辅以他那旧瓶装新酒的本领,每一位女子都看似得到了不一样的判词。可实际上呢?无非就是巧多还是巧少,该贺还是该藏。此类判词在素玉真听来辞变而意准,而另一类判词听来不像是天机有数,更像是词意模糊的骑墙语。

忙碌直到午时,门庭罗雀,信众好像一下子都消失了,素玉真这才得了机会和杜道长说上几句。

“道长不察天机下判词,不怕将来无征吗?”

杜庵弹指解了蛛网回道:“占侯、术数能仰瞻俯察,参诸人事,祸福吉凶既应,可是道友看今日情状,观里有这么多人来求签问卦,贫道若是借天机下判词,惟恐天道恶满。天道恶满而好谦,修天机者不可不察。”

“可是这样一来,他们不是什么都求不出来了吗?”    

“也不尽是”

“道长是说蜘蛛?”

“喜子结网在征验女子乞巧时还是有些定数的。”

“除此之外呢?”

“除此之外,天下雷同。”

素玉真微微一怔,接了一礼说道:“在下惭愧,还请道长教我。”

杜庵忙回了一礼说:“其实也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世上没有那么多的修行中人,精通天机术数的就更少,贫道以世俗之法下判词,不就与天下诸多道观雷同了吗。以世俗之法下判词,不借天机,而是借一双能够识人察人的慧眼以及一根善变的口舌,所言既多,时有中者,这在求签问卦之人听来就是灵验了。我等下判词,见人所判之词多不雷同,然而人间万色,往往事有雷同,可于万端触及皮毛,这与天机之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大有不同,因此贫道前日才会说恐怕会坏了道友的兴致。”

“道长慧眼并不雷同,在下今日已是大开眼界了。”

“道友过奖”

“请问道长,怎么观中现在没有人来求签问卦了呢?”眼见玉真师姐的问题终了,宋佳佳又起了一个问题。

“想要求签问卦的人早上基本上都来了,午后料也有人,却是极少了。”

“那人都去哪了?七夕节不是到了晚上才最热闹吗?”

杜庵看了一眼天色,从怀中取出一本书籍抛在墙头说:“既然都知道今天晚上才是最热闹的,午后的时间自然要去准备晚上的热闹,况且今天不止是七夕节。今天还是晒书节,以朱陵原旧有的风俗,七月七日本没有晒书节一说,这是后来朱陵十友中的心斋先生首倡,柏高真人和青藤居士追踪,文人雅士之属希风附尘,遂成风尚。据传心斋先生尊旧地故事,以七月七日为晒书节,先生于节日当天尽取家中藏书在阳光下曝洗,古卷的书香在经过阳光曝洗后弥扬长街,妍丽的节日里自此别开香气。朱陵原上的文士本就喜好结社,此事一经传诵,纷纷取出家中书籍曝晒,时至今日早已不是一街之风尚,风尚也不仅在晒书而已。如铁笛仙作曲、红兰真人合药等等,一并引为风气,七月七日的朱陵原俨然已发展成了盛大广博的民俗之会。”

林哲的眼光忽然间看向了将来,他好奇问道:“那不久之后的中元节呢?”

杜庵回身笑道:“中元节更是仙俗俱享的盛会。”

“看来我们来的正是时候”

“贫道觉得也是”

午后阳气直射,斜斜看去如同金钩挂日,今日晒书必定虫蠹不生,卷卷翻开是书香。蜀山四人出了游仙观,他们本想着去心斋先生所在的街上瞧一瞧晒书的场景,不料一问杜道长才知道心斋先生已经有些年头没有晒书了,今年的七月七日,心斋先生会否晒书杜道长也说不准,只是告知了蜀山四人一个大致的方向。他们沿着方向去走,书香满径,长街罗列,但这些晒书的文士之中没有一人像是心斋先生。见到了由心斋先生引发而兴起的盛会,却没有见到心斋先生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天上俗下,渐渐同庆,蜀山四人走在朱陵原,不知何时车马喧阗,罗绮满街。

街上秋色新,满市翠帘张。伪物逾百种,烂漫侵数坊。车毂击,人摩肩,前路不能行,后路不能退,仗着修为身法悄悄排出众列,挤在人堆里看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戏牛郎织女之相遇。池修明看戏未完就察觉被人抓了袖子,他低目一看,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公子正抓着他的袖子满脸稀罕。

“阿母,这位哥哥的衣服好好摸,给我也买一件好不好?”

池修明一时之间愣在了那里,他完全不知该如何接这孩子的话,幸好人潮知他无语,往前冲散。七月七日晚晡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竞夸鲜丽,不巧自己也被当做儿童辈夸以衣饰,他虽然貌似孩童但他不是孩童啊!

“噗”宋佳佳直接笑出声来,修明向来聪慧敏锐,难得无措。

人随潮涌,斜阳隐薄暮,杨柳拂河桥,沿河又生一景,景色既在河畔风间,更在水墨笔砚。只见沿河汇集的文人雅士,或抒怀胸臆,或捉刀代笔,极尽心思学问之能事付诸笔端。

月还未起,双星遥遥,人间浓淡,问深浅知不知?

蜀山四人是不知的,他们游走其间无意分深浅,窥见浓淡,这些纯属习作者的私情私事,倘若一分情绪恐怕今晚无甚可观了。当然也有不属于私情私事的,比如面前桌案上就有画师在画画,他们一连看那画师画了三幅画,三幅画如出一辙,画的都是鹊脑,鹊脑一经画出,就有人付钱取画,前后不过数息。生意这么好,难道是这位画师技艺超群?林哲身形高大,他瞥见不远处也有画师在画鹊脑,微微一动方向,三人跟来一见顿时不明所以。

“鹊脑令人相思,因此在七夕节画师所画的鹊脑颇受男子钟爱。”

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众人回身一见果然是杜道长,只是此时的杜道长衣束更换,更显得寻常了。

池修明喜道:“道长你来了”

“晚上无事,陪几位道友看看热闹。”

“道长你快说说这鹊脑画是怎么回事,和那边全然不一样啊?”

池修明没说明白杜庵却是听的明白,他当即笑着说:“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那边的早有心属,所以能有感而发,不怕言之无味,这边的没有心属,无论是对哪一位女子都可以指着鹊脑说相思。”

“一见相思?”

杜庵点点头:“一见相思。闺门深深,往常难得一见,倘若一见倾慕,今夜不说,更待何时?当然也不全是抱着这种想法的,还有一些登徒之辈,逢见一美丽女子便说曾几何时匆匆一见,倾慕至今。至于是否真的见过,真心倾慕,惟有天知地知自知。”

“为何不见女子,全是男子在画写衷情?”池修明又问。

“心倚红笺能说,情除青镜难知。女子自然也不乏心中有钟情者,只是女子委婉,往往不会直抒胸臆,能在此时来此地的女子,极少极少。”

“那女子何时会来何地与男子相见?”

“等风波带走浪子,再来此地与男子相见。”

杜庵说话间忽然眼帘一掀,闭了鼻息,蜀山四人方奇怪状,耳闻轰鸣,如雷炸响。

“看!是彩楼!是彩楼来了!!!”

“彩楼来了!”

霎时人如潮涌,挤在岸头,极目远望只见一艘披着五重色彩的层楼缓缓驶入眼帘。天也惜此夜,月白如昼,彩楼上一团红影,自朦胧中来,斗盈盈、瘦腰红舞。

“红妆姑娘!是红妆姑娘!”

一时间云彩郁勃,尽为香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仙侠故事之通明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