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3
书名:厚黑学与犹太人经商智慧 作者:陈泰先 本章字数:4057字 发布时间:2024-08-03

6.“卖钱”赚钱,聚集财富

我们不得不感叹,作为“契约之民”的犹太人,居然在不违反上帝之约——遵守契约的前提下,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极为理性、极为务实地大赚钞票,这实在是只有受过犹太民族“专业熏陶”下的犹太商人才能表演的厚黑绝活。

当犹太民族遭受迫害,逃离家乡到了世界各国去,特别是到了工业革命时,最早的欧洲犹太人靠勤劳和智慧在当地生存下来,不少人还积蓄了一些钱。犹太人流离失所,当时在寄人篱下的情形下备受歧视,他们不得不采用各种办法形成自己的力量。而恰恰此时,欧洲人经济发展,企业资金不足,需要通过融资办法筹集资金,市场就形成一种融资的殷切需求。犹太人在别无选择的环境下,加上欧洲人不怎么顾及基督教的教规和道德观,只要能找到资金就可以了。于是犹太人的高利贷应运而生,一些有积蓄的犹太人把自己的钱借给需要钱投资的企业或个人,从中获取高额利息。这种做法,无非是“卖”钱赚钱行为而已。

当然,开始时犹太人所经营的高利贷业只是个人的借贷关系,规模不大,获利也不多,甚至常会发生倒账危险。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犹太人的“卖”钱经营术逐步有序进行了,并且可获得安全保障。那就是18世纪后半期起,英国产业革命而派生出金融机构的变革。当时犹太人中虽然拥有资金不少,但他们的资本分散在英国、法国、德国等银行或个人手中。后来,他们乘着英国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情况,把分散的犹太人财富积存起来,设立正式的金融机构,开始有序的融资业务。这样,既是顺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又解决了所在国的经济发展难题,当地政府和人民是不会反感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犹太人约瑟夫·门德在德国柏林办起中欧大金融市场,当时是18世纪末。另外,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于1817年进军法国,几乎独占了法国的国债市场。

正是犹太人善于运用资金,把筹集的钱“卖”出去使原有的钱变得更多,所以,近一个多世纪来,世界财经界势力较多地集中在犹太人手上。随着融资业务的不断发展,犹太人早已改变了开始时那种放高利贷的“卖”钱赚钱手法了,他们不再把自己的钱存在银行,而是用于投资回报率高的有前途项目。这样他们所“卖”出去的钱,比存银行得到的利息要高得多,这些机构把筹集到的钱投资到有前途并有更高回报率的目标中去,如一些矿山、铁路、电厂等,均有可靠的高回报率。

时至今日,犹太人“卖”钱赚钱的手法更多了,其中一招是外汇的买卖,从中赚钱比原始的高利贷还多。

[BT2]7.钻法律漏洞的绝顶高手

经商厚黑学认为,尊重法律就应当尊重法律规定的一切,从内容到手段,再到程序,漏洞也不能例外。因为一则漏洞本身就是某一法律条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则一个煞费心计钻法律漏洞的人,本身还是尊重法律的,他做的仍然是“法律没有禁止”的事情。可是由于钻漏洞毕竟还需要有别出心裁的心智和机敏,所以,漏洞常常只对精通投机之道的厚黑商人来说是存在的,而大部分人只能在“天衣无缝、固若金汤”的法律条文面前抓耳挠腮。

同样,对于把研究律法看做人生义务或祖传手艺的犹太人来讲,任何一种法律都有漏洞。

在厚黑商人看来,与其破网而出,不如堂而皇之地钻漏洞更为自然,神不知鬼不觉,既不引人注目,也不会于心不安,还可以让漏洞长存,以便后人进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落入了希特勒的魔掌,边上的小国立陶宛也处在了狼吻之下,许多犹太人纷纷逃离立陶宛,经日本迁往他国。

有一天,日本政府机关的函电检察官把日本犹太人委员会的莱奥·阿南找了去,要他把一份发往立陶宛科夫诺的电文翻译出来,并解释一下。

电文中有这样一句话:SHISHO MISK ADSHIM B’TALLSEHAD。

阿南当时解释说,这份电报是卡利什拉比发给立陶宛的一个同事的,谈的是犹太教宗教礼仪上的几个问题,而那句话的意思就是“6个人可以披一块头巾进行祈祷”。

检察官听了这句解释,觉得没有什么不妥,就让电报给发出去了。

阿南他自己也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突兀地跑出一句“6个人可以披一块头巾进行祈祷”。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那位尊敬的卡利什拉比,向他问起这个问题。

“你难道不懂吗?6个人可以用一份证件上路。”

这一下阿南才恍然大悟,卡利什拉比刚刚离开欧洲来日本,他关心着立陶宛的犹太同胞。他知道,日本在科夫诺发出的过境签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于是,他就向那里的犹太人建议,6个本来不属于一家的人可以以一个家庭名义去申请签证,以便更多的犹太人可以借此离开立陶宛。

谁让日本人不对家庭做出一个精确的界定呢?当一个又一个犹太人的“6口之家”通过各种途径踏上日本列岛之时,他们只惊讶于犹太人在组织家庭规模上的高度同一性,不经卡利什拉比的开导,他们是绝对想不出犹太人的家庭人数竟然还是日本出入境管理条例所决定的。

就这样,犹太人以他灵活多变的守法智慧,应付着纷繁复杂的环境,尤其是他们这种守法而又是不死板的精明,使他们在世界的商海中随心所欲,游刃有余,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经济奇迹。

