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求职面试,换位思考主考官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
求职应聘时,若进入到面试阶段,那么说明你在年 龄、学历、工作经验等硬件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面试 官需要了解的是应试者真实的一面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 可以说,面试就是一场针对印象的考试。这就需要我们站 在“挑人”的一方反向思考,让自己的表现与所求的职位相匹配。
不经意的细节,可能就是面试成败的转折点
当你接到面试通知时,就说明你的学历、专业、经验等硬性指标是 与所求职位匹配的, 你距离被录用又近了一步。但是,面试过程中,有 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很多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人, 只是因为在一些细小 问题上表现失当,给面试官留下恶劣的印象, 最后与向往已久的职位失之交臂。
有一家正处于创业初期的公司,地址在城郊工业开发区,距离市区 比较远。企业需要一名部门经理,为此总经理亲自到市区的人才市场组 织了一次初试,定下来几个人,并通知他们到郊区的公司里进行第二次 面试。其中有一位先生收到了公司的面试通知书, 那上面已经写明了公 司在开发区的地址、乘车路线和具体联系电话,并且,在附近国道和主 要路口上,都有那家公司的广告。但是,那位先生从市区出发直到与总 经理见面,总共给公司打来六通电话。后来, 总经理叫他的助理简单应 付几句就把那位先生打发走了。总经理说,他当时在想:“公司初创, 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快速展开。这样一个效率低下、连路都不会走的人,不可能胜任我们那个部门的经理。”
这个人就这样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机会,因为他不懂得别人很忙、别 人的时间很宝贵。其实,在企业中, 上级领导的时间是很有限的, 他们 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事情,还要时刻关注着公司的内部,他们必须提高办事的效率,因此他们也不喜欢这些办事没有效率的人。
一些看似很小的细节,却透露着你的个人习惯和修养,推己及人, 你就会懂得如何收敛让人反感的言行举止,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而 且,你要知道, 即使被录取了,也并非高枕无忧进入一个新的单位、新的环境后,考验无处不在,你的印象分依然会影响你的前程。
一家IT公司,同时招进来两名员工——李敬和齐家诚,他们都是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大学应届生。
因为两个人都要熟悉公司的环境,所以公司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 务——统计最近一个月来地铁站播放动画的市场行情,最后上报公司汇 总。面对同样的工作,两个人的表现却完全不同。李敬知道第一个任务 一定要完成得干净利落,所以一接手就开始执行。哪个地方需要做报 表,哪个地方需要编一个小程序,哪个地方需要做图,他都认真细致地完成。
而齐家诚则有一些爱玩,觉得身边没人监管着干活,很自由,先拖了几天后,才像在学校大考前那样拼命突击完成工作。
他们将任务提交之后,李敬受到了主管表扬,而齐家诚则被批评。 说实话,他们两个都是新人,虽然李敬的任务做得比齐家诚更完整一 些,但差别并不是很大。他们之间唯一能拉开差距的,是李敬不打折扣的执行力。齐家诚被评价为执行力不够、责任心淡漠,这个差距, 如果他不改变工作态度,是永远追不上李敬的。
一些看似很小的细节,透露着你的个人习惯和修养,推己及人,你就会懂得如何收敛让人反感的言行举止,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态度放平和,紧张和过分放松都需要“治疗”
求职面试,是对自己的一场重要考验。面试成功与否,不仅决定了 你能否得到所求的职位,还关系到你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你的自我 评价。面试有些紧张感是正常的,可如果过分紧张,就会使你的表现失常了。
李晓峰在工作3年之后,获得了一次宝贵的面试机会。如果这次面试 成功, 他将进入这家业内有名的大公司,工作待遇和上升空间都会比以前好得多。
李晓峰很重视这次机会,他一早就起来洗漱,穿戴整齐,整理好面 试资料,九点半准时来到面试地点。面试官有两位,是对方公司人力资 源部门主管和一位专员。李晓峰刚坐下,又有一位领导模样的中年男人 走了进来,一位面试官介绍说这是市场部孙经理。李晓峰在心里猜测,这位有可能是自己未来的上司,这次一定要好好地表现一下。
