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远山露出青灰色轮廓,山林中矮树草叶上到处挂满露珠。
一个十二、三的少女背着箭囊、腰上别着一把卷刃猎刀,翻过两座山,淌过一条小河,跃过一湾溪水,穿过一大片茂密的森林,终于来到郭子午昨日放布袋的山洞,这少女便是慕央。刚跃下斜坡,就望见洞口遮掩的树枝上挂着一串圆形的草结,知道郭子午已经来过,而且一定放了物什。
这个山洞是郭子午和慕央从小约好的见面地点,每隔十五日,郭子午就会过来送些东西,有时是吃的,有时是一些日用品,有时是些小玩意。只要有新的变化,洞口都会挂上一个郭子午编制的草结作为信号。
慕央远远便望见草结,心中一喜,抽刀在四周杂草丛中扫荡一番,见没什么异常,便兴冲冲来到洞口,摘下草结放到一边,扒开遮掩的藤蔓,伸手从洞口上方摸了摸,掏出布袋,打开布袋取出柴刀和锄刃,她新奇的盯着木柄的柴刀,轻轻抚摸着打磨细致的刀柄和刀鞘,跟着拔刀出鞘,迎着晨光晃了晃,刀刃在初升的阳光下雪亮;锄刃也崭新锃亮,正好替换已经坏了的那个,慕央开心地跳起来,她已经盼着这两件物什好久了。
布袋里还有一张长宽均约一寸的黄麻纸,纸张粗糙坚硬凹凸不平,纸面上还留有明显麻草、布丝碾压的痕迹,慕央将麻纸放到阳光下,仔细辨认。只见纸上画着一些图案,最上面一排是七个圆形,每个圆形中间都有一个黑点,第二排是一个人形,背后背着一个筐,人形前方画着几条长长的弯曲线,弯曲线的尽头是一块大石头,石头后面站着一高一矮两个人,高的像男子,矮的像女子。整个图案极其简单,几乎都是线条勾勒而成。郭子午不识字,每次传达信息,便将要说的事粗略画出来,别人不知所云,慕央却看得懂,他的意思是七日后约她到石门坞与郭家姐弟见面。
慕央将麻纸揣进怀里,重新封好洞口,拽了一把身边的长草,穿到郭子午之前做的草结中,新打一个结,做成一个连环结,将连环结挂在洞口树枝上。这才拎起放了柴刀和锄刃的布袋,跃上山坡,转身离去。
太阳渐渐升高,山野中寒意渐退,慕央沿着原路返回,边走边采了一些菌菇放到袋子里,穿过密林,淌过溪水和小河,再翻过两座山,顺着山路向一处低谷走去,大约走了一个时辰,前方是一大片树林,穿过树林,便看见一处黄灰的茅草屋立在一条小溪旁,草屋后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园,菜园周围用高约五尺的木板围住。
草屋周围种着红粉白的野花,不是为了欣赏,而是用来防蛇驱虫的。走到近处,溪水清澈,水面泛着细碎的白光,水下食指粗的鱼儿正在少女眼皮底下安逸的游动,它们对今后某日有可能被草屋里的邻居请上餐桌这件事还一无所知。草屋东侧约十丈远的崖壁上有一个飞瀑,瀑布水流不大,但倾泻直下亦有千钧之势,瀑布下方汇成一汪潭水,潭水碧绿清冽,深不见底。瀑布与潭水四周藤树相连,绿草如茵。寂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水声淙淙、鸟鸣雀啼,人间美景,无过于此。
