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竹子依然微笑不语。
全冠清见虚竹子不言不语,不知他想弄什么玄虚,正要喝问之时,忽觉两手曲池穴微微一凉,旋即便感到一阵木麻,情知又中了“生死符”。
全冠清号“十方秀才”,应变之能确实是非同小可.当下他将长剑架在王语嫣咽喉之上,厉声道:“虚竹子,你纵是点了我的穴道,但只要这长剑动得一动,这位姑娘气管一旦被割开,后果如何,你应该知道!”
虚竹子心头也微微一惊,心知全冠清之言不虚。此刻全冠清穴道虽然受制,但要勉强动一分、二分还是可以。宝剑如此锋利,自然能轻而易举地将咽喉割开,一旦如此便再无挽救之余地。
当下微一沉吟,便道:“全总管,今日之事咱们便算打了个平手,又何必闹个两败俱伤?只要你将这位姑娘放了,我虚竹子保证替你解除‘生死符’。”
全冠清道:“此言当真?”
虚竹子道:“在下在江湖中也薄有微名,岂能言而无信?”
全冠清道:“在下信得过你,可是……”
边说他边看了看身边这几位女子,言下之意自然是不放心她们。
虚竹子道:“全总管尽请放心,此事在下自有分说。”
全冠清又道:“那么在下的这几位朋友,阁下打算怎么办?”
虚竹子道:“今日咱们不分高下,全总管等一行人可自行离去,他日相逢再决高低,不知全总管意下如何?”全冠清道了一声:“虚竹子,在下信你是大丈夫!”
言毕,将王语嫣放了。
王语嫣甫一脱困,木婉清和钟灵早已挺剑而上,将长剑抵在全冠清胸前。
全冠清凌然不惧,只冷冷地看着虚竹子。虚竹子疾声道:“两位姑娘请住手!”
钟灵道:“虚竹子,你真想放了他不成?!”
虚竹子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请两位姑娘见谅。”
木婉清微一沉吟,“哼”了一声,便撤剑退下。
钟灵却怒声道:“虚竹子。这全冠清和游坦之是江湖中的大魔头,对这等背信弃义之徒,你还讲什么江湖道义?”
虚竹子严肃地道:“钟姑娘,他们既种孽因,便将会有业报.请放开他!”
钟灵见虚竹子如此,又急又怒地道:“虚竹子,纵虎容易,擒虎难,总有一天你要栽在他的手上!”
言毕,钟灵恨恨地退下。
虚竹子遂向全冠清走去,伸手在他身上拍了几拍,替他取出了“生死符”。但随即又点了他的穴道,道:“全总管,只好委屈了。凭总管的武功,三个时辰之内定然能够冲开被封之穴。”
全冠清“哼”了一声道:“咱们后会有期!”
虚竹子对众人道:“我们走吧。”
钟灵却道:“且慢!”
虚竹子瞪着钟灵,道:“姑娘还要干什么?!”
钟灵道:“虚竹子,你不但放了他们,难道还想让他们追上我们不成?”
虚竹子道:“我哪会有此意?”
钟灵却不再理他,径自走到全冠清身边,嘻皮笑脸地道:
“总管大人,适才本姑娘被你逼得精疲力尽,现在本姑娘要向你借这几匹马用一用,不知成不成?”
这不是明摆着戏弄全冠清吗?她要牵马自去牵好了,又何必多此一问?
全冠清心头气恼,“哼”了一声,并不言语。
当下一行人将五匹骏马牵过来,两人合乘一匹,因有五匹马,故而虚竹子能自乘一匹,众人快马加鞭.向少林寺奔去。
不一日,众人便到了嵩山脚下,弃马而行,向少室山上走去。
河南少室山山势颇陡,山道却是一长列宽大的石级,规模宏伟,工程着实不少,那是唐朝高宗为临幸少林寺而开凿,共长八里,曲折而上,只见对面出上五道瀑布飞珠溅玉,奔泻而下,再俯视群山,直如蚁蛭。顺着山道转过一个弯,遥见黄墙碧瓦,好大一座寺院。
未几,一行人便到了少林寺寺门之外。
直到此刻虚竹子才想起,少林寺素来规矩是不准女子入寺的,当下不由得大是犯难。
钟灵“哼”了一声,道:“有什么了不起,这些老和尚成天都道空便是色、色便是空,如此强分男女,真是心有碍滞!”
虚竹子一听此言,不由大吃一惊道:“钟姑娘此言暗含禅机,如果你身在佛门。定然会成为一代高僧……”
钟灵大声嚷道:“你说什么,你竟然想让我作和尚?!”
众女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虚竹子道:“话虽如此说,但这是人家的规矩,我还是先去通禀一声吧。”
言罢,便向寺中走去。
到了大门口。虚竹子低头恭身道:“弟子虚竹子前来求见师父慧轮。”
等了一会儿,却没有回声,虚竹子又大声重复了一遍,依然没有声息,当即抬起头来.向寺内看去。但见少林寺之中冷冷清清,竟没一个人影。
虚竹子从小便生长在少林寺当中,知道少林寺的大门之处,不论白日黑夜均有知各僧人值守,此刻怎地一个人都没有?