在介绍自己工作经验的时候,李晓峰的双腿总是不停地抖动,这让面试官们感觉很不舒服。但李晓峰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 在之后对新职位认识的陈述中,他又不自觉地摸自己的鼻子,借此平定紧张 的情绪。对面的孙经理微微露出一种不耐烦的表情,这次李晓峰有所发 觉,于是一阵心慌意乱,本来自己昨天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一着 急什么都忘记了。不一会儿, 孙经理就出去了,剩下的面试官问了几个 无关痛痒的问题,就匆匆结束了面试。李晓峰明白,这个好机会很可能
要与自己擦肩而过了。
或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遇事胆怯退却的时候,如果别 人在一旁好心地安慰说: “别紧张! 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么,我们自 己也会在心底无数次地对自己说:“别紧张, 别紧张! ”但是,不幸的 是,这种办法往往会使我们更加不安。非但开始的紧张感尚未消除,反而给自己制造了更大的紧张感。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紧张情绪出现时,首先不要采取与之相对的 措施, 要坦然地面对和接受自己的紧张,告诉自己紧张是正常的, 相信 很多人在同样情况下可能比你更紧张,想象一下有可能出现的最坏的结 果是怎样的。其实这是在与自己的紧张心理对话。当消除了对抗情绪之 后,体验、接受这一切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你也可以从容地应对眼前的一切,有条不紊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陈冬大学毕业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半年内,他找了很多份工 作,也有几次面试机会,但都因为他结结巴巴的表述而被拒。这多少让他有些灰心。
这天,他在招聘现场看到有一家不错的房地产公司在招行政专员,于是凑上去递了一份简历。其实陈冬的学校和专业都不错, 这一次他也接到了面试通知。
很快,到了面试的时间,陈冬早早地来到了面试现场。事实上,参 加面试的只有三个人,而公司好像故意要给他们制造压力一样,竟安排了好几位面试官。
轮到陈冬面试时,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走了进去。在面试 中,面试官问的问题非常刁钻,这让陈冬回答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和前几次不同,陈冬并没有因此而慌乱,而是沉着冷静地作了回答。
很快,就在面试完的第二天,他接到了录用通知,成为那家企业的 一名正式员工。谈起这次面试成功的经验,陈冬笑了笑说: “其实我比 任何一个人都渴望得到这份工作,但是前几次的失败让我深知,强烈的 欲望会让我紧张,于是我对自己说, ‘即使不被录用,也没有关系,我 又多了一次实战经验。’”事实上, 正是陈冬的这种淡然心态让他非常
放松,他才得到了这份梦寐以求的好工作。
在需要表现自己内涵的时候,害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这种糟 糕的心理会逐渐蔓延,吞掉你最后一点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丢掉 包袱, 从根本上解决紧张的问题。在进入面试环境时,要认识到自己是 与对方抱着一个共同的意向和目标才聚在一起的,双方关系是平等的, 诚恳、真挚、全身心地投入, 不计较个人的脸面,患得患失的心理自然
会被克制和排除。
相对于那种手心出汗的紧张者,有的人正好相反,在面试中表现得 很是随便,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这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 让面试官感觉这个求职者对于面试的结果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这在应聘者本身看来或许是一种放松的表现,但是很容易在考官的 心中留下对工作不积极、不热情、不主动争取的印象,最终导致面试失败。
过于紧张和过于随便,都不是让人欣赏的态度,需要我们进行适 当的自我调节。在有紧张畏惧的心理时,面试前做几个深呼吸或者在心 理上暗示自己不要紧张,都会起到很不错的效果。至于表现随便的应聘 者,既然面试结果对你来讲不可能无所谓, 那么不如态度认真一些, 以免让考官误解你是个不积极的人。
折服考官的是底气,而不是盲目的自信
现代人不再是坐待“伯乐”的谦谦君子,为了使自己的才智和潜能 得到最佳的发挥,人们往往需要自我推荐。招聘的面试、求职的自荐,都需要使用恰当的言辞、充分地展现“自我”,以求得认同。
那么,怎样的自荐方式,才能获得考官的青睐呢?