但慕央可没有欣赏美景的心情,此刻她正迫不及待地将新得到的宝贝放到屋前空地上展示。对着两件“奇珍异宝”端详了半响,她准备在林子里挑一株槐树试刀,拔刀来到中意的树前,用力一挥,刀光闪处,咔嚓一声,小腿粗的树干应声而断,断口处齐整平滑,树干连着枝叶慢慢倾斜倒地,慕央开心地又蹦又跳。她又跑到另一棵更粗壮的树前,再次挥刀,这次树干没有直接折断,但也被砍出一个大口子,她又再接再厉,连砍十几下,这棵有着十几年树龄的槐树终于也告别了它的邻居。
试过了刀,轮到锄头了,慕央将柴刀轻轻放到屋檐阴凉处,取出一柄旧锄具,拆下旧的木制头,替换成新的铁锄刃,扛着新锄头进了菜园,一顿刨挖,挖出七八个小芋头,又挖了一棵菘菜(白菜),都用荆筐装了,拿到溪水边清洗。
将食材清洗完毕,拎着荆筐来到屋前两个架着的小锅前,锅下生了火,两个锅里各注了水,一个锅里倒进芋头,另一个放了掰成块的菘菜,又撕了一块风干的野雉肉和刚才摘来的一些菌菇放进锅里和菘菜一起煮,锅里洒上一点点盐巴,盖上盖,一会儿功夫,小锅里便飘出肉和菜混合的香味。
芋头还没煮熟,慕央肚子已饿得咕咕叫,先给自己盛了满满一碗菘菜野雉汤,刚尝了一口,烫得龇牙咧嘴,吹了两下,也不管不顾,就狼吞虎咽起来。吃完菘菜汤,芋头也煮熟了,连着几个小芋头下肚,摸摸肚子,终于感到踏实了。
慕央熄灭火堆,将两个小锅放到窗前土墩上,剩下的菜和芋头还能再吃一顿。她心满意足地站起身,走到屋后,隔着木板栅栏巡视自己的菜园。
屋后的这片地是她用两年时间开垦整治的,起初这里野草丛生,虫蛇蚁兽出没,慕央听了郭子午的建议,削尖树枝圈了一块地,拔草,耕地,挖拢,最开始没有趁手农具,便削了木头当锄头,木锄头使着不顺手,一把柴刀又砍柴防野兽、又当成挖地锄头,后来从郭子午那要了些蔬菜种子,就这样慢慢建起了菜园。如今的菜园里种着菘菜、白萝卜,芫荽(香菜)、芋头,还有一些野葱野韭之类,新鲜的绿色铺满了整个园子,慕央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准备入秋天冷之前再挖个地窖,用来储存过冬的食物。
慕央畅想了一会,抬头一看,太阳已在头顶,蓦地想起今日最重要的功课还没做,急忙跑进屋内,奔到平日睡觉的土塌前,土塌倚墙而砌,靠墙里放着个双开门木柜,挪开木柜,露出一个成人拳头大小的洞,伸手探进洞中,掏出一个不足一尺的麻布小包,打开麻布,里面是一卷小册子,册子非竹非纸,材质柔软,似乎是用某种动物皮所制,上面斑驳焦黄,想来已有不少年头。
展开皮卷,尽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慕央眼光停到一处,闭上双目,心中默念片刻,睁眼时,似乎已经背下。接着卷好皮卷,用麻布包好,重新塞入洞中,将柜子搬回原处。关上屋门,拎起新柴刀,向东侧瀑布行去。
来到瀑布前,放下柴刀,脱下外衣和鞋子,光脚伸进潭水,虽是正午,潭水依然冷冽,她却觉得刚刚好,沉了一口气,身子轻轻地钻进水中,向深处游去。距水面约十尺,有一块凸起的平坦岩石,慕央游过去盘腿坐在岩石上闭目打坐。
太阳慢慢向西,但阳光依然酷烈,山林里蝉声鼎沸,草叶上翻腾着热气。一刻钟,两刻钟,已经过去大半个时辰,潭水平静无波。又过了一刻钟,水面开始波动,稍顷,慕央的头从水下浮上来,她抹了抹脸,靠在水潭边歇息片刻,过了一会儿,又潜入水中,这次,慕央只在水下待了不到半个时辰,便浮了上来,长舒一口气,爬出水潭,在潭水边歇了歇,用干爽的外衣擦了擦,穿上鞋子往草屋走去。