虚竹子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少林寺一定是出了大事,正沉吟不决之时,一众女子已经来到了他身旁;见了这情景。均感到诧异,却听钟灵道:“少林寺的和尚难道都还俗了不成?”
王语嫣疾忙道:“三妹,不得无礼。”
虚竹子道:“你们在这等一等,我先进去看看。”
不待众女子应声,虚竹子早已向寺内掠去,身形晃了几晃.便消失在那重重屋宇之中,
五台山清凉寺方丈神山上人,和原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师在武林当中,并称“伏虎降龙”两罗汉.武功造诣端的非同小可。
神山上人少年之时,曾经想在少林寺出家,六十年前前来投拜求戒,但当时的少林寺方丈与他言谈之时,却觉得此人虽然天赋过人,但其心胸狭隘,故而婉言谢绝了他,请他改投他寺。
神山上人因此跟少林寺结下了仇缘。
因此缘故,神山上人在一年之前,曾率领天竺高僧前来少林寺寻衅,硬说少林寺的七十二项绝技是来自天竺之国。少林寺玄慈方丈为了证明此事,便将《般若掌法》、《摩诃指秘要》、《大金刚拳神功》三本武功秘笈,拿出来给当时在场的几位高僧观看,以证明这三项武功乃少林寺前辈所创。
当时前来作证的高僧有:开封府大相国寺观心大师、江南普渡寺道清大师、庐山东林寺觉贤大师、九安净影寺融智大师、五台山清凉寺神音大师(神山之师弟),这几位高僧都是别派高手耆宿,身份有关,不便窥探少林寺的武功秘本,故而他们只看这三部经书的序文、跋记,便将书本合上还给了少林寺僧人。
而神山上人却非常认真,一页一页地慢慢翻阅,似乎是想在书中找到什么破绽,然后拿来反驳玄慈方丈。
然而神山上人的本意,却是要窥探少林寺的武功秘笈。神山上人天生睿智,实在是聪明过人。这三本武功秘笈他不过看了一遍,便将其牢牢记在心上、待少林寺之事了之后,他便回到五台山清凉寺闭关一年。
谁知竟在短短一年之中,神山上人已将“般若掌法”、“摩诃指秘要”、“大金刚拳神功”这三项少林寺绝技练得炉火纯青,造诣非浅。
非但如此,连他的师弟神音大师也对这三种绝技略有心得。
师兄弟两人虽然练会了这三项绝技,但每当想起少林寺那浩如烟海的武学秘笈,不禁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武台山清凉寺本身也藏有不少的武功秘诀,除了四、五项之外,其余都粗鄙简陋,这情形更使得神山上人和神音大师两人感到气忿。
神山上人虽然是五台山清凉寺的方丈,但其武功造诣在江湖当中颇负盛名。曾与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师号称武林当中
“降龙”、“伏虎”两罗汉,而此刻少林寺玄慈大师已然圆寂,昔日在江湖当中并峙而立的两位高僧,便只剩下了神山上人。
神山上人终于按奈不住对少林寺武学的觊觎之心,与师弟神音大师一商量,两人均对自己的武学修为颇为自负,言谈之间竟毫不将少林寺放在眼里,便打算前往少林寺或索取、或巧取、或豪夺少林武学。
师兄弟两人雄心大发,那怕是与整个少林寺为敌,也在所不惜。当即空手下山,向少林寺奔去。
不一日便到了河南嵩山少林寺。
名贴递进去之后,少林寺急忙将两人迎进寺中,礼数甚为周全。
少林寺自玄慈方丈圆寂之后,方丈之位便传给了玄渡大师。
少林寺合寺上下,对上一次神山上人前来滋扰之事,犹自心怀愤懑,但神山上人在武林当中的名头实在是太响,故而由方丈玄渡大师亲自率领少林寺三十多位玄字辈高僧,在达摩院中接待神山上人和神音大师。
玄字辈僧人乃少林寺辈份最高的僧人,如此接待神山、神音两师弟,本身就可算是武林当中一件奇闻。
宾主见过之后,玄渡大师道:“神山、神音两位师兄,自去年在敝寺大展神智之后,一别又已经年,不知别来无恙乎?”
玄渡大师此刻早已年逾六旬,白须长垂几达腹部,显得宝相庄严,气度不凡,实乃一代高僧模样。
神山上人年岁虽与玄渡大师相若,玄渡称他一声“师兄”,也到在情里之中,可这神音大师年不过五旬,也被少林寺的方丈称作“师兄”,这虽然是玄渡大师的谦词,但这样一来,便使得神山、神音更加桀骜不驯。
却听神山上人道:“玄慈方丈昔年与贫僧并誉江湖,谁知此次前来,坦瓦依旧,人事已非。玄慈大师乃少林寺硕果仅存的高僧,虽说我佛弟子不应该执着于色相,但贫僧委实是割舍不下。”
昔日玄慈与神山并列江湖之时、若论武功神山上人犹在玄慈之上,但若论那佛法的精微大义.却又以玄慈为高。神山上人此言可算是无礼之极,言下之意便是,少林寺除了玄慈方丈之外,已再无能人。
少林寺三十多位玄字辈高僧听了此言,不由得脸色大变,但少林寺素来以清规森严而享誉江湖.虽然听了这等无礼之言,但方丈没有发话,俱都瞪视神山上人和神音大师两师兄弟。
玄渡大师脸上依然平和如常,道:“神山师兄对敝寺玄慈师兄的一番佛门之情,实在令人钦佩、不知师兄此次前来有何要事?”
