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金顶谈心
书名:江湖三女侠 作者:沧浪客 本章字数:4312字 发布时间:2024-08-10

武当金顶犹城媚之万佛顶,为武当之圣地,派中弟子无掌教令谕是不许攀登的。
金顶之上有赤铜所铸神殿三座,同设祖师像,因铜殿发光,其色金黄,故曰金顶。
另外还有十二莲台,台与台之间以雕栏相连,雕刻均极精美。
从上清宫往金顶去,有一大段山路要走,须经过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
山路虽然崎岖,但在这当世第一、第二两位好手的脚下,那无殊康庄大道。
行走间,唐晓澜谈谈笑笑,纪纲则始终很恭谨。
谈话中,他问道:“唐大侠这一路辛苦了!”
唐晓澜微一摇头道:“比起你来,那微不足道,当初难得你保着年寿逃出重围,而后更难得你任劳任怨,受苦受难,保着年寿东躲西藏,多亏了你,要不然……。”
纪纲道:“纪纲受先皇厚恩,虽肝脑涂地不足为报!”
唐晓澜道:“话不是这么说,当年受厚恩的又何止你一人,一旦允祯篡主,人人不敢发一言,唯恐祸延己身,有的甚至屈膝做了贰臣……。”
纪纲叹道:“也难怪,有的人认为反正是爱新觉罗家的人,辅谁不是一样?”
唐晓澜道:“那是他们认识不清!”
纪纲沉默了一下,转了话锋,道:“大侠这次上武当,恐怕跟他们少不了一番拼斗?”
唐晓澜摇头说道:“不,你料错了,他们没人敢拦我,因为我的身份是钦差大臣。”
纪纲一征道:“怎么,您是……”
唐晓澜微微一笑,递出那面金牌道:“你看看这个!”
纪纲接过金牌,脸色一变,道:“您何来这雍正……。”
唐晓澜微微一笑道:“解缙奉密旨到宛平长沟峪去找我,重礼聘我为他们找寻你们,被我一口回绝。他走了之后,吴伯宗来了,吴伯宗怀有康熙遗诏,康熙早知允祯必反,在遗诏中让我辅十四皇子。”
纪纲笑道:“卑职明白了,这样行事更方便,而且还可以有一大笔收入。”
唐晓澜道:“你是个明白人,所以我如今的身份是钦差大臣,凭这面金牌,到处去得,谁也不敢为难我!”
纪纲道:“您行事是高明,由来令人佩服!”
唐晓澜笑道:“敢情你也捧起我来了!其实,我根本不管谁当皇帝,只要是个好皇帝就行……。”
纪纲道:“您明鉴,卑职说的是心里的话。”
唐晓澜笑了笑,道:“不谈这些了,你可知道山下都来了谁吗?”
纪纲道:“卑职听说了,允祯的干女儿,还有陆献!”
唐晓澜淡淡说道:“陆谳这个人你知道吗?”
纪纲浓眉一扬,道:“软骨头的贼,卑职怎会不知道!”
唐晓澜道:“此人所学有限,但诡诈心智颇称超人!”
纪纲道:“卑职知道,可是卑职没把他放在眼里!”
唐晓澜道:“阁下,大意不得,也轻敌不得。你可知道,擅智的人远比擅力的人来得可怕!”
纪纲忙道:“多谢训示,卑职省得。”
唐晓澜道:“别跟我客气,还有,这次他们之所以能找到年寿,那完全是因为你暴露了行迹。”
纪纲吃惊地道:“是卑职露了行迹?”
唐晓澜道:“听他们说是你进出草店镇,被他们的眼线发现了。”
纪纲吃惊地“哦!”了一声。
唐晓澜接着说道:“固然,要不是因为你暴露了行迹,把他们引来武当,我还找不到你,可是那究竟不如让我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形下找到你们,你认为对么?”
纪纲道:“卑职知道。”
唐晓澜道:“我倒不是责备你,你也不必认什么错,而你护卫年寿安危,肩负保护康熙传位遗诏的重任,事关重大,凡事应该提高警觉才是。”
纪纲道:“谢教诲,卑职记住了。”
唐晓澜淡然一笑,道:“我还要告诉你件事!”
纪纲道:“您请说,卑职洗耳恭听。”
唐晓澜道:“兵马并不足虑,可虑的是武林高手,这话你可懂?”
纪纲讶异地望了他一眼,道:“卑职愚昧,你请明示!”
唐晓澜道:“如果我没有料错,这次围在武当四周的,除了锦衣卫跟一班兵马外,应该还有不少武林好手!”
