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众口一辞先伐蜀
书名:绝代皇妃花蕊夫人 作者:白尔 本章字数:7100字 发布时间:2024-08-08

乾德二年(964年),刚一入冬,汴京城纷纷扬扬下着大雪,接连几日不 断,整个都城成了一片银色世界。天空无飞鸟,路上断行人,人们都躲在家 里,围着火炉取暖。

是夜,宰相府里红灯高悬,蜡梅飘香。赵普拜相后,宋太祖视他为星 月、股肱,事无巨细,悉以咨商。有时朝中未决之事,一到晚上,太祖便驾 幸赵宅,商议要政,故赵普退朝回家,恐太祖御驾光临,仍峨冠博带,不敢 更衣。这时,赵普用完晚膳,和门客们话道:“今夜大雪纷飞,主上想必不会 来矣!”

一门客曰:“天寒地冻,大雪封门,就是寻常百姓也不会出门,更况贵为 天子,岂肯轻易外出?!相国日理万机,辛苦操劳,放心安寝。”

赵普闻言,深信无疑,遂回内室。林夫人忙给他更去衣冠。正待就寝, 忽闻叩门声,门吏来报,言圣上驾到。赵普来不及穿朝服,便衣出迎,只见 朱门外,太祖巍然屹立在风雪之中,黄罗伞下,身旁两个侍卫扈从,便慌忙 跪拜于雪地上:“臣赵普接驾来迟,且衣冠不整,请皇上治罪。”

太祖一把扶起他:“今夜大雪,卿断朕不出,何罪之有?!不必多礼,进 书房再叙。”

说完君臣联袂入室。太祖曰:“朕约晋王光义同往,怎还未到?” 赵普正要搭话,光义已至书房。君臣骨肉,聚集一堂,分外亲切。

太祖曰:“羊羔美酒,发热驱寒,卿家可有备乎?” “有,有!”赵普连连点头回答。

话音未落,婢女呈上一桌酒菜,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太祖大喜,即令围 着火炉,喝酒吃菜,一面大声喊道:“林嫂子,老弟来府,出来陪客吃菜!”

林夫人闻言,款款而出,落落大方,殷殷劝酒,推杯换盏。酒至半酣, 女主人退席。

太祖曰:“当今尚有八国未平,北方的辽国、北汉;西部的后蜀;东部 的南唐;南部的闽、吴、南汉、吴越。朕寝不安枕,食不甘味。他国尚可缓 图,唯北汉并州,勾结契丹,时来侵扰,朕欲北伐中原,再挥戈南下,爱卿 意若何?”

“北汉弹丸之地,国力不武,攻下太原,不费兵刃;但其与辽邦毗连,边 患便由我大宋独挡矣!不如先征诸国,削平各路,到那时,区区弹丸黑子, 何觉虑哉?!——轻轻松松归我大宋版图也!”

“英雄所见略同,朕早有此意,今日故用此话来试探耳!”太祖朗声笑道, “图南,又从哪国开刀动手?”

“先从巴蜀下刀。巴蜀号称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自唐末以 来,未遭战争浩劫,民丰物阜。孟昶昏庸无能,荒疏朝政,官吏腐败,将骄 兵惰,边塞不备,甲器不修,正是伐蜀良机。先伐蜀国,取其粮食供军需, 再伐南唐、南汉……纵横天下,吞吐日月,统一大业,指日可待。”赵普宏论 滔滔。

太祖频频点头称是。最后,三人复计伐蜀细则,夜阑人静,话锋仍盛。 林夫人又重摆酒宴,送酒流觞,开怀畅饮。一年多来,太祖是第一次心旷神  怡,出征西蜀的激动使他暂时淡化了母亲、后妃相继逝去的悲伤。

一年前的夏天,太祖正踌躇满志施展皇权,杜太后突然病危,太祖朝夕 侍奉,不离左右。太医进进出出,药不离口,仍未见起色。杜太后自知病入  膏育,药物无济,便秘宣匡胤、赵普进慈宁宫滋德殿。匡胤见母亲形容枯槁, 气息奄奄,不禁眼泪纵横。

太后看着匡胤,有气无力道:“汝可知得国称帝的缘由吗?”

