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崭露头角
熹平三年(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 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自此,曹操踏上了仕途,开始了他的政 治生涯。
东汉末年的首都为洛阳,洛阳城共分四部,设四部尉,各自负责一个区域。
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 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状态立刻与年少荒唐的 他有了巨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平时混吃等死没出息的纨绔 子弟是不堪大用的,但是曹操不一样,一上任便干得风生水 起、有模有样。“初到任, 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
东汉时期,出于安全角度考虑,洛阳城晚上有宵禁的 规矩。不仅有宵禁的规矩, 从四个城门进入洛阳城的人都要受到检查——最早安检的由来。在古时检查往往是比较松懈的,但是曹操不同,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一 到岗就 定了死规矩:“谁都不要想蒙混过关,查到一个打一个, 而且不管你官职多高、家境多好, 只要在我这儿犯错了,
照罚不误”。
皇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 留情, 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 “京师敛迹, 无敢犯 者”。但是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些当朝权贵,碍于其 父曹嵩的关系,他被明升暗降,调至远离洛阳的顿丘(今河 南清丰) ,任顿丘令。这一年,曹操二十三岁。多年后曹操 给其子曹植的一封书信《戒子植》写道:“吾昔为顿丘令, 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光和元年(178年),曹操因堂妹夫濦强侯宋奇被宦官 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其后,他在洛阳无事可做,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抛开曹操的家境身份不谈,就一到任便瞪起眼珠子认真 工作的二十岁青年来说,曹操也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对于 自己的事业努力拼搏、积极工作的人。从这个层面上来看, 曹操这与众不同的行事风格和做事不苟的态度,也最终帮助他成就了大业。
在光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79年,二十五岁的曹操迎娶了卞氏为妾。
传说卞氏名为玲珑,生得面容姣好,家中几代都从事说 唱卖艺行当。卞氏出生的时候,满满的光聚在室内,相士说 这是吉兆,将来肯定有大福大贵。话虽然这么说,但卞氏父 母认为只是讨个口喜而已,卞氏长大一些后,她的父母能做到的事就是让她继承家族衣钵街头卖艺。
卞氏二十岁那年的一天,在安徽亳县某地卖艺,在家 里休闲出来逛街的曹操无意中见到了卖艺的卞氏。对其一见 钟情,于是就纳其为妾。卞氏刚进曹操府第时,家中除了正 室夫人丁氏,还有几个小妾。卞氏性格温柔,与人随和,从 不在家争宠和搬弄是非。后为曹操生下四子,曹丕、曹植、 曹熊、曹彰。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为魏王。后 来,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 自己登上了御座,追封曹操为魏武帝,尊母亲卞氏为皇太后。
光和三年(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 郎。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 未济反为宦官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 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而后,曹操又多次上书进谏, 虽偶有成效, 但东汉朝政日益腐 败, 曹操知道无法匡 正。于是,“不复献言”,不复献言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表明曹操对当下的时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初登汉末群雄割据的历史舞台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病逝于南宫嘉德 殿,逝后第三天,皇子刘辩登基,年仅十四岁,其母何皇后 被尊为皇太后, 何太后把持朝政, 大赦天下, 改年号为光 熹,封九岁的皇弟刘协为“渤海王”,擢升后将军袁隗(袁 绍的叔叔)为皇家师傅太傅,与何皇后的兄长大将军何进共 同主管朝廷大事。另一方面, 灵帝在病危时, 又托孤给宦官、上军校尉蹇硕。
蹇硕与何进素来是仇敌,蹇硕想杀了何进,再拥立刘 协登基,但没想到计划提前败露未成,何进既掌握大权,且 洞悉了蹇硕的阴谋后,伺机报复蹇硕,想乘机铲除宦官的势 力,蹇硕也想到何进不会就此罢休,准备先下手为强,所以 联系几个宦官密谋诛杀何进,谁料这些宦官将此事告知了何进,蹇硕被何进杀死。
中平六年秋天,刘辩改封皇弟刘协为陈留王,中军校尉袁绍再次向何进建议全部铲除宦官,何进将此事告知了何太 后,但是遭到何太后的反对,何进一时没有了主意,而袁绍 看到左右摇摆的何进,便提议率军向京师进发, 同时威胁何太后,此建议被何进采纳,准备实施行动。
此时,任典军校尉的曹操听到消息后,说:“自古以 来,各朝各代,宦官皆存在,是不可能灭绝的, 问题在于君 王不可太过宠信他们,更不要让大权旁落到他们手里,既然 要惩治他们,只需要惩治元凶,交给一个军法官就可以了, 何必劳师动众,将地方军队召集起来威胁朝廷呢?一旦走漏了风声,行动肯定要失败。”
于是,何进命董卓率军直逼京师。
董卓,何许人也?
