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神是万万不行的。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神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依照一代大贤白守离的说法,神诞生在人类出现的那一刻起,将伴随人类的发展而变化,成为某种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绝非仅仅是一种民族信仰而已。
后来,白守离梳理亚夏大陆神话,结合古代流传典籍与竹简,写出了一部《论神》的著作。《论神》开篇就对神做出解释: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白守离认为,神的本义是天神,引申含义则是人们身体上的精神和虚无飘渺的神灵,继而再引申为异乎寻常与不可思议。
与此同时,白守离还坚信神的存在,认为伏易神族与黄辕大帝真实存在,只是神力未必有那么强大罢了。白守离更让后世所知的观点是,神的力量不是改变善恶,惩治来自地狱的魔鬼,而是在世间打造一座无形的光明之塔。或者可以说,神将为人们预见未来,引导人们走向光明,走向最终的辉煌。
受到白守离的影响,他的长子白见著自幼苦读文史,对神话传说非常感兴趣。白见著认为神是人的升华,或者说是人的神性一面,是一种虚无飘渺的神气。他以太阳的光为例,讨论光就是一种神气,乃是由太阳神释放出来,赐予人世万物生长。正因如此,白见著最为信仰的神是太阳神,认为太阳神地位之高无法取代,在一定程度上不亚于伏易大神与黄辕大帝。
依照白见著的看法,无论世间各地有多少族群,信仰过多么奇奇怪怪的神明,都或多或少与太阳神有关。不过,由于太阳神太过玄妙,无法在世间把握其形,故而渐渐被诸族的新神取代。当然,在小阳山有一支太阳族部落,一直没有放弃太阳神信仰。
太阳族至少出现在跃龙纪时代,或许脱胎于日湖周边的部落,在寻龙纪时代最为活跃,最终在金阳潭一带形成村落。到了寻龙纪末期,太阳族与平岭、溪湖、晋河诸族部落交往,频繁受到伏易神族谱系影响,却始终没有冲击到太阳神崇拜。
在太阳族后裔的传说中,其先祖尊称太阳神为羲阳,尊称月亮神为俊阴,乃是一对上天恩爱的夫妻。不过,太阳族认为两神不住在一起,而是依照使命主宰天地。据说,太阳神羲阳住在小阳山阳坡,月神俊阴则住在小阳阴坡,只有在黄昏将尽的刹那,两位神明才会相聚。正因如此,太阳族认为黄昏是两神之子,尊称其为“夕光”。
到了神龙纪时代,龙族崛起于亚龙峰,与鬼族、鸠族、虎族争夺领土,逐渐吞并了周围部落,太阳族地处交战中心,很快被战祸波及。为了保存族群部落,太阳族长老经过一番思虑,决定追随龙族征战,使得村落日渐繁盛,形成了如今的金阳镇。
到了灭龙纪时代,藉国之主陶菲崛起于廊中,兵锋所指莫不披靡,龙族、鬼族与鸠族均被彻底征服,只余夏江北岸一国苦苦支撑。那时,太阳族人为主体的金阳镇并入藉国版图,坚定支持陶菲统一廊中地区。金甲镇有一位富商名叫元嘉,乃是太阳族后裔,亦是太阳族祭司,因为行善济民颇有贤名。元嘉知道陶菲志向远大,意欲融合天下诸族,于是献出家私襄助陶菲,被陶菲引为知己。
不过,陶菲死在牵牛河龙倦镇后,强大的藉国四分五裂,元嘉痛心不已。陶菲部下有一位大将名叫姬埏,乃是一位能征贯战的统帅,家族是溪湖金甲镇的富商,曾是陶菲极为信任的一族。眼见廊中再陷混乱,姬埏率部返回溪湖,在廊莽城宣布建立雷霆国,并控制了兰岭、云江之间的疆土,金阳镇从此归属雷霆。
姬埏是一个军事将才,对治政却一窍不通,生性又极为残暴凶狠,大肆压榨各地贵族乡绅。元嘉自知姬埏对自己早有不满,难保其不会对本族下手,便将家业一分为二。他命长子元昊避居于定风山下,投奔自己的好友曹正,在咸国风波城继续经商。自己与次子元淖留在金阳镇,继续与雷霆姬氏周旋,所幸未被姬氏清除。
