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逸事2
书名:合唱团 作者:凡一平 本章字数:3206字 发布时间:2024-08-04

 攻坚菜

    

县长每天要接待很多的人,所以要喝很多的酒。县长喝酒与众不同,喜欢喝的是自酿的农家酒,戏称“土茅台”。接待办的人知道县长喜欢喝“土茅台”,就到农民家里去订购,每次两三锅。农家酒度数低,成本也低。总之招待所里农家酒是常备不断。遇到县长在别的酒楼见客,而那个酒楼没有农家酒,就把农家酒送去。另外县长喝酒用的是碗而不是杯。用碗敬酒可以一次性同时敬完全桌的人,来宾一人喝一杯,县长喝一碗,既显出诚意又省时间。县长刚当县长的时候,是这么喝的。但后来县长发觉这么喝下去不行,自己喝的太多,虽然农家酒度数低,但有时候一个晚上要接见四五批来宾,见一批喝一碗,那就是四五碗,这还是最起码的。遇到来宾中反敬的,敬一杯喝一杯还好,要是和你每人干一碗,而且这个人是对你或对你这个县举足轻重的人物,你说喝还是不喝?当然要喝。这种人只有一个也罢了,一对一。可是这种人太多,每个人似乎都很重要又很能喝,而县长势单力薄,以一当十,难免寡不敌众。酒喝多了,尽管交情加深了,但却伤了身体和心性。

于是,县长想出了一个办法,具体地说是发明了一个菜。菜的材料是牛肚。县长吩咐厨房把牛肚用水清煮,然后每块白切成巴掌大,端到桌上。每当县长到场,都交代上这个菜。菜上来了,县长一手拿着一碗酒,一手夹着一块牛肚,一一敬给来宾,要么喝酒,要么吃牛肚,让来宾任意选择一种,并强调说这是当地少数民族敬贵客的传统方式。来宾们开头一看几乎全选择牛肚,县长就把牛肚送到来宾的嘴边。来宾用牙将牛肚一咬,往往像咬皮带一样根本咬不动,有咬得动的,又没法嚼,更没法吞,只好举手放弃,改喝酒。其他来宾看见如此难啃,不敢再试,宁可喝一碗酒,也不啃荏大一块牛肚。而县长则不然,他夹起牛肚往嘴里一送,牙齿喀嚓喀嚓地啃嚼起来,像刀切剁菜一样,将牛肚嚼碎,然后吞进肚里,让在座的人无不目瞪口呆!

县长用这种方法,使来宾不少喝酒,而使自己少喝了很多的酒!

以后不管对谁,县长都如此对付或应付。

这天,樊副省长来到县里视察扶贫攻坚的情况,未听汇报先吃饭,因为到的时候已是中午。

县长如法炮制,同时将一碗酒和巴掌大一块牛肚敬给樊副省长。樊副省长一看,说这是什么意思?县长说:这是我们这个县敬尊贵客人的一种民族习惯,可以喝酒,也可以吃牛肚,随客人自愿,但必须接受其中一种。客人喝酒的话,那么主人就吃牛肚。客人吃牛肚,主人就喝酒。樊副省长从来没见过切那么大的一块牛肚,感到好奇,说:我吃牛肚吧。县长说:好,你吃了这块牛肚,我就干了这碗酒。樊副省长将牛肚往嘴里一放,用牙一咬,哎呀大叫,牛肚落地。太硬了,我啃不动,樊副省长说。县长说那就喝酒吧。樊副省长说你啃得动吗?县长二话不说,夹起一块牛肚送进嘴里啃起来,然后吞了下去。樊副省长惊讶地说这是什么菜呀?县长脱口就说:攻坚菜。樊副省长说:攻坚菜?为什么这么叫?县长说:我们这个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九分石头一分土,六十万农民长期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经过这些年的艰苦奋斗,已经有四十万农民解决了温饱,但还有二十万人尚未脱贫。现在是1998年,可以说扶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成为我们这届县政府的首要任务。尽管依然面临很多的困难,但越是困难艰巨我们越是要努力奋斗,改天换地,就像这块牛肚一样,越是难啃我们越要啃,一定要把它消灭掉,把贫困消灭掉,决不能把贫穷带入二十一世纪!

樊副省长一听,激动地说好!攻坚菜是这么来的,很有意味,很好!这个菜我一定要吃。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要吃,拿出扶贫攻坚的精神来,拿出县长刚才啃牛肚的劲,把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艰难困苦攻克掉、消灭掉!

