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九型人格,揭开九型人格的心理面纱
九型人格,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是婴儿时期人身上的九种气质。它近年来备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著名大学MBA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现实生活中,我们若能学习、了解九型人格的特征并运用到生活中,便能有效地与人沟通、打交道,进而轻松达到我们的目的。
九型人格
什么是九型人格
我们都知道,我们所生活的集体和社会,是由众多的个体组成的,个体有着各异的性格类型,也展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为此,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对于了解他人内心难免多了不少困难。不过,庆幸的是,人类总是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在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就以另一种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百零八条好汉的不同性格。现代社会,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等知名高校内,也开设了一门热门的应用心理学、性格学以及个人潜能训练的课程——九型人格。
对于“九型人格”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先通过下面的例子稍作了解:
一天,当某餐厅的顾客都在用餐时,一名年轻的贵妇抱了一只名贵的狗进来,对于她的这一举动,不同类型的人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反应。
甲可能会想:“这个女主人太自私了,餐厅是公共场合,而且是用餐的地方,带宠物进来,太不卫生了。”
而乙的反应可能是:看见狗后立即走远,尽可能远离宠物,这并不是因为他讨厌狗,而是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他并不清楚这条狗的秉性,万一这只狗突然发狂就糟糕了,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而丙看到这么可爱的狗,可能忍不住上前去逗逗它。
从生活中大家已经司空见惯的一件事,我们可以得出一点:不同类型的人即时的想法及感受竟然会有那么大的差异!这正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导致的,“内因”不同,导致他们拥有不同的“世界观”,对每一事一物均有着不同的着眼点、不同的理解方式。
关于九型人格,有一套古老的学说,这套学说中包含传统智慧及现代心理学的性格分析,甚至涉及哲学层面之体验。这个学说依照一个九型图,把人的性格分为九个类型,九个类型又归纳为“情感、思考、直觉”三个智慧区域,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模式。
那么,什么是九型人格呢?
九型人格(Enneagram)又名性格型态学、九种性格,是婴儿时期人身上的九种气质。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全球500强企业的管理阶层均有研习九型性格,并以此培训员工,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
第一型完美主义者(The Reformer):追求完美者、原则和秩序的捍卫者、改进型。第二型助人者(TheHelper):博爱型、成就他人者、助人型、爱
心大使。第三型成就者(The Achiever):实干家、实践者、成就者。第四型艺术型(The Individualist)艺术家、自我主义者、浪漫型。第五型智慧型(The Investigator):观察者、思考型、理智型。第六型忠诚型(The Loyalist):谨慎型、忠诚者、寻求安全者。第七型快乐主义型(The Enthusiast):享乐主义者、创造者。第八型领袖型(The Challenger):天生的领袖、挑战者、权
威型。第九型和平型(The Peacemaker):和平主义者、追求和谐型、平淡型。
根据这套学说,我们就能解释例子中的甲乙丙的不同反应了;也就能明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总是那么勇敢、勇往直前,为什么有些人则宁愿原地踏步,为什么有些人总希望能成为人群中的焦点,而有些人则好像浑身长满了刺、对他人保持较高的警惕性等。
九型人格是一种对人进行深层次探究的方法和学问,它的最卓越之处就是能通过人的外在表现直击人的内心世界,发现每个人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因此,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一个方法,那么,我们便掌握了了解人的秘籍,我们就能用最有效的方法对应他人,最终帮助我们达成目的,赢得成功。
当然,九型人格理论所描述的九种人格类型,并没有好坏之
别,只不过是不同类型的人回应世界的方式具有可被辨识的根本差
异而已。
九型人格的不同心理特点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就同一件事,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反应,而人们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反应,是受其内在因素决定的,也是他们不同心理特点的一种外显。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工作中,同样是被上司批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一些人会及时反省,找自己的原因;一些人却会认为是上司挑剔、找茬;也有一些人会顾左右而言他,尽量给自己找借口逃避。
的确,九型人格揭示的就是人们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它不受外在行为的变化所影响,是人类认识自己、了解他人的科
学理论,是我们生活、工作中随处可以充分使用的实用工具。具体来说,九型人格的不同心理特点具体表现为:第一型完美主义者:爱劝勉教导,逃避表达忿怒,相信自己每天
有干不完的事。第二型助人者:爱报告事实,逃避被帮助,忙于助人,否认问题存在。第三型成就者:爱数说自己成就,逃避失败,按着长远目标过活。第四型艺术型:爱讲不开心的事,易忧郁、妒忌,生活追寻感觉好。第五型智慧型:爱观察、批评,把自己抽离,每天有看不完的书。第六型忠诚型:爱和平讨论,惧怕权威,传统可给予其安全感,害怕成就、逃避问题。第七型快乐主义型:爱讲自己的经验,喜欢制造开心,人生有太多开心的事情等着他。第八型领袖型:爱命令,说话大声、有威严,有报复心理、爱辩论,靠意志来掌管生活。第九型和平型:爱调和,做事缓慢,易懒惰、压抑,生活追寻舒服。关于掌握不同人的性格特点的作用,我们不妨先来看下面一个故事:
茵茵已经28岁了,也加入了大龄单身女青年的相亲大潮中,然而,几乎每周都要接受相亲安排的她,直到半年后还是没有找到心仪的对象。其实,每次刚开始接触时,她都觉得对方不错,相处下来却发现不合适,为此,亲朋好友都说茵茵太挑剔了,再这样下去,真的要单身一辈子了。
其实,茵茵自己心里明白,自己喜欢的是那种具有感染力的男
士,他总是能面带微笑,每天有说不完的开心的事,她觉得这样的人
才能弥补自己冷漠的性格特点。可是,她太不会看人了。怎么办呢?
