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 战1
书名:顶牛爷百岁史 作者:凡一平 本章字数:5138字 发布时间:2024-07-25

顶牛爷是我们上岭村目前最长寿的男人。今年一百岁。

我六岁的时候,顶牛爷五十岁。那时候他很壮,像一头牛。我以为人们称他顶牛爷是这个原因。后来我知道不是,至少不全是。他跟常人不一样,头上长两只角。重要的是,他常常跟人过不去,总是顶撞别人。所以顶牛爷是这么来的。

我最早接触顶牛爷,主要是想看他头上长的两只角是什么样子,最好还能摸一摸。但顶牛爷总是戴着帽子,一年四季都戴。想让他把帽子摘下来很不容易。先得听他讲故事,等他故事讲到全神贯注的时候,再突然把他帽子摘下来,看他头上的角,争取摸一摸。我的计划是这样。

但我的计划总是没有得逞。原因是顶牛爷的故事太精彩了,我总是听得入迷。他的故事惊心动魄、生动和勾人,以至于我把他头上的角给忘了。

顶牛爷督战,是我最早知道的故事。

1938年,十八岁的顶牛爷参加了台儿庄战役。他是督战队的队员。所谓的督战队,就是防止官兵临阵脱逃的组织。在常规的部队和一般的战斗中,是少有甚至是没有督战队的。通常的战斗中,如有士兵临阵脱逃的现象,督战的工作就由指挥官或机枪手兼任。而专门设立督战队,除非是战事吃紧、生死攸关。事实上台儿庄战役打响之时,参战的中国军队是没有督战队的。29万中国军人抗击5万日本鬼子,似乎也没有设立督战队的必要。但随着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拒不服从第5战区总司令李宗仁的命令,不战自退,非但使中国军队失去了黄河天险,更将济南、泰安等地拱手让敌,致北段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使日军得以沿线长驱直入,给徐州会战投下阴影。韩复榘遭到蒋介石枪毙的处置。杀鸡儆猴,韩的不战而退和被枪毙,提醒了战区总司令李宗仁,设立督战队乃当务之急和至关重要,各集团军、军团的每个师旅都要有。李宗仁把他的警卫营几乎全部分派下去,插在各师旅的督战队里。警卫营是清一色的广西兵,个个武艺高强,是白崇禧亲自为李宗仁选送的。关键是,他们对担当战役总指挥的广西将领忠心耿耿。派他们去督战,想必李、白既放心又有信心。

顶牛爷被派往第20军团第31师91旅,当了一名督战队的队员。

战场就在台儿庄。

91旅旅长乜子彬看着从战区总司令李宗仁身边派来的督战队员,个子矮肤色黑,且年龄还小,很纳闷和不屑,他对顶牛爷说:

小子,你是怎么当上的警卫?

顶牛爷听了不爽,立即顶嘴说:你是怎么当上的旅长?

乜子彬听了不悦,说:现在是我问你,还轮不到你问我,你算老几?

顶牛爷说:你问我这个话,也不该问我。

不问你问谁?

白崇禧总参谋长,他挑选的我。

白……你是什么地方的人?

你说呢?

旅长乜子彬看着敢和他顶牛的人,已经判断出来自桂系。他有所忌惮,虽然他的部队是蒋介石的嫡系,但目前是在桂系将领的直接指挥之下,忌惮是对的。他机灵地转变态度,竖起拇指说:

广西人打仗勇、猛、狠,像豺狼虎豹。

顶牛爷说:我这次的任务,不是打仗,而是监督打仗。谁要是不从军令、临阵脱逃,我就处置谁。

乜子彬说:如果是我这个旅长呢?

