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无常的,命运是奇幻的,归宿却是一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走向死亡的结局,结局纵然全不相同,却有殊途同归之意味。然而,当一个鲜活的生命离开尘世,走向未知的幽冥世界,可曾知道珍爱其的亲人该是多么悲痛呢?
墨白虽然不是一个孤儿,却与双亲早早失去联系,只有墨老称得上他的亲人。当他安葬了墨老之时,墨白的心中虽然悲痛,但更多的是一种落寞,还有些无助与彷徨。
如今,他站在妃子巴清的墓碑前,看着新墓的白玉石碑,以及墓上的花草与墓布,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悲痛的感觉如同铁锤,撞击着他的心。迎娶巴清的一幕一幕如在眼前,好像昨天刚刚发生一样,这使得墨白有点恍惚,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巴清的墓地选址在西望岭,位于西望峰的半山腰,可以俯看峰下不远处的西望镇,算得上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西望镇位于西望岭东方,乃是高陂城的属地,依托西望潭而兴盛,人口超过两万,算是墨国北方鲜有的大镇。
西望峰的溪水蜿蜒流淌,沿着一条狭长的山道流出山谷,如同一条银鳞闪闪的蛇,汇入到了西望潭。依据当地老者所言,西望潭曾经水面不大,因为一支族群的迁徙,才变成如今样子,而这个族群恰是巴氏祖先部落。
如果追溯巴氏先族起源,大约可以始于寻龙纪的变迁,一支生活在夏江北岸的土著,为了逃避饥荒到了西望岭。
彼时,西望岭鲜无人烟,加之潭水清清,正是一片希望之地。这支移民部落的首领名叫巴达,经过与祭司一番商议,决定在西望岭脚下繁衍生息,并自称为西望族。巴达是一个难得的首领,除了率领族人建寨定居,还巧用山体与人力,扩大了西望潭潭面。经过数年改造,老潭与老寨并存,一部分潭水经由水门,被引入了族人老寨,成为重要水源地。
到了灭龙纪时代,巴丘继承了西望族首领之位,将部落正式改为巴部。那时,巴丘向廊中地区学习农耕,与游牧结合起来,慢慢地发展壮大起来,并成为函陵高原的大部落,控制了西望岭、筑湖之间大片土地。
不过,巴氏部落虽然并不弱小,但是人口数量过少,无法与来去如风的烈马族相比,不得不定期纳贡维系关系。然而,烈马族过于自恃强大,以函陵高原九大部落之主自居,打压莫氏、巴氏等部落,使得怨恨之心深埋于各部族人心中。
正巧在那个时候,烈马族与外敌激战,莫氏部落乘乱势崛起,主动联合巴氏等部落,袭击了烈马族的老巢。最终,部落联盟赶走了烈马族部落,控制了函陵高原大片疆土,建立起苍陵国雏形。
为了感谢巴氏部落襄助,莫氏赐给巴氏很多赏赐,还将上贡川作为其族人封地,使巴氏控制了上贡、西望两镇,一度在国内极为强盛势大。到了元世纪末期,巴家族长巴洪执掌家业,大力发展商贸,对上贡镇极为看重,更是将家族迁至上贡镇。
正是由于巴洪的推动,上贡镇一度成为函陵最重要的镇子,替莫氏一族守卫东北方向。巴洪是一个极为敏感的人,曾经与预言师相交,获悉周氏一族将会强盛,成为银夏帝国的主宰。为了搭上周氏一族,巴洪强迫儿子巴严,迎娶苍陵大臣周川的女儿,而周川正是周丕的族亲。
巴严早在娶亲之前,曾经在黑峰与白峰求索,还与历曾学习精妙剑术。不过,巴严是一个性情中人,对看不惯的世事常出手化解,以至于得罪了江湖人士。巴严娶亲之后,仍热衷于江湖之道,完全不管家族生意,以至于巴洪将希望寄托于巴清身上。