神山上人道:“贫僧年前来贵寺之时,曾说过少林寺武学全都出自于天竺之国,想来各位大师并不以此言为然罢?”
玄渡见他旧事重提,不由得心中一懔,但依然语气平和地道:“本派七十二绝技确实是敝派的前辈高僧所创.并非来自于天竺。但天下武学虽然浩如烟海,但也难免有相同之处,此乃常情。依贫僧看来,神山师兄大可不必如此慎重其事。贫僧此言不知师兄以为然否?”
神山上人微微笑道:“既然玄渡大师承认,少林寺武学是来自天竺的,那贫僧今日便有一不情之请。”
达摩院大殿之中,坐着的这三十位玄字辈高僧,听神山上人竟如此蛮横霸道,当即便有一人挺身站起,大声道:“神山方丈,方才敝寺方丈并未承认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全都来自于天竺之国。小僧冒昧提醒,尚请大师恕罪。”
此人便是玄生大师。
玄生大师身材魁武,在这三十多位玄字辈高僧中,他的武功虽然只属中等。但其为人却极是刚烈。
神山上人听了此言,并未答理玄生大师,犹如未见到他一般,自顾对着玄渡大师道:“玄渡师兄,对少林寺绝技小僧也颇有心得,今日前来一则是为了向诸位高僧讨教少林寺武功,另一则却是想向贵寺借阅藏经阁中所藏经书。”
此言一出,众僧俱皆大惊。
神山说他会少林寺武功,这已让少林寺僧人大感震惊,而他居然明说要到藏经阁中去阅览少林寺武功秘本,群僧心头均感骇然。
却听玄生大师又道:“神山方丈所会的敝寺武功,想来便是“般若掌法’、‘摩诃指’、‘大金刚掌”这三项吧?”
神山上人目露精光,瞪着玄生大师,一字一句地道:“不错,贫僧只会这三项少林寺武功。”
玄生大师道:“神山方丈那过目不忘的本领.确实令小僧深感钦佩。”
玄生此言便是说,神山上人上一次来到少林寺之中.看了这三种武功的秘本便牢记在心,回到五台山清凉寺闭关一年,便即练成这三项神功。
话虽说得客气.其实已经是在指责神山上人偷窃少林寺武功。
少林寺包括玄渡大师在内都有这种想法,但他们乃有道高僧,佛家讲究嗔戒,但玄生如此说,也或多或少可以杀一杀神山上人的威风,故而玄渡大师并未出言阻止,仅站在一旁静观待变。
神山上人岂有不明之理,他个头虽小,但其说话声音本来就十分高亢,这一怒之下,更是声震大殿,道:“贫僧虽然不才,但仅仅在一年之内.便练成了‘般若掌法’、‘摩诃指’、‘大金刚掌’,而这三项绝技少林寺中任何一位僧人,想要练成其中一项,也必须化上数十年的心力,这是不是事实?”
玄字辈高僧听了此言。俱黯然失色,垂头不语。
神山上人虽然已承认偷学了少林寺武功,但一众少林寺僧人竟没有一个人出言相责。就连性情暴烈的玄生大师也默然不已。
神山上人见自己一言便震住了少林寺的三十多位高僧,心头之得意自然不用多说,当下只冷冷地看着玄渡大师。玄渡大师低宣了一声佛号,道:“神山师睿智过人,此乃百年难遇的才智之人,贫僧佩服。”
神山上人道:“天下佛门一家。众生如一.贫僧虽然于武学一途颇有悟性.却也不敢因此我慢贡高,只要诸位师兄弟不嫌弃的话,贫僧愿留在少林寺中,共同参详少林寺前辈所留下的武林瑰宝。若幸而有所领悟,贫僧一定不敢藏私,定公诸于众,以求将少林寺武学发扬光大。”
少林寺高僧修行再好,听了此言立刻便有数人勃然大怒,戟指喝道:“狂妄!”
玄渡大师道:“神山师兄虽然是一片好心.但敝寺素来有规矩.本寺藏经阁中的经书是不许外人翻阅的。便是本寺弟子,若不是性情仁厚,也难以进入藏经阁。神山师兄之言不提也罢。”
神山上人又道:“既然非本派弟子不传,那么贫僧愿投身少林,请玄渡大师剃渡,不知可否?”
玄渡大师道:“阿弥陀佛,神山师兄乃五台山清凉寺方丈,在武林又极享盛名,少林寺再狂妄,也不敢如此。神山师兄言笑了。”.
神山上人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确实是出自一片至诚之心,还望玄渡方丈体察。”
玄渡大师道:“正如师兄所言,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忝为少林寺方丈,怎敢不遵循上代方丈的法旨?”
神山上人脸色一黑,怒声道:“这是何意?”