匡胤含泪答曰:“皆仰仗祖考、太后之荫庇,才有臣儿之皇位。”

太后一通干咳之后,吃力地摇摇头:“非也!是周世宗以幼儿主天下,主 少国疑、群心不服所至!若世宗再活十几年,长君即位,汝焉能得天下?!”

太后顿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汝百年以后,传位于光义,光义传光美, 光美再传汝之长子德昭。国有长君,社稷万幸。汝不可逆言。”

太祖见母亲弥留之际仍惦念社稷,不禁顿首涕零:“皇儿谨记,不违母训。”

太后干枯的脸上泛起一丝笑意,向赵普曰:“汝和皇家,情同骨肉,汝速 将哀家言笔录下来。”

赵普即于榻前,写下遗言约书,在末尾署上五字“臣赵普谨记”。太后笑 了,令人装入金柜之中,贴上封条,藏于密室,派人掌管,精心珍藏。赵太后才 闭上双眼,撒手人寰。享年六十岁,葬于安陵。

大丧刚过,太祖还沉浸在哀痛之中,皇后王氏驾崩。皇后丧期未过,又 传宠妃韩素梅自尽身亡的噩耗。韩素梅和赵匡胤青梅竹马,早在洛阳夹马营 内就是天生一对,两小无猜。自王皇后薨逝,宋太祖便有立韩妃为后的意思, 怎奈她因父母双亡,迫于生计,有过一段勾栏院生涯,故群臣纷纷谏言,抨 击她立后一事。韩妃闻之,羞得无地自容,便悬梁自尽。匡胤抱尸恸哭,将 韩妃埋葬太后、皇后陵侧。这一连串打击,使赵匡胤陷入痛不欲生的境地, 直到今晚,才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却说孙遇三人乔装成商人,一路走走停停,吃吃喝喝,走了两月才到汴 京。正值大雪初霁,化雪比下雪冷,三人身上裹着裘皮披风,缩着头,将挽 着丝缰的手揣在袖筒里,住进相国寺东门大街的春宵巷。

人还未下马,一群穿红着绿的妓女便扭着腰肢,伸出玉臂,勾着他们的 脖子,拉拉扯扯拥向红楼,三人在小楼泡了一个通宵。次日天明,妖女们缠 着三人不放,孙遇曰:“爷们出去走走,逛逛大街,晚上再风流吧!”

说完,三人出了妓院,朝朱明门外走去。一路所见所闻和想象中的汴京 大相径庭:街道宽阔、整洁,市面繁荣,高楼鳞次栉比,人们熙熙攘攘,眉 开眼笑。一队队全身武装的巡逻兵不时走过,民不惊,狗不叫,秩序井然, 河清海宴,一片祥和、吉祥。他们不禁一震:中原五代长期混战,民不聊生, 尸横遍野,短短几年,却产生如此巨变,看不到战乱创伤,真是奇迹!赵匡胤治国有方啊!

来至皇城外,蔡河、汴水、闵水三江汇合处,水面浩渺,战艇如云,据说 宋太祖经常到此检阅水师,观看演习。出于谍报的本能,他们来到江畔,窥视  军事实力。这时,江畔上人头攒动,人群如蚁。太阳升起来了,霞光照在水面  上,浮光跃金,一碧千顷。只见战船击水,旌旗翻飞,随着鼓擂炮响,时而方  阵,时而八字,时而螺旋,时而长形,变幻莫测。加上那震耳欲聋的喊声、水  声、鼓声,气势恢宏,场面激烈,调动自如,演阵有序,如临三国赤壁大战。 杨蠲忍不住冲口而出:“如此强大,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老虎口里拔牙!”

