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夫人自潜释艳娘、代赴法场后,穿着道服,戴上道冠,摒处慈庆 宫,朝夕为国祈福、侍奉太后,不问朝政。后主下朝归来,虽有三宫六院陪 伴,他可驾着逍遥车恣意玩乐,去各宫宠幸妃嫔,但总感到缺少什么,老提 不起精神。每次去慈寿宫向太后问安,总想借此召回花蕊夫人,又怕太后数 落,只得怏怏离去。眼下元旦逼近,成都又下了多年不见的大雪,瑞雪兆丰 年啊!他兴致勃勃地要把暖阁装饰一新,接花蕊夫人回宫。于是,欲在桃符 上题诗联语,给佳节气氛抹上一层喜庆色彩。
所谓桃符,是古时习俗,在两块桃木板上画上神茶、郁垒二门神,悬挂 门之两侧,以示辟邪除恶。照往常,他可以找翰林学士幸夤逊、欧阳炯等大 手笔,或宰相李昊撰句,今日,他要亲自拟句题符,给花蕊夫人一个惊喜。 他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琢磨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佳句,忙奋笔直书: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喜庆横溢,气势恢宏,绝妙之至!”在场的文武重臣连声喝彩。只有 八十耄耋老臣幸夤逊心里一惊,一种不祥之兆掠过心头:宋国皇帝赵匡胤的 诞辰不是称“长春节”吗?宋国江陵知府、参知政事(副相)不是叫吕余庆吗?他欲说又惧,哑然不语,直到宋军进入成都,太祖派吕余庆为成都府事, 负责两川行政事务,人们才恍然大悟:后蜀皇帝的题联似乎预示着宋伐蜀的 历史必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由蓉城传遍全国。从此,中国就有 了春节家家门上贴春联的习俗,历千年不衰。他称得上中国楹联的鼻祖。
孟袒陶醉在开先河的佳句中,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忽然,兴州刺史蓝思 绾告急:“宋主赵匡胤派王全斌、刘光义分兵两路攻蜀。北路军王全斌自凤州 入境,南下攻克万仞寨、燕子寨、千渠渡口;东路军刘光义自归州入境西进, 长驱直入,势如破竹。”
后主闻言,大惊失色,举起的毫笔竟坠落于地,溅起团团墨汁。
常以诸葛孔明自诩的首席宰相王昭远,晃动着圆溜溜的脑袋,拨弄着手 中的铁如意,意气扬扬,大侃剑门、夔门之天险,侃宋兵劳师远征,必然葬 身于锁钥两地。
孟昶见他如此镇定、乐观,惊魂稍定,问曰:“爱卿何以迎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臣正想收四州,定关中,出祁山,伐中原,直搏 长安,问鼎汴京,颠覆宋国,在此一举!”说到这儿,那柄铁如意空中一挥, “要让那赤脸大汉赵匡胤刮目相看,今日之域内,竟是谁家之天下!”
王昭远牛皮哄哄地吹上了天,后主又有了自信:“既然如此,王爱卿为北 路统兵大元帅,赴剑门关外迎敌。”
“愿陛下借臣三万精兵,叫宋兵有来无回,全军覆没,扭下王全斌首级来 见陛下。只是那东路…… ”
“卿勿虑,夔门是川东锁钥,就是偏将把守亦可保无虞,更何况有名将高 彦俦坐镇,必无一失。”
“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依臣之见,派 武守谦为都监,协助高彦俦督战,更会稳操胜券!”