玄渡大师道:“神山师兄要来少林寺剃渡一事,数十年前敝寺方丈灵门神僧已有明确的答复,贫僧只得遵守。”当年神山上人到少林寺求师,还只一十七岁。少林寺方丈灵门神师和他接谈之下,但觉他锋芒太露,我慢贡高之气级盛,器小易盈,不是传法之人,若在寺中做个寻常僧侣,他又心不能甘居人下,日后定生事端,是以婉言相拒。神山这才投到清凉寺中,只三十岁时便技盖全寺,做了清凉寺的方丈。神山上人天资颖悟,识见卓超,可算得是武林中的奇才。
神山上人冷冷地道:“贫僧当时方才十七岁,不能见容于灵门神僧,贫僧无德无能,自然无可奈何。谁料数十年之后,少林寺依然如此心胸狭隘,依然将贫僧拒之门外,不过这一次……嘿,嘿……”
玄渡方丈听他此言不善,一股寒气直窜心头,双掌合什,道:
“神山师兄,有何见谕?不妨明示。”
神山上人飞扬拔扈地道:“贫僧和敞师弟此次前来少林寺,已存了求法之心,只要少林寺能将贫僧二人赶出去,那贫僧二人自然无话可说。但如果诸位师兄弟技不如人,那便只得收留贫僧二人!。”
三十多名玄字辈高僧听他居然挑明了要与少林寺作对,此人武功之高,心术之慎密,当世罕见,不由得霍然站立,面色凝重,同时高宣佛号道:“阿弥陀佛!”
玄渡大师道:“师兄武功超群,此乃人所共知之事。曾听江湖传言,师兄说过:僧人过问俗事,便落于下乘,故而师兄少在江湖中走动,一直在五台山清凉寺清修。此刻如此行事,师兄不觉得言行不一么?”
神山上人道:“玄渡方丈,咱们话已到了此处,便不用再绕山绕水了吧。少林寺有僧众千余人,尽可一涌而上,将我师兄弟二人打杀了。这不但维护了少林寺的清誉,而且江湖当中也不会知道此事。”
这早在神山的算计之中。尽管他武功高强,但要他只凭二人将少林寺挑了,只怕他尚没有这个胆量。适才“一涌而上”云云,不过是用言语挤兑玄渡方丈而已,要他答应公平比武罢了:
果然,玄渡大师道:“师兄也把少林寺看得忒小了。既然师兄定要切磋武艺,那么咱们便按江湖规矩行事罢。”
神山上人心头大喜。但面上却不露声色地道:“不知方丈是想三场定胜负,还是想用车轮 大战?”
玄渡大师不禁一愣,心头暗想:神山上人的武功实在是深不可测,在坐的这些同门师兄弟中,恐怕没有一人是他对手,自己方才既然说了按江湖规矩办事,那么神山上人提出的三场定胜负,便不为过……
却听玄生大师又道:“神山方丈,据方才所言,大师仅有师兄弟二人,此刻大师说三场定胜负,莫非大师还另有帮手不成?”
神山上人道:“此次前来少林寺,便只是贫僧师兄弟二人。”
玄生大师又道:“那么……”
神山上人道:“由贫僧打第一场,蔽师弟打第二场,假如少林寺高僧连赢两场,那自然不用再比。但如果我师兄弟饶幸打个平局,那么贫僧再与少林寺高僧拼比第三场,如此大概算是公平了吧?”
神山上人此言不但公平,而且对少林寺大为有利。因为他已打过一场,无论如何在第一场当中,他的内力必定消耗不少,再打第三场。从实力上来说.神山上人的内力肯定会受到影响。
但神山上人既然提出这种比法,那么肯定是有恃无恐了。玄渡大师虽知少林寺已然占了便宜。但心里边总是不踏实。如果真的不幸落败,那却如何是好……
玄渡大师正在委决难下之时,却听玄生又道:“神山大师。这不是武林当中的比武较量,对于少林寺来说.这是生死悠关之事,凡少林寺弟子均有护寺的责任,只要神山上人能将少林寺合寺僧人打打倒,那么大师不妨长住少林吧。”
神山冷笑道:“想不到少林寺若大的名头,俱是胆小如鼠之辈。既然玄生大师觉得不公平,那么怎样好呢?三场当中如果少林寺胜,那么五台山清凉寺便改为少林寺的五台山别院,不知玄生大师还有何异议没有?”
却听玄渡大师道:“阿弥陀佛,少林寺何德何能,岂敢觊觎五台山清凉寺?此议休再提起,神山师兄弟意在挑了少林寺,这正如玄生师弟所言,凡少林寺弟子均有护寺之责,尚请神山师兄见谅。”
神山道:“依此说来,你们定然要一涌而上,或者车轮 大战了?”
玄渡大师高宣了一声佛号。道:“少林寺玄字辈的师兄弟共有三十二人,只要二位大师能将这三十多人打倒,则少林寺愿凭处治。”
神山上人又道:“那么这三十多位玄字辈高僧,也要学那江湖当中下三滥的打法,一涌而上是不是?”
玄渡大师脸上色变,道:“神山师兄,今日之事可全是由师兄自己找上来的,我少林寺并未对不起师兄。众位师兄弟虽不至于一涌而上、但每位师兄弟均想向神山师兄讨教几招、想来师记不会有什么异议罢?”