赵彦韬狠狠地白了他一眼,在大腿上捏了他一把,悄声道:“小声点,别 暴露身份!”三人才挤出人群,飞也似的溜出河畔,逡回妓楼。

三人自奉命潜使北汉起,便各自在心里敲起小算盘来:赵彦韬深谙孟氏 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倾圮亡国是迟早的事。自己是陕西人,祖籍在中原, 无亡国之忧。一心想投奔宋朝,可以蜡丸锦书做敲门砖、见礼。但鉴于孙  遇、杨蠲是蜀人,降宋有后顾之忧,心里虽蠢蠢欲动,却不敢坦露心迹。孙、 杨二人呢,已知社稷倾于旦夕、个人前途灰暗渺茫,降宋吧,家眷悉在蜀中; 不降吧,迟早都是亡国奴。故一路闷闷不乐,愁肠百结。三人走一路,吃一  路,酒肉穿肠过,打不起精神。

今日见皇城外宋师水军演习,如五雷轰顶,魂飞魄散,精神支柱全坍塌 了。三人在妓院酒楼里,一人搂一个妓女,调情,酗酒,发牢骚。时而执觞 狂饮,时而号啕大哭,时而指桑骂槐,哪里是堂堂朝廷使臣,分明是失魂落 魄的无赖、狂徒。只见杨蠲愤懑地一拳擂在桌子上,杯盘碗盏“哐啷啷”砸 在地上,吓得妓女喊爹喊娘,尖着嗓子逃出大门。杨蠲红着脸,骂道:“臭娘们, 老子还没做亡国奴,怕,怕个卵!”

“杨兄别跟婆娘们一般见识,车到山前必有路嘛!来来,陪为兄喝一杯, 今朝有酒今朝醉!”孙遇站起来,抱着一坛酒,踉踉跄跄,边蹿边喝,酒液 从坛口倾泄下来,把他淋成一个落汤鸡。

赵彦韬眨着绿豆般的小眼,想吐出在心里锤炼千百次的话语,将他俩引 渡到弃暗投明、在伐蜀中立功的高度,但不到火候不发话,不见兔子不撒鹰。 他默默地看着这一切,静静地喝着闷酒。

忽然,门外传来卦板声,由远而近:“怨吾苦吾,损吾害吾。走出怪圈, 地阔天宽。”

一个身穿褐色道袍、面如冠玉、手持“卜”字招幡的道人跨了进来,口 里仍絮絮唱道:“怨吾苦吾,损吾害吾。走出怪圈,地阔天宽。”见了三人,双 手抱拳:“三位兄台在此,幸会,幸会!”

说完,将招幡立于墙上,不待对方邀请,挤身入座,曰:“贫道有口福,多 双箸子无妨!”说完,竟举杯自酌,夹起酒菜来。

赵彦韬浮肿的脸上眨着小眼睛,道:“先生认错人了吧!尔与吾辈素不 相识!”

“哪里,哪里,皇城外看水师,已成故交了。”他向杨蠲道,“这位兄台与 贫道相知,岂不闻兄台看了水师演习,竟感慨大叫:‘如此强大,谁敢在太岁 头上动土,老虎口里拔牙?!’”

“尔是何人?”杨蠲霍地站起来,厉声问道。

“吾乃游方道士,以慈悲为怀,占卜为生。占吉凶祸福,驱妖魔鬼怪,逢 凶化吉,遇难呈祥。好结江湖朋友,替人消灾避祸!”道人梳理着那三绺美 髯,自我介绍,“怎么,兄台不欢迎贫道?”

赵彦韬见他谈吐不俗,飘然若仙,不敢怠慢,一迭连声道:“哪里,哪里!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面又向外高叫:“堂信,上酒菜!”

