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低调做人,能方能圆2
书名: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作者:陈泰先 本章字数:6354字 发布时间:2024-08-02

 5.机巧做人而不圆滑世故

    生意人处世要善识时务大局,做到能方则方,遇圆则圆,方圆兼济,集百家之长于一身。这就需要生意人在关键时刻善变通达,能因人、因势、因时而变,学尽中庸之精髓。

    在中国历史上,能把亦方亦圆用到极至的就首推方圆大师胡雪岩了。

    在晚清混乱的局势中以商业出人头地,红极一时,非有过人之智是难成大事的。纵观胡雪岩的一生,他能在乱世之中,方圆皆用,刚柔皆施。懂得何时用“善”,何时用“狠”,何时捞一把,何时之财不乱取,总而概括为——圆而通神。

    圆而通神是胡雪岩处世方略的最好概括。

    所谓的圆就是圆通、圆活、圆融、圆满,围绕着这一个“圆”字,做足了通、活、融、满,一个喜气洋洋的大善人、富商大贾的形象便跃然而出了。

    不管是对抢了他军火生意的龚氏父子,还是对刁钻霸道的苏州永兴盛钱庄,乃至已经实际损害了自己利益的代办朱福年,胡雪岩对他们的回击都很干脆。但有一条原则总是恪守不渝,那就是:总要给对方留个台阶,留个后路。

    胡雪岩原本就不是读书出身的。因而不能有像孟郊那样“万俗皆走圆,一生犹学方”的心态志向,胡雪岩是绝对不会有,不能有,也不敢有。作为一个学徒的他,假如还有这种闲适高逸的志向,十之八九是要吃苦头了。

    他唯一能行得通的,便是那万俗皆走的一个“圆”字。大家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体察了人心的喜怒哀乐,顺随了人们的爱憎善恶。做到了这两点,万事无不可遂,人心无不可得。

    胡雪岩圆而通神的处世哲学,深得中国传统儒家为人处世之个中三昧,因而在复杂的社会及商务活动中左右逢源。因此,胡雪岩的飞黄腾达便不难理解了。

    胡雪岩的圆而通神还表现在他有审时度势的独到眼光,深悟世道的权变之理,善于在乱世之中“变”。

    当时洋人凭船坚炮利让中国人吃尽了苦头。

    对于洋人的冲击,下层百姓的反应大多是被动的。真正与洋人打交道者,均是从谋私财入手的,因而对大局影响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下层的代表,在经过长期的打交道后,逐渐形成了一支稳固的力量,为中西交流起到了沟通的作用。

    与洋人打交道,他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洋人的政府与清朝政府不一样。清朝的政府,商人稍有赢利,它就想来分沾你的好处,恨不得一口把你吞下去。一旦好处得不到,它便处处给商人使绊,直到让你破产。

    洋人的政府,帮助洋人做生意。你没钱它放款给你,你做生意它派了军舰保护你。一旦中国人欠了钱,它就把枪炮对准中国的城市,甚至自己的商人无理,它还处处袒护。

    因为有了这种对比,胡雪岩对封建官僚体制压制商业活动就有了更切身的体会。不比不知道,一比就能看出来,自己的人费了好大的劲儿,要在那时创造—个好的经营氛围。因为整个体制所限,商人还只能单个儿地为自己—个人开拓商业地域。如有不慎,这种经营特权就会被收回。

    至于洋人自身,在胡雪岩看来,也有他们的好处。他们的好处就是讲道理、讲信用。你认认真真去和他做生意,他也就认认真真和你谈,不会想到生意之外的歪点子。中国的商人就不同,他在商业上做不赢你,逮着机会,他就会在其他方面坑你。比如利用地方流氓势力,比如利用官府。所以胡雪岩觉得,很多时候,和中国自己的商人打交道很吃力,和洋人打交道,就很省劲儿。洋人的整个体制,已经大大减少了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成本。这样倒过来看,胡雪岩的成功就更显得来之不易。中国的商人,办成同样的一件事,付出的心血要更多。

