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罕、张业先后殄杀后,宰相、司徒赵季良病逝,太师、中书令赵廷 隐,枢密使同平章事王处回皆罢其政,废于家中养老。昭武节度使兼侍中李 肇,因倨慢仕徙邛州。旧臣宿将殆尽,孟昶开始亲政,踌躇满志地在九五之 尊宝座上施展皇权。
首先,在朝堂上设立铜轨,即铜铸的轨厢,鼓励臣民陈说国事,广开言 路,体恤民,以聪天听,以达政通。命一名内侍、一名正谏大夫负责管理 铜既,开锁取书、上册、分类,呈交皇上。
一次,皇上和几位重臣在宣政殿处理政事,坐在御案之前披览奏章、简 策,接过仁寿县县令一份奏折,上书“……台省官当择清流……”清流,比 喻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后主看后叹曰:“何不言择其人而任之!”
近臣曰:“这是暗指陛下用人不公,使他怀才不遇而已。” “恳请陛下召他来京诘责,岂容他欺君犯上!”
后主威严的目光扫视众臣,正色道:“唐太宗从谏如流,虚怀纳谏,众卿 奈何朕拒谏?!”
一句话呛得大臣们舌头打结,哑口无言,齐跪曰:“皇上圣明!微臣知罪!” 晚饭后,后主向花蕊夫人讲了此事。花蕊夫人道:“这份奏章不错,众臣们却抵制,臣妾倒觉得众臣们缺点什么!”
“爱卿,你快说,百官缺什么?!”
“臣妾认为,百官缺‘官箴’之类的典章制度,陛下开始亲政,应立典建 章,让众臣恪守臣道,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是非清,泾渭明,真正做到君 为元首、臣为股肱,义为一体,何愁国祚绵绵?!”
“善哉,善哉!爱卿智囊也!”后主拍案叫好,诚恳地说,“朕册封爱卿 为慧妃!”
“臣妾深谢隆恩!”
皇上出言成律,唾咳成珠,从此,朝野上下称花蕊夫人为慧妃。 “慧妃,朕执笔,一起拟草‘官箴’吧!”
君妃二人相拥坐至御案前,宫人呈上文房四宝。后主托着腮,深思片刻, 唰唰地运笔: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 托之令长,抚养安绥。
“起笔四句,开宗明义,好极了!不仅表现皇上爱民如子的情怀,还托 付官吏给百姓父老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花蕊夫人赞叹道。她移步窗前,推 开花窗,一轮圆月高挂夜空,皎洁辉煌,似水月光裹着花香漫入殿中,洒在 她身上。她凝望皎月,深深地思索下文,悄声自语:“下面应该写陛下治国之 道,以德治国,以乐化人,六艺之中,礼乐居首啊!”
“你的思路很好,锤炼一下吧!”后主鼓励道。 花蕊夫人转过身来,胸有成竹,朗朗诵读:
政在三异,道在七丝。 驱鸡为理,留犊为规。
“妙、妙,典故精当。教育令长廉洁勤政,仁孝有德,以乐化人,民情 民风自然纯朴、厚道。”后主马上笔录下来,赞美道,似乎又开拓了自己的思 路,不禁挥笔疾书:
宽猛所得,风俗可移。
猛然间,后主抬头,只见月光如水水如天,慧妃那修长美丽的倩影泻满 了月色的辉煌,像奔月的嫦娥;像一尊女神凝眸沉思,尊贵至极,不禁动情 道:“慧妃,朕第一次发现你像一位尊贵至极的女皇,凛然不可拂逆!”
“陛下,臣妾不是搞政治的料,更无半点政治野心,臣妾不过是协助陛下 匡佐济世,出一臂之力罢了!”花蕊夫人听后,惊慌得连忙跪禀。
“起来,起来,朕欣赏你那专注的神情和遇事投入的个性。朕感到漂亮的 女人俯仰皆拾,而美丽的女人却寥若星辰,因为美丽需要智慧。你是人间极 品,愿在这殿堂里,夫妻二人孕育出经天纬地的兴国大计!”