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和权臣。董卓生性凶残,狡诈无情,贪得无厌。
朝中大臣纷纷劝说不要让董卓进京,何进不听,董卓 要进京的消息很快传入宫中,在宦官中引发一阵恐慌, 以张 让、段煨为首的宦官决定先下手为强,八月二十五日,何进 在进宫见了何太后返回以后,张让等人骗他重新入宫,就在 嘉德殿斩杀了何进,随即关闭了宫门,袁绍、袁术等得到消息,率军杀入宫中,张让、段煨等被困于宫中,无奈只好裹胁皇帝刘辩和刘协逃出谷门(位于洛阳正北),逃向北方。
当他们刚刚到达北邙山时,就遇到了董卓,那时董卓 带领着三千铁骑前来救驾。皇帝刘辩看到董卓杀气腾腾地赶 来,立刻就吓得浑身发抖,双腿忍不住地颤抖,一句话都说 不出来。而留在身边的太监和文官们看到董卓更是一句话都 不敢说,要知道,董卓的残暴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只要稍 微让他不满意,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就在这个时候, 比刘辩 还小的刘协站了出来,他虽然比刘辩年龄小,但是却十分淡 定,从容地叙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由此,董卓知道了刘协 是由董太后养大的,而董卓与董太后又是同一族的,他看到 刘协并不惧怕自己, 自然非常喜欢刘协, 同时也希望刘协能够当上皇帝。
董卓进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废杀汉少帝。公元189年9月25 日汉少帝回到洛阳。三天之后,董卓就宣布废掉汉少帝,改 立汉少帝的弟弟刘协为皇帝,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
当然,董卓不会仅仅因为皇帝愚笨就废掉皇帝,董卓 为什么要废掉汉少帝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汉少帝的母 亲何太后还在世,早晚会成为董卓的心腹大患。而汉献帝则不一样,汉献帝刘协出生没多久,其母就被何太后毒死,汉灵帝也已病逝,刘协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也没有可以依仗 的权臣。九岁的皇帝汉献帝即位后,董卓可以轻而易举地控 制朝廷,这才是董卓废立皇帝的真正原因。董卓不仅废了汉 少帝,不久之后,还派遣部下(李儒)毒杀了汉少帝和何太后。至此,九岁的汉献帝在世上真的是一个亲人也没有了。
董卓进京后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军纪荡然无存,董卓 不仅对活人残暴,甚至连死人也不放过,《后汉书》记载, 董卓派遣吕布盗挖陵墓,把洛阳附近上至皇帝,下至达官贵 人的陵墓全给挖了,把陪葬的金银财宝纳为己有。但董卓到 洛阳时兵力单薄,人数不过三千,此时,他想拉拢曹操扩充 实力,为此,他曾经任命曹操为骁骑校尉,但曹操看到了董 卓的残酷暴 行,知道董卓注定要失败,于是,任职后不久, 就弃职逃离了洛阳。“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与此同时逃离京城的,还有袁绍,袁术也恐惧董卓,弃职去了南阳。
第二天一大早,董卓听说曹操已逃,气急败坏,立即派兵追捕,同时发出通缉令,严密搜寻曹操的下落。
曹操逃出洛阳返回家乡的路上,发生了两件事, 一直被后世谈论。
第一件事是,曹操在逃出洛阳后,董卓到处捉拿曹操, 到了成皋途(今河南荥阳汜水镇) 中被陈宫所救,二人共同 来到吕伯奢家, 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二人, 自己前往西 村买酒,但曹操却误以为吕家的磨刀声是要杀死自己,于是 尽杀吕氏一家八口。离开吕家后遇见买酒归来的吕伯奢, 曹操因担心吕伯奢告发自己, 于是挥剑砍死吕伯奢; 陈宫 因此责备曹操大不义,曹操却回答“宁教我负天下人,休 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因此认定曹操是不义之人,于是离他而去。
第二件事是,曹操从成皋出来,经过中牟,境内的一个 亭长发现了形迹可疑的曹操,便将他扣押起来,送到了中牟 县的县衙,此时,董卓的通缉令已经到达了县衙,但是县令 未曾想到抓来的这个人就是曹操,而人事官(功曹)知道此 人就是曹操,不过他认为此时天下已经大乱,何必再杀一个英雄豪杰,于是向县令说了情,将曹操放了。