樊副省长说完重新夹起一块牛肚,异常坚强地吃了下去。

在樊副省长的感召下,桌上的牛肚全部被消灭一空。

后来,樊副省长在会上做报告的时候,提到了攻坚菜,以此阐明扶贫攻坚的意义,倡导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县长发明的这个菜,到这时才有了一个正式的名称。




                     申冤


县长当了四年的县长,也就是说一届任期已满这年,就不再当县长了。组织上将他调回省里他原来所在的大学,任工会主席(副厅级)。括弧里的说明表明县长得到了提拔,但居然没有人相信。在行的人懂得,这是明升暗降。不懂行的人干脆认为,这是贬职。

县长不再当县长的消息在县里一传开,像四季的风一样,让很多人感到冷、感到凉,当然也就会有人感到暖、感到热。县长当了四年的县长,做了很多的实事。这些实事在许多人眼里是好事,但是在一些人眼里却是坏事。因此县长既有人爱,也有人恨。

    县长无疑是被恨他的人告倒的。有很多人都这么说。

    告肯定是有人告,可是告人是要有根据的,没有根据的乱告,组织上也是会澄清的。也有人这么说。

县长没有错。如果说有错的话,就错在县长的妻子没有随县长来县里工作。到县里当县长,妻子怎么能不跟来呢?当堂堂那么大个县长,妻子又不在身边,没事都能给你生事。这种事情就是组织上替你澄清了,说你没有,但你已经不适宜在此地当官了。何况,你能说清你真没有吗?个别人说。

县长觉得这个别人的话一针见血,触及到了根本上。

县长其实是希望妻子跟他来县里工作的,但是妻子不愿意来。妻子怎么会来呢?县里没有大学,而妻子是大学教师,难道来县里做中学教师不成?

县长一个人在县里生活,尽管十分的检点,但还是防不胜防,因为向他献殷勤的女子实在太多。她们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想方设法与县长接触,向他进攻。县长为了不使她们难堪,总是用开玩笑的方式委婉地拒绝。有时候玩笑开大了,反而更让人想入非非或信以为真。

有一次县长要给某人打电话,但电话号码本忘在了房间里,便让人去取。接待办的黄玲抢先接过县长掏出的钥匙。县长说你知道我的电话号码本放在哪里?黄玲猜道床头上。县长其实也不记得电话号码本放在哪里,就说:哟,那么想上我的床呀?黄玲说当然。县长说好吧,那就到我的床上去吧。黄玲拿着钥匙开门进了县长的房间,真的在床头找到了电话号码本。但她没有立即将电话本拿给县长,而是先帮县长收拾房间,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后才离开。县长等了很久才拿到电话号码本,就问怎么去那么久?黄玲说房间那么乱,我顺便把房间给收拾干净了。县长说很快嘛,当上我的家庭主妇了。黄玲说可是,我爱的是一个不回家的人,独守空房而已。县长接着边翻本子找号码边说:黄玲,你没有看我的电话号码本吧?黄玲说看了。县长说完了,我的秘密全在这本子里。不过,你是不会把秘密说出去的,我们俩的关系那么好,是不是黄玲?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县里的人传说与县长相好的女人是黄玲,甚至不止黄玲。这些流言当然会传到县长的耳朵里,但是县长没有认真去理会,以至于流言越传越广或越扩越大,像瘟疫一样,最后导致县长受到了侵害。

当然流言不仅是女人或作风方面,还有金钱或经济方面:当了几年的县长,做了那么几件大的工程,每项工程捞几十万,那不就是一百多万么?还当不当县长无所谓,反正女人玩腻了,钱也捞够了。

    县长到这时候才觉得自己真冤,比窦娥还冤,但又有口难辩。县长这时候已是原县长了。

一封新的举报信或告状信在县长离任时又来到了中纪委。举报信这次详细地列举了被原县长利用职权玩弄女人的名字、时间和地点,以及向原县长行贿的包工头的名字和金额。举报信写得头头是道、有板有眼,引起了中纪委的重视,批示省纪委严肃认真查办。

省纪委调查组进驻县里,像按图索骥一样找到举报信里列举的女人和包工头,展开调查。

但被问及的女人和包工头,无不赞叹原县长高风亮节,并为原县长鸣冤叫屈。

比如黄玲在回答是否被原县长利用职权玩弄时说:事实上,是我在勾引县长,但未成功。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有魅力而又坐怀不乱的男人!

比如包工头田原在回答原县长是否收受其二十万元贿赂时说:是的,我曾送二十万元给县长,但是被他拒绝,还把我一顿臭骂。像这样不贪钱的官,我还是第一次碰到。

……

调查组经过调查取证,查不出腐败分子,反而发现了一名清正廉明的好官来!

那个举报原县长的人,给县长栽赃,没想到却为县长申了冤。这个做好事的坏人是谁?

恐怕这个谜只有原县长能解了。


                                         1999年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合唱团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