    胡雪岩这些过人的素质,使他成为一个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哲商,并在经商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不断升华,他的智慧和商业活动也就不断通向一个炉火纯青的境界。

    从上例可知,生意人要想成大事,必先有亦方亦圆的做人心机,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自尊是自我规矩,自我规矩便能自成方圆。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莎士比亚说:“假使我们自己比于泥土,那我们就将真的成为被践踏的泥土了”。又说:“没有自尊心的人,即等于自卑。”在人际交往中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要顾全对方的尊严。自卑与自大是两个极端,有人比喻说:“自卑感与自大狂,乃一手的两面,好似刀片,两边都有伤人的锋刃。”这个锋刃不仅伤人,还能伤自身。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好为人师。以平常心待人,不卑不亢,这是成大事的生意人交际中的规矩,离开这一点是谈不到方圆的。

    (2)求大同存小异

    要想达到在交际场合外圆内方的境界,成就大事,就必须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习惯、性格特征等等,在交往中难免会有些摩擦,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尽量寻找共同话题。但与人相处时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失去自我。

    (3)方圆有术,纵横捭闺

    交际需要交谈,以传其情,达其意,起沟通、交流之效,从而协调、融洽与交际圈的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成功,要想成为成大事的生意人,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这是专家学者们的精辟见解。

    第一,切忌背后议论人。

    在与人接触交往中,要竭力避免背后议论人。不负责任的议论,不仅达不到交往的目的,而且会伤害感情。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尽可能不揭别人的短处。

    第二,说话要有分寸,有条理。

    与朋友、同事相处,有人总是抢话头,且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令人讨厌,时间长了就会被大家疏远。

    第三,不显露有恩于人。

    同事、朋友之间总会有互相帮助的时候,可能你对别人帮助多一些,但是,切不可表现出有恩于人,以免使对方难堪。

    第四,不忘别人的恩德。

    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要时刻记在心上。无论谁的帮助,不论得益大小,都应适度地向人家表示感谢,这样既增进了感情,又发扬了“受恩不忘”的美德。

    第五,做不到的就不要说。

    因对朋友说谎失去信任,这是极大的损失。所以,新老朋友相交,都要诚实可靠,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第六,不揭穿别人的秘密。

    不说穿别人的秘密是与人交往时的一条重要法则。每个人都有一些隐私,知道的不要说,不该你知道的不要问,因为这是于你于人都无益的事。

    第七,要谦虚待人。

    在同事、朋友面前,不要把自己的长处挂在嘴边,老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成绩,无疑是在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结果被人看不起。

    第八,不要憨言直语。

    要广纳各方面的意见,不要只凭自己的一时冲动,说出冒犯对方的话,只有言词委婉得体,才能融洽感情,办成事情。

    第九,要有助人为乐的道德感。

    良好的道德观,是塑造成大事者形象和取得交际成功的重要环节。这要求成大事者有正义感,善于区别真善美、假恶丑,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支持和帮助别人。既是互相交往,就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第十,要有宽容的待人态度。

    同人打交道,交朋友,就需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要与人为善,宽容大度。要热情有度,真心待人,以此来赢得大家的信任、尊重和友爱,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历来的成大事者无不如此。

    6.要顺水而下,不要逆流而上

    现实世界是一个变化莫测的社会,如果做人不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势必会落伍,甚而处处碰壁。反之,做人能够识时务,当随就随,遇事善于灵活变通,顺势而为,那么你必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生意人做人处世要随从自然变化的规律、随从人生动态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些是不能违背的,只要及时顺从就能达通顺。随,必须要识时务。当情况有所改变时,应知变从权,当随而随。

    事业发展的一个原则是与时俱进,做人要能够认清形势,适应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随波逐流,顺风转舵,多因含有贬义色彩而被人们抱有成见。其实,顺着情势改变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是成功者的一贯做法。当然,顺势而为要有非凡的眼力,才能因势应变,游刃有余。

    澳瑞特健康产业集团位于山西长治,是由做过矿工的郭瑞平在一个破产的小自行车厂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时间只有短短10来年,年产值现在已超过上亿元。郭瑞平做人成大事的秘诀是什么?就是顺势而为!