“陛下可别再吓唬臣妾了!”花蕊夫人道,“陛下快写吧,月已中天了!” 君妃二人复又坐下,继续在黄绢上写道:
毋令侵削,母使疮痍。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赋舆是切,军国是资。 朕之爵赏,固不逾时。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这十句是经典之作,特别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更是入木三分,文武 百官若能真切体验到这一真谛,他们有什么理由当官不为民做主呢?”花蕊 夫人平日柔情似水,这时却慷慨激昂,侃侃而谈,为民鼓与呼,像大仁大义 的女侠!“陛下,用臣妾这四句话作结尾吧,要父母官们爱民如子,仁慈以 德,理会陛下的谆谆告诫和书写‘官箴’的一番苦心。”
“好,爱卿道来!”
为人父母,罔不仁慈。 特尔为戒,体朕深思。
“结尾铿锵有力,回味无穷,如澎湃江水里旋涡之声。”后主赞不绝口,“爱 卿,为朕朗读一次,字斟句酌,再作修改。”
花蕊夫人当仁不让,轻启朱唇,临风吟咏,对月抒怀,声如流水。
“好,‘官箴’一气呵成,明日早朝,昭告百官,颁发郡县,以此为镜,官风 大振。”
是夜,二人合衾共枕,久久不能平静,沉浸在抓纲治国的兴奋之中。
蜀人自古悠闲好茶,好坐茶馆,一坐就泡半天。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茶 肆林立,茶招翻飞,如雨后春笋。锦江边,一处绿荫流水人家,门口挂一 长方形招牌灯笼,四方上书“悦宾茶园”。茶堂四壁,扇扇花窗、帧帧诗画 点缀其中,如“扬子江上水,蒙山顶上茶”。“卢同品茗茶八碗,太白斗酒 诗百篇”,文化氛围浓郁。衣衫短服、骚人墨客均爱来此品茶。
茶客入座,堂信远远就数好人头,左手一叠茶盖、茶碗、茶船,右手高 提长嘴炊壶,笑嘻嘻过来,点头哈腰,招呼茶客。熟练地将茶船撒在桌子, 像走台步似的,铜质茶船滴溜溜旋转,铮铮有声,转到茶客前倏然停滞;再 将茶碗只只摆好,放入茶船;右手高高提起长嘴炊壶斟水,只听得开水在茶 嘴口咝咝发声,一条白龙从嘴壳飞出,渗入茶碗。只见片片绿叶在水中舒展, 朵朵黄花在水中绽放,然后将茶盖一溜儿盖上。最后,茶信欠欠身,笑道:“请 客官品茶哈!”
然后,又去张罗另一桌茶客。
这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洗练,像魔术师耍魔术一般,让人赏心悦目。
茶客徐徐地揭开茶盖,但见水色清冽,用盖沿在水中浅浅划着划着,微 微一吹,一股浓郁的芳香沁入肺腑,汩汩生津,提神荡气。在袅袅茶香中, 呷下一口香茶,正话、屁话、空话、闲话、俏皮话涌出嘴边,无遮无拦,一 泻千里,哪管墙上的提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这官箴字字玑珠,句句璎珞,颁行天下,大快人心,制裁了不少大脑 壳。”一个声音领头道。
“可不是!听说眉州刺史申贵贬为维州司户,上任途中又以御酒赐死。” “活该,那家伙在眉州横行霸道,残害黎民,指使牢里盗犯诬百姓是同党,从中榨取油水贿赂,当地人把狱门称‘申氏钱穴’。”
“眉州百姓听到申贵被诛,奔走相庆,连放三天三夜火炮哟!”
“嘿,听说这官箴是皇上和花蕊夫人共同拟诏的,真的吗?女人也懂朝 政?!”一个声音半信半疑。
“那还有假?!此妃倾国倾城,才华绝代,入宫以后,研读经史,皇上亲 政的‘三把火’,把把都是她点燃的。”
“皇上岂不成了耙耳朵了?!”这怪声怪调惹得四座捧腹大笑。
“别笑,说正经的,听说皇上和花蕊夫人最近又拟草《劝农桑诏》,什么 ‘春鹏始啭,便具笼筐。蟋蟀载吟,即鸣机杼’,多像一对催春劝农的布谷!” “嘻嘻,真是一对叫春的布谷,不是诏书,是诏诗,一听就带女人味。”
“不管诏诗、诏书,不管女人、男人,只要对百姓好就是好诏,好皇帝武 则天不是废唐立周吗?!”
