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峰飞旋上碧霄,玄机妙言自逍遥。齐天同问万物始,朱雀崖下白发飘。
火龙川绵延万里,横亘于亚夏大陆南方,乃是亚夏族人敬畏的大川。火龙川西起于龙头峰,东至毗邻火海的羊角峰,高峰险峻不可尽数。由于民间传说火龙川系炎龙所化,乃是恶灵遍布之地,兼之雨幕边界危险重重,再有火族人嗜血而行,故而亚夏族人畏之如虎,不敢轻易涉足那里。
当然,在亚夏族的远古神话传说之中,并非将火龙川视为不祥之地,而是认为那里为大地的边界,翻跃大川就将进入死亡之域,故而一度将火龙川当成保护族人的边界。火龙川的高峰极多,有名的当属龙头峰、羊角峰、暴峰、碧玉峰等,却皆不及朱雀峰享誉亚夏大陆。
朱雀峰位于火龙川与戎山交汇之处,如同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雀,其势似乎与云雨共生,令仰视高峰的人满怀敬畏。朱雀峰的西边是舞峰,东边则是飞旋峰,好像被朱雀大鸟搅动的气流高升,将两座高峰包裹其中,若隐若现。
相对来说,在火龙川的诸峰之中,朱雀峰好像炎龙的灵魂,支撑着这座大川做高飞状。朱雀峰不仅是一座险峻且高的山峰,能够清晰地展示于世人的面前,还是火族人最看重的圣峰,其地位堪比亚夏族人的亚龙峰。
最让亚夏族人觉得奇怪的是,火龙川存在可怕的雨幕边界,以至于许多高峰多隐没于云雨之中,被层层雾气所笼罩,难以看到其本来面目。朱雀峰则大为不同,多数时候真容毕现,使那绿意葱茏的峰巅如同碧玉,与蔚蓝天空相映成趣。
每至冬季,朱雀峰显得更加与众不同,淡淡白雾绕着峰顶,好像一位绿巨人站在山巅,与大鸟共舞共生。更加有趣的是,舞峰与飞旋峰上的云雾也变得稀少,展露出难得一见的真容,好像两个舞者随风而舞。
舞峰与飞旋峰是火龙川有名的高峰,成名的原因自然离不开峰峦俊秀,更缘于两位飞龙纪时代的神人贤者。黄辕大帝打败蚩天大帝之后,使廊中诸地安定下来,令各族部落相互融合,渐渐筑牢亚夏族群根基。后来,黄辕大帝受到心神感应,率领功成将士返回西方,准备到出生地寿丘峰祭天,再回到天域雪山宁定飞升,与神族一起回归天庭。
在那些功成之人当中,除了追随黄辕大帝的十二贤士与十二骑士之外,还有来自北方白轩大帝的部下,玄机便是其中之一。据说,玄机曾是大小柏岭望雪峰的猎户,因为机缘巧合襄助,遇到白轩大帝,得到指点,有了非凡的预见法力。玄机受到预见法力指引,登上望雪峰高峰之巅,找到了神秘的玄武洞与玄武石。玄机在玄武洞中修炼法术,与玄武石人石合一,变成了法力强大的半人神。
后来,亚龙峰大战一触即发,玄机追随白轩大帝出征,与南方半人神罗暄斗到一处。眼见蚩天大帝被斩杀,其他南方半人神四散奔逃,罗暄也欲逃之夭夭。玄机早已窥探天机,知道罗暄将被封神,所以对他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东方海滨暄川,祭起玄武石击杀了罗暄。
当然,罗暄之死乃是劫渡,并非玄机恶念所致,故而决定封印罗暄之魂灵回到舞峰,使其能够魂归故土。结果,玄机见那舞峰天地广阔,与北方冰天雪地不同,正是求仙参悟的佳处,于是在峰顶结庐而居,那便是后世所说的玄机庐。至于百年之后,玄机北返小柏岭高峰,以玄机神身份升入天庭,为那座高峰命名为玄机峰,便又是后话了。
妙言与玄机一样,本非黄辕大帝治下神人,而是饶广山妙言湖的渔夫,因为冥想遁入飞升之境,掌握了一股澎湃之力。后来,妙言钻入妙言湖湖底,得到了一只神螺法器,使他具备了神人之能。听说黄辕大帝征战亚龙峰,妙言便追随其南下,帮助黄辕大帝力战蚩天大帝。