马宇毕业于北方某一本院校,人长得高大帅气,更让人佩服的是, 大四那年,他已经很顺利地出了两本小说。这件事在当时还引起不小的轰动呢!
毕业之后,马宇很自信地到省日报社应聘,他没有去人力资源部,而是直接去了老总的办公室。还没等老总张口,他便口若悬河地介绍自己,最后又把自己的两本书作为压轴戏,很骄傲地拿出来放在老总的面前。
老总看了一眼包装精美的作品集之后,淡淡地笑道:“上学阶段 就能出书,真的不错。不过我现在真是有点忙,等我读完了再给你回复 吧。你先去参加我们报社组织的笔试, 只要你有真才实学, 这份工作,你是不会错过的。”
马宇听了老总的这些话,就像吃了颗定心丸一样。那场据说分数占 60%的笔试,他没怎么准备便去参加了。因为他几乎肯定,像自己这样优秀的人才,到哪里都是广受欢迎的。
当马宇估计老总差不多已将那两本书读完,且充分领略了自己的文 采的时候,他又去了老总的办公室。老总似乎已经把他忘记了,语气淡淡地问他有什么事。
马宇提醒道:“老总应该记得我的,我是那个读书时就出作品集的 毕业生,我想您应该把我的书看完了吧。关于这份工作,您是否觉得我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老总这才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笔试成绩出来了,如果你已经 接到了面试通知,可以在两天后再来。至于你送给我的书, 很抱歉我想不起来放哪儿了,你可以去隔壁问问我的秘书。”
原本十分高傲的那颗心,那一刻沉到了最低谷,因为气愤,马宇说 话的语气也带着明显的激动。他抑制不住地质问道: “凭着我的成绩, 难道我在这些应聘者里还不算优秀吗? 我的那些书, 还不足以说明我的实力吗?”
老总放下手中的工作,等他说完了,才慢慢解释道:“我们当然需 要很多出色的记者, 但是也请你一定要记住,你所最引以为荣、最看重 的东西,在别人眼里,或许并不怎么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你 没有理由要求别人将你手心里的宝贝也同样奉若明珠。我欣赏你的自信 和才气,但我不喜欢你的骄傲和自得。在我的眼里,任何一个应聘者, 不管能力大小,最重要的就是谦虚。毕竟, 在别人那里,你也许只不过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
初入职场,因为年轻,人往往容易好高骛远、争强好胜、急于求 成,还没干什么事就想获得别人的认可,稍微受点打击就受不了, 稍微 有点成绩就骄傲,显得过于肤浅;且往往会失于经验不足,缺少对公 司、单位文化环境及人际关系的了解,对工作可能也会缺少必要的历练 和学习。急于出头的结果就是你将过早地被毙掉, 因为单位雇用你是为 了让你贡献力量,而不是只为培养你成长。你要展示给考官的,不是你本来有多么“优秀”,而是你与岗位相匹配的专业素质。
两年前,张萱离开了工作3年的国企,跳入“商海”中,做了一名普 通的销售人员。当时,她没有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 因为她觉得市场并不一定认可她在国企的辉煌。
张萱为自己整理思路:自己3年的国企工作经验可以看作一个纵向坐 标,她了解房地产从物业到开发的全过程; 如今, 市场是个横向坐标,她需要对行业进行全面了解。
一次,张萱参加一个大型的人才招聘会,来到一家心仪已久的公司的展位前。她早就听说过, 这家公司人事主管工作能力一流,手腕强硬,同时也是个极为难缠的傲慢人物。张萱决定和他谈话时要直奔主题,用能力来证明自己。
“这么大的人才招聘会,我只关注两个公司,最后还是把简历投给了贵公司。”张萱递上简历,非常真诚地告诉考官。
主 考 官 立 刻 有了 兴趣 ,试探着说 了 一 句: “ 你对我们 的期 望别太高。”
张萱的话接得很有技巧:“我从事这行的培训,从第一家到最后一 家,经典案例始终是你们。现在,我想亲眼看看我听过的经典案例到底是怎样运作的。”
主考官立刻被她的话所吸引,就这样,张萱赢得了面谈机会。
在面谈中,经过一番问答之后,主考官允许应聘者发问。到张萱 时,她的第一个问题就引起考官的兴趣: “在北京市刚刚评选出的金牌 发展商中,你们处于哪个档次?”“据我估测,你们的收入应该是 … …
那你们的转型是怎样操作的?”