纪纲道:“您是指……。”
唐晓澜道:“这件事不知你是否知道,允祯有四大智囊人物。是哈布陀引荐到大内的,很少露面。”
纪纲道:“卑职听说过,但从未见过,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谁!”
唐晓澜道:“这四个可算得是极其神秘的人物,知道他们的不多,允祯之外也不过一二人而已。”
纪纲道:“您知道?”
唐晓澜道:“我也仅见过一次。”
纪纲道:“您提的这四个是谁?”
唐晓澜道:“允祯的有关重大行动,就是他四个献的好计,出的好主意,现在他们散于各处,为允祯秘密工作,专查诸王及外臣的动静。”
纪纲道:“怎么?难道他们……。”
纪纲又道:“你的意思是说,他们就是围在武当之下的武林好手!”
唐晓澜点了点头,道:“不错,我指的就是他们,而令人忍无可忍的是,他们还帮允祯用各种手法杀害天下的武林众豪杰。”纪纲惊呼一声道:“他们竟恶劣若此?”钢牙一咬,接道:“好东西,有朝一日撞在我纪纲手里。”“
唐晓澜摇头说道:“阁下,他们并不好斗,恐怕除了我之外,当世还没有人能克制他们!”
纪纲浓眉一扬,道:“他们的所学那么高么?”
唐晓澜道:“我一身所学来自上下两册秘籍,而这两册秘籍中的上册,有可能已落入他们手中!”
纪纲呆了一呆,道:“这是怎么回事?”
唐晓澜遂把宛平金家的可疑说了一遍。
纪纲听毕,惊骇地道:“这么说来,他们的确不好斗,大侠,你可知道宛平金家是他们四个中的哪一个?”
唐晓澜摇头说道:“目前尚难断言,不过以后我总会知道的。”
纪纲道:“您说得不错,锦衣卫跟布下的兵马都不足虑,可虑的是这些武林好手,大侠,照这么看,武当……。”
唐晓澜摇头说道:“一时半会儿谅无大碍,有我在此,他们多少该有些顾忌,不过他们迟迟不动,也的确令人怀疑。”
纪纲道:“该不会是慑于武当派大实力雄厚!”
唐晓澜道:“武当虽然派大势强,但绝经不起上万兵马加上武林好手的围攻,但是他们为何不进军武当?”
纪纲道:“那么他们就是怕您!”
“不!”唐晓澜摇头说道:“虽然他们对我不无顾忌,但绝不会是因为我使得他们迟迟不动,在我没来之前,他们大可以动手!”
纪纲道:“那么您以为是……。”
唐晓澜道:“以我看,他们所以迟迟不动的原因,有一部分是你在武当保着年寿,另一点我就想不出来那是什么了!”
纪纲沉吟说道:“他们像在等什么?”
唐晓澜道:“我也这么想。”
纪纲道:“您看会不会是等着再调派些人手?”
唐晓澜摇头说道:“论人手,如今武当四周的人手已经够多了。”
纪纲诧声说道:“那会为什么?”
唐晓澜道:“不管他们是为什么迟迟不动,武当山下的情势,你最好别让年寿知道,以免他焦虑担心!”
纪纲忙道:“是,卑职省得。”
说话间,三天门已过,一座宏伟、庄严的建筑座落眼前,朱门顶端横匾三个大字:太和宫。
太和宫不若武当中枢的上清宫大,高比不上那紫霄宫,可是太和宫的精美则有过上清与紫霄。
如今的太和宫前广场上,并肩站立着两名小道童,一见唐晓澜跟纪纲登上,立即稽首施礼:“见过施主!”
纪纲道:“年公子从金顶下来了么?”
一名小道童道:“少施主已返宫多时,刚才还问起施主。”
纪纲谢了一声,偕同唐晓澜往太和宫行去。
唐晓澜道:“年寿就住在太和宫里?”
纪纲点头说道:“是的,年公子是住在这儿。”
唐晓澜叹了口气,没有说话,走了两步他才道:“看来年寿并不知道我来了。”
纪纲道:“太和宫地近金顶,原为九老静修之所,除了服待九老的二十名小道童外,殿中弟子无掌教令谕,任何人不许进太和宫二十丈内。年寿到了之后,九老把太和宫让其暂住,此处就更不许人进了。”
说话间已进入太和宫,只见雕梁画栋,飞檐狼牙,触目皆精美,的确比上清宫要好得多。
太和宫里,宁静异常,听不见云板响,也听不见玉馨声,所见来往小道童,一个个静默肃穆,见人但稽首为礼,很少说话。
唐晓澜看得点头叹道:“小小年纪,竟有这般修为,的确难得。”
纪纲带着唐晓澜左弯右拐了一阵,最后停身在一间云房前,云房的两扇门虚掩着,听不见里头有声息。
唐晓澜目注纪纲。
纪纲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他抬手轻叩门扉。
只听里面响起一个清朗话声:“是哪一位?”