    本来山西长治地区是个穷地方,一些人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心思搞什么健身?在毫无经验的基础上,将创业定位于在本地毫无市场的健身器材,在当地许多人看来等于找死。但是郭瑞平有一个很好用的头脑,他利用了当时国家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政策大势,将创业目标定位于“群众喜欢用的健身器材”避开了与国内众多专业竞技体育器材生产厂的竞争;又利用国家发行体育彩票,其中一部分收入指定用于群众健身器材投资的机会;利用一直以来精心与国家体育总局官员建立并保持的良好关系,首先将一整套“群众性体育健身器材”安装在了国家体育总局龙潭湖家属院,然后又从这个家属院走向了中国。现在你走到北京街头看一看,都是这种刷成黄色、红色、橙色的健身器,一组下来少的也有10来件,上面都标着“澳瑞特”的字样,仅这一单生意,就让郭瑞平赚了个盆满钵溢。

    顺势而为,其实就是顺水行舟。李白有一句诗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说的就是顺水行舟。后来苏东坡坐船回老家走的和李白是同一条路,却整整花了3个月。这是为何?没有其他原因,李白顺水,苏东坡逆水。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做人成大事一定要跟对形势,要研究政策,明了大势。

    比如说,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发展什么,限制发展什么,对创业之成败更有莫大的关系。做对了方向,顺着国家鼓励的层面努力,可能事半功倍;做反了方向,比如说,某个行业、某类型企业,国家正准备从政策层面进行限制、淘汰,你偏赶在这时懵懵懂懂一头撞了进去,一定会鸡飞蛋打。

    做人应知权从变、当随则随、灵活应对,要随时间、随环境的变化而灵活应对,当然,“随”也要有原则性、有自己的立场,既要当随则随,又要守住自己的底线,才能“随”出好的结果。

    用现在的眼光看,我们不能封闭自己,要开放。特别是搞商品经济,更要看清世界上的潮流变化,及时追随。只有这种开放性,才能使自己不失时机,并因而成大事。

    总之,生意人要随从自然变化的规律、随从人生动态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最基本的、是不能违背的,只有及时顺从才能赢得事业的发展。

    7.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当你面对某种选择的时候,必须有取有舍,这时就要拿得起、放得下,即该放弃的就毫不犹豫地放弃。

    潇洒做人,才能潇洒一生。当生意人面对利弊取舍时,懂得舍卒保车。放弃,是一种睿智,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放弃,对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

    1967年,郑钧出生在西安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在郑钧7岁时,父亲因病辞世。幼年丧父,是他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第一次重大打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与坚毅的品格,也就从这时开始形成。

    郑钧于1987年考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就读于工业外贸专业。因为专业原因,使他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外来文化,其中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音乐。他与音乐的“缘”就是从这时建立的。在校期间,他听到了许多英、美六七十年代优秀的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一些杰出的歌手、乐队及其作品,使他深为迷恋。

    他用生活中节省下来的钱买了一把木吉他,在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前提下,开始如醉如痴、不知疲倦地练习。他已深深爱上了音乐。

    这时摆在他面前是两条路:一条是学好专业,将来做个出色的商人;一条是发展自己的爱好。当然这两者无法兼得。选择一条,就必将牺牲另一条。经过痛苦的思索,郑钧以牺牲专业为代价,毅然绝然地离开了学校,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练习当中。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大胆的行动。然而随之而来的两年的冷遇让他饱尝了绝望。冰凉的现实令他难以平静地面对,于是他躲进了音乐里苦苦地追寻。

    凭着一份坚韧和执著,他终于等到了机会,他结识了北京著名音乐经纪人郭传林。那是一次非常偶然且戏剧性的相识,郭传林听完郑钧的歌曲小样后对他大加赞赏。郭传林当即把他推荐给红星生产社,红星以敏锐的洞察力看出了郑钧的潜质,并鼓励他继续从事音乐创作。而红星所表现出的对音乐人才的诚意与高水平的制作水准,也吸引了这位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以至于郑钧决定放弃出国的打算。1992年7月,郑钧与红星生产社签约,成为一名职业创作歌手。

