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生从来没有与人说过话,如今得到智者的点拨,终于开启了那黄花遮住的天眼,成为真正的神人。智者还对万生说,他要走遍万水千山,寻找三十三条天犬,一起带到寿丘峰,才会唤醒黄辕的神力。为了这个使命,万生跑遍亚夏大陆,耗时七年,寻到三十三条天犬。天犬皆是被封印法力的神犬,向天齐吠可将吠声直送天庭。万生知道使命将成,心中非常高兴,带着三十三条天犬向苍岭进发。
“当万生远远看到苍岭之时,发现一股神气凝聚于寿丘峰,天地正掀起一场大风暴,仿佛要摧毁那座高峰一样。万生再次开启天眼,知道这风暴是金龙所化,乃是为了除掉降世成人的黄辕,不让成为主宰天地的大神。万生狂奔如风,带着三十三条天犬越跑越快,竟然飞上了穹空,钻入了那大风暴之中。万生与三十三条天犬狂斗风暴,齐吠之声直入天庭,引来天庭神气襄助,最终使风暴消散于无形。当然,这场大战代价极为巨大,三十三条天犬全都死了,化为三十三个犬灵飞入天庭,作为每一重天的守门犬。万生亦身负重伤,坠落到了寿丘峰的峰顶,摔到一大片草丛中,被只有五岁的黄辕发现。
“黄辕出生之时异象不断,其四面长相亦异于常人,故而被有熊族视为神人,早早立其为族之尊长。黄辕将万生救回部落,求母亲与祭司悉心照料,可惜还是没有保住万生之命。然而,万生并不伤感,拉着黄辕的手说,他坠落寿丘峰乃是使命使然,目的就是化为一朵黄花,点拨黄辕明白自己的使命:取代金龙,一统诸族。
“万生说完了这些话,身体渐渐化为无形,随着风飘散四方,只留下两只眼睛化为黄花,落在黄辕的两个手背上。黄辕得到黄花灵气加持,通晓了不少异术,到了十岁之时,正式成为有熊族族长。他率领族人们开疆拓土,成为苍岭以西部落的首领,融合了吠族等许多族群。
“令人奇怪的是,那黄花随黄辕长大而长大,几乎覆盖到黄辕的小臂,好像两条金龙绕着手臂,故而被族人称为‘黄花臂’。正是有了这对黄花臂,黄辕扼制了金龙之灵,使金龙感受到危机,预见到龙身将被黄辕制服,而神龙将不再主宰世间。为此,金龙偷偷钻入夏江,搅起滔天巨浪,引发了大洪灾,使两岸百姓怨声载道。眼见天降大灾影响族人,黄辕便带着族人贤者与勇士,没日没夜地治理水患,最终将夏江洪水治住。这次救灾令黄辕声名远扬,吸引了东方不少部落加盟,让他拥有了掌控亚夏的基础。
“与此同时,那黄花长满黄辕上身,隐隐可见龙鳞之状,仿佛黄辕自己就成为了金龙,并启示黄辕前往天域雪山。正是在天域雪山玉臂峰,黄辕找到了金龙藏身之所,利用其龙眠之时,割下龙首的两只龙角,封印了金龙之身。得到龙角蕴藏的法力,黄辕大帝降服巨人族,打败了半人神族,得到了十二贤士与十二勇士,训练了一支强大军队。那时,蚩天大帝崛起于火龙川,率领南方族群进攻廊中诸族。黄花龙鳞长遍黄辕全身,最终使其成为黄辕大帝,明白了自己一统亚夏的使命。为此,黄辕大帝统领贤士与勇士,统领大军东进廊中,与白轩大帝联手大战蚩天大帝,最终斩杀其于亚龙峰。
“后来,黄辕大帝在亚龙峰封神,使战死诸神归位列班,包括点拨他成为黄辕大帝的万生。万生被封为使命尊者,作为亚夏族神的接引者,成为辅佐黄辕大帝的四大尊者之首。黄辕大帝成为世间主神之后,升入了天庭九重天,掌管神界诸般事务,万生使命尊者则住在第七重天,就是后世极为尊重的万生大神,也就是亚夏族人心目中的使命之神。”