唐晓澜猛然一阵激动。
纪纲忙应道:“唐大侠看你来了。”
清朗话声轻“哦!”了一声道:“原来是纪大人,门没拴,进来吧!”
纪纲应了一声:“好!”
唐晓澜没客气,推门走了进去。
一进门,是个雅致的小书房,一张书桌摆在窗下,当窗背门,坐着个中等身材的白衣人。
唐晓澜站在那儿,细细打量着他的背影。
纪纲跨前一步,凑着白衣人耳朵说了几句。
白衣人连忙转过了身,他是个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瘦瘦的,看上去很柔弱,和其乃父的勇悍飘逸,大有天壤之别。
他一见纪纲身侧多一个人,一怔站起,道:“这位是……。”
唐晓澜不等纪纲开口,就自我介绍说:“江湖布衣唐晓澜。”
年轻人脱口惊呼,抢前拜了下去。
按辈份,唐晓澜长年轻人一辈,他的父亲年羹尧与他是同辈。
也许由于过度的惊喜,年轻人一拜就哭了。
唐晓澜可不能让他这么跪着,道:“年公子,起来说话。”
忙把他扶了起来。
年轻人站了起来,可是他哭得抬不起头来。
纪纲一旁说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
年轻人勉强忍住,举袖拭泪,抬起了一双泪眼,道:“总算等到你老人家了。”
接着,年轻人恭谨让坐。
坐定,唐晓澜道:“这些日子,苦了您了,我身受康熙之托,心中深感不安。”
一句话听得年轻人泪又一涌,他道:“苦倒没有什么苦,能见着您,就是再受些苦,心里也是甜的。倒是纪纲,他跟着我东奔西跑,亡命在外,吃尽了苦,受尽了累,出生入死,备尝艰苦辛劳,他忽略了自身的安危。”
纪纲忙道:“为了匡扶正义,愿粉身碎骨,恨只恨能鲜力薄。”
年轻人道:“我也和您有同感。”
纪纲没再说话。
年轻人转望唐晓澜道:“您是怎么找到武当来的?”
唐晓澜把经过由头至尾说了一遍。
听毕,年轻人忙说道:“冯女侠也来了,她老人家在……。”
唐晓澜道:“她在保康,情势险恶,我没让她到武当来。”
三人谈了一些当年旧事后,年寿问了一句:“唐大侠,您已经找到了我们,您打算如何?”
唐晓澜道:“不知那份诏书……。”
年轻人微一摇头,道:“在一个秘密的地方。”
唐晓澜点一点头,道:“我们要先把康熙传位诏取出来,再昭告天下,揭露允祯篡位,再联络允禵……。”
谈到这里略一停顿,瞧瞧纪纲,欲语又止。在他心里,各种感情纠结,还不知自己是康熙之子时,他和甘风池,吕四娘等反清志士,一心要反清复明。稍后,行刺雍正失败,甘凤池中箭身亡,四娘等下落不明,他又得知自己和康熙的关系。这时候的他,虽然对雍正恨之入骨,但复明之志慢慢消亡,他只想出个好皇帝,让百姓安居乐业。他这次拼死找年寿,为的是用此倒雍正,但他也不是纪纲那样的正统派,他不想让允禵复出,他数遍皇兄皇弟,倒是二皇兄忠厚仁礼,他希望雍正倒台后,由二皇兄接位,但此话不能公开。
年轻人悲惨一笑,道:“依我看,允祯允禵均不是好东西,为这么一把椅子,手足可以相残,骨肉可以火并,岂非世间一大悲惨事。我父亲是允祯的一只走狗,到头来落得个九十二条大罪名……。”
唐晓澜默然未语。
纪纲则道:“维护正统,忠于先皇,这是我辈份内事,望年公子不要因乃父之冤而动摇忠君之心。”
年轻人苦笑说道:“纪纲啊,但愿我有你的一半忠君之心就好了。”
纪纲跨前一步,道:“年公子……。”
年轻人一挥手,道:“别说了,让我来告诉你们藏诏的地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江湖三女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