神山上人放声大笑。道:“既如此,也无不可:那便由贫僧先来领教少林寺的高招吧。”
言毕,缓步走入大厅正中。
神山上人虽然自负,但少林寺中藏龙卧虎,他也并不敢太过小觑,是以神色之间比之方才还多了几分严肃。玄字辈诸僧人人均有挺身而出摧其锋芒之心。但众人未待动身.却见眼前黄影一闪,大殿之中面对着神山上人已站立着一个身材高大的僧人。
此人便是玄生大师。
他适才与神山上人辩驳之时。已移位而出,是以此刻能抢先站在大厅之中。
但听玄生合什为礼道:“请大师赐教。”
神山上人道:“客不压主,请!”
玄生知道神山上人不会先行出招,当下左掌前挥,斜斜攻向神山的右肩,神山沉肩回掌.右手反臂上撩,同时左手食指疾点玄生膻中穴。
群僧一见:这是本寺的“摩诃指”的第三招“点石成金”。
在少林寺当中,修行这门神功的共有玄渡、玄寂和达摩院八老。
这八老见神山将这一招“点石成金”使得气势磅礴,法度谨严。不仅深得“摩诃指”的精要,且内力修为殊为深湛,不禁骇然变色。
玄生不料神山上人一动手.便如此狠辣。
擅中穴乃人身大穴,神山上人看上去仅仅是轻描淡写地一指,虽尚未点中穴道,但指风却已逼得玄生的真气为之一滞。
玄生未及多想,当下一转身.避开指风。同时飞起右腿.
眨眼之间便攻出六招,腿腿扫向神山上人的下盘。
这便是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中的“无影神腿“。
玄生在这一门绝技之上.经营数十年、合寺上下对他的这门武功.均颇为赞赏,若仅以此绝技而言,寺中再无他人是玄生对手。
玄生性情刚猛.再加上这“无影神腿。也属于阳刚一路的武功,如此使将出来.端的是速猛无伦。
神山上人见玄生背对自己连续攻出六腿.实在是来无影去无踪,对玄生的武功也颇为钦佩.当下只得连退五步。待玄生第六腿攻到的时候,神山上人原招不变。依然是
“点石成金”,一指便点中了玄生的脚底涌泉穴。
这涌泉穴属肾脉,乃人体最下端的一个穴位、位于双脚脚掌正中,虽然是人身的大穴,但轻易难以点中。
玄生连续攻出五腿之后,武功路数已被神山上人猜到.故而运足六成功力.点中了此穴。
玄生穴道被点,立刻便呕出一口鲜血.翻身倒地。
群僧之中同时冲出四人。挡在玄生之前,以防神山上人暴施杀手。
神山上人一击得中,便即退后数步,冷冷地看着诸僧。
那四名僧人将玄生抬下。
但见群僧之中走出一位年逾七旬.枯瘦异常的老僧,合什道:“贫僧乃达摩院首坐玄惭,请神山方丈赐教。”
神山尚未答言,却听玄渡方丈道:“师兄……”
却听玄惭大师道:“掌门师弟不必多言,如若老僧再败,便请诸位师弟结成罗汉阵,务必将神山、神音两位大师留住。”
.达摩院首坐玄惭乃玄字辈高僧当中武功最高之人,适才玄生与神山相斗之时,他早已看出其余玄字辈诸僧人均不是神山对手,而自己能否获胜,也殊无把握,是以留下话来,让玄渡方丈在万不得已之时,用罗汉阵困住神山和神音。却说神由见达摩院首坐亲自下场,心头暗自欢喜。他也知道达摩院首坐乃少林寺玄字辈诸僧中武功最高的一人,先前他还担心少林寺僧人采用车轮 大战,待其内力大耗之时,再由这玄惭大师出手,那么自己是否能挑得了少林寺,便难说得紧了:
当下道:“贫僧能得以达摩院首坐切磋武艺,此乃贫僧生平所愿。请大师手下留情,贫僧有礼了。”
言毕合什为礼。
玄惭大师冷漠地看着神山上人,道:“神山方丈内功十分深厚,又于敝寺武功十分熟悉,大可不必如此谦虚,请赐招!”
神山上人见玄惭大师身材枯瘦,但双目却精光湛湛,而他年纪又远高于自己,当下道声:“如此有僭了!”
言毕,“嗯”地一拳,夹带劲风,直捣玄惭大师胸腹。
玄惭大师道:“好一招‘直捣黄龙’!”
神山上人所使正是“大金刚拳”中的第一招。
玄惭并未闪避,也是“忽”地一拳向神山上人击出。
此招骇然也是“直捣黄龙”!
玄渡方丈大惊道:“师兄不可…”
话音未落,“嘭”地一声巨响,双拳已经接实,但见玄惭大师后退了一步,而神山上人却原地不动。
玄惭大师道:“好内力!”