记得前面我们说过犹太人罗恩斯坦巧打“国籍差”善于跨国经营的故事,这便是犹太人善于守法的例证。面对高额的所得税,一般人的思路或许是想法偷税漏税,可犹太人不同,他们不会去干铤而走险的事。他们想出了绝妙地“为自己减税”的办法,既然“列支敦士登”国籍的人只交小额的所得税,那就加入该国国籍,从而可大省一笔税款。退一步讲,如果入“列支敦士登”国籍不容易,那就让自己当一个“廉价”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至于因“廉价”而带来的收入损失完全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补偿。

洛克菲勒石油家族也有许多钻法律空子的厚黑投机手段,兹举二例:

一是钻法律的空子抢铺油管。洛克菲勒想独占美国石油高层,泰特华德油管公司自然就成了他的眼中钉。尤其是泰特华德油管公司从石油产地铺了一条输油管直达安大略湖滨的威汤油库,这给洛克菲勒带来了很大威胁。不搞掉这条油管,他寝食不安。

洛克菲勒想铺设一条与之平行的油管,可是油管必须通过巴容县境,而巴容县是泰德华特油管公司的势力范围。而且泰德华特油管公司早就促使议会通过一个议案,声明除了已经铺设好的油管外,不许其他油管路经该县县境。

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洛克菲勒苦思了许久,才得一妙计。

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在巴容县的东北角突然来了一群大汉,他们手拿铁锨洋镐只顾挖土掘沟,很快掘出一条沟,接着又是一个劲地把油管埋入沟内,并迅速填平。天还没亮,他们已经全部完工。

第二天,人们发现美孚石油公司已在巴容县安置了一条油管,县当局准备控告洛克菲勒。这一事件也惊动了报界,记者们纷纷采访,洛克菲勒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在会上他说:“县议会的议案规定,除了已经铺设好的油管外,不准其他油管过境,希望大家到现场参观一下,以判定美孚石油公司的油管是否铺好。”

县议会自知议案不严密,被钻了空子,无可奈何,官司不了了之。

二是美孚石油公司逃脱起诉的“假独立”。美国《反托拉斯法》通过以后,许多大企业被解散,洛克菲勒财团的美孚石油公司虽然也被起诉,但是由于公司的努力,案子未能成立。

美孚石油公司是全美数一数二的大企业,自然引起众人的注目。迫于舆论的压力,国会又叫嚷对美孚石油公司进行起诉。这一次,洛克菲勒也认为是在劫难逃了,整天闷闷不乐,无精打采。

这时,公司的法律顾问中有一个青年律师,想出了一个绝妙主意,他建议把各州的美孚石油公司宣布为独立的公司,如纽约美孚石油公司、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这些公司都各自有一名伪称独立的老板,但实际上还是由洛克菲勒操纵。

那位青年律师为了这件事,连续一周日夜工作,替各公司设立账目,供参议院审查。最后,参议院表示满意,不再提起诉此事。

犹太人如此守法,可真叫人拍案叫绝。现代律师行业中,犹太人大出风头,以美国为例,30%的律师都是犹太人出身。可以想见,正是他们这种运用法律、善于守法的民族智慧促成了他们的成功。

[BT2]8.绝不漏税,合理避税

“绝不漏税”,这是犹太人的又一句经商格言,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纳税意识。犹太人以能够纳税为一大光荣。

犹太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都重视交税。在犹太人心中,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纳税是和国家订立的神圣的“契约”,无论发生什么问题,自己也要履行契约。谁偷税、漏税、逃税,谁就是违反了和国家所签的契约。违反“神圣”的契约,对犹太人来说是无法原谅的。

“纳税是和国家订立的神圣契约,”犹太人说,“无论发生什么问题,我们都要履行契约。偷税、漏税、逃税是无法原谅的。”

但是他们为了多赚点利润,也在税收上想了不少点子,最后的答案是两个字:避税。

他们在长期的商场历练中总结出了一套合法避税的办法,对合法避税有着如下的认识:

合法避税是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的有机结合。合法避税是经营时间、地点、方式、手段的精巧安排。合法避税是会计方法的灵活运用。合法避税是决策者超人的智慧和高超的管理水平的精彩体现。

让避税行为发生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许可的限度内,做到合理合法;巧妙安排经营活动,努力使避税行为兼具灵活性和原则性;避税行为围绕降低产品价格而展开,以避税行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充分研究有关税收的各种法律法规,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面比国家征税人员更懂税收。其实犹太商人在世界各地苦心经营各自的一方天地,并没有多少时间运用他们高超的智慧去思考如何避税。避税不应是从商者的根本目的,即使是一个天才避税者也不能够通过避税迈入富人的行列。它的根本目的应在于促使管理者对管理决策进行更加细致的思考,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即使有合法避税的初衷,但过分玩弄避税技巧,滥用避税方法,还是极易遭遇恶意避税的风险。

在犹太人的心目中,神圣的契约可以是商品,宝贵的时间可以是商品,为赚钱可以暂弃自己的宗教信仰,但良知和尊严绝对不会出卖。

合法避税又绝不漏税,使犹太商人在世界各地有了生活和发展的根基。

在犹大人的经商观念中,他们一方面信守“绝不漏税”,一方面又善于“合理避税”。这就是犹太人的厚黑投机术。要说起世界上的富人,犹太人属于首富无疑。在欧洲、美洲、亚洲……到处都有犹太人庞大的财产,按这些财产来收税必然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但是犹太人绝不漏税。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