“听说今年放水节,皇上和花蕊夫人要驾幸青城,亲自主持大典…… ” “那我早几天去,一睹花蕊夫人芳容!”
“你娃子鹅颈项伸长点嘛,莫叫锦衣斩脑壳啰!” “瓜娃子嗦!我没犯国法,哪个龟儿子敢?!”
茶客你一言,我一语,津津乐道。忽然,堂信长长一声吆喝。“上水 啦——”打断人们的话题。只见长龙卧波,注入碗内,芳香四溢,满屋氤氲, 人们又回到悠悠的品茗中。
茶楼酒肆的闲话并非妄语,后主和花蕊夫人回乡省亲及临幸三月桃汛放 水庆典早在半年前就下达敕文,委任宰相母昭裔、李昊为正副主祭官,赴青 城先期准备。沿途郡县忙着整饬市容、官道,整治治安。青城县令每日亲临 工地,督促修筑驻跸别墅行宫。
这座省亲别墅紧临徐府的慧园,偎荷池而建。将原有荷塘扩成十倍,鱼 尾历历,白云悠悠,加之广植花蕊夫人喜欢的芙蓉、银杏、川芎仙草,巧布 亭阁回廊、红墙黄瓦,将徐府连成一片,一座洞天神宫屹立绿水佳木之间,构 成青城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清明节前一天,后主和花蕊夫人的御驾在宫女、侍卫扈从下,威威乎、煌煌然驶在最前面。这御驾是一平底大车,下设四卧轴,安二十轮,牵以八匹骏 马,骑坐如飞,谓之流星辇。接着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的锦车、华轿、舆 马,彩幔蔽天,绵延数里。沿途地方官吏迎来送往,一路笙箫管弦迤逦而去。
队伍抵达青城,正值三月桃花汛。羊马河水波潋滟,鱼欢虾戏;两岸新 柳依依,桃花灼灼,好一幅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青城县官民出城跪 迎,御辇在行宫前下驾,徐员外率合府、合族乡人早早侍立皇妃桥前迎驾。这 是刚刚修的一座汉白玉栏杆的石拱桥,桥面广阔,可十马并行,横跨在羊马 河上,如长虹卧波,甚为壮观。桥端至行宫正门铺大红地毯,两边锦帷簇拥。 先是五对红衣太监手执拂尘、炉香,行至行宫正门,垂手侍立两侧;又是五 对宫娥手捧珍珠、琥珀、绣帕分立两旁;锦衣过来,尾队两侧侍立;再是五 对车队,马队驮着金银珠宝、绫罗锦缎过来;再是身着盛装的文武重臣侍立 两侧;最后流星辇在宫娥、卫士簇拥下,轿磷碾过石拱桥。
后主和花蕊夫人在桥头下辇,只见后主身着九龙皇袍,头戴十二条旒玉的 皇冕,年轻英俊。花蕊夫人头戴凤冠,身着五彩飞凤的缎袍,肩披云霞帔, 宫女在身后双手托起曳地裙裾,这时的花蕊夫人真像一只美艳、高华的凤凰。 后主挽着她的玉手,在一片“万岁,千岁”的欢呼声中款款而行。
步入正殿,皇上和花蕊夫人二人坐在龙凤椅上,接受百官和青城父老的朝 拜。礼毕,李公公大声宣旨:“徐员外国璋,一代名儒硕彦,仁厚有德;隐退 林下,福荫四海;哺育英才,倾心为国。特册封为徐国公,赠金银珠宝十车、 绸缎千匹。钦此。”
“微臣叩谢皇上鸿恩,皇上万万岁,慧妃千千岁!”徐国公跪地呼曰。
晚膳后,后主和慧妃来至“有凤来仪”殿,这原是花蕊夫人闺阁,现修 饰一新,殿内除增加几件古董珍宝、几盆别致的花卉和几帧名画外,一应保 持闺阁原貌,井井有条,纤尘不染,充满浓郁的书卷气、闺中情。后主看着 这一切,无不动情道:“慧妃,看到你成长的环境、走过的足迹,朕终于明白 你美丽到了极致的原因!”