“王爱卿忠心体国,凯旋归来,朕重加赏赐!”孟昶一扫脸上的惊骇,即 下令,“王昭远为北路拒敌统兵大元帅,赵崇韬为北路都监,韩保贞为招讨 使,李进为副招讨使,武守谦为夔门守军都监。”
当天,王昭远在校场点兵十万,北上拒敌。韩保贞、李进做前部先锋, 当即出征,增援兴州。
三日后,王昭远率兵北上,左仆射李昊在京都北郊武担山举行饯别盛宴。
武担山是一小山丘,高七丈,方圆几十来亩。相传公元前3世纪,这儿 平坦如砥。开明王娶甘肃武都女为妃,皇妃来至成都,不服水土,香消玉殒。 开明王怀念她,令武丁到武都挑土,在此垒坟为山,取名武担山。青冢前立 一方晶莹的开明石镜。两千多年来,世人在此修亭筑塔,植树养花。蜀汉昭 烈帝刘备曾即位于武担山之南,前蜀高祖王建集步骑三十万讲武于此山,故 武担山誉满天下,是古之观光胜地。司马相如、李白、杜甫等骚人墨客到此 凭吊,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常在此送别同僚故人。
太阳升起一竿子高了,王昭远和都监赵崇韬率大队人马来到武担山。只 见他头戴软翅儒巾,身着轻裘玉带,手执一柄铁如意,意气风发,大有诸葛 孔明羽扇纶巾的派头。李昊出亭相迎,在帐中设宴款待,歌伎舞姬频频进觞, 管弦清歌悠悠助兴。
酒至半酣,李昊持银觥致祝酒词:“都统北去,必功显大蜀、名播四海, 为竹帛所书、丹青所绘。老臣濡墨以待,为都统勒碑纪功。但愿一路凯歌高 奏,凯旋而归,那时,老臣率文武大臣在此为都统接风、洗尘。”
王昭远听了李昊的礼赞,更神气活现,举杯仰脖,一饮而尽,笑曰:“区 区寸功,何足挂齿,得鸿儒显贵如此夸奖,三生有幸。”
李昊谦虚道:“哪里,哪里,当今诸葛威震宇宙,老臣能附骥尾,实乃大幸!”
王昭远见堂堂一品官员用“诸葛垂宇宙”之类的美词来盛赞他,更得意忘 形,将手中那铁如意一挥,指着那满脸刺花、狰狞丑陋的骑兵,大声道:“老 夫何止克敌?何止夺回秦、阶、成、凤四州!?而是要率领这三万雕面恶少, 克长安,出潼关,定中原,易如反掌。”
王昭远口吐狂言,满嘴大话,李昊心中不快,但这是做主为客送行,只 好克制自己,笑道:“诸葛孔明一生用兵谨慎,愿都统谨记!”
“武侯辅弼君主,谨慎过度,只打开三国鼎立的局面,不能纵横捭阖,并 吞八荒,包举宇内,一统天下。前圣阙失,吾当记取。”
李昊见他如此骄狂,无话可言,又频频劝酒。直至晌午过后,酒醉饭饱, 王昭远才起身离座,将铁如意在空中绕了一圈,戛然一收,竖立空中。那铁 如意十分神奇,就那么一个空中定格,顿时军中鼓乐齐鸣,旌旗翻飞,三军开拔,向北而去。
李昊见他骄矜的背影,只顾摇首:“骄兵必败,骄兵必败矣!”
却说蜀军正副招讨使韩保贞、李进率五千兵马去增援兴州,走至路上,听 到兴州已破,兴州刺史蓝思绾弃城逃至陕西西县。韩、李二人便率部去西县, 与蓝思绾会师。五千兵马屯于西县城外,依山背城,安营扎寨,结阵而守。
宋军马军都指挥使史延德引前军来至西县城下,韩保贞站立寨楼绣旗下, 急令李进开门出战。李进挺戟出马迎敌,二马相交,枪戟并举。史延德大喝 一声,手起一戟,将李进刺于马下,喝道:“给吾绑下!”
城头上,韩保贞见副招讨使李进落马被擒,便纵马提刃,引兵冲出城门, 扬声大叫:“贼将休逞凶,可认得大蜀招讨使、侍中韩保贞否?”
