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提高修养,自我修炼2
书名: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作者:陈泰先 本章字数:5803字 发布时间:2024-08-03

 5.自我修炼:自我学习,自我反省

    生意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生意人自身的弱点造成的,因为人性的弱点最易让人迷失理性,所以生意人要善于自我反省。

    一个人的做事方式就像一条缆绳,如果不知改变,每天为它缠上一股新索,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心智,暴露出我们的天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缺乏自我反省,只能是蒙昧者最显著的特征,不能从根本上清理自己的错误。一个错误太多的生意人,只能在失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1992年9月3日,万通成立一周年纪念日,冯仑将这一天确立为“万通反省日”。据冯仑讲:“一直到现在,每年一到公司纪念日,我们都要检讨自己。”

    反省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做生意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生意人就难免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犯错误。反省,正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前提。对生意人来说,反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有没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不具备自我反省的精神,决定了生意人能不能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能不能改正所犯的错误,是否能够不断地学到新东西。

    波司登的老板高德康原是江苏常熟白茆镇山泾村的一个农民,他在创业之初做裁缝,组织了一个缝纫组,靠给上海一家服装厂加工服装赚钱,每天要从村里往返上海购买原料,运送成品。

    高德康说:“从村里到上海南市区的蓬莱公园,有100公里路。我骑自行车每天要跑个来回,骑了几次车就不行了。于是我就挤公共汽车,背着重重的货包挤上去,再挤下来,累得满头大汗。因为我挤车也是在上班时间,车挤得不得了。我背着货包好不容易挤上去,车上的人闻到我一身臭汗味,就把我推下来,有一次把我的腰都扭伤了。有时候他们还要骂一句,你这个乡下人、乡巴佬。神气得不得了……可是包重呀,你把我推下来,我怎么办?那个时候我是哭也哭不得,我想那些人一点都不理解我。有时甚至考虑还要不要和上海人做生意?但是不去上海,家里就没有活干,吃不上饭。只能上,乖乖地上。做生意龙门要跳,狗洞要钻,没办法的,只能受点委屈。”

    后来生意做大了,波司登成为了中国羽绒服第一品牌,高德康也变成了千万、亿万富翁了,总是在反省自己,为了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他还特意跑到北大、清华上了一年学。

    高德康说:“我总是在听人家讲,听了以后抓住要害,再在实践中去检验,到最后看结果,看到底是不是真的。”高德康只有小学文化,而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看书。“时间再紧张,学习也不能马虎。平时很少有时间看书,有的时候在飞机上看看。在这种学习时间很少的情况下,每个月一定要集中3天时间。集中3天学了之后,把自己的思路理顺。作为一个领导来说,不一定整天忙得不得了的领导就是好领导,你必须把思路理顺,有一种思维的状态来考虑这个企业的发展。”

    其实,很多功成名就的生意人,并非都具英明的资质,大多数是像曾国藩所说的“中人之质”而已,他们之所以成功,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都非常善于学习,勇于进行自我反省。

    在做生意过程中遭遇挫折碰上低潮都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时候,反省能力和自我反省精神能够很好地帮助你渡过难关。古人讲,一日三省吾身,对生意人来说,问题不是一日三省吾身、四省吾身,而是应该时时刻刻警醒、反省自己,唯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

    蒙昧与启蒙相生相伴,相处相随。一个人出生就要接受启蒙,以后又有他的蒙昧,又要接受教育,不断向前推进。

    生意人要摆脱蒙昧,首先要摆脱模糊不清的商业目标。美国前财务顾问协会总裁刘易斯·沃克曾经接受一位记者采访,记者问:“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人无法成功?”沃克回答:“模糊不清的目标。”

    西方谚语说:“你现在处于什么地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朝着什么方向移动。”“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船驶向哪个港口,那么,对你来说也就无所谓顺风不顺风了。”做生意就如同航海一样,没有目标就只能在大海里瞎游瞎撞,游到哪儿全凭一个撞字。万一运气很糟撞上冰山暗礁怎么办?所以,要想取得生意上的成功,就得有目标,而且目标还应具体、明确,并且是越具体越明确越好。

    作为生意人,只有摆脱蒙昧状态,才能在生意场上少犯错误,这是赚钱的根本保障。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反省,才能受到启蒙、摆脱蒙昧,从而在商场竞争中找准合适的位置、把握适当的时机,以立于不败之地。一个生意人如果失去反省的能力,他就看不见自己的问题,更不能自救。一个生意人如果经常努力不断改变和完善自我,那么,收获的果实将更加甜美坚实。

    6.性格修炼:在等待中坚定自己的信念

    生意人做生意时常被许多不利因素所阻挠,甚至彻底失败。这就像登山常被雪崩、寒冷的天气、不可预测的风暴所阻挠一样。所以,生意人在不得志时要学会在忍耐中等待时机,如此方能柳暗花明,时来运转。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万向节之王鲁冠球,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鲁冠球的家在偏远的农村,乡亲们磨米面要跑很远的路,很不方便。鲁冠球就与乡亲们凑了3000元买了一台磨面机、一台碾米机,办起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