“陛下是爱屋及乌吧!”花蕊夫人莞尔一笑。
“是,非也。古人云,‘人物因山水而钟灵,山水因人物而增秀’。青城的 山水滋养了你这绝代佳人,而你这绝代佳人又为青城山水增色,你会与青城同在,与日月同辉。”
花蕊夫人羞赧地俯下头,紧紧偎依着后主;后主无限爱怜地抚着她柔泽 飘香的秀发,像把玩着价值连城的珍宝一般,一束落日的余晖将他俩定格在 烁日熔金的夕阳里。
“陛下,臣妾去拜见老父亲徐国公。”花蕊夫人燕语呢喃。 “朕陪爱卿一起去吧!”
“徐国公觐见皇上、慧妃!”一声传呼,花蕊夫人匆匆向门口走出,徐国 公已迈进殿内。
“爹爹——”“女儿——”父女俩抱头对泣,数年的相思、数年的期盼,化 作泪水纵横;满腹的祝福、叮咛被泪水哽咽着,无语凝噎。花蕊夫人拭着泪, 正盈盈下拜,欲行家礼,被徐国公拦住了:“向万岁施礼吧,是万岁给了我们 父女的一切!”
“免了免了,一家人不需烦琐的大礼!”后主上前,扶着徐国公入座,微 笑道,“感谢国公为大蜀哺育了一代才女佳人,赐给朕一位贤妃。朕为国公在 皇城修了一座国公府,和皇宫仅一墙之隔。国公想念女儿,朕再送国公一御 牌,天天进出皇宫,畅通无阻,报答国公养育之恩。”
“这次陛下和女儿回家省亲,一是驾临古堰的放水节典,二是接老父亲进 京华,共享天伦之乐。老父亲偏居一角独处,女儿实不放心。”
“老臣谢谢皇上、慧妃的恩德!只是‘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望皇上、 慧妃尊重吾愿。”
“这……”后主看着花蕊夫人,没了主意。
花蕊夫人想了想,曰:“爹爹如此垂谕,陛下和慧妃只好从命懿旨,望国 公保重。”
“皇上,娘娘,夜已深,请安寝!”一内侍上来提醒。 是夜无话,各自就寝。
翌晨,御辇前往都江堰。一路锦亭绣阁,鼓乐声声,官民夹道迎接御驾。 此堰是战国末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及次子李二郎组织民众修筑的无坝引水工程, 由壅江作期(今称鱼嘴分水堤)、侍郎堰(今称飞沙堰溢洪道)、灌口(今称宝瓶口)三大系统工程组成。原来,西岭积雪融化,滚滚的岷江水从千山万 壑奔腾而来,冲出巍巍的玉垒山,更恣肆暴戾,将川西平原变成一片汪洋泽 国。地势高处又成了座座荒山,旱涝夹击,民众苦不堪言。李冰父子在岷江 出口处,修了一座长800米、宽40米的壅江作期,像一把倚天宝剑将滔滔岷 江一剖为二:外江是岷江主干,排洪排沙,也可灌溉、用水;内江引水灌溉。 侍郎堰在枯水期将水拦进灌口,灌溉用水;洪水期则将内江多余的水和夹带 的沙石排入外江。灌口则是劈山建成的内江进水口,即将玉垒山凿开一道宽 20米、长80米、高40米的口子,既可引水灌溉,又分洪减灾,被切开的山 角和母体分离,曰“离堆”。三大工程分工合作,相辅相成。
桀骜不驯的岷江终于被征服了,居高临下,自流灌溉万顷良田,从此,川 西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
庆典队伍抵达都江堰区,彩车、华轿、骏马被安置在离堆林园里。后主 和花蕊夫人从流星辇里走出,嫔妃、宫女、百官、锦衣尾随其后,在正副主 祭官母昭裔、李昊引领、侍从下,穿过团柏夹道、桃花飘香的甬道,来到离 堆山下。拾级而上,是古朴、雄伟的老庙,即伏龙观。传说,李冰父子降伏 孽龙,用铁索锁于离堆之址,是为伏龙观。