“别用官衔唬人,包括你们的孟袒佬儿统统都是草包!”话音落地,史延 德便拍马舞枪,直取韩保贞。二人战了几十回合,韩保贞战得大汗淋淋,身 子不支,刀法逐渐凌乱。后蜀兵将几十年未经战阵,哪是宋军对手!只见史 延德舞动长枪,上下翻飞,左右盘旋,似蛟龙出海,如长虹贯日,将韩保贞 罩在一片银光之中。蓦地,长枪闪着一道白光,向韩保贞的护心镜戳去。韩 保贞用刀一磕,身子前倾,翻身落马,大刀“当啷”一声坠在地上,又一下 弹起,飞出丈远。史延德轻舒猿臂,将韩保贞就地提起,众宋兵一拥而上,将 他绑了个严严实实。
史延德驱兵大进,乱杀乱砍,可怜的蜀兵大部分成了刀下之鬼,少数蜀 兵临阵出逃,向成都方向遁去。蓝思绾在城里吓得战战兢兢,开门投降。
王昭远闻此败讯,遂列阵罗川,准备拒敌。这时,宋军副都部署、北路 副帅崔彦进、马军都监康廷泽引兵赶到。只见蜀兵沿嘉陵江扎下无数营寨, 拒河而守,一座浮桥横亘东西。桥上,乱云飞渡;桥下,白浪滔天,十分险 峻。崔彦进思忖道:“照常规,该拆桥断路。王昭远不拆浮桥,足见尔等不是贪 生怕死之徒,他要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吾等不可小视。”
马军都监康廷泽曰:“此人好读兵书,不务兵事,心高才疏,狂傲不猾, 会重演失守街亭,做马谡第二耳。”
步军都指挥使张万友接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末将愿领一千精兵,飞夺浮桥,削平敌寨,探个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副帅崔彦进看着这虎头虎脑、彪悍勇武的部属,打心里高兴,扬声叫道: “好样的,不乘此飞夺浮桥,更待何时?”
话音未绝,张万友引一千精兵冲向桥头堡,喊杀声、鼓角声、金戈声响 彻河谷。守桥蜀兵见宋军如天兵天将飞来,仓皇出战。张万友大驱兵马,挥 动大刀、长矛,骤如风雨,冲杀过来。蜀军哪是对手,且战且退,被踩死的、 跌进江中的不计其数。宋军如砍瓜切菜一般,只见血肉横飞,人头滚滚落地, 嘉陵江水霎时一片猩红。蜀军弃桥而奔,逃至蜀营。王昭远见状,令溃军退 守漫天寨。
漫天寨依山而建,一面背负悬崖绝壁,一面俯视滔滔大江。从山脚上望, 那营寨像长在古树上、挂在白云间、嵌在悬崖上一般,一条毛毛山路弯弯曲 曲地通向寨内,易守难攻克。王昭远仗自己兵多粮足、天险固守,假作镇定, 挥着铁如意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笑的日子在后头!”说完,一串“哈哈”。
宋军先锋史延德引兵屯在山下,每日派兵卒轮番对着蜀寨叫阵,王昭远 置之不理,向将士曰:“别理泼妇骂山,战争胜负是打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 春秋时期兵家曹刿在《曹刿论战》中指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待他兵老之后,吾等一鼓作气,杀向山下,疲兵必败。”
“大帅英明,似诸葛孔明再世!”众将心悦诚服,异口同声赞美。
一个中午,宋军骂得口干舌燥,正在开饭,王昭远挥着铁如意,驱兵下 山,大吼道:“冲呀!一鼓作气,贼兵必败!”
将士们在他指挥下,倾巢出击,像串串蚂蚁搬家匍匐下山。
史延德驱兵出寨,将阵摆开,当先出马,怒声大叫:“来者莫非‘失街亭 之马谡’耳,快快受降,饶尔不死!”
王昭远挥刀绰马,扬声喝道:“可知本帅是谁?当今诸葛孔明王昭远大帅! 尔等无名鼠辈,敢侵吾国土,定叫尔有来无回!”