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让主考官惊讶异常:“你对我们经营策略了解之深入,如同你是策划者一样。”
张萱的表现,彻底折服了傲慢的主考官。
面试场上,你的表达艺术标志着你的成熟程度和综合素养。交谈要 掌握分寸,不能喧宾夺主。回答问题要力求把握要点,精练准确, 有条 理,不走样。讲话在精而不在多,说话过多就难免有失稳重。说话要力求把握要点,说一些无关的事于己不利。
在职业起步的短短道路上,想要得到更好、更快、更有益的成长,就必须以归零思维来面对这个世界。把自己的姿态放下,把自己的身架放低,让自己沉淀下来,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适应环境、接受挑战。
不作秀,简洁中肯地回答考官的问题
假如你急于谋得一份职业,那么,你必须密切留意劳动市场的动 态,大量收集职业的情报,预作心理的准备。求职找工作, 现在是不折 不扣的买方市场,哪个稍微像点儿样的单位一说招人, 主管部门办公桌上的简历就能堆半尺高。
不管你是刚毕业需要找第一份工作,还是工作了几年想要换个新的 环境,你都不可避免地要去面试,接受主考官的“责难”。只有了解 那些主管招聘的人力资源经理怎么想,你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好自己的准备。
在进入一家单位之前,肯定是要先通过面试,才有可能得到这份工 作。那么,对于面试官来说, 面试的目的是什么? 当然是为企业挑选合 适人选, 以供企业发展之用。那么在挑选的过程中,面试官又最在意什 么?是应试者的能力、素质、知识、经验等是否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 面试官需要了解的是应试者“真实”的一面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而面
试者的目的通常是尽力让自己的表现符合公司的要求,以此谋取职位。
由此,我们可以换一个思维方式,假如你是公司人事部的人,作为主考官为公司招聘,会怎么看待那些应聘者?
显然,在一大堆的简历面前,很多人员都会选择直接淘汰掉自认 为不够优秀的。所以,你作为一名应聘者,首先一定要把自己的简历做 好,把自己的优点描述上去。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进去之后 自身能力就会被发掘, 因为那就等于是在说: “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完成 任务, 今后还要大家带着我去学习, 我一个人完成任务可能不行。”当 你是主考官的时候, 你会需要这样的人吗?当然不需要。所以你也一定不要做这样的人。
简历主打的优质印象,目的是让对方把你筛选出来。到了面试阶段,对于一些问题据实回答,反而更能体现出你的真诚和坦率。
比如,当你被问道:“你喜欢出差吗?”你可以直率地回答:“坦 率地说,我不喜欢。因为从一地到另一地去推销商品并不是一件惬意 的事。但我知道,出差是商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推销员的主 要工作之一。所以说,我不会在意出差的艰辛,反而会以此为荣, 因为 我非常喜欢推销工作,我想这一点更重要。”又如, 主持面试的经理问 你:“如果我们接受你,你会干多久呢? ”如果你这样回答: “没人愿 意把一生中最为宝贵而有限的时光花在不停地寻找工作当中;也不会有 人甘愿把他所喜爱的东西轻易放弃。就拿这份工作来说,如果它能使我 学以致用,更多地发挥我的潜力,也能令我从中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与技 能,并且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么我没有理由不专心致志地对待我所热爱 的工作。”那么,你所表现出的机敏、坦诚的个性一定是招聘者最为欣赏的。
在一大群匆匆忙忙的求职者中,如果你能给人一种特殊而深刻的印
象,那么你求职成功的概率无疑会增大很多。
当一个人习惯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事情,善于用别人的习惯来 看待问题,能置身己外地评判自己, 这种胸怀眼界,将直接提升他的高 度。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想到别人之所想,才能够做得让别人满意, 才可以说到别人的心里面去。所以, 我们不仅应聘的时候要牢记这个准 则,在生活中,与人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在工作中,需要向别人推销产 品的时候等, 也要学会一种更深层次的换位思考, 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事情,并养成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