闽震是蚩天大帝追随者,擅长使飞旋火球法器,战斗力是非常强大的。恰巧,妙言的神螺法器是飞旋火球克星,故而闽震被妙言杀死,最终与罗暄一样被封神。妙言知道飞旋火球威力巨大,不可再遗祸人间,于是带着飞旋火球南下,到火龙川飞旋峰下咒封器。与玄机所不同的是,妙言在峰上逗留数日,便返回望海半岛妙言湖,并在湖畔打造妙言观。如今,妙言湖畔有一个妙言镇,便是因为此观而建,妙言观则成为太上教派的道场之一。
依照庄帝时代的长孙德顺考证,远古时代是一个极其神秘的时代,除了伏易大神与黄辕大帝两大神族主宰天地外,还有神龙掌管亚夏天地。在那个没有纪史的时代中,神明出现混战的局面,慢慢地形成了几大教派,其中以太上教与劫教最为知名。
据说,太上教创立于潜龙纪时代,乃是元始神尊建立,主张元气归神与天地同修。元始本是中海定海之神,其石鼓正是定海之宝,后来受到归墟之神蛊惑,离开中海海域西行,意欲参与世间大神角逐。
同一时期,太真、通天与地浩也出现了,与元始相斗于天地之间。太真是穹空飞石所化,其本状正如一瑟,曾与上古神龙源出同星,法力与神通是极其强大的。通天则是圆周山上一株大树,得到混沌初开所点化,最终成为法力惊人的通天之神。地浩是黑暗大地之下的一块玄铁,纳百川之灵气于其身,亦成为一位全身漆黑的地王神。
由于四位天地灵气所化之神相斗,害得天地为之颠倒,使得生灵为之涂毒凋敝,最终招致伏易大神出手降伏。伏易与其神族一脉各祭宝器,将四神降伏于亚龙峰上。不过,伏易知道四神已融天地之灵,不可伤其神性与法力,故而封四神为上古四大法老。元始、太真、通天与地浩各有爱好与意趣,分别擅长鼓、瑟、琴与笙,后世并称为“鼓瑟琴笙”。
黄辕、白轩与蚩天大帝未出世之前,四大神尊依天意指引,再次现身于亚夏大陆,意欲襄助三位新帝。地浩飞临北方雪域上方,接续雪神之脉,最终点化了白轩神人。太真为了遏制神龙,化作一股神气飞入穹空,回到了上古神龙之星。元始前往苍岭寿丘峰,发现了黄辕大帝,同时创立太上教,被派众尊为祖师,十二贤士之中便有人是其徒弟。
通天去了火龙川一带,创立了劫教一门,意欲尊天意调教蚩天,再配合朱雀与吸引不少神人、半人神投入派中。劫教以渡劫为宗,宣扬劫数难逃,人数远超太上教。
由于两峰存在这般传说,故而后世一些求道者不远万里,从亚夏大陆诸地赶至这里,意欲登顶朝拜一番。当然,若想安然无恙登上两峰,必须要得到火族人襄助,否则多半会伤身甚至殒命。至于神秘莫测的朱雀峰,欲登顶者更是极多,却鲜少有人如愿。
朱雀峰峰顶叫做齐天台,被火族人称为最重要的圣台,乃是极为特殊的存在,每隔数年会由火族各部祭司同祭,为其加持火族族神之灵气。火族人视炎神为世间最大的神,故而对亚夏中土是有仇视情绪的,一直渴望有大神再次崛起,挑战亚夏中土与北方诸神。后来,凝聚火龙川灵气的蚩天大帝出世,带着火龙川半人神远征,与黄辕大帝大战于亚龙峰,许多火族人便追随北上,结果被打败逃回南方。
后来,火族人在各部落祭司融合下,最终形成了九个火族部落,分别是猎火、炽火、天火、神火、鬼火、树火、野火、镇火和敬火。相较而言,年代最久远、传说最多的是猎、炽、神、鬼四族,对炎神也是最为虔诚的。
为了报仇雪恨,这四族联合到一起,杀出火龙川峡谷,占有火龙川北不少土地。可惜,这种情况维系的时间不长,火族被铜古等族部落击败,被迫再次退入火龙川。与这四大火族不同,其他几支火族融入会、稽、铜古、蛮戎和金亭等国,最终被那些部落所同化,故而如今夏江南方存在不少火族后裔。
尽管被封锁在火龙川,火族人却没有沉沦,除了与川南族群接触之外,经常骚扰川北诸国,包括铜古、蛮戎与金亭等国。将近二十年之前,银夏帝国陷入乱局,襄皇意欲东征廊中地区,亚夏动荡引起火族注意。四族祭司与首领同登齐天台,决定乘乱势再谋天下。可惜,火族人没有如愿以偿,多被铜古、金亭大军击败,只好转变思路,采取与川北诸国合作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