遂二马相交,斗了十余合,史延德佯装败走,王昭远挥刀紧追。追至十 余里,来到一座黑松林,一裨将进言:“宋军不战而退,此地必有埋伏,大帅 不可穷追。”
王昭远朗声大笑:“本帅已探明,宋军北路军仅一万之众,吾是彼几倍,何足惧哉?!”
话音未落,忽然一声炮响,宋军北路副帅崔彦进引一标军马斜刺里杀出, 厉声大叫:“三国马谡,认识本帅崔彦进否?”
王昭远见他引兵不过三千,讥笑道:“区区兵马,不觉言战,快下马受降, 本帅在皇上面前保举尔做兵部尚书。”
崔彦进大笑道:“死到临头,还在嘴硬,去见尔等的先帝吧!”
说完,崔彦进挥刀纵马,杀将上去,王昭远举刀相迎。二马相交,二刀 并举,战了十几个回合,崔彦进拖刀诈败急走。王昭远见这支不战而败的队 伍,横刀大笑。笑声未止,金鼓齐鸣,左边闪出康延泽,右边闪出张万友, 两军冲刺过来,将蜀军拦腰截断。王昭远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敌人奸计,怕 漫天寨有失,不敢恋战,拖刀便走。
这时,史延德、崔彦进杀了个回马枪,四支军马将王昭远围在垓中,刀 光如雪,剑影纵横,金戈跃日,旗幡漫天,王昭远吓得丢盔弃甲。这时,赵 崇韬掩杀过来,杀出一条血路,王昭远才保住这条狗命。遥望漫天寨,寨上 插满大宋旌旗,鼓乐喧天,他吓出一身冷汗,只好向利州溃退。
这时王全斌带大军南下,向利州进发,王昭远吓得风声鹤唳,望风而逃, 渡昭化桔柏渡口,焚去桔柏浮桥,退守剑门。
王全斌兵屯剑门关外,只见七十二峰横亘东西百余里,嶂峦起伏,犬牙 交错,齿仞参差,倚天似剑,似七十二头雄狮横天耸立,筑成一座不可逾越 的天然屏障,正如李白所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剑门历来有蜀北屏障、 西川咽喉之称。王全斌深知这一仗是关系平定后蜀与否的关键一仗,不敢掉 以轻心,且探听到水路刘光义将军的战报再作计较。
却说东路大军统帅、西川行营归州路副都部署刘光义,率禁军步骑一万 余人,出汴京南熏门,直下江陵,入归州。在归州又调集诸州马步水三军 一万余人,共三万兵马,战船五百艘,轻车万乘,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讨伐 大军,由归州进发。浩阔的长江面上,水龙战艇开路,运兵船居中,辎重船、 民船最后;火炮船列队南北护航;传令小艇穿梭游弋,往来传递军令。船只 百里,千帆竞渡,旌旗蔽日,号鼓震天,真是威武雄壮、气吞山河。
刘光义站在名曰“海鹘”的中军坐舰上,此舰头低尾高、前大后小,左 右船舷的浮板形若鹘鸟展翅,凌空翱翔。他一身戎装,束甲蹬靴,腰悬青龙 宝剑,肩披白色鹤氅,全神贯注,望着远方,江风吹来,鹤氅呼啦啦地飘拂。 两侧分别是都监曹彬、水军都指挥使宋延渥。他们无暇欣赏两岸雄奇瑰丽的 山水,无暇观赏搏击云天的群群水鸟,无暇聆听两岸崇山峻岭传来的阵阵猿 声,满脑子只有一个意念:攻下夔门,直逼成都。海鹘就是他们运筹帷幄,令 出法随的中军帐。
刘光义,涿州范阳人,膂力过人,随周世宗征淮南,迁涪州团练使,领 铁骑右厢。宋太祖时,擢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节度。他回到舱内, 召开诸将军事会议,手指着挂在舱壁上的军用地图,道:“东路军的第一个主 要目标是克下夔州。夔州是入川的第一个门户,两岸危崖壁立,如擎天柱石; 百川汇聚门下,夺路争流,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加之夔门守将高彦俦 是蜀中名将,深通韬略,善晓兵机,能征惯战,勇武过人,给攻陷夔门增加 难度。吾军要不惜代价攻破夔门!它和剑门一样,是全川锁钥,在军事上具 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拿下夔门,如得川东,事关重大!”