后来,茵茵想到了自己学心理学的表姐,识人察人是表姐的强项,相亲时,带上表姐,把握应该更大。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场相亲活动中,茵茵都让表姐坐在暗处为自己把关。半个月下来,表姐对茵茵说:“这些人其实外在条件都不错,但都不大适合你,你喜欢开朗活泼的,而他们都太严肃了,一场相亲活动,搞得好像是商务谈判似的。不过你注意没,昨天那个小伙子还不错哦,我记得他谈到过自己在进入职场之初的一些糗事,他愿意把自己丢脸的事拿出来说,还表现得很无所谓,我想他应该比较大度吧。对了,他后来联系你没?”
“给我打电话了,他的确不错,可是我觉得他的条件好像不怎么样。”茵茵如实地道明了自己的顾虑。
“傻姑娘,又不是让你现在和他结婚,你可以试着交往看看。再说,那些有钱人你也不是没相过,你不都看不上吗?”听完表姐的话,茵茵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她决定和这位乐观向上的男士交往看看。
而现在,他们已经进入了热恋,而她,也很感激当初表姐给自己的建议。
这则故事中,茵茵是如何找到自己合适的另一半的?缺乏识人经
验的她求助了自己的表姐。她的表姐不愧是专业人士,通过相亲对象
的谈吐,便轻松地对他们有了大致的了解,最终,茵茵开始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发现,了解九型人格的心理特点,并不是为了揣度别人的心思,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别人、与别人相处。当然,这里,我们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九个性格号码的基本特征。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将会对各个性格号码作详细的说明。
可见,了解九型人格的不同心理特点,并熟练掌握鉴定九型人格的实用技能和方法,能帮助我们发现自我、洞察他人,从而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职场、商场、情场和家庭等领域的问题。
九型人格的不同心理需求
我们都知道,“九型人格”中的每一种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但对我们自身来说,即使我们了解了九型人格的性格特点,也并不一定知道别人的看法。通常来说,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看法来判断他人的思想,了解九型人格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读人,去感受他人的思想,从而更好地与人打交道。因此,我们除了要了解人的性格外,还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这能帮助你对他人的处境有更多了解,从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真正做到在说话、做事上都深入人心。
人生在世,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对此,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并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心理需求应该是更高层次上的需求。具体说来,九型人格的
心理需求可以分别归类为:第一型完美型:希望自己做得对,不允许自己的行为有偏差;第二型助人型:希望爱护他人,也被人爱护;第三型成就型:希望成功并受人敬仰;第四型自我型:忠于自我;第五型理智型:希望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第六型忠诚型:希望自己能够达到他人对自己的期望;第七型快乐主义型:喜欢变幻;第八型领袖型:希望自己坚强并能控制住自己的处境;第九型和平型:大家好就是真的好。通过以上统计,我们不难得知,当我们用其他性格类型的人的眼
睛来看待周围的人时,我们会发现,没有哪一种性格是完美无缺的,不同性格的人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如果我们能看透人们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最隐秘之处,发现人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那么,我们就能成功地与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
九型人格的基本特征介绍
前面章节中,我们已经提及,九型人格这一学问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另外,知己才能知彼,了解我们自身的性格特点,不仅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定位自己、提升和完善我们自身,而且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