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书名:成大事者必知的100个人生哲理 作者:陈泰先 本章字数:2957字 发布时间:2024-08-01

8.托尔斯泰的平常心

  下面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儿子对父亲的回忆:

  从莫斯科到雅斯纳雅·波良纳有二百公里。这段路程.父亲有时候徒步行走。他喜欢步行,背上搭个口袋,长途跋涉跟沿途流浪的人们结伴而行,谁也不知道他是谁。路上的行程一般需要五天。沿途食宿.他经常在车马大店或随便一个住处就近解决。如果赶上火车站,他便在三等车厢的候车室歇歇脚。

  有一次,他正在这种车站候车室里休息,忽然想到月台上去走走。这时刚好一列客车停在那里,眼看就要开车了,父亲忽然听见有人在招呼他:“老头儿!老头儿!”

  一位太太探身车窗外在喊他,“快去盥洗间把我的手提包拿来,我忘在那儿了……”父亲急忙赶到那里,幸好,手提包还在。

  那位太太说:“多谢你了。给,这是给你的赏钱。”于是递给他一枚五戈比的大铜钱。父亲不慌不忙地将它装进了口袋。

  一位同行的旅伴问这位太太:“您知道您把钱给谁了吗?”。

  她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赶路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呀!”

  这位太太叫道:“天呀!我干的什么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看在上帝的份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把它给您,真不好意思。哎!”

  

  人生悟语:

  生活中,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保持一颗平常心,平静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

   9.不挡别人的路,尊重他的人格

  东软公司对于员工的管理就是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岗位上更好的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个人发展了,公司也就发展了。实质上,这也是肯定个人的尊严。

  东软公司管理的指导思想是给员工创造共同的发展机会,他们力求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一个流程,即一批人在这里学习、贡献,有好的机会走掉;紧接着又有一批人进来学习、贡献,其中总有那么一段时间贡献给企业,使企业运行很正常。公司并不要求一个员工大公无私,把自己奉献给一个企业,也不提出那样的要求。

  东软公司从1991年的30多个人、十几万美元起家,如今,发展到上亿的资产,员工上千人,连续六年产值利润增长率超过100%,员工增长率也超过100%。东软公司将成功主要归结于完善的管理手段。公司管理层认为,在技术型企业里,技术是一种资源,人才是一种资源,团结一致协调工作更是一种“资源”。

  为跳槽员工着想也是对员工尊严的肯定。管理者与跳槽员工,历来都是不欢而散。而台北惠普科技公司总经理柯文昌却与众不同。他为跳槽的员工的实际着想,不指责、不强留、利索地放人、握手话别。

  例如,公司高层经理吴传成想离开惠普,柯文昌听说此事后一夜未睡,他仔细考虑,分析着惠普的现状。惠普是美国跨国公司,在台湾只能有一个负责人。吴传成虽说在公司工作10年,但做了高层经理后,再也没有升迁的机会了,这可能是他要离开惠普的直接原因。柯文昌考虑成熟了,待吴传成正式提出申请时,柯文昌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出乎吴传成所料。那一天,柯文昌友好地握住吴传成的手说:“树挪死,人挪活,你很有实力,在别处发展可能更有前途,再说,我们还是兄弟,今后免不了要相互帮助的。”一席话说得吴传成泪水差点涌了出来。就这样,吴传成去了宏基。接着,人事经理陈逸民也跳槽去了和兴制衣公司,柯文昌也同样十分利索地同他握手话别。许多人对柯文昌不理解,而他却坦然地说:“人家愿意来,说明惠普有很大吸引力。人家想走,强留也不会安心。再说,电脑业本来流动率就高,当初选进的人才不见得都符合惠普的要求。退一步说,一些优秀人才到外面去服务,也是惠普对社会的贡献,这也符合惠普一贯坚持的‘互胜’精神。”柯文昌对跳槽员工“不强留”,不仅没有涣散“军心”,反而使员工非常佩服他。他领导的(台北)惠普公司年平均增长率达30%,比HP跨国公司22%的年平均增长率还要高。