监军曹彬言道:“临行时,太祖告诫,‘此次是逆流而上,慎勿以舟师争胜, 当先以步骑陆进,出其不意击之!俟其势却,即以战棹夹攻,取之必矣’。这 是吾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务必谨记、遵循。要破夔门,必先破巫山。吾以为, 首先研究攻克巫山的方略。”
曹彬,字国华,有名的儒将。早在后周时,便随太祖征战南北。在周世 宗时期,战功赫赫,虽是周室近亲,却靖恭守位、清介廉谨,在朝野声名鹊 起。宋初,太祖仰慕他的德才,视为股肱心腹。刘光义听了他的发言,满意 地点了点头,曰:“请监军出示方案。”
曹彬根据最新谍报,他作了条分缕析:“巴东是巫峡入口处,沿峡江北 岸,是巫山十二峰,蜀军分驻松木、三会、巫山三个寨堡防守。其中,具有 军事实力的是巫山寨堡。山寨依山傍水而筑,东临大宁河,南面长江,西北 是崇山峻岭,山路崎岖,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隘。守将南光海有 勇有谋,绝非等闲之辈,必派精兵良将攻打。拔了巫山寨,三会、松木二寨 便望风而降。”
诸将不住地点头称是,被监军精到的分析而折服。
“末将愿将巫山寨连锅端,请将军派末将去抢头彩。”
曹彬拾头一看,此人方面宽额,浓眉环眼,虎背熊腰,声如雷鸣,乃归 州路行营马军都指挥使张廷翰。他初为后汉主新校。周初,迁护圣指挥使,跟 同世宗,擢铁骑右第二军都虞候,是历三朝名将。
“张将军,巫山寨易守难攻,将军……”曹彬思忖道。 “知难而进大丈夫,末将愿立军令状。”
“好,领五千兵马,拿下巫山寨来见本帅。”刘光义高兴得大叫,“还要什 么条件?”
“末将想借大帅帐下‘爬山虎’二将军。” 诸将哧哧地笑,嘀咕着。
董龙、董虎霍地起立:“末将听令。” “好,本帅遣二将做尔副手。”
三将拱手齐道:“得令!”
接着,令步军都指挥使李进卿领三千人马攻松木寨;先锋都指挥使高彦 晖领三千兵马攻三会寨。主帅、监军自率大军进击沿江州县。兵分四路,各 自准备实战。
夔州守将高彦俦自探马来报,北宋归州东路军已从汴京出发的消息后,便 对沿江布防做了进一步部署,他和都监武守谦驾着战舰巡视水面。巫山寨是 要寨,南光海在岸边摆了八十门火炮封锁江面,寨内设防井井有条。临行时, 他拍了拍南光海壮实的肩头,大声道:“好样的,等待报捷佳音。”
“不负将军重托,南光海誓与巫山共存亡!”