    在那样一个年代是禁止私人经营的,所以鲁冠球搞米面加工厂的消息传到某上级领导那里后,他被定了一个“不务正业,办地下黑工厂”的罪名,然后立即派人查封。加工厂被迫关闭,机器按原价三分之一拍卖。这样,鲁冠球负债累累,只能卖掉刚过世的祖父的三间房。鲁冠球自己尚未成家就折腾完了祖辈的家业,落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

    鲁冠球几乎被这无情的打击击垮,他很长时间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日闭门不出。让他感到特别痛苦的不仅是这次创业实验本身的失败,而是由失败给家里带来的巨大压力,父母亲用血汗换来的钱已化为乌有,他成了“败家子”。

    但是,鲁冠球没有消沉,没有埋怨命运,没有抱怨生活,而是独自咽下了生活的苦水,重新挑起自己生命的重担奋勇前行。没过多久,鲁冠球又钻了“停产闹革命”的空子,在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的年月,收了五个合伙的徒弟,挂了大队农机修配组的牌子,在童家塘小镇上开了个铁匠铺,为附近的村民打铁锹和镰刀,修自行车。这一铁匠铺吸引了周围的许多男女青年,以后,鲁冠球的农机修配组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赚钱的机会终于落到了有准备的头脑上。1969年,宁围公社的领导找到了鲁冠球,要他带着他的伙伴去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这个所谓的农机修配厂其实是一个只有84平方米破厂房的烂摊子。鲁冠球变卖了全部家当和自己准备盖房的材料,甚至连结婚时别人送的收音机也变卖了,把所有资金都投到了厂里。

    从做万向节起,鲁冠球的创业之路发生了重要转折。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与驱动轴之间的连接器,因其可以在旋转的同时任意调转角度而得名。万向节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是1979年当鲁冠球为刚刚问世不久的产品寻求销路时,却遇到极大的困难。在计划体制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一个出自乡镇企业的产品绝难取得计划体制的包容。

    鲁冠球租了两辆汽车,满载万向节参加山东胶南全国汽车配件订货会。订货会上有3万名客商,沿街布满了展销点,却难有鲁冠球一席之地。3天过后,鲁冠球摸清了各路厂家的价格,毅然提出大降价的决定,市场顷刻之间发生了变化,鲁冠球站在了市场的最前面。

    鲁冠球似乎是一夜成名的,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是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呢?台塑董事长王永庆曾说过:“耐得住不景气的人,就是最后的赢家。不景气时,企业主应秉持平静的心,冷静思考应付之道及可能的变化。”处在困境不可轻易灰心丧气、放弃拼搏,只要涉险而待最终会有好的结果。此时需要静下心来,等待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以不变应万变。以逸待劳、以静待动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守株待兔式的经营策略,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住经营的主动权。

    有一个老板经过周密调查、慎重考虑,终于选准了棉花加工这一投资项目,踌躇满志地着手兴建。一切工作都按计划进展得十分顺利,但项目进行到后期,却遇上国家对纺织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压锭),棉纺市场一时趋于疲软。这位生意人因此惊慌失措,就像握着一个定时炸弹,一心急于脱手。谁知当他们刚刚以低价将该项目转手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随着国家对纺织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迈向深入,棉纺织市场发生了强烈的反弹,接手该项目的投资者迅速将项目完工,因此大赚了一笔。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生意人必须保持良好心态,冷静分析,变化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是政策性的,还是市场性的?惊慌失措只能导致决策失误,决策失误又必然导致投资失败。企业经营者在决定上马一个项目时,就应该对市场和政策的各种变化做出预测,并有针对性地应变。

    等待是一种生存哲学,也是一种经商策略。当生意人遇到困难,遇到危险时,要善于等待,在等待中坚定自己的信念,并积极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远东集团创办人徐有庠曾说过:“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产品。”在生意普遍遭遇严重的不景气时,生意人到底应以何种态度与手段来面对呢?只有具有远见及预先做好准备才能存活。在不景气刚开始时,投资资金应尽快退场观望,静待谷底呈现,以避免资金缩水;然而也别忽略了进场捡便宜货的时机,因为不景气时保有现金,将具有较大的议价空间。此外,还应逐步改善生产设备,以便景气来临时能把握时机。

    有些生意人在经营中遇到困难,就会情绪低落,一旦出现低潮,若仅仅只是在短时期内表现得缺乏干劲与热忱,那还不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最可怕的是对事物产生极度的厌倦。一般人都会想尽办法力图从低潮中挣扎出来,结果往往又枉费了心血,更使心里变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苦不堪言。有些人就此打退堂鼓,金盆洗手不干了。所以,一个生意人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要好好地考虑和准备,下了决心就要以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坚持到底。