侥幸得以逃脱后,曹操向自己的家乡谯县赶去,这年十月份,他又从自己的家乡来到了陈留郡。
陈留郡隶属兖州,为什么曹操会来陈留郡呢?其实, 这件事上曹操是有长远打算的,陈留在当时已经是经济富庶的大郡,此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而太守张邈与曹操是好
友,而兖州刺史刘岱,又是士大夫集团中反对董卓的突出人 物, 因此,在得到曹操到了陈留郡的消息后,便允许他在此地招兵买马。
其实,曹家也有一部分产业就在兖州,曹操为了招兵买 马,将自己的家业拿了出来,他还在附近的郡县招募义士, 竖起招兵白旗,在上面写着“忠义”二字,前来应 招的人络 绎不绝,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谯县的族兄弟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
曹仁,字子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东汉末年, 天下大乱,曹仁暗自结集上千青年,游荡在淮河、泗水之间,而后曹操在陈留起事,他便和曹洪一起投奔到曹操麾下。
夏侯惇,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夏侯渊族兄。他勇猛善 战,十四岁时有人羞辱其师,他便将那人杀死。曹操举兵讨伐黄巾军时,夏侯惇随曹操征讨,担任裨将。
初平元年(190年),讨董卓联军组成后,曹操担任奋 武将军,任命夏侯惇为司马,跟随曹操到扬州募兵。曹操 建立势力后,派夏侯惇屯白马,不久又升他为折冲校尉,兼任东郡太守。
夏侯渊是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他的夫人为曹操之妻妹。曹操在家乡受某案件的牵连,夏侯渊代其承担。曹操又
设法营救,才使他得以免祸。当时兖、豫大乱,夏侯渊因为 饥乏,舍弃了幼子,而养活亡弟孤女。中平六年(189年) 十二月,曹操在陈留起兵,夏侯渊以别部司马、骑都尉职追随曹操。
除此之外,还有曹操的侄儿曹休、曹真。
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洪的亲侄。曹休的祖父曹鼎历 任河间相、吴郡太守、尚书令。 当时天下大乱,曹氏宗族 各个散去,离开乡里。曹休十余岁时丧父,他独自与一门客 抬着父亲灵柩,临时租借了一块坟地将父亲安葬。然后带着 母亲,渡江到吴地避难,被吴郡太守收留。曹休在太守官邸 里,见到壁上挂着昔日太守即其祖父曹鼎的画像,遂下榻拜于地上涕泣不已,当时同坐的人都对曹休感到赞许和惋惜。
中平六年(189年),曹操在兖州举义兵讨伐董卓,曹 休于是变易姓名从千里之外的吴地途经荆州北归中原,见到 曹操。曹操当时对左右的人说: “这是我们家的千里马啊 (本意只是戏称曹休能够辗转行走千里来归,如同能行走千 里的马驹)。”于是让他与曹丕共同食住,待若亲子。后来 曹休经常跟随曹操四处征伐, 曾在“天下骁锐”的虎豹骑中担任宿卫之职。
再有曹真,是曹操的养子。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真之父秦邵为曹操招募兵马,后为豫州牧 黄琬所杀害,曹操哀曹真少孤,于是收养了丧父的曹真。但 另据裴松之注引《魏略》的记载,曹真本姓秦,其父秦邵素 来与曹操相善。 兴平末年,袁术部曲与曹操在豫州交战, 曹操一次外出侦察时,遭遇袁术部曲追杀,幸得曹真之父冒 名顶替,袁术部曲误以为他就是曹操,遂杀之而去,使曹操 躲过一劫。曹操想到秦邵恩德, 因此收养曹真,变易其姓,才转姓曹。两种说法莫衷一是。
曹操收养曹真后,让他与曹丕等一起生活。曹真力大勇 猛,有一次射猎时被虎在后面追逐,曹真回马射虎,虎应声 而倒。曹操欣赏他的鸷勇,让他率领虎豹骑。曹真成功讨伐了灵丘的贼寇,被封为灵寿亭侯。
此外,还有族外人来投归,最著名的就是东郡卫国(今 山东范县西)人乐进, 乐进出生于阳平郡卫国, 三国志载其:“容貌短小,有胆烈而从太祖,为帐下吏。”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因兵少,亲自去扬州募兵。 乐进则被遣回所属的阳平郡募兵,募得千多人,后来与曹操在河内会合,升任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自此,曹操募集到了一支几千人的武装力量,有了与董卓抗衡的资本,曹操也正式登上了东汉群雄割据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