言毕,双拳同时捣出,正是“大金拳”中的最后一招
“正邪相抗。”
神山上人不加思索,也是一招“正邪相抗”攻出。
旁观诸僧均已知玄惭大师的心意,人人心头惨然,忿然于色。
原来玄惭大师早已看出今日之事,唯有自己可以与神山上人微作抵抗,故而这才挺身而出。但第一拳之后,玄惭大师已知神山上人的内功远胜于己,但他不做多想,又是硬碰硬地攻出第二招,这无异于是以弱击强。
江湖当中武功修为不如对方,也不一定要拼命,即便暂且认输,过后也未尝没有报复的机会。
玄惭大师如此作为,早已不存侥幸之想。他不过是想跟神山上人拼比内力,那怕自己因此而呕血身亡,但只要将神山上人的内功耗去大半,那么其余的师弟便可少受伤亡,待会儿用罗汉阵便多了一分取胜的把握。
“正邪相抗”这一招是“大金拳”中的最后一招。之所以取名如此,乃是因这一招双拳同时击出,但却一阴一阳,内功心法完全不一样。
也正因为了如此,在少林寺当中能够练成这一招的僧人,百余年来寥寥无几。因为少林寺的内功心法根本是走阳刚一路。似这等同一招中,阴阳相济的拳法,若非具有大智大慧之人,是很难练成的。
但一经练成,这一招阴阳相济、水火相融,威力确实惊人。能够抗拒此招的,放眼当今武林,屈指可数。
这一次四拳相接,却毫无半点声息。
未几,玄惭大师那瘦削的身体晃得几晃,“唿”地一声,向后疾飞十数丈,“嘭”地一声,砸在墙壁之上,又反弹数丈,这才摔落在地,玄渡方丈和几位武功高强的僧人,直待玄饰大师坠地之后才来得及掠到他的身旁,将其扶起。
却见玄惭大师肋骨寸断,五脏离位,显然是没救了。
玄渡大师双目含泪道:“师兄……”
边说边伸出双掌,抵在玄惭大师的肾喻穴和丹田穴之上,将内力输入,想护住玄惭大师的心脉。
玄惭大师强提一口真气,摇了摇头,拼命说出一句话:
“结罗汉阵……”
言毕,狂喷鲜血而亡,玄字辈高僧在少林寺当中,历来德高万重,非但武功高强,并且大慈大悲,实乃少林寺的得道耆宿。他们长年青灯相伴,与世无争,静心钻研佛法和武功,此刻见神山上人重伤玄生、打死玄惭,饶是他们定力深厚,也忍不住悲忿交加但听玄渡大师厉声喝道:“接罗汉阵!”
话音甫毕,蛤见大殿之中黄衫闪动。
须臾,三十位玄字辈高僧已将神山和神音两人围在了罗汉阵中。
神山和神音背贴着背,漠然注视着周留这些神情悲愤的老僧。
神山此次前来,早已作好了与罗汉大阵一较雌雄的准备。
罗汉大阵是天下闻名的群斗阵法,端得不可小觑。神山和神音此刻正在阵中,虽然尚未动手。但却已隐隐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
神山上人心头暗自一惊,但面上依然恒静如常。
但听他冷笑道:“堂堂少林寺,不过势众逞强罢了。”
玄渡大师悲忿难当,怒声道:“神山,今日之事,那怕传言江湖,也是你咎由自取,须怪少林寺不得!”言毕便要催动罗汉阵,却听神山道:“且慢!”
玄渡大师怒声道:“神山,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话可说?”
神山上人道:“贫僧一再声明,此次前来少林寺并无毁寺之意,只不过是羡慕贵寺的佛法经文和武功秘笈 。原想大家同是佛门一家,尽可心平气和,坐下了论佛讲道,切磁武艺,却不料竟闹到如此地步,贫僧心头甚觉过意不去。”
玄渡大师道:“既种孽因,便有业报.只不过你的业报来得太快了!”
玄渡方丈看了看大殿中群僧.然后喝道:“动手!”
霎时之间,达摩院大殿之中,三十位玄字辈高僧开始转动罗汉阵。
这罗汉阵如果平静不动之时,自然看不出什么特异之处,但一经转动起来,它的威力立刻便生效。
但见这些身穿黄色袈裟的高僧越转越快,在开始的数几十圈之时,只是疾快地移形换位,并没有出招攻击神山上人和神音大师。
数十圈过后,玄渡大师首先拍出一掌,直取神音大师的面部。
神音大师接掌急忙相迎,但他的掌力尚未与玄渡大师相接,玄渡大师的身影早已一掠而过。
神音尚未反应过来,早又有数掌向自己拍来。
神音也并不惊慌.展开“般若掌法”中“千手佛来”这一招.将自己身前左右用掌影罩住。但并没有一次与少林寺高僧掌力接实。
在玄渡大师攻击神音的同时,玄寂大师也同时出掌攻击神山。
五台山清凉寺虽然是一座小寺庙,规模比少林寺小得多.