高彦俦满意地笑了,他对自己的部属深信不疑。
他是五年前出镇夔州,把守川东门户的。在瞿塘峡口,赤甲山雄踞江北, 白盐山壁立江南,连峰峭峙,双峰欲合,在滔滔急流里形成一座雄奇的大门, 遂称夔门,又曰瞿塘峡。人行在水上,如舟从地窟来一般,奇险诡谲。加之 江心那堆巨礁乱石,随着江水的潮起潮落,形状各异,似马似象,似龟似鳖, 使多少船只在这儿触礁,多少生命在这儿葬送,多少思夫梦在这儿破灭,这 就是谈礁色变的滟预滩,又叫犹豫石。舟行此处,彷徨不前,退缩而去,以古谣为证:
滟濒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滟濒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滟濒大如袱,瞿塘不可触。 滟濒大如龟,瞿塘不可窥。 滟濒大如鳖,瞿塘行舟绝。
面对这只拦路虎,宋军也会望而生畏,裹脚不前。高彦俦并不恃险而守, 除在两岸绝壁上列数十门火炮封锁水面外,又在白帝城江面上筑铁索浮桥。 桥上筑栅三层,设有瞭望棚。东来敌舰一入峡江,被浮桥所阻,寸步难行, 就是天兵天将,也插翅难飞。高彦俦为自己严密的设防满意,他要将宋军的 敌舰统统葬身这鬼门关里,葬身于鱼腹之中。
宋舰驶入巫山三峡。人说,“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将士们哪有心 思观赏这神奇秀丽的景色,只见江水奔腾咆哮,战舰时而跃上浪尖,时而跌 进波谷,一会儿大山逼立,“石出疑无路”,一会儿又峰回路转,“云开别有 天”。不少将士是北方人,习马不习水,一路晕船、呕吐,五脏六腑和这脚下 江水一样翻江倒海。但他们是铁打的汉子,从不叫苦叫病,吐完了,仍紧握 兵戈,时刻准备,只等一声令下,他们就奔赴战场,操戈杀敌。
由张廷翰带领的五千兵马,这时已弃船登岸,像只只猿猱攀缘在岩石树 丛中。来至巫山寨,坐落在重峦叠嶂的巫山之中的山城,前俯大江,背倚绝 岭,东面坡度较缓,草木丛生,一条平整宽阔的山路从山脚通向寨堡。寨门 一开,精骑下冲,攻击力度势不可当。只见寨上旌旗猎猎,工事坚固,灯号 整齐,战马嘶叫。张廷翰不无感叹:“南光海治军严整,名不虚传,吾军远来, 贵在速决呀!”
随即下令将士埋锅造饭,翌日决战。
南光海见山下旌旗蔽日,兵甲闪亮,一场鏖战在即,令兵马枕戈待旦。
次日五更,宋兵城下叫战。城楼上,一杆大旗刺破蓝天,上书斗大的“南”
第十九章国破似秋风扫落叶|227
字。大素下,屹立着一员大将,方脸短髭,金盔金甲,手执一把大刀,威风 飒飒,此乃南光海将军。
他怒目圆睁,声若惊雷:“宋将听着,宋主不仁,欺孤儿寡母,窃取神器, 遭万世唾骂。今日又来抢占吾蜀土,涂炭生灵。这不仁不义之主,早该枭首 示众,尔等反为他卖命。反戈一击,为时未晚,勿做吾刀下冤鬼!”
“快开门受降,吾饶汝不死,否则,明年今日是汝祭辰!”
张廷翰话音未落,城楼三声炮响,福木、滚石、箭矢大作,飞流直下, 宋军伤亡不少。一阵狂轰滥炸之后,南光海持刀跨马,冲出寨门,驱动两千 兵马,挥戈下山,冲入敌阵。
张廷翰挺戟出战,一牙将高叫:“杀鸡焉用宰牛刀,待末将出马,生擒活 捉!”说完,挺枪骤马,交战数合。
这牙将哪是南光海的对手!南光海刀起之处,将他劈成两段。另一牙将 见了,抢起双锤,催马接战,又战了数合,南光海将大刀从空中一劈,牙将 双手震得发抖发麻,双锤落地。要不是张廷翰眼疾手快,挺戟杀来,第二位 牙将又成了他刀下之鬼。
且说那张廷翰见南光海挥着大刀,上砍下杀,左削右砍,连折他二员彪 将,怒发冲冠,大吼一声,杀将上去。二马相交,刀戟并举。一个戟光闪闪, 快如掣电,一个刀影飞舞,捷如猿猱,二人戟来刀往,不见人影,只见白光, 不分胜负。正杀得性起,忽然城头擂鼓鸣金,南光海只得跃出阵地,收兵回 营。原来在二将杀得难解难分之时,守城裨将怕宋兵趁主将阵前厮杀,带一 标军马掩杀上山,一举拔寨,便急忙鸣金收兵。
一连几天,双方交战,各有死伤。
张廷翰见久久拿不下寨堡,在中军帐里急得团团转,他忆起东路军开拔 前,太祖口谕:“和水军交战,不可强攻,只能智取。”
“好一个智取!传董龙、董虎二将进帐。”他用拳头对准脑袋一击,大声 叫道。
“末将到!”