照样。

乜子彬忽然高兴了起来,他河北人的大手往广西小子的肩上一拍,说:有种!我喜欢你。不过你放心,我乜子彬打日本鬼,既不会不从军令,更不会临阵脱逃。我所有的部下我的兵,只要有临阵脱逃者,任你处置,我决不干涉。

顶牛爷见与旅长顶牛,顶出了尊重。他的态度也缓和了,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我是怎么当上李总司令警卫营的警卫了。

乜子彬伸手一挡,说:不必了。

顶牛爷及其他督战队员到了183团3营。该营的任务是摧毁日军在台儿庄北五里刘家湖村的炮兵阵地。日军的炮火正在从刘家湖村方向朝台儿庄猛轰,而三营的进攻遭到日军炮兵防卫部队的阻击,停滞不前。

督战队全副武装,跟在三营后面。队员们都佩戴印有“督战”二字的臂章,像握有尚方宝剑的御林军,威风凛凛。他们扎实向前,遇到龟缩在弹坑或壕沟里士兵,就劝告和驱赶他们继续前进。遇到往后退的士兵,就朝天鸣枪,警告他们不准后退。如果还有士兵不听警告,继续后退,则逐渐把枪口降低。谁一旦越过警戒线,则格杀勿论。

督战队枪毙了三名越过警戒线的逃兵。

即便这样,仍有溃退的士兵源源不断,而且人数众多,就像蝗虫一样席卷过来,让仅有的五名督战队员杀不完,也不忍杀。

督战队与溃退的士兵形成对峙。逃兵们不再逃,但也不往回冲。督战队虽然不再开枪,但却寸步不让。双方僵持在那里,像几匹狼对阵一群豺。

逃兵里站出一个少尉军衔的人,是个排长。想必他周围的也是他的兵,和他一起逃的。他上前给督战队抱拳作揖,说:

兄弟们行行好,放我们一马,让开一条活路给我们走,他日我们一定感恩戴德,涌泉相报。

督战队立即就有人上前,是顶牛爷。他走到少尉跟前,瞪着少尉,先喷少尉一口唾沫,再手一指,说:谁TM的是你兄弟?请你马上带领你这帮逃兵,再冲上去,可以不法办你和你们!

少尉被喷唾沫,又受了指责,火冒了上来,用手指着自己说: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TM的管你是谁?你就是个逃兵!

旅长乜子彬是我大姐夫。少尉说,他一口河北腔,底气也足。

旅长是你大姐夫,李总司令还是我大舅呢,还有白总长是我干爹!顶牛爷说,他不仅顶牛,还会吹牛。

少尉说:既然我们都有后台,上面官官相护,那我们下面,不都是亲戚嘛。

顶牛爷说:我的意思是,我的后台比你硬。你信不信我敢毙了你?

少尉挺起胸膛,说:来呀,开枪打死我呀。我是逃兵不假,可我、我们为什么当逃兵呢?日本人的武器太好了,火力那么猛,我们打不过呀。

顶牛爷说:你TM的贪生怕死,武器再好都没用。

少尉说:你TM的见过日本人吗?你和日本人干仗你就知道厉害了,你敢吗?你TM的也就敢在后面吓唬我们这些中国人。

顶牛爷退后几步,端起冲锋枪,说:我给你三十秒钟,决定是不是往前,继续冲锋。

大约过了三十秒,少尉转过身,面向日军飞来和经过头顶的炮火,背对督战队员的枪口,却不前进,像是等待子弹从背后射来。

顶牛爷一梭子枪毙了少尉。

其他的逃兵见状,吓得屁滚尿流,不知所措。

顶牛爷对惊恐的逃兵们说:你们退肯定死,往前冲兴许还有活着的可能,哪怕死了,也是条汉子,像个中国人。

有逃兵说:你把我们排长打死了,我们没长官了呀。

顶牛爷说:现在,我是你们的排长了。

督战队分队长想拦又不好拦顶牛爷,由着顶牛爷率领逃兵们折回去,冲锋陷阵了。

三营营长高鸿立和余部,还困在前沿阵地里,焦头烂额、灰心丧气。他忽然发现逃兵们在一个陌生军人的带领下,回来了。他重新振作和兴奋,上前迎接。他看清了陌生军人的臂章,说:

