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张淮安大惊失色,自已可比这小道还大好几圈,他怎么背着自已在悬崖上移动,不怕一起摔死?
小道士看出了张淮安的想法道:“不用怕,别看我人小,力气可大着呢。我不会拿自已的生命开玩笑的,比你还重几倍的东西我都背过。”
张淮安只得硬着头皮,扒在了小道士背上,可没想到小道士背他就像在背空气一样,十分轻盈,走出了山洞,像猴子一般轻松在崖壁上移动。张淮安吓的紧紧抱着小道士,不敢挣开老眼,他能感受到阵阵山风气流从脸上抚过。
张淮安不知道自已被小道士背了多久,又去往何处,因为他全程都是闭着双眼不敢朝下面看。这时他感到一阵抖动,小道士的声音传来:“我们到了,你下来吧!”
张淮安这才挣开双眼,发现这是一处不是很大的平地,正处在一个山洞前。张淮安从小道士背上下来后,一看左面,吓了一跳,这不还是在悬崖上吗?他轻轻往下一看,深不见底,这小道士把他带到哪里了。
“师父,我带了一个人来,和我们一起吃早饭。”小道士走进了山洞。
“那叫他进来吃吧,可别嫌弃我们的粗茶淡饭就是了,呵呵呵呵。”一老人慈祥的声音从洞中传了出来。
听到这声音,张淮安忐忑的心稍微放松了下来,至少这老道士听上去很是随和。他瞥了一眼崖边,忙用手挡住了眼睛,快速远离边缘,转身向洞中走去。他看到这洞很像北方的窑洞,外面还用木头和砖石做了门窗,虽然外面什么也没有,可进去后,居然还有两间偏房,老道,小道早已准备好粥饭坐在方桌,笑着示意他快做下吃饭。
张淮安双手合十,鞠躬致谢,乖乖坐了下来。三人安静的吃着粥,咸菜,馒头,没有说话。张淮安边吃边继续打量起这石屋,居然没有供奉任何一尊神像,设施非常简单,地上几个蒲团,一张床,一个柜,一张桌,三根凳,还有门边的铁盆,几把割草的小刀,便别无他物。两间偏房还有什么,张淮安就不敢多问,也不敢进去看。
很快,简单丰盛的早饭就吃完了,老道士笑道:“不知怎么称呼善人?”
“哦,姓张名淮安,一介山民而已。不知道长如何称呼?”张淮安诚惶诚恐道。
“叫我三清就行了。那位是我的徒弟,方圆。”老道介绍道。
方圆收拾的碗筷笑道:“张善人,不必拘束,我和师父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其他人了,这是福缘!”
张淮安忙做礼道:“三清道长,方圆道长,救命之恩,淮安感激万分,请受我一拜!”
“不必了,小事一桩,这就是福报。世间万物,能相遇真的是大缘啊!”三清笑道。
张淮安看了一下周围道:“淮安有一事不解。为什么道长不去观中修行,而是在这悬崖绝壁这上生活,这取水饮食都很困难,别说下山,上山都无路过行。”
“这是师父自已挑选的,很是清静。原本无洞,早年我和师父一起凿出来的,希望能早日修成正果。”方圆在平旁说道。
张淮安一听十分惊呀,这么大的房子居然是无中生有,靠人力一点一点凿出来的,真是很佩服师徒二人。
“我已经数不清多少年没有下过山了,平日都是靠方圆从外面拿东西回来,也不知道这世间是哪一年了?”三清好奇的问道。
“宣德三年了。”张淮安如实回道。
“我还记得我上来开始在这洞中生活时,至正十年啊!这宣德是谁的年号啊?”三清回忆起以前的日子。
张淮安一听这至正是谁的年号,自已怎么没有听说过,忙问:“道长今年有多少岁了?现在可是大明统治,莫非您说的是前朝?”
三清捋了下白胡子说:“我只记得自已小时候,这天下还是蒙古人统治的吧,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人老了,记不得多少年岁月啰。”
张淮安震惊的看向方圆说道:“方圆道长……”
“呵呵呵呵,我是和师父一同上的山,张善人是否可以给我们说说外面的事啊。看样子是发生了很多事,别看我们避世修行,还是改不了喜欢打听看热闹的脾性,所以这么多年还没有飞升。”方圆一脸的微笑,完全不是在说假话。
张淮安更是仔细看了一下方圆,这明明就是一位十几岁大男孩才对啊!虽然个子不高,但也是浓眉大眼,一脸淳朴清秀,稚气未脱的样子。啧啧称奇,要按他们说的,这不是妥妥的百岁老人吗?这刚才还是他背着自已在悬崖上如履平地,张淮安心中虽然大惊和羡慕,但表面还是很镇定,向他们诉说起了自已知道的世间一切,也算是报恩了。
二人听的那是一个舒心,连连称奇,满脸震惊这世间变化这么大。其间,还喝起了山茶。在这万丈绝壁之上还能喝到简单的茶水,真是不可思议,也不知道他们的食物怎么来的,张淮安自然没有多问。他在这山脉间打猎,虽然偶尔会碰到隐居之人,但无一不是普通的人,都没有一个生活在像这悬崖上的。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辰,张淮安说完了外面的人间事,口渴的喝了一口茶,不知为何越喝越喜欢,淡如白水间,让人精神焕发,百病皆除的感觉。
张淮安转身看向门外不大的整洁平台,太阳居然余辉洒满整个山壁上,金灿灿的一片,好生一幅绝美的画面,此生第一次看到。
想到山下的妻儿,张淮安决定离开这里,以后有空再来就是,起身抱拳道:“两位道长,时候不早,山下家人怕已十分担忧,不敢再逗留。”
三清一听,一脸的自责道:“方圆你还不快快送张善人下山,这天色也不晚了。呵呵呵,回去时注意安全。”
“多谢道长!”张淮安恭敬的做了一个礼,他知道这两位一定是高人,山上的老神仙,心中打定以后一定要来讨要驻颜长寿之法。
“无量寿佛,方圆早去早回,可别担误了晚饭。”三清道长一直走到悬崖边上说道。
“是,师父。”方圆回道。
张淮安看了一眼万丈深渊,腿不自觉的发软,惊恐的问道:“方圆道长,这……怎么下去啊?连个抓手的地方都没有。”
方圆微笑道:“别怕,还是和早上一样,我背你下去就是。”
于是,张淮安又骑在了方圆背上,心中自惭形秽,居然被一个百岁老人背着爬可怕的悬崖。这一次,张淮安没有闭眼,他想知道方圆是怎么下山,爬的什么路线。
张淮安用心记着方圆每一次的落脚,抓住的地方,本以为能记个大概,可没想一落地,他便忘了个差不多。终于,脚踩土地,让他放心了不少,抬对望去,根本看不到山腰以上,层层白雾遮挡了视线。
“张善人,那我走了,有缘再想见。无量寿佛。”
见方圆做礼,张淮安也忙收回视线做了个礼。他就这样,看着方圆像猴子一样迅速消失在了白雾中,这让他看傻了。这几乎光滑的崖壁,为什么方圆可以轻松攀爬,难道他手脚上都有吸力可以吸住石头?张淮安再次震惊不已,这不是活神仙吗?于是,他跪了下来拜了好几次,既有感恩之情,更有顶礼膜拜的意思。虽然,他在山洞中吃的是粗茶淡饭,可那绝非凡物,他这样笃定着。
之后数年,他多次探寻,终不得,最后放弃了。不过,自那日后,他的体质得到了升华,活到了正德二年才去世,年过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