张廷翰睁眼一看,董龙、董虎手持棕绳、棕衣、爪钩到,他兴奋地叫道: “又要耍老花招啦?好好,和本帅想在一起了!快,快说二将军的爬山方案。”
“几天来,硬攻不下这个鸟寨,我和兄弟气得肝火冒,便背着大帅去探路 径。从山背后爬上山巅,一看这鸟寨的后门竟挨着这一断崖,我俩乐得差丁 点儿叫出了声,栽下崖去。”董龙开口道。
“这一带是板壁崖,刀切斧削,不长树木,二位将军怎攀缘上峰巅?”张 廷翰饶有兴致地问。
“那崖缝里不是长有一蓬蓬的岩棕?那也是树呀!不,是救命稻草!吾兄 弟俩飞将上去,用砍刀刳了一张张棕皮,搓成棕绳,拴上抓钩,朝岩壁上一 甩,爪钩钩住岩壁,几拉几扯,扯不动了,爪钩就抓住了老岩层,我们便抓 着绳子往上爬。甩一道爪钩,爬一段岩,几甩几爬,不是上山顶了吗?”董 龙边说边比画,说得张廷翰眼眨胡子翘,拍着龙虎兄弟的肩膀,一迭连声笑 道:“好样的,好样的,哈哈,好个爬山虎!”
张廷翰在用兵上从不陶醉,惊喜之后,又是一个疑虑:“上山容易下山 难,板壁岩像和尚的脑壳一样光秃秃的,怎能攀藤附葛而下?”
董虎笑微微道:“元帅勿虑,三国时,魏国大将邓艾不是裹毡坠岩摩天岭 吗?吾何不乘棕翅飞下板壁岩呢!”
“奇迹,奇迹!”张廷翰听得入了神。
“大帅请看!”董虎在地上铺开一对长一丈、宽三尺,薄如蝉翼的翅膀, 那是用树枝为骨架、棕皮为羽毛的羽翼,然后将这对翅膀捆在身上,伸开双 臂,扇着扇着,一股风顿时刮起,翩翩飞旋。
张廷翰看了,乐得合不拢嘴:“妙哉,妙哉!”
在极度的新奇和兴奋中,三人进一步研究了破寨方案,那就是:正面猛 攻,背面奇袭,南光海就是三头六臂也必败无疑。
南光海通过连日来的交锋,见敌方实力强大,不敢贸然下山,只令坚守, 窥视战机,给对方出其不意的袭击。
接连两天,山下宋兵不分昼夜,摇旗呐喊,击鼓鸣金,放箭佯攻,虚张 声势。蜀兵惊恐,以为劫寨,驱马出营,不见一军。回营欲歇,金鼓又齐鸣, 呐喊震地。就这样,东门放箭,西门呐喊,西门放火,东门擂鼓,搅得蜀军 人心惶惶,坐卧不安。在这声东击西的战术掩护下,董龙、董虎二将带着他 原山寨那帮爬山虎兄弟二十人,个个身揣干粮,手持绳索、爪钩,背负棕翅,腰悬大刀、铜锤,向后山疾进。他们甩爪钩,抓棕绳,攀悬崖,越峭壁,像 只只爬山虎,在后山上凌空攀登,飞崖走壁,终于爬上了山顶。
下半夜,他们吃饱喝足后,在两腋插上翅膀,向山下放出一枚火箭。顿 时,一团橘红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划破黎明前的黑夜。他们站在崖畔,个 个挺胸、收腹,然后纵身一跳,顿时身边刮起呼呼的风声,身子轻飘飘地飞 起来,像岩鹰一般凌风而下。飘呀,飘呀,嗖嗖嗖,落在后门墙上。
张廷翰看到这红色信号,急令排排弓弩手开弓放箭,那一只只火箭裹着 硫黄、油渍,嗖嗖嗖,飞蝗般射向寨堡。寨堡着火了,浓烟滚滚,火舌冲天,风 助火势,火借风威,整个巫山寨变成一片火海。南光海指挥守军扑火,突然, 一标人马从后门奔杀过来,锤戟刀剑盘旋,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蜀军 挨上就亡,碰着就死,杀得蜀兵往前门拥。蜀军挤破寨门,夺路而逃。张廷 翰大队人马冲刺上来,杀得蜀兵血流成河,尸骨遍寨。