督战队还真是管用呀。

顶牛爷把臂章脱下来,说:我现在是你的排长。我前面的排长,被我枪毙了。

高营长说:不,你现在是连长了,一连连长殉国了,你顶替他,你带回的兵也跟着你。

顶牛爷说:你问都不问我叫什么名字,就封我当连长了。万一我阵亡了呢?连个名字都不记得。

高营长说:你牛大爷,等这仗打下来,我连你祖宗八代都要问。

顶牛爷觉得营长连他的外号都懂,虽然不很准确,但也可以了。他满意地领着带回的兵去一连就任。

一连剩下不到五十个人,加上顶牛爷带回的兵,也就七十个人。他清点完人数,再清理、检查武器和弹药。然后,重新分配,每人必配一把大刀和八颗以上手榴弹。顶牛爷对他集结完毕准备冲锋的连队士兵说:大刀是用来砍日本鬼子的,手榴弹是用用来炸炮兵阵地的,不要用反了。

这时高鸿立营长过来了,说:给我发一把大刀和八颗手榴弹。

顶牛爷看着像是一起冲锋的营长,说:你不行。

我为什么不行?

你是营长呀。

现在不需要营长,只需要敢打敢杀的勇士。我要跟你们这些勇士一样,要一把大刀和八颗手榴弹。

顶牛爷说:那行。

高营长说现在不需要营长,其实是需要的。在他的呼号和指令下,三营发起了冲锋。前面已经有过多少次冲锋,不知道,但这回肯定是最后一次了。

高营长身先士卒,顶牛爷与他并肩作战,他们像并驾齐驱的马车或联袂比武的刀客,在前面杀开血路,做随后士兵的表率。大刀向敌人的头上砍去,日本鬼的头也是肉和骨头长的,经不起钢刀的砍和剁。面对凶狠迅猛、拼死一搏誓与敌人同归于尽的中国军人,日本鬼子惊呆和吓坏了,最终无法招架,弃炮而逃。

这场战斗,三营最后只剩下三个人。如果不算上顶牛爷,是两个人。

高鸿立营长战死了,他身中五弹,在顶牛爷旁边倒下。

摧毁了日军炮兵阵地后,顶牛爷来到高鸿立营长的遗体前致哀。他对这位火线提拔他的长官说:都死了,你也死了,谁还认我这个当了半天的连长呢?我的连就剩下我一个人。我当连长的事情,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好吧,我现在把连长还给你,就当你没有任命过我。

台儿庄战役结束,顶牛爷又回到警卫营。他自封排长亲率逃兵上阵杀敌并摧毁日军炮兵阵地的事迹,仍然被人知道了,除了他当连长这个事情。消息传到李宗仁总司令那里,他把顶牛爷叫来,对这个敢作敢为的老乡警卫说:

我是怎么成为你的大舅的?我怎么不记得有你这个外甥?

当时白崇禧总参谋长也在场,说:他还讲我是他干爹呢。

顶牛爷说:总司令,总参谋长,二位长官,如果你们觉得我不配,我收回好了,就当我放屁。

举座皆惊。

李宗仁总司令有些小愠怒,说:你这个屁放得也太响了吧,就差蒋委员长不晓得。成何体统。

顶牛爷说:任由总司令发落。

李宗仁尴尬,手一挥,说: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白崇禧看出李宗仁愠怒是装的,但尴尬没台阶下是真的。他看着李宗仁和顶牛爷二人,对顶牛爷说:那就到我这来吧。

顶牛爷从此真跟了白崇禧,在他身边警卫排,当警卫,离白崇禧比离李宗仁还近,离当贴身警卫就一步之遥。但白崇禧去哪,他基本上跟去哪。他跟着白崇禧南征北战,从1938到1949,跟了十一年。