“这传说果然有趣啊!”缇棣赞叹道。
“到了梵教传入亚夏大陆时代,为了与亚夏文明融合,扎根于亚夏族人心中,结合不少远古神话,也确定了三十三重天,记录在《梵法经天》之中。梵教认为三十三重天代表人的多重梵性。一者名曰住善法堂天;二者名住峰天;三者名住山顶天;四者名善见城天;五者名钵私地天;六者名住俱吒天俱吒者山名也;七者名杂殿天;八者名住欢喜园天;九者名光明天;十者名波利耶多树园天;十一者名险岸天;十二者名住杂险岸天;十三者名住摩尼藏天;十四者名旋行地天;十五者名金殿天;十六者名鬘影处天;十七者名住柔软地天;十八者名杂庄严天;十九者名如意地天;二十者名微细行天;二十一者名歌音喜乐天;二十二者名威德轮天;二十三者名月行天;二十四者名阎摩娑罗天;二十五者名速行天;二十六者名影照天;二十七者名智慧行天;二十八者名众分天;二十九者名住轮天;三十者名上行天;三十一者名威德颜天;三十二者名威德焰轮天;三十三者名清净天。”
“梵教也有使命尊者吗?”冷月问道。
“是的。梵教的使命尊者叫做乌提盖斯,乃是佤珥王国的大臣,认为王子梵涅是一代圣人,将会做出一番经天纬的事业,带领万民摆脱困苦,寻找到心中的乐土。事实证明乌提盖斯是正确的。梵涅得到天意启悟之后,抛却了尊贵的王子身份,避居到外邦的菩提山上,在石洞中苦思冥想渡化世人。
“对于梵涅之举,包括他父王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不可理解,除了乌提盖斯坚定支持。乌提盖斯替梵涅化缘布道,向菩提山下百姓宣讲梵教教义,宣称梵教既是渡人亦是渡己,必须追寻心中所思,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土。后来,梵教兴旺传播开来,被尘服大陆多国君主接受,渐渐取代各国诸族多神,成为尘服大陆最主要的宗教。梵涅涅槃为创世之祖之后,将乌提盖斯列为左使,以梵教真义传播为使命,与融合神教的右使那乌拉并列。《梵法经天》所著,乌提盖斯住在第七重杂殿天,正与万生处于天庭同层。”
“莫非这是巧合?”缇棣与冷月异口同声地问道。
“也许吧!尽管万生的神位并非显赫,却在亚夏族人心中地位崇高,被许多贵族氏家推崇。据我所知,金亭王氏就对万生很推崇吧。”老达说道。
“是啊!缇氏本系廊中虎族一支,由于不堪忍受战乱,被迫迁徙到了夏江南岸,最终流落到了黛山一带。经历数百年民族融合,缇氏控制了宴河流域诸族,缔造了一个诸族共生的王国。然而,金亭王国偏居夏江南岸,被廊中地区诸国视为蛮夷,认为其与铜古、蛮戎、敕胡一样,都是信奉异神的国家。正因如此,银夏帝国称霸亚夏大陆之后,对金亭态度多变,一直未能建立稳定而持久的盟好关系。
“到了元世纪中期,银夏帝国已在庄帝治下达到极盛,成为亚夏大陆名副其实的霸主。那时,金亭国君正是文治武功不俗的先祖缇辕,也是开启金亭强盛之势的大王,还是一位自诩痴迷亚夏神话的贤者。缇辕知道金亭无法挑战帝国地位,于是表现出极为谦卑的姿态,多次派出使者前往昭阳,向庄帝表达臣服之意。当然,我的先祖献上大量特产的同时,不忘贿赂帝国朝臣与贵族,招募帝国优秀人才回到金庭,其中就包括精研亚夏神话多年的严萧。我们脚下的这座万生峰,就是严萧帮助先祖缇辕命名的。”