    1994年6月,他发表首张个人专辑《赤裸裸》。其中《回到拉萨》、《赤裸裸》、《极乐世界》、《灰姑娘》等作品至今在国内广为流传。

    1998年初,经过全国及整个东南亚华语地区听众投票选举,郑钧荣获1997年度卫星电视音乐台颁发的“神州最佳男歌手”奖项,此为内地歌手首次获此殊荣。

    1999年4月1日,其第三张专辑《怒放》由上海音像公司正式发行,上市不到5天,第一批20万盒卡带全部售罄。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出现断货局面,上海音像高层人士直言“已许多年没有出现这样的景象了。”

    成功后的郑钧在音乐的殿堂里,犹如一个朝圣的信徒,依然孜孜不倦地求索、奋进。正是当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才有今天的郑钧。

    追求是一个苦难的历程,为了心中的理想要勇敢地选择,明智地放弃。认真选定的终点决不轻意改变,这样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8.既要琢磨事,又要琢磨人

    生意人正确地掌握“读心”技巧,彻底解读对方复杂的内心活动,就无异于拥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足以使你笑傲江湖,纵横天下,潇洒走四方。

    我们处于现代社会里,不论你是否喜欢,总是被重重组织所包围,而生存于其问。比如说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国家的一分子,也是政府或某公司的一员,更是家族中的成员。不仅如此,我们还是各种同学会、战友会、老乡联谊会等里面的一分子。由此可知,我们确是生存于各式各样的组织机构中。

    这些不同的组织机构都有各自独立的规则,一旦我们脱离或违犯了这些规则,就会为组织所排斥,甚至被组织清除出去。

    构成这些规则的基础,可以说就是该组织里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成功与否,便与正确了解他人的内心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取决于你的“读心”水平。所谓“读心”,就是洞悉对方内心活动的技巧与方法。

    “猎奇之心,人皆有之”,不论大人小孩,都有某种程度的好奇心,总想了解对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我们每天都要接触许许多多的人,除了工作和家庭外,像乘出租车会与司机有所接触;在咖啡厅或餐厅也会与服务人员有短暂的接触,即使在这种再普通不过的偶然接触中,也总是有意无意地想了解对方的心。当然,对方也会设法窥视你的心。有时,因为了解错误,往往会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发生纠纷而引起不悦。此外,任何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自负,而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正是因为这种偏爱自己的心理,便往往自以为不会误解对方的心思,可事实却恰恰相反,人与人之间相处不融洽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

    仅仅由这种最普通的现象,就可以知道自己常处于误解对方心思的状态,这种错误对任何人,特别是对生意人来说极为不利。由于误解对方的心思而不知失去了多少机会,遭误解的人说不定还是对你有极大影响的重要人物。由于没有好好把握与这些人的人际关系,说不定来之不易的成功机会便会白白地与你擦身而过。

    现代生意人每天都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生意人的成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换言之,离不开你每天所要打交道的这些人。你的生意就取决于你每天所要交往的这些人。一个生活在“真空”里不和人交际的人,既算不上什么真正的社会人,更谈不上什么成功不成功。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你的成功取决于读心水平的高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怎么与人打交道,如何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是生意人掌握处世技巧的第一课。掌握“读心”术,是生意人建立成功人际关系的秘诀。

    熟悉下象棋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若你想赢得这盘棋,除了要清楚棋盘上的棋子外,还必须要看透对方下这步棋的用意,并进而判断出其后的布局,方能最后赢棋。正所谓“高手前后看三步”,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读心”也是这样,既不能仅看表面和片断,更不能仅从无意中听到的一句话就轻率地断定是对方的肺腑之言,其实这或许正是对方为了掩饰自己的行动而故意施放的“烟幕弹”。一定要记住:人心是无法仅从肤浅的表面所能够了解的。

    生意人正确地掌握“读心”技巧,彻底解读对方复杂的内心活动,就无异于拥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足以使你笑傲江湖,纵横天下,潇洒走四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