四人各坐一方,边吃边喝,边喝边聊。道人曰:“有朋从蜀中来,不亦乐 乎!喝喝喝!”说完,自己举杯一饮而尽。

三人心里一怔,不禁紧张地问道:“先生何以知之?”

“哈哈哈,凭你们那一口浓重的蜀音!”

三人这才舒了一口气。

赵彦韬道:“不瞒先生,吾辈从蜀中来,去北方做一笔药材生意。先生是 中原人,知药材行情,愿先生赐教一二。”

“眼下蜀药滞销,北药走俏,但北药南调,豆腐盘成肉价钱,要大亏血 本,大伤元气。三位兄台莫若以蜀药换北药,方可保本,进而大发。”

“请先生进一步指点迷津。”

“兄台可知汴京流传的药物民谣否?”

“聆听先生教诲。”

道人清了清嗓门。站立起来,打着卦板,朗声吟道:

告白使君子,黄连利于疾。 通草联远志,草蔻不保夕。 当归不能归,芙蓉花谢也。

“汝是何人?”三人大喝一声,触电般地站立起来,同时喝道。

“此乃大宋护国军师苗训,尔等鼠辈死期已到,还不如实招来!”门外闪 入一群彪形大汉,怒目道。

吓得三人双膝跪地,全身如筛糠:“吾等愿降,望军师开恩!”

“起来,起来,既是朋友加兄弟,坐着说话无妨。说句实话吧,众兄一出 川,就进入吾大宋谍网之中。下榻这一妓院,吾就紧随其后,亦步亦趋。吾 见尔等有弃暗投明之意,便不带敌意,举杯同饮,借此乘势诱导,为吾所用 是也。蜀国孟昶昏弱,王气已尽,何不应天顺人,仗义来归!”

孙遇扫了赵、杨一眼,曰:“皇上治国有方,天下归心;军师火眼金睛, 神妙过人。小弟三人诚心归宋,望军师在皇上面前保举。”说完,将三人身份、 出使任务一一和盘托出,又从贴身衣兜里取出蜡丸、锦书,双手交与苗军师。

苗训双手接过蜡丸,知这不是一般的国书,是关系到一统华夏、关系到皇 上下一步重大军事部署行动的密敕,心里沉甸甸的,庄重地剖开蜡丸,取出密 敕一看,果然是孟袒致北汉主刘钧的书札,心里一阵激动,不禁笑曰:“人说蜀 中无人,依愚看,张廷伟是一个大大的人才!若照计而行,刘钧和孟胆同时出 兵,南北夹击,我军危矣!三位兄台为大宋伐蜀立了头等大功,富贵利禄包在 苗某身上!今夜委屈一下,过吾舍下榻,明晨随吾早朝,觐见天子。”

三人感激涕零,同声道:“唯公是命!”

崇元殿上,宋太祖威严地坐在龙座上,御览苗训呈上的密敕,上面写道: “早岁曾奉尺书,远达睿听。丹素备陈于翰墨,欢盟已保于金兰。泊传吊伐之  嘉音,实动辅车之喜色。寻于褒、汉,添驻师徒,只待灵旗之济河,便遣前锋而出境。”

太祖阅后,大笑曰:“讨伐西蜀,正愁无名,孟祖却来飞蛾扑火,朕出师 有名矣!”

遂将原敕掷于地上:“孙遇三人何在?”

“正在宫门候旨!”

“宣三人进殿。”

三人匍匐而入,行完大礼。太祖曰:“尔等为朕伐蜀立了头功,朕自有重 赏。”接着,垂询西蜀朝中、宫中情况,他们一一作答。太祖留他们去兵部画 一幅西蜀军用图,详细注解关隘、卫戍、装备等情况。

正要退朝,锦衣通奏使进殿,报传真天师杜光庭关门弟子、高足,蜀国太   医莫德行觐见天子。太祖早闻“学海千寻,辞林万宗,扶宗立教,海内一人” 的杜光庭先生大名。虽天师仙去多年,但对这位在道教上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   仍十分钦佩、怀念。师高弟子强嘛,他的高足一定超法绝俗,便传谕上殿。