前殿为老王殿,正面矗立着李冰石像,头戴峨冠,身着长袍,目光炯炯, 神态从容,是东汉灵帝建宗元年所塑。神像后是一幅画屏——都江堰内外河 流分水鸟瞰图,渠水纵横,密如蛛网,真是“古堰飞龙泉,岷水阔三川”。神 像前是高高的祭台,铺上闪亮的黄绢,供奉着全猪、全羊、水果、糕点。祭 堂两旁,是穿戴黄袍道冠的鼓乐队。
祭典开始,鞭炮声声,祭乐齐鸣,香火四起,青烟弥漫,这是迎接水神 出宫。主祭官诵读祭文。在乐曲声中,后主神情肃穆,向皇天后土祭洒御酒, 三呼九叩,祭拜老王李冰。礼仪完毕,后主、花蕊夫人乘着流星辇,沿古驿 道,出宣威门,过玉垒关,去二王庙祭拜李二郎。
古庙依山傍水而建,背倚玉垒,面临都江大堰,重叠逶迤,隐现在玉垒 山麓,又曰“玉垒仙都”。古庙的山门,左右两边分立乐楼、戏楼,每逢庙 会、节日庆典,梨园子弟在此奏乐,唱大戏,热闹非常。
正殿内塑李冰神像,旁立大碑,上书“饮水思源”,表达人们对李冰开山
治水、惠泽天府的崇敬、怀念之情。后殿是李二郎神像,他头长三只眼(额 头正中是一只直眼),手执两刃刀,身带哮天犬,法力无边,又曰“灌口二郎 神”。后主按传统礼仪在祭文声中奠酒,焚纸燃香,顶礼膜拜,祈求庇佑。
最后,安步当车,来至渠首岸边的锦亭绣阁,祭拜水神,与民同庆。
只见古堰两岸万头攒动,人声鼎沸。古道上、山坡上、屋檐边、树权里 挤满了人,密如蝼蚁。彩幔蔽日,旌旗如林,华装盛服,五彩如云。叫卖声、 狂欢声、打俏声、歌声、鼓乐声此起彼伏,像岷江的水一浪盖过一浪。
一声“皇上驾到——”的开路吼声划破碧空,皇家仪仗队一路呼喝着传 下去,人群一片静寂。双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溢彩流光的皇家参典队伍,人 们踮起脚尖,寻觅主宰万事万物的皇上和美若天仙的慧妃。这时的后主和 慧妃笑立锦亭畔,俨然天宫的玉皇大帝和玉母娘娘临会一般。万众山呼“万 岁”,喊破嗓子,声浪经久不息。
主祭官母昭裔领参祭人员朗诵祭词:“继禹神功,都江堰渠。智凿离堆, 剑劈岷水。惠泽膏流,五谷丰盈。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天府之源,国之所 资。福我华夏,利济斯民。巍哉伟哉,日月同辉。君民同祭,罕世之举。刊 石立表,以纪奇迹。”
主祭副官李昊高声鸣赞:“大蜀皇帝宣旨《劝农桑诏》。”
全场鸦雀无声,万众屏息凝听,一个充满活力的声音响彻两岸:“刺史县 令其务,出入阡陌,劳来三农。望杏敦耕,瞻蒲劝穑。春鹧始啭,便具笼筐。 蟋蟀载吟,即鸣机杼。”
宣旨完毕,掌声雷动,似岷水奔腾,感谢皇上重农敦桑的政策。接着,二 十名少女向皇上、慧妃、正副主祭官献花。参祭人员向水神献花、献帛、献 爵、献牲,将祭品抛入江中。献礼完毕,主祭副官李昊一声令下,“轰—— 轰——轰”三声炮响,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开闸放水春灌开始。
只见几条魁梧、剽悍、粗粝的堰工汉子纵身跳上内河拦河构槎①,挥动劈 山巨斧,吼起川江号子,一声接一声的“哼哟哼哟”,震得地皮颤抖,江水倒 流。只听得“嚓——嚓——嚓——”砍断构槎上盘结缠绕的竹索,用碗口粗
① 构槎:用竹、木编织的堵水墙。