1949年,解放军大兵南下,如秋风扫落叶,将国军打残打败。白崇禧领军的国军第三兵团,是节节败退,从东北撤到河南,再从河南撤到湖南。再撤,就是老巢广西了。

横宝战役,是国军守住中南小半壁江山的关键一仗。这仗要是输了,就得退守广西,而广西的南边是海,再退,就像一群丧家的狗被打落水里,注定上不了岸翻不了身。

国军第三军团第七军,是白崇禧的嫡系,几乎清一色的桂军,作战勇猛彪悍,且武器装备精良,有“钢七军”的称号。白崇禧把全部获胜的希望,寄托在他的“钢七军”。

因为战事吃紧、生死攸关,白崇禧同样或不得不使出台儿庄战役的做法,或者说法宝,设立督战队。他把自己信任的警卫营的警卫,都分派出去,当起督战队的队员,或队长。

顶牛爷下到第七军171师,当督战队的队长。

171师师长叫张瑞生,是广西人。他看着已是膀大腰粗的顶牛爷,用家乡话说:拜托老弟,此战胜败,就看你督战的力度啦。

顶牛爷听了不爽,像当年乜子彬旅长说他一样。他直面像甩挑子的师长,说:拜托我?那要你这个师长来做什么?我是督战的,不是指挥作战。你是指挥官,仗打胜了,是你指挥有方,败了,是你指挥不力。我只是来帮助你打胜仗的。

师长张瑞生听了,尽管心里不悦,但对从白总司令身边来人,又是老乡,还是表示了尊重和欢迎。他对与他顶牛的顶牛爷说:

171师六千多号官兵,都是我们广西老乡,但愿你开杀戒的时候,不要错杀和枉杀。

顶牛爷说:我打生打死这么多年,我比你心中有数。

171师防守的是横宝沿线的渣江地区。顶牛爷在主前沿阵地后面五百米,划定了警戒线。这意味任何后退都不能越过警戒线,违者军法处置,实际就是格杀勿论。

战斗打响了。先是解放军的炮火朝171师阵地一顿猛砸,像下饺子一样。顶牛爷看着同胞兄弟的血肉横飞,有的还掉到他面前,一阵阵心疼。这种对死难同胞的心疼与抗日的牺牲大不一样。为抗日而死,死得其所,心疼中犹然有一种尊敬。而这却是内战,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死不值得,除了心疼,还觉得可怜。炮火压制之后,解放军发起进攻,国军抵挡。两支敌对的中国军队交战,彼此拼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战斗异常激烈。

171师开始出现了逃兵。

三三两两的逃兵,像河面漂浮的几根浮柴,出现在督战队的面前,自动停下,像是被大坝拦住了一样。他们没有强行越过警戒线,而是希望督战队放行,像船顺利通过船闸,那是最好。但那是不可能的,督战队个个面目铁板一块,黑洞洞的枪口对准逃兵,随时等队长一声令下,扣动扳机。逃兵们不愿死在这样的枪口下,也不愿回头去送死,就赖在那,听天由命或期待石头开花的样子。

顶牛爷既不下令鸣枪警告,也不直接格杀,像是忘记了自己是队长。他冷静、僵硬地站在那,像一尊石狮子。

逃兵越来越多,已经像被狼撕咬、驱赶的羊群一样涌现。他们没负伤的扶着受伤的,有的把枪当成拐棍,有的索性把枪扔了。这些狼狈逃窜、丢盔弃甲的官兵,无非是为了保命或求生。他们同样在警戒线和督战队面前缓行,或停下来,像是在手拿戒尺的先生面前彳亍的学生。

这众多的逃兵或骂骂咧咧,或喊疼喊死,全讲广西话,连呻吟也是南方腔调。顶牛爷听了亲切,更增加了同情和怜悯。生硬的他动摇了,像火塘边的冰块渐渐熔化了一样。他情不自禁,浓重的乡音破口而出:

爱拔灭够代当韦,瘦条吧,拜马然!(CMB我死卵了,你们逃吧,回家去)

逃兵们一听便知督战队长竟然是老乡,无不释怀和欢欣。他们迈开了步伐,越过警戒线,像迁徙的动物涉过河水,然后择路奔逃。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顶牛爷百岁史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