    7.品质修炼:想好了就出手,决不优柔寡断

    人的一生都在“走路”,都在实践。生意人必须积极实践,勇于探索。成功者临机果敢如猛兽鸷鸟,失败者优柔寡断观望等待;犹豫者失去机会,观望者丧失机会,等待者永无机会。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门功课叫“行动成功学”,其最主要的精神就是告诉人们:一旦想做就大胆行动。行动成功学已成为许多商界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甚至有人认为,成为成功人士的主要因素便是行动,做人做生意必须学会正视行动的正面意义,并把它作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20世纪80年代,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王安电脑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计算机公司之一,公司的创始人是华人王安博士。王安在哈佛求学期间,曾经在哈佛实验室进行有关计算机存储问题的研究。哈佛大学有一条既定方针,就是当技术一旦发展成熟到商业应用的程度就会强行停止该项技术的研究。就在王安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离哈佛停止该项技术研究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王安对计算机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他本希望将来能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可是哈佛却要断送他的美好前程,令他非常懊恼。于是,他想到了去申请专利,但这样会使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因为他工作上的最佳搭档艾肯博士一再声称,计算机不受任何专利限制,一旦自己去申请专利必然会招致艾肯的猜忌,甚至会因此反目成仇。

    王安犹豫了,可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还是果断地做出了改变一生的决定。说干就干,1949年10月21日,王安正式向专利局提出了“脉冲转移控制器”的专利申请。这件事传到哈佛实验室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指责他是叛徒,还有一部分人为他担心,害怕他遭受艾肯的谴责和惩罚。但王安毫无惧色,他不再为决定后悔,他要不惜一切代价为自己谋出路。出乎意料的是,艾肯对待这件事很冷静,没有暴跳如雷,他只对王安耸了耸肩,摊了摊手,一切就都过去了。至此,王安终于凭借果断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庞大的电脑帝国。

    后来王安回忆这一段情景时说:“当时我要是再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就不可能有王安电脑公司,我可能还是一名研究员。”

    很多人在商界能够成功,往往是因为他们敢于向前跨出一步,用行动实践自己的计划,这种人懂得行动的真谛,也从行动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蔡大明是温州一个知名度相当高的鞋业公司的老板,他有一个弟弟叫蔡大亮,家住在农村。在改革开放之初,兄弟二人凭借特有的市场敏锐力,几乎同时看到了政府的富民政策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摆脱了过去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穿衣戴帽都趋向了商品化。于是,蔡大明和蔡大亮兄弟俩同时决定每人办一个制鞋厂。

    蔡大明在他做出决定后,就马上行动起来,请来了师傅,招聘71人,买来了机器,采购了原料,不出半个月,蔡大明就把产品推向了市场。而蔡大亮则犹豫不决,行动迟缓,他想先看看哥哥干的结果如何,然后再决定是否行动。

    刚开始的时候,蔡大明的制鞋厂办得并不顺利。一会儿市场打不开,产品销路不畅通;一会儿资金出了问题,周转不灵;一会儿财务人员管理跟不上,生产管理混乱;一会儿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工人生产的积极性下降,在厂里闹情绪。总而言之,几乎农民企业家创业能遇到的问题蔡大明全遇上了。看到这些,蔡大亮暗自庆幸自己明智,心想自己多亏没有像哥哥那样立即行动,否则也会像他那样步履艰难。

    蔡大明的制鞋厂的确遇到了未曾料到的一些经营困难,这些困难是任何人创业的时候都可能遇到的。更何况蔡大明是改革开放之初第一批创业打天下的人,那时可供借鉴的创业经验也非常少,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但蔡大明并未被困难击垮,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灵活的头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一年之后,他的制鞋厂终于渡过了难关,

    这时,看到哥哥骄人的业绩,蔡大亮则后悔不迭。他经过痛苦的思考,最终还是办起了自己的鞋厂。然而,先机已失,当蔡大亮办鞋厂的时候,全国鞋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在温州、石狮、青岛、成都等地出现。蔡大明的鞋厂就早办了一年,这一年时间为他赢得了众多的客户和市场,而蔡大亮至今仍客户寥寥。到2000年蔡大明已在全国建起了自己的庞大行销网络,拥有资产数亿元,而蔡大亮由于没有订单,没有自己的营销网络,他只能为哥哥的鞋厂进行加工,资产连哥哥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这就是立即行动和迟疑不决的巨大差别。兄弟俩同时看到了机会,几乎同时做出了相同的创业决定。不同的是,蔡大明的行动准则是说干就干,蔡大亮的行动准则则是在有了八九成的把握后再动手。蔡大明的行动准则是非常积极的,尽管他的行动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他的行动本身就可以弥补行为的缺陷,因而成功率非常高;蔡大亮的行动准则表面上看起来很稳妥,但这种稳妥往往却以失去机会作为巨大的代价。

    在一百个把握机会却失败的事例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因为做事不够果断导致的,而要想把握住难得的机会,就要求人们在机会面前果断决策、果断抓牢。我们反对干什么事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味蛮干瞎干,但我们更赞成、更支持、更强调瞅准机会、有了创业设想和计划就毫不迟疑立刻行动。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