的大绳系住“杷脑硬”②,将缆绳重重抛到岸边。岸上二十来个彪形大汉接过缆 绳,架起弓步,奋力往后拖。吼着川江号子,越吼越粗犷,热烈,忘情,如 虎啸龙吟一般。号子在召唤生命的力量,号子在为水魂送行。两岸的官民陶 醉了,也跟着“哼哟哼哟”,忘情地吼起来。堰工汉子挥起劈山巨斧,“轰隆 隆—— ”一声巨响,拦河构槎像一堵厚厚的城墙轰然坍塌,掀起千堆雪。哗 啦啦,汹涌的江水分出几十支河流,似蛟龙,似奔马,网状般的春水涌入内 江,白浪滔滔,奔腾咆哮而去。
堰工们吼着震耳欲聋的川江号子,赤着足板,朝水浪打击着,当地人管 它叫“打水脑壳”,誓要江水安流顺轨,造福人类。两岸的百姓执着瓢盆锅 碗奔跑着,呼号着,争舀“头水”,意在祀神、祈福、免灾。不经意间,还会 舀上一两条桃花鱼呢!这时的两位主祭官早已飞马扬鞭急驰在驿道上,像离 弦的箭,抢在头水前抵达京都。那时的风俗是,若主祭官落在“头水”之后, 那年的水怪就会作祟,农作物颗粒无收。
“朕在想,这时的川西农夫正乐滋滋地挥锄开渠挖沟、喜迎头水进秧田 呢!”后主兴致勃勃道。
“都江堰伟大,不亚于长城!她像母亲的乳汁源远流长,哺育着一代代蜀 人,才有天府之国,才有刘备、孔明、李白、杜甫的群英荟萃!”花蕊夫人 激动得眼眶都潮湿了,为自己是青城人自豪。
“慧妃说得好!论辈分,都江堰是老大,长城是老二。”后主说得嫔妃、 众臣哈哈大笑,点头称是。
下午,百姓散去,文武百官聚集戏楼前,观看民间文艺表演。后主和慧 妃就座前排。
最动人心魄的要数最后的压轴戏《二郎擒孽龙》,那是将一个民间传说改 编成川戏而搬上舞台的。
帷幕徐徐启开,轻波荡漾。祭台上供品累累。一对金男玉女比肩凝立。
这粼粼轻波从何而来?原来是用水纹地衣布景而致!即后台装置机械, 鼓橐鼓气,前台上列管,引气于地衣之下。有节奏地鼓气,使地衣似水浪起 伏,让人如临江水一般。
这时,迎亲的唢呐声起,鼓乐齐鸣,一条孽龙披红挂彩,喜颠颠地出场, 但见那对金童玉女心旌摇荡,那是郡守李冰敬献的“供品”。孽龙正要上前调 戏,发觉那玉女面目狰狞,头长三只眼,吓出一身冷汗,方知上当,拔腿就 跑。这玉女三只眼喷火圆睁,唰唰地抽出三尖两刃刀直取孽龙,此乃灌口二 郎神。那童男“呵呸”一声,变成七头七身,抡起板斧、铜锤杀将过去,原 来是“煤山七怪”来助二郎除害。加上那只哮天犬,一齐围追剿杀,只见兵 器铿锵,上下飞舞,团团白光罩住孽龙。孽龙挺枪左冲右突,战了数合,杀 不出重围,便持枪一挺,身子一卧,从胯下逃窜,扑进河里。
帅男靓女两次瞬间变成三只眼的二郎神和七头七身的煤山七怪,吓得慧 妃香汗淋淋,双手抱着后主手臂。后主说:“别怕,这是川戏变脸,朕给卿壮 胆!”说完,拥着她看。
二郎神纵身跳入水中。孽龙在水底变成一只水鸭子,冲出浪尖,朝二峨 山飞去;二郎神遂变成一只巨鹰疾飞,俯冲下去,一双铁爪正好抓着鸭翅膀。 孽龙猛地一挣,挣断翅膀,逃进深潭,变成一条鱼;二郎神摇身一变,变成 一只鱼老鹬,去叨食其鱼。孽龙战不过,复上岸,变成一只毒蜈蚣来扫二郎 神;二郎神骤变成一头金鸡啄蜈蚣……
台上鏖战激烈,演员变脸,脸谱迥异,神奇莫测。台下眼如铜铃,脸上 肌肉唬得一愣一愣的,看得文武大臣、皇亲国戚一个个惊中有喜,喜中带狂, 交口称赞,如临其境。
花蕊夫人偎着后主悄声曰:“故事情节离奇,武打场面惊险,演员技艺精 湛,真是蜀戏冠天下!天下所无蜀中有,天下所有蜀中精啊!”