  在百胜餐饮集团(拥有世界著名餐饮品牌肯德基、必胜客),在食品服务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员工。他们的企业文化是:当员工实现了自我价值时,企业才能得到快速充分的发展。员工个人的发展及荣誉与企业息息相关。据报道,2000年3月,无锡、南京两名普通的肯德基餐厅经理潘海霞、许斌及其家人被肯德基公司总部邀请前往美国接受一年一度的“全球冠军俱乐部奖”大奖。到达美国后,公司总部的接待是“元首级”的最高礼遇。铺设红地毯、高级林肯超长轿车专程接送、公司全球总裁亲临祝贺。其实潘海霞、许斌的成功都与公司关注员工的发展分不开。他们每一次职位的升迁,企业都提供了不同的培训课程,并为个人规划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如餐厅服务员新进公司时,每人平均有200小时的“新员工培训计划”,餐厅管理人员则不但要学习领导入门的分区管理手册,同时还要接受公司的高级知识技能培训,并会被送往其他国家接受新观念以开拓思路。当成为餐厅经理后,因其是餐厅直接面对顾客的最重要管理人员,百胜会安排各种有趣的竞赛和活动。如每年的“餐厅经理年会”、“餐厅经理擂台赛”等,使得餐厅经理们有机会交流学习。

  

  人生悟语:

  对别人的人格予无比的尊重,就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

  10.谦虚谨慎是福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固权,杀戮大臣殆尽,但终未杀害宋濂,就因为宋濂一生谨慎。

  史称宋濂谨慎守法度,对宫中事虽然知之甚多,但从来不向外人泄露一字。平日说话及诗文都十分小心注意,即便是奏稿,也多焚毁。他还大书“温树”二字于居室中,无论什么人如有问起朝廷中事,宋濂便指此二字而不答。“温树”之典出于西汉。西汉时御史大夫孔光谨慎守法,即使对家人也从不谈起朝廷中事。有一次家人问他:“宫中温室(汉武帝时殿名)都种的是些什么树?”孔光嘿然不应。后人即以“温树”二字作居官谨慎的赞语。宋濂谨守此训,得以善终。

  朱元璋对于宋濂的这种品德和作风十分赞许,因此一些有关国家的机密大政也多征求宋濂的意见。

  宋濂的诚实态度亦深得朱元璋的赞扬。有一天,宋濂与客人一起饮宴,朱元璋却派了密使前往侦视。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宋濂道:“昨天你饮酒了吗?”宋濂答道:“饮了。”朱元璋又问在座的客人为谁,食物有些什么,宋濂都一一如实回答。朱元璋听后笑着说:“你说得都是实话,没有欺骗朕。”对于群臣的善恶得失,宋濂都心中有数,但当朱元璋向他问及其他大臣情况时,他总是举人之长,而慎言人短。有时朱元璋因一时之愤而对臣下发怒,臣下有可能遭受不测时,宋濂又敢于挺身而出,为他们说话。一次,主事茹太素向朱元璋上了一份“万言书”,书中对朱元璋的施政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朱元璋读后十分生气。一些廷臣见此情状,便迎合朱元璋,或谓茹太素“大不敬”,或攻击他“诽谤朝政”。而当朱元璋问到宋濂的意见时,宋濂却力排众议,说:“茹太素敢于这样说,正是尽忠于皇帝的表现。皇上当今正想广开言路,若因此怪罪上书人,那谁还敢说话呢?”听了宋濂的这番话,朱元璋又仔细地阅读了茹太素的上书,感到其中确有许多建议是好的,可以采纳,于是他又把廷臣们都召来,对那些只知道迎合自己心理的人狠狠批评了一顿,而对宋濂却亲切地称呼他的字,并说:“要不是宋濂,朕差一点误罪一个上书的人”。接着,朱元璋在朝廷上面对群臣赞誉宋濂说:“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正因为朱元璋对宋濂极为信任,因此,也就给了宋濂以特殊的待遇和恩宠。

  

  人生悟语: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为官者要时时注意,步步小心,谦恭处世。否则,很难保证不受到排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