严萧是银夏帝国祥云镇人,家族是祥云湖的大乡绅,亦是青牛城有名的富商。严萧知道缇氏王族爱惜人才,意欲了解帝国文明与政治,改变金亭王国的面貌,乃是一个极有使命感的大王,于是跟随金亭使团回到金庭。缇辕与严萧一见如故,对其精妙言论极为折服,确定要全盘接受亚夏中土文化体系,打造夏江南岸的强大王国。
严萧经过一番深入考察,将使命作为缇氏族训与箴言,尊使命之神万生作为其族大神。缇辕不仅同意严萧的建议,还决定为以万生之名确定神峰,使缇氏王族得其护佑。那时,亚夏大陆与尘服大陆、仙莱大陆海外贸易频繁,金庭因海外贸易受益匪浅,令缇辕将大海作为金亭的未来。为此,缇辕决定亲自带领船队南下,探索能够抵达的火海海域,选择一座海岛山峰作为万生峰。
彼时,金亭王国的船舶业已经起步,但尚不及邻近的凌国,更别提同廊中造船业抗衡。为了发展海上贸易,缇辕派大臣罗高回到老家,在湘山、潇湖的潇湘镇建造船坞。罗高重金招揽凌国陈河镇船工,着力培养金亭船工,平整星海海岸线,渐渐形成了有名的潇湘港。
经过数年努力经营,潇湘港有大小商船数百艘,初具大型海港规模。缇辕带着大良刘兴、海防大臣张广与严萧,统领一支千人部队,浩浩荡荡地到了潇湘镇,从那里登船扬帆出海,一路南下进入火海海域。刘兴是金亭王国金风镇人,祖上是楚山、金风湖一带土著部落首领,归顺缇氏后立功不少,于是被封为金风镇守,成为金库封城的属镇。张广是金亭清凉镇人,家族控制清凉潭多年,乃是沄水流域的富商,与沄溪城主蓝氏一族还是近亲。如今的沄溪城主蓝奎之母,正是清凉镇张家之女。
当金亭船队到了川岛之时,火海海域南方浪滔不断,赤潮与巨大漩涡极其多,缇辕只得放弃南下。缇辕与众臣登上川岛,爬上岛上的最高峰,站在一座大平崖上。缇辕俯看全岛的风光,远眺火海与其他小岛,感觉这高峰与自己有缘,于是就命名万生峰。
“冷姑娘你看,万生峰下有一个小湖,百顷碧波,流动不息,能够供人饮用,足以使人在岛上长期居住。当年,我的先祖缇辕一时兴致极高,将那小湖命名为广兴湖,取刘兴与张广的名字。后来,他留下一支驻军在广兴湖边,宣告川岛归属于金亭王国,然后带着大臣们返回金庭。”
“川岛是弹丸之地,大王为何心心念念?”冷月问道。
“缇纣成为金亭王之后,渠弭国与金亭不睦,一支流民受到国主鼓动,偷偷渡海上了川岛,将金亭守岛士兵杀死,放火烧了那座小营。此事引得缇纣震怒,派出一支水师南下,进攻渠弭的沿海地区,杀死了不少渠弭国人。帝国派出使臣进行调节,将川岛归属搁置,成为缇纣心中之恨。”
“这也成为大王心中之恨?”
“对于金亭来说,川岛作为火海中最重要的一个岛屿,与火龙川极东羊角峰相隔两百里,曾经是亚夏族人探索火海的极限,也是金亭王国心之所系。缇棣心向大海,决意为归墟大神正名,控制海上诸岛岂非是关键?”缇棣微微一笑,表情意味深长。
“我听达长老说,大王曾经率领一支船队在星海、火海航行,并到达过川岛这一带。”冷月说道。
“是啊!正是那次游历海上,使我对死亡有了一种新的感觉:死亡是生命的本来目的。”缇棣平静地说道。
“循环往复,不生不灭。”冷月将归墟宫的箴言脱口而出,好像又多了一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