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万生峰(1)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3332字 发布时间:2024-08-01

天光璀璨,海风习习,碧波流转,万物共生。

 

  站在川岛的万生峰上,可以俯看整个川岛的景致,眺望火岛、太安岛、南业岛、南月岛、南武岛、南子岛、鸿雁岛、鸟欢岛、飞信岛和宏景岛。这十一座岛与川岛并称赤道十二岛,以川岛的面积最大,宏景岛的面积最小。

 

  赤道的起缘与说法有很多种,最有名的有三个,都与火族人或火神有关。

 

  第一个是火族人对于火龙川的叫法。火龙川内有一条狭长山谷,从龙头峰直至羊角峰,使得川北、川南高峰有了天然界限,仿佛一团赤热之火从东方海域燃烧,一直烧到了火龙川西方尽头龙头峰。

 

  第二个与火神有关。远在蒙昧时代,火神掌控着火龙川南,与混沌之神并立于世间,彼此之间并不相斗。不知道什么原因,火神受到归墟鼓动,竟然准备涉足火龙川北,利用神火改变混沌状态。对此,混沌之神自然不能相容,于是与火神大战一番,最终将火神赶回川南,不许其再踏足火龙川。与此同时,混沌之神打造了一柄混沌之斧,在火龙川劈出一道深谷,抛向了一道雨幕,封杀火神之气传入亚夏中土。

 

  第三个仍与火神有关,却是由亚夏族人书写流传。庄帝执政时期,对于火龙川念念不忘,想要将其正式纳入版图,探索川南是否有可耕之地。为此,庄帝授意勤岭学城学士何满子,令其编写一部亚夏南部地志,梳理火龙川南的亚夏传承。

 

  何满子是廊中节国飞仪镇人,自幼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智慧,对地理有着超乎寻常的痴迷。飞仪镇在满江北岸,对岸就是威国章子镇,乃是为了纪念章横而改名的小镇。章横生活在灭龙纪末期,提出了影响后世的浑天说,并且写下一部《浑天注》。《浑天注》认为天上的恒星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星辰都附着于天球之上,不停的随着天球运转。章横除了著书立说,还精研器械测绘,曾经打造了一个地动仪,可以依据地动进行预测地震。

 

  受到章横的影响,何满子对学城地宗一派颇为向往,于是在学城求学期间钻研不懈,成为地宗派的佼佼者。后来,何满子决定身体力行,走了亚夏大陆许多地方,对古史文化与地缘关系进行梳理。庄帝知道何满子成就斐然,便命他跟随帝国船队,出海到川岛一带,结合火族人的传说,与亚夏族历史结合起来,使火龙川成为帝国版图一部分。

 

  帝国船队由杜飞信、费鸟欢、尹景宏、杨鸿雁四位将领统率,分乘大小船只两百余艘,水手、军卒在二万人以上。尽管船队做了充足的准备,事先还调来不少渠弭渔民指导,他们仍旧无法深入川岛更南方的海域。

 

  冷月与老达陪着缇棣,后面还跟着金亭甲士。众人信步而行,绕着万生峰峰顶缓缓地走。

 

  “冷姑娘知道,百余年前,帝国船队为何无法深入川岛南方海域吗?”缇棣问道。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浪吧。我听孔问长老说过,川岛南部海域的波浪极其诡异,浪高之状如同燃烧的火焰,十余丈高的风浪极其常见,更是常有二十余丈的大浪。据说,那时可以尝试抵近川岛南方海域的季节,乃是亚夏大陆冬节前后,若能够准确把握倒可以穿行海域。”冷月答道。

 

  “嗯。不过,每至海浪间歇时期,海域中的暗礁却多了起来,仿佛是从海底升起来一样,令船队不敢继续南下。无奈之下,帝国船队才在川岛驻扎,由何满子改驾小船探索,确定适合航行的航道。”老达接口道。

 

  “何满子的确为亚夏族做出巨大的贡献啊!”冷月赞叹道。

 

  “老达长老认为,何满子经过多年考察,将川岛一带岛屿划分为环礁、台礁、塔礁、礁丘、点礁等类型,将诸岛间的海域起名为川海,并写入其编著的《火海之岛》一书,是否是合理的?”缇棣问道。

 

  “川海只是何满子一家之言,不少地宗派学士并不认同。纵然如此,《火海之岛》依旧被认为是记录川岛一带的最全面的书,除了记载了岛上风光、海域变化,还涉及到火龙川南的地域,以及火神的一个传说。相传,天地一片蒙昧之时,火龙川南方陷入茫茫雾气之中,世间并无一物。忽然有一日,那川中出现一束火光,慢慢地越来越盛,并成为一粒火种。经过多少年的修炼,火种幻化成了火神,行走于火龙川中的峡谷,形成一股股游荡的灼浪。”老达侃侃而谈。

 

  “由此可见,火龙川与火海一样神秘莫测,都与火神的存在密不可分。”缇棣点了点头道。

 

  “那么,川海群岛现在有多少岛屿呢?”冷月问道。

 