到了元世纪中期,庄帝执掌银夏帝国,使得亚夏大陆万邦来朝。元昊一脉作为咸国有名的大士绅,多以卜算子身份入世,尤其以庄帝欣赏的元行有名。元行融合五行与八占,提出了全新的对应关系:乾(天)、兑(泽)为金,巽(风)、震(雷)为木,坎为水,离为火,坤(地)、艮(山)为土。
与元昊一脉相比,元淖这一脉就显得默默无闻,在雷霆王国乡绅中不温不火。这种局面直到成帝时代得以改变,而改变者的名字叫做元震。元震出生之时,元家在金阳镇更趋衰落,无力维系氏家贵族地位。好在元震不是一个贪图富贵之人,对于七子之教非常推崇,尤其崇拜远古白子大贤。
为了追求内心所思,元震千里迢迢远赴帝国,成为一位求学白峰的白子。他钻研白子先贤言论多年,学说立论有惊人之处,颇为白子们尊敬,亦受到白子大士尚秋推崇。
尚秋是望海王国义孝镇人,祖辈是饶广山猎户,后来追随牛族西进,成为望海开国功臣之一。为了褒奖尚秋先祖,望海开国之君大封其族,命其控制义孝溪流域。经过数百年发展,孝义、渭然两镇颇为繁荣,尚氏一族成为望海富商名绅。
尚秋求索白峰数年,悟出一套“悲秋剑法”,加上他为人豪气干云,最终成为白子大士。尚秋对元震极为看好,除了与其讨论七子之教,还点拨元震的剑术。得到尚秋的指点后,元震创出一套“震元剑法”,剑术极为奥妙难测,连尚秋也破解不了。
凭着这套自创的“震元剑法”,元震行走江湖游历天下,任侠好义扶危济困,被世人称为“元震子”。后来,尚秋得了暴病去世,被家人葬在义孝峰。元震得知这一消息,离开老家金阳镇,渡过银河前往望海半岛,前去拜祭这位白子大士。
元震在义孝峰守灵七日。随后,元震前往三才湖畔的三才镇,欲找白子剑士岳宏切磋剑术。岳宏不是寻常乡绅,祖辈是三才镇的大贵族,家族控制大才川多年,与姜氏王族亦有姻亲关系。后来,岳宏追随尚秋求索白峰,与元震成为知交好友。
正是在三才镇逗留期间,元震认识了田蒙剑士。田蒙虽非氏家贵族,先祖田夏却极为有名,乃是元世纪中期知名剑士,与楚山剑士楚良齐名,被天下人称为北夏南良。田夏还传承廊中铸剑技艺,开创了适合北方的铸剑新技,被人尊称为绝世德良,与敖世一起名扬后世。
田夏一生铸剑不多,最有名的有三柄,分别是九重、飞升与天镜。原来,田夏对亚夏神话传说极为痴迷,颇为推崇黄辕大帝封的诺言使者千钧,也就是住在第八重天的诺言之神。据说,千钧是四大尊者法力最强的一个,法器名字就叫九重飞升天镜,曾经襄助黄辕大帝统一亚夏诸族。
除了铸剑传于后世,田夏还创立了辽王剑派,成为后世弟子口中的伟大祖师。据说,田夏的剑法不拘一格,自诩为“天辽地宁,广阔无疆”,就连四大剑门掌门亦无法相比。后来,田夏到了辽水北岸白猿山,继续修炼剑艺,最终死在山中大猿谷草庐。白猿山山顶常年白雪皑皑,仿佛一只白色大猿独立于河畔,与辽王塔联手镇住辽水水怪,一直为田夏念念不忘,故而其弟子后人将其葬于山顶。
田夏的孙子名叫田园,不仅继承祖父铸剑技艺,其剑法更是已臻化境。田园晚年双目失明,但却因祸得福,开创了“影随行”剑术,据说比田夏剑法还有玄妙。田园一生钟爱铸术与剑艺,膝下只有一子,正是元震见到的田蒙。田蒙虽然没有参透“影随行”精髓,未能使这一剑术再现世间,但其剑术亦深不可测。
元震与田蒙相见恨晚,两人一起研讨剑术,继而结拜为异姓兄弟,并且许诺两家要亲上加亲:后代同性结拜,异性婚配。后来,元震回到金阳镇老家,结婚生下一女,取名叫做元茗菲。田蒙婚后得了一子,名字叫做田诏。
待到两个孩子成年之时,元震邀请田蒙携子南下,到金阳镇一住月余,以便切磋剑术的同时,讨论婚嫁的细节。元震见田诏剑术深得田蒙真传,长相又是一表人才,故而心中非常满意。元震不仅点拨田诏剑艺,还向其传授兵法、战策,包括自己参悟的蚂蚁迷魂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