在佛门当中并不出名,但在武林当中,清凉寺的“伏虎掌”、
“五十一招伏魔剑”、“心意气混元功”、“普门杖法”等绝技,却是赫赫有名。
以神山和神音在本门武功的造诣之上,虽说没有少林寺诸僧这般广博,但其功力确实是非同小可。
但两师弟今日均没有使用本门武功。
他俩意在技压少林寺,并且是在用少林寺武功打败少林寺高僧,故而俩人均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般若掌法”中的
“千手佛来”这一招。
罗汉阵发动之后,少林寺高僧虽然一掌一掌向俩人拍出,但没有一次与他们的掌力接实,而且他们身形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甚至到了这一步:这一掌虽然是向着神音拍出的,但实际上等掌力发挥威力的时候,却已到了神山身前。神山和神音自然不知道这罗汉阵的奥妙,起初见他们仅仅是围着自己二人转圈,还道少林寺僧人是寻隙进攻,是以二人均施展开“千手佛来”这一招,罩住自己身形,以静制动。谁知过了片刻之后,二人隐隐觉得不对。
这些少林寺高僧在疾速的奔跑之中,看上去似乎是随意地一掌一掌拍出,初时神山、神音尚不觉有异。可慢慢地,二人发觉自己己身处这三十位高僧的掌力之中。
直到此刻,神山和神音心头才感到震惊。
原来少林寺这罗汉阵的微奥之处,便在于以组成此阵的诸人之力,合击被困之人,内力之强自然是非同小可。神山再自信,凭他和神音二人的内力,想与这三十位每人都有着数十年枯禅内力的高僧相拼。那绝计是不可能的。
这罗汉阵尚有一个妙处,便是在旋转之中,先前拍出的掌力,被诸人旋转之力圈在正中,而且随着旋转速度的越来越快,诸僧拍出的掌力也越来越重。
又过得片刻,神山非但没有想出破解之法,反而渐渐感到真气流动不畅,当下不由得大感骇异。
当此之时,他和神音所会的这三项少林寺绝技,唯有这一招“千手佛来”稍可抗拒,其余的诸般招式.若用来单打独斗,那自然是武林当中罕见的武功,但若用对抗罗汉阵,非但毫无用下,反而显得碍手碍脚,神山再也顾不得许多,当即将清凉寺的“五十一招伏魔剑”以指当剑,施展开来,并配以“心意气混元功”心法,不求伤敌,但求自保。
神音虽然背对着神山,但听风辨形,已知道师兄神山已改用本门武功。当即便施展出“普门杖法”的招势,以手臂当禅杖,使将开来。
神音的武功造诣比之神山,那自然是要逊色得多,并且他于少林武学所习时日并不太长.使用起来自然不如本门武功然练。此刻使用了本门武功,渐渐觉得真气流动通畅,虽身处包围之中,已有惊无险。
但少林寺罗汉阵实在是太过精妙,任凭神音想破了脑袋,也寻找不出破解之法,唯有自保而已。
却说神山自施展本门武功之后,立刻大展神威。
他手中虽然没有长剑,但他手指上所激发出的真气,却锐不可挡。
少林寺高僧没料到他竟会突然变招,当即便有数人被剑气所伤,只得退下阵去。
神山上人一见这路“五十一招伏魔剑”竟有如此奇效,心头微微一喜,便将这五十一路剑法使得大开大合,气势恢宏,真气弥漫。
未几,竞将少林寺罗汉阵那渐渐缩小的圈了逼退了数步。这样一来,罗汉大阵虽然依旧旋转不已,但掌力的威力却减了不少,对神山、神音二人已没有太大的危险。.
·但是神山上人的“五十一路伏魔法”,也伤不了任何一位僧人。
但神山上人心头雪亮,自己二人虽可保暂时无事,但只要不寻找出破解罗汉阵的办法,在这二十多个少林高僧的围困之下,累也要被累死,神山上人在剧斗之中,悄销用手肘通了一下神音。神音当即心领神会。
但听神山和神音同时暴喝一声,二人手掌忽然推出。但见数百粒金黄色的亮点,在罗汉阵中突然炸将开来。紧接着,传来一阵闷晾之声,已有十多名玄字辈高僧躺倒在地。
原来神山此次前来少林寺,虽然有恃无恐,但对少林寺的罗汉阵却极为忌惮,是以早就作了准备。
方才他和神音同时掷出的金黄色亮点,便是淬有剧毒的暗器。
少林寺高僧均想:神山上人乃五台山清凉寺的方丈,在武林当中极负盛誉,根本没料到他竟然会忽施暗器,一不提防,便中了他的奸计。
却说这十多位少林高僧倒地之后,神山和神音同时施展生平绝技,向少林高僧猛施杀手。
然而这罗汉阵虽然有十多人突然躺倒,但罗汉阵非没有崩溃,余下的十多名武功高强的僧人,却依然将神山和神音二人围在中间。
受伤倒地的这十数人,只要稍能行动者,均挣扎着爬出罗汉阵,这却是为了不影响罗汉阵的转动。
而有几名被暗器击中要害的僧人,躺在原地一动不动,不知死活。
神山和神音已看出这是冲破罗汉阵的最好时机,同时又掷出数把毒沙,并奋力冲击罗汉阵。
这一次少林寺高僧有备于先,见二人手臂一扬,已知他们要故会重演,是以掌力向毒沙猛击而去,将毒沙尽数震飞。
但躺卧在地的那数名僧人的身躯,却在阻拦着罗汉阵。玄渡方丈已知今日之事,事关少林寺生死存亡,当下双目含泪,连飞几脚将卧在阵中的这些僧人踢出阵外。少林寺僧人从小同门学艺,情逾手足,被踢出去的数人当中,甚至还有受伤未死的同门师兄弟。若在平时,玄渡大师救治还嫌来不及,怎会出此下策?