  “环礁五十多座,台礁三十多座,陆架礁丘七座,其它类种型礁体二十多座吧。川海多数岛屿发育在环礁上,只有少数岛屿发育在孤立的台礁上,北起川雄石礁,南至立地暗沙,西到亚夏大陆羊角峰东方万生滩,东接海马滩。缇棣想,归墟宫看中川海海域,并非在乎这些小岛,而是川海下藏着什么巨大的秘密吧!”缇棣说完,停下了脚步,看着冷月与老达。

 

  缇棣所在的位置后方,有一片灌木丛,绕过灌木丛可以看到一条石径,从崖下一直连到一块巨石。巨石好像一个巨人,一手托举龟背崖,一手托举一座小草庐,看着巨石下方的如同蛇行的台阶。

 

  冷月没有回答缇棣,转头看着亚夏大陆东方绵长海岸线,望着川岛沿岸停泊的百余艘船只,耳边响起父亲对自己说过的话。

 

  战争都是由预言或猜忌引起的。

 

  “大王不相信归墟宫会倾力襄助金亭王国?”冷月面露微笑,平静地看着缇棣。

 

  “我与归墟宫接触时间不短,华清、严观等人更是拜于归墟门下,归墟左使甚至到我的王宫拜访过。缇棣说这些的目的是,金亭愿意接受归墟宫的鼎力襄助,只是彼此之间必须坦诚。”

 

  “如此说来,大王是不相信冷月?”冷月不解地问道。

 

  “据我所知,冷姑娘是鹰族人后裔,归墟圣母为什么选中了你?”缇棣眼眉微微一挑,眼中闪过锐利的光。

 

  “不瞒大王,对于归墟圣母选我做继任者,冷月曾经也有点不解。尚在去年之时,冷月还是归墟宫坚定的反对者。然而,经历了种种变故,我置身于大海之上,突然明白了一件事:归墟圣母并非为了个人荣辱,而是要为心中族群之神的地位而努力,这一点与当年卓英何其相似啊!”冷月说道。

 

  “是啊!是啊!遥想三百年前,廊中几大族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哪瞧得起被排挤的族群呢?如果不是卓英异军突起,率领鹰族打破了这一传统,亚夏族或许还无法形成呢!”

 

  “大王说得没错。老达倒是想说,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往往会与某一个小事件有关,而银夏帝国兴起的原因,恰恰在于一个预言:神鹰将从小柏岭雪域腾飞,双翼覆盖整个亚夏地区。”

 

  “不如请老达先生再回顾一下那段历史吧!”缇棣说道。

 

  “老朽正有此意。灭龙纪末期,威、武两国控制上苍岭与莽荡山间大片土地,奴役银河两岸诸多土族,令这些族群极为不满。为了摆脱两国控制,土著部落亟需一个强人,带领他们反抗廊中强国。恰在那个时候,鹰族人卓英出现了,预言亦在银河两岸流传。

 

  “至于这个预言,是彼时的预言堂堂主宫泽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改变亚夏大陆运势,颠覆廊中霸主地位,而宫泽本人正是曹山土著。据说,宫泽与卓英相识很早,知道他是一个英武之人,足以带领各族反击威、武两国。受到这个预言鼓舞,鹰族人勇往直前,多次击败威、武两国军队,最终将两国赶回莽荡山东方。后来,卓英在银河北岸昭阳定都,融合鹰族、各个土著部落以及廊中贵族后裔,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银夏国,控制了小柏岭至夏江之间的广阔疆域。”

 

  “老达长老说得没错。可惜,鹰族最终未能延续辉煌,帝国权力被廊中族群攫取。”冷月略带恨意地说道。

 

  “如果不是庄帝及时掌控权力,使帝国国势达至巅峰,融合包括鹰族在内的各个族群,缔造出如今的亚夏族,也许各族之间的纷争会更频繁。从这种角度上来说,庄帝生活的元世纪中期,是一个极为光彩熠熠的时代,不亚于远古英雄时代。”老达说道。

 

  “如果缇棣没有记错的话,庄帝的先祖庄言就是廊中名门望族,曾是恒水恒镇的富商,控制着恒川中的矿产资源。”

 

  “没错。到了定皇开启银夏帝国之后,庄氏一族看出帝国有雄霸之势,于是举族迁往帝国境内庄湖湖畔。庄帝的父亲名叫庄贵,是一位颇有贤名的乡绅,广受庄湖一带贵族认可。庄贵迎娶庄湖之畔岷水镇富商白韶之女白诺语,生下了庄正、庄昆两个儿子, 续了庄氏一族香火。白诺语文思敏捷,才情不输庄贵,对庄正求学极为重视。庄正也不负母亲重望,曾经先后去了诸多圣峰参悟,积累了不少见识,亦结交了许多名士。

 

  “时值银夏帝国面临倾覆危险,庄正得到许多帝国贵族支持,取代桓帝成为最高统治者。他对内采取一系列新政,维系贵族权益的同时,保障平民百姓衣食无忧;对外则恩威并施,令诸邦臣服归顺,即使是边塞蛮族,亦向帝国称臣纳贡。庄帝一生功绩无数,确定亚夏纪年便是其一,而且可以说影响后世极为深远,甚至成为尘服、仙莱两个大陆纪年之法。”老达面露崇敬之色,似乎在怀念伟大的庄帝。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