殿门前,数百名剽悍的卫士列队甬道两旁,个个头盔铠甲,怒目圆睁, 吓得莫德行干柴般的身子缩短半截。俯下头,龟缩着,战战兢兢穿过用戈矛  架成的隧道,然后再踏上红地毯铺成的台阶,匍匐进殿:“罪臣莫德行参见万  岁,万岁、万岁岁!”他拖着干涩的嗓子行完大礼。

鸭子般的声音使太祖才知他进殿:“平身!站着叙话!”

莫德行抬起那用筷子般的脖子插在肩上的瘦脑袋,一脸的肉疙瘩婆娑着, 太祖看了感到特别腻,在心里叫道:杜天师的高足怎么是这种人不人、鬼不 鬼的丑类?但又一转念,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不能以貌取人!又仔细  一看,那一部胡须倒有几分魏晋遗风,宛若嵇康再世,于是,不再挑剔长相, 道:“大师为何来投奔大宋?”

“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孟袒溺于淫乐,昏聩庸腐!  朝堂大臣湎色敛财,文恬武嬉。而皇上有雄霸天下之志、经天纬地之才、礼 贤下士之德,朝野上下尚武修文,一派生机。愚臣早有归宋之心,此次趁孟 袒偕花蕊夫人出游之机,乔装边民,卷家出逃。愚臣无叱咤风云之才,却有 悬壶济世之技,愿为皇上龙体万寿竭心尽力,死而后已。”

这番早在心中背得稀流烂熟的话语,像兴奋剂,说得太祖眉开眼笑,连声赞叹:“不愧为杜天师的得意门生,不错,不错!”

在莫德行的话中,提到花蕊夫人,太祖早有耳闻,于是兴致勃勃问道: “据说花蕊夫人是一位才貌双绝、德艺双馨的皇妃,堪称天下第一绝色,果真  如此吗?”

提到花蕊夫人,莫德行有切齿之恨。他知道,艳娘此次逃不出她的手心, 暗自庆幸自己足下擦油,逃之夭夭。他想从才貌德诸方面竭力贬低、丑化她, 极尽毁谤、诬蔑之能事,但又怕重演汉朝画师毛延寿点破王昭君之画像、酿 成倾国之祸的悲剧,自己掉脑袋不说,九族皆诛。不能,不能搬起石头砸自 己的脚!忽而又忆起历史上桃花夫人的故事:春秋时期,河南有个息国,息  国国君夫人息妫,美若桃花,国王甚是宠爱,封她为桃花夫人。一次,蔡哀  侯在楚王面前,赞美桃花夫人之美貌,简直是天上仅有、地上全无。楚王听  了,立即挥师伐息,息亡。桃花夫人被掳楚宫,做了楚妃。为色亡国的史实  何其多矣,吾要蜀国为花蕊夫人而亡!他在心里叫着,于是伸长一条瘦瘦的 脖子,拖起公鸭嗓音,侃侃而谈:

“然也。论其美,蜀中一段俚语便是花蕊夫人美若天仙的真实写照:‘天  下美女莫若西蜀,西蜀美女莫若青城,青城美女莫若花蕊。增之一分则太长, 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青山,粉如芙蓉,腰如束  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倾国为之动容,倾城为之增色,天下一绝色也。”

“她的才华呢?”太祖饶有兴趣地问。

“才华横溢,天下第一才女!诗词歌赋、棋琴书画样样精湛。舞胜玉环, 诗比文姬,画若薛涛,琴过昭君。她有百首宫词在西蜀流传,更是卓尔不群, 妇孺皆诵。全咏宫事、宫景、宫情,信手拈来,婉约多姿,卓异天成,真是  句句生香、字字含情!”

“卿写几首,让朕先睹为快!”