“朕和卿同感。孽龙再变,也变不过二郎神,说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好戏,好戏!”后主附和道,眼睛不离戏台,像黏胶贴 在台上。
“看,孽龙又在变脸谱!”花蕊夫人兴奋得拍拍后主,高叫道。
只见孽龙口吐毒液,趁浓雾四起,逃到青城山王婆岩,变成一个壮汉。 这时,肚中饥渴,来幺店子吃甜水面。人未跨进门槛,壮汉就粗声粗气道:
“老板娘,来三碗甜水面!”
“好哩,三碗甜水面!”老板娘白发苍苍,却神清气朗,声音如年轻少妇 的一般清脆。
壮汉刚一坐下,老板娘就笑盈盈地呈上一海碗面条。孽龙张开大嘴,狼 吞虎咽。与其说是吃,莫如说是倒,几口便把面条吞进肚里。正要吃第二碗, 忽然肚内翻江倒海,肚皮七拱八翘,疼得大汗淋淋,满地打滚。“哇”的一 声,面条哗啦啦全倒出来,吐了一地。俯首一看,这哪里是面条?分明是一 根根铁链。他惊恐万状地拾起头,站在他面前的不再是幺店老板娘,而是神 力无边的骊山老母。他想说话,喉头卡着一根“面条”,不,是一条铁链,疼 得它嗷嗷怪叫,遍地打滚。
“哦呀——”花蕊夫人尖叫一声,头倒在后主肩上。
后主抱着她:“别怕,别怕,卿看那铁链是纸做的呀!”
她抬起头,二郎神追赶来了,只见骊山老母将铁链的另一头交给二郎神, 二郎神喜孜孜地接过铁链,拱手作揖:“谢谢骊山老母大慈大悲,下凡助吾父 子二人降妖除魔!”
这时,煤山七怪、哮天犬也赶来,跪地谢恩:“川西百姓不忘骊山老母的 恩惠!祝骊山老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全起来吧,堰区黎民百姓等着你们哩!”说完,骊山老母驾起一朵祥云, 往长安飞去。
二郎神一行数人将孽龙从王婆岩龙洞子地道,押到离堆脚下的伏龙潭,锁 在老王庙的铁柱子上,喝令它乖乖地吐水灌田。一条作恶多端的孽龙,终于被 降服了。
帷幕落下后,观众掌声不断,仍愣眉鼓眼地盯着戏台,久久不肯离去。
花蕊夫人怔怔地坐着,半天才回过神来:“臣妾不怕了,这绝技太震撼人 心了!真是出神入化!”
后主道:“这就是川戏艺术的独到之处,把民间绝活带到舞台上来,让人 耳目一新。你喜欢看变脸,朕令王昭远天天给卿表演就是了!”
教坊俳优见观众迟迟不走,只好再次出场谢幕。 次日,后主和花蕊夫人祭拜祖宗后起驾回京都。
② 杷脑硬:当地土语,指构槎上端最结实部分,用缆绳拴牢,另一头抛向岸边,船工 向后拖,构槎倒塌,江水便流入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