南光海乱了阵脚,指挥失灵,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与寨堡共存亡,于 是挥舞大刀,匹马纵横,宋兵纷纷应刃而亡,倒了一坝,无人再敢接战。就 在南光海上下挥刀、左右逢源时,爬山虎董氏兄弟对着南光海的马蹄,将爪 钩一抛,一拖,一扯,马骑几蹦几跳,失蹄栽倒,将南光海掀下马背。南光 海见大势已去,大吼一声,站将起来,只见伤痕遍体,双眼喷血,他横刀向 颈,轰然倒下。
蜀军见帅头阵亡,纷纷投降。张廷翰慕其忠烈,按照将帅阵亡之礼埋葬 了他。
巫山寨捷报传至中军帐,宋军一片欢腾。不多时,松木、三会二寨也传 来拔寨喜讯,三喜临门,士气大振。刘光义、曹彬兀立楼船前头,令水师溯 江而上,全速前进。时值寒冬,江风凛冽,水手们却挥汗如雨,奋力疾划, 无一人叫苦叫累。全军上下,心中只有八个字:飞夺浮桥,攻克夔门!
“赵将军,此地离浮桥多远?”
“五十里!”随军向导赵彦韬答道。 “全速前进!”
“全速前进!”水军都指挥使宋延渥大声传达统帅命令。
“离浮桥多远?”
“二十里!”
“停止前进!”刘光义大声命令道,转身对身后将士道,“浮桥是座铁锁 关,一索横江,万船莫过,要夺夔门,必先夺浮桥!本帅和监军率部分别从 南北两岸登陆,抄小径直插敌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两岸夹击,斩断铁锁, 毁掉浮桥。宋将军指挥水师乘势冲过那断江的浮桥,在白帝城十里摆兵布阵, 封锁江面。大军一到,全面出击,岂有攻不破的夔门天险!”
宋延渥声若洪钟,铿锵答道:“遵命!冲过浮桥,封锁江面!”
宋延渥,河南洛阳人,系后唐庄宗外孙,后汉祖驸马都尉,其地位贵盛, 鲜有其比。此人智勇双全,谦恭下士,受将士拥戴。周世宗时,擢右神武统军, 滑州节制。恭帝即位,加开府仪同三司。宋初,加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
刘光义布置完毕,和曹彬各引二千人马,弃船登岸。马尽勒口,人皆衔 枚,星夜倍道潜行。拂晓之前,两路步骑已抵浮桥。借着残月星光,只见夔 门峻岩绝壁,危崖欲坠,礁石上耸立着两根擎天铁柱,七根铁链横亘南北, 锁江而卧。上有三层栅栏,绝江断流,真是一道铁门关,万船莫进来!加上 两岸炮火封锁,要夺下浮桥,难于上青天!
刘光义重视困难,但首先是蔑视困难,他牙关一咬,大手一挥:“冲击炮台!”
只见前卫将士像蛟龙出海,飞向高地。这时,蜀军炮手们还在呼呼大睡, 见天兵天将到,个个乖乖投诚,宋军兵不血刃,占领了高地炮台,几十门火 炮对准浮桥开炮。轰隆隆,火炮在浮桥上开了花,腾起道道冲天水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