太监即呈上文房四宝,侍女磨墨濡毫,莫德行挥笔直抒,一气写了四首。

春风一面晓妆成,偷折花枝傍水行。 却被内监遥觑见,故将红豆打黄莺。

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 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来往碧波中。

夹城门与内门通,朝罢巡游到苑中。 每日日高祗候处,满堤红艳立春风。

罗衫玉带最风流,斜插银篦慢裹头。 闲向殿前骑御马,挥鞭横过小红楼。

“好诗!真是锦心绣口、妙笔生花!”宋太祖看了眉开眼笑,“再来两首!” 莫德行见宏运降临,靠花蕊夫人发迹,更是心花怒放,又急书两首。

嫩荷香扑钓鱼亭,水面文鱼作队行。 宫女齐来池畔看,傍帘呼唤勿高声。

内人深夜学迷藏,遍绕花丛水岸傍。 乘兴忽来仙洞里,大家寻觅一时忙。

“真是诗中奇葩!”太祖忘情地赞美,遂册封莫德行为随驾翰林医官。

莫德行这一觐见礼,更坚定了宋太祖的伐蜀信心,看来,他要重复楚王 伐息的故事了。

几天后,太祖上朝,廷议伐蜀大政。首先,赵彦韬出示巨幅西蜀军事图,上 有关塞寨堡、方位行程、兵力配备、府库粮。由孙遇、杨蠲系统、精细地主讲。

太祖曰:“西川沃野千里,民殷国富,加之江山险固,东锁夔门,北扼剑 门,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便是王业之基、兵家必争之地。如秦灭巴蜀,秦益 强,终并吞六国;汉高祖刘邦派萧何留收巴蜀,东定三秦,才打败项羽,以 成帝业;三国刘备以蜀为基地,创建蜀汉,形成三国鼎立……由此可见,收 复巴蜀在实现一统中的战略意义。众爱卿各抒己见,形成共识,形成拳头出击,加速统一的步伐。”

一石激起千重浪,文武百官群情激动,共议伐蜀一事。

枢密承旨曹彬从容出列,曰:“西蜀虽弹丸之地,却有金汤之固。道路险 塞难行,正如诗人李白所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加之南夔门、北剑门, 乃全蜀咽喉、两川锁钥,是成败之口、兴亡之门,不可小视。但险不足恃,可 恃者军心也,人心也。中国一句俗语,‘人心齐,泰山移’,没有飞不过的天险 屏障。刘备取西川为基地,广布恩德,收买人心!然后图汉中,六出祁山,名 垂青史。平蜀,不仅是征服土地,更是征服人心!”

凤翔节度使王全斌昂首出列,大声道:“臣等仰仗天威,谨遵庙算,限期 三个月拿下西川!”

右厢都校史延德出班叫道:“西川一地,倘在天上,人奈何不得。倘在地 上,就是掘土三尺,也会一鼓而平!”

“汝等果敢用命,朕何忧乎?”太祖大喜,转向王全斌,“凡克城寨,只 需收其兵器、铠甲、刍秣粮食。所得财帛,悉以分给将士,朕只得其土地, 其余无所求矣!”

众臣叩首谢恩。

太祖任命出征将士名单:

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凤州路都部署(北路凤州路主帅)。

武信军节度使崔彦进为西川行营凤州路副都部署(北路副帅)。 枢密副使王仁赡为西川行营凤州路都监。

宁江军节度使刘光义为西川行营归州路副都部署(东路主帅)。 枢密承旨曹彬为西川行营归州路都监。

诏令宣读完毕,太祖意味深长地口谕:

第一,工部尚书在右掖门前、汴水河畔,给孟袒修筑府第五百间。第二, 保证孟袒归降,其家眷一律不损伤分毫,安全送至汴京。

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北宋水陆两路大军共六万余人,分别从凤 州、归州南下伐蜀,赵彦韬为向导。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绝代皇妃花蕊夫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