巴清不负巴洪重望,年纪不大便显露经商能力,一度成为函陵有名的女商人。墨白打败灰蛇战团、夜月狼团,登上了国王的宝座,巴清派人献宝献粮,积极支持新君掌控局面。令巴严没想到的是,墨白选妃时选中了巴清,与甄婷一起入宫陪伴墨白。成为国王的老丈人,巴严渐渐有些骄傲,主动参与墨国朝堂之事,甚至对不少朝政指手划脚。
尽管巴严没有当上朝臣,墨白对他的话却很在意,更是重用了巴氏一族,安排到了新城坐镇,替自己稳固江山社稷。其实,墨白明白巴严心性不坏,所言未必尽对,却对自己是真心拥护,故而才大力扶持巴氏一族。
正当墨白远征西南之时,巴清即将临盆待产,令巴严与家人喜不自胜。如果巴清能够生下一个儿子,那么长子的身份加持,将使巴氏一族荣耀更盛,甚至有可能助巴清坐上王后宝座。
初闻巴清有孕在身,墨白无疑是极其兴奋的,也让他对未来充满想象。恰在那时,花国已经落入墨国版图,西南地区局势渐趋明朗,墨白便留泰平收拾残局,自己则班师回到王都。
依照墨白的想法,他打算在逐鹿王城造祷坛,祭拜墨氏先祖与天地,迎接自己第一个孩子降生。同时,墨白还有更大的打算,准备以此为契机,敬拜神明祝福墨国大军东进,开启争霸亚夏的全新征程。
可是,世事就是如此无常,当他率军行至梧郡鱼木镇时,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依次传来,让墨白有些猝不及防。
第一件事就是巴清生下一子,产后突然出现血崩,竟死在了逐鹿王都的宫中。如果不是心中想着周薇,使墨国与血驼部合并,墨白对巴清还是极为满意的,心里也想过立她为王后。墨白屡次向周薇示好,却没有得到天后回应,已经让墨白有些灰心,故而此次返回逐鹿,他确实打算正式立巴清为后。
第二件事是天域高原出现变故,苯波与格鲁两宗冲突再起,导致不少部落发生矛盾。自从泰平平定天域高原之后,这片广袤之地成为墨国大后方,为墨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良马,还有不少能征惯战的勇士。不过,泰平只是暂时满足两宗需求,并没有确定何宗为尊,以至于两大宗派渐生不满之意。
第三件事更加棘手,就是墨国多地出现水灾,淹没了不少耕种之地,还死了大量老百姓。自古以来,水灾、旱灾、虫灾都被视为不祥,乃是国君失德的一种说法,若是不能够妥善处理,很容易导致王国动荡。
墨白深知这一点,木燃、宋奇等大臣亦知,所以在归途中便做了安排,派人骑快马回到逐鹿,交待城主吴跂准备祭天之物,在青冥湖畔祭天昭告。与此同时,墨白命人调度军队与民夫,尽快赈济灾民、安葬死难,将水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国内不出现疫情。
为了自惩于天地,墨白一路快马加鞭,与逐鹿战团骑士同吃同住,提前数日返回逐鹿。他来不及为巴清祭灵,全权交由木燃操办,换了一身黑色祭礼之服后,率领朝中之臣到了青冥湖畔。
墨白在祭司的主持下,向天地连祭三日,每日焚香叩拜,显得极为虔诚。三日之后,墨白率领骑士巡视水灾之地,亲自领导救灾安民,令不少墨国百姓深受感动。或许是受到墨白心志打动,或许是天佑墨国的百姓,那水灾竟然势弱,慢慢地归于平静。
待墨国局势渐趋稳定,墨白决定亲赴西望峰,为巴清妃子祭扫一番。为了表达对巴氏的尊重,墨白将西望峰赐给巴氏一族,还诏谕墨国朝臣,欲封巴严为巴公,位列墨国二十四公之一。
墨白非常清楚,如果要牢牢掌控墨国权力,一定要任用亲信,哪怕能力不及,总好过让自己担忧。至于忧虑何人,墨白从不想念及,却又时刻难以从脑海中赶走那个名字。为了凑齐二十四公,墨白倒也是用尽心力,既要安抚征战前线的将士,还要多选信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