罗汉阵又得以顺畅地转动。
但玄渡方丈明白,方才合三十人之力,尚且奈何不了这神山和神音,更不用说此刻罗汉阵只有十数人了。玄渡方丈当下道:“玄愧师弟,你速去敲响警钟!”
玄愧道:“方丈师兄,要不要请玄因、玄困.…”
玄渡方丈道:“不能打扰三位……”
玄愧大师应了一声,立刻退出罗汉阵,向达摩院外奔去。
他空下的位置仍由余下之人补上。
罗汉阵少则可由三人组成,大则可至千人。故而此刻罗汉阵依然能够发挥威力。
须臾之后,众人但听少林寺上空传来三长一短的钟声,钟声紧急,显得有仓促之意,这是在招集少林寺弟子全部赶到达摩院的警钟。
少林寺自建寺数百年来,还从未敲响过警钟,此刻合寺上下均闻警钟,无不骇然色变,各自抄起兵刃,直奔达摩院。
未几,少林寺玄慧虚空四代僧人,共一千多名僧侣,已聚集在达摩院中,在玄愧大师的指挥下,迅速组成了一座千人罗汉阵。
这座干人罗汉阵,也是少林寺自建寺以来,所组成过的最大的罗汉阵。
一年之前,丐帮在全冠清的操纵之下,曾遍洒英雄贴,要跟少林寺决一雌雄,那一次所组成的罗汉阵也不过五百人。
待罗汉大阵组成之后,玄渡方丈一声令下,围困神山和神音的十多名玄字辈高僧迅速后跃,回到罗汉大阵之中。
神出和神音见了这等声势,心头也不禁暗暗发颜。
玄愧大师暂时没有催动罗汉大阵。
达摩院中一片寂静,一千人的罗汉阵已将神山、神音二人密不透风地围住,这些少林寺弟子早已见到寺中玄字辈高僧或死或伤的惨状,震惊之余,人人满怀悲念,瞪视着神山和神音二人,只要玄愧大师一声令下,一千人的罗汉阵发动开来,便是挤也要将这二人挤成肉泥。
却听玄渡方丈宣了一声佛号,道:“神山方丈,神音大师,请二位住手吧,不知意下如何?”
神山上人桀骜不驯地道:“少林寺罗汉大阵大展神威,但所围困的不过贫僧师弟二人。此事若传扬江湖,嘿,嘿,少林寺可真是威风得紧。”
玄渡大师道:“神山方丈,今日之事可全怪二位咎由自取,并且以二位在武林当中声誉,却使出这种暗剑伤人、下毒放蛊的卑鄙途径,若传扬江湖,二位也不见得光明正大。理直气壮。”
神山上人道:“玄渡方丈意下如何呢?”
玄渡方丈道:“神山方丈,只要你将敝寺中毒的僧人解救了,今日之事老纳担保,绝对不传扬江湖。”
却听神山上人哈哈大笑道:“你们持众逞强,以多胜少,贫僧为求自保,才不得已使出暗器。此事不论讲到何处,贫僧自觉并无理亏之处。况且暗器乃武林当中的一门兵器,纵是江湖侠义道中人,使用暗器者也不在少数。至于淬毒不淬毒,这更是凭个人的所好而定,谈不上光明正大与否。”
玄渡大师听了此言,心下也觉得神山之言未必便毫无道理,当下沉吟道:“既然如此,便请神山方丈解了敝寺僧人所中之毒,老纳一定恭送方丈及神音大师出寺。”
神山上人冷冷地道:“如果贫僧不解呢””
玄渡方丈心头一寒,道:“阿弥陀佛,方丈乃佛门中人,不觉得杀孽太重吗?”
神山上人道:“少林寺也是佛门之地,适才对我师兄弟二人下手之时,也并未容情,难道不觉得杀孽太重吗?”玄渡方丈乃一代高僧,若论到诡辩机智,怎及得上神山上人?
当下道:“神山方丈和神音大师虽然武功超群,但想闯出敝寺的罗汉阵,只怕也未必容易。”
神山上人道:“玄渡大师,你身为少林寺方丈,竟然不顾同门死活吗?”
玄渡方丈微微一愣,甚觉不解,当下道:“请恕贫僧愚昧,不知神山方丈言下之意,尚请明示。”
神山上人道:“贵寺已有十数位高僧中了贫僧之毒,可玄渡大师非但不为他们设法解毒.反而要以罗汉大阵要挟贫僧。
这难道不是置同门生死于不顾吗?”
玄渡大师道:“贫僧已向方丈索取过解药,只要方丈肯赐药,那二位今日便可安然离开少林寺。”
神山上人道:“如果贫僧不给解药,而贫僧又不愿意投降于罗汉大阵,那么大师是要赶尽杀绝了,是不是?”
玄渡大师道:“阿弥陀佛!”
玄渡仅宣了一声佛号,便不再作他言了,其意不言自喻:
那便是如果神山方丈不交出解药,少林寺肯定不会放他二人。神山上人又岂能少在玄渡之意,当下冷笑道:“玄渡方丈,你当贫僧真的不能闯出这罗汉阵吗?”
未等玄渡大师置言,神山和神音早已飞身而起,扑入罗汉阵中,向达摩院殿门之外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