进到屋里重新换了一套干净衣服,把湿衣服扔进木盆,正准备端着木盆到溪边清洗。刚走出门,突然听到草屋后面有响动,她倏地停下脚步,轻轻放下木盆,走到窗下,拎起那把崭新的柴刀,猫着腰悄悄绕到屋后。
有东西在菜园里,越靠近菜园,声音越大。慕央矮着身子挪到栅栏前,透过木板和树枝的缝隙往里看,眼前的一切令她火冒三丈,恨得牙快要咬出血。
菜园一侧的栅栏被拱开,三只野猪在园子里撒欢,一只大的带着两只小的,将她辛辛苦苦耕种收拾的蔬菜能拱的全拱了,能刨的全刨了。几个时辰前还整齐翠绿的菜地现在已一片狼藉:菘菜和白萝卜几乎全被掀翻在地、连根拔起,叶子被啃得七零八落,有些只咬了几口,有些根本没吃,更可气的是很多都还没长成,但都已经被猪蹄践踏得不成样子。一大片芋头也被挖出来,暴晒在太阳底下,其他野葱野韭芫荽等野菜也东倒西歪,没一个能挺直腰杆的。
这只母野猪是慕央的旧相识,去年过来踊跃翻地时就被她用棍子请出去了,没想到隔了半年再次光顾时,居然把一家子都带来了。从现场作案的恶劣手段推测,这三只野猪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很显然它们连吃带拿还不够,还要尽情玩耍放纵一番。
对慕央来说,菜园子就是她的江山,那些辛苦播种马上就要收割的蔬菜果实就是她的金银财宝,自己的江山和财宝就这么被夺走,简直忍无可忍。
她借着栅栏的遮掩,悄悄来到靠近母野猪的一侧,一手攀住木板顶部,猛地一纵跃进园内,一刀直向母野猪颈部砍去,疾如闪电。那只母野猪个头庞大,一身黑长的鬃毛粗糙坚硬,猝然被砍了一刀,惊吓过度,又痛又怕,嗷嗷叫着直向前方逃窜。慕央哪肯放过它,母野猪试图从刚才进来的栅栏缝隙钻出去,慕央早防着这一招,挥刀上前,阻断它的逃亡路线。两只小野猪骤见变故,也满菜园乱蹦乱跳,围着栅栏来回奔逃。
慕央一击得手,心下稍慰,但终因野猪皮毛太厚,虽然柴刀锋锐,仍没法一刀将其毙命。她身形极快,一只小野猪被她赶到死角进退不能,手起刀落解决一个。另一只小野猪反应慢了些,也被一刀抡倒。母野猪发了狂,直奔慕央冲过来,慕央血冲脑门,却没有失去理智,侧身避过母野猪的攻击,手臂横翻,刀锋从野猪背部横削而至。母野猪受创剧痛,再也不敢硬冲,直向进来拱开的栅栏缝隙冲出去,冲撞时用力过猛,冲出去的瞬间,两边的栅栏都被拽倒在地。
慕央发誓今日一定要解决这个祸害,急向母野猪逃窜的方向疾奔而去。她从小在山野中长大,天生奔跑速度惊人,而翻山越岭、走沟串谷更是习以为常,且极具耐力,一人一兽也不知追了多久,有林便钻,有水便淌,都不管不顾,即便如此,一前一后还是渐渐拉开距离。跑着跑着渐感体力不支,脚步慢了下来,眼看前方黑影与自己距离越来越远,停下脚步,以手中柴刀作匕首,向野猪掷去,她已没剩多少体力,这一下虽准头未失,打到野猪身上,但力道不够,柴刀贴着野猪背部掉到地上。
那野猪血流不止,又惊又痛,慌不择路,虽不至于筋疲力竭,但速度已大不如平日。正彷徨奔逃时,突然背上又挨了一下,这一下虽不如何痛,却激起了全部恐惧,它突然使出全身力气疯狂向前冲,只一瞬间,便消失在慕央眼前。
慕央跑过去附身拾起掉落的柴刀,又向着野猪消失的方向跑了一段,极目四望,周围都是半人高的荒草丛,哪还有她那位老相识的影子。
一瞬间,突然感到全身毫无力气,一身大汗,冷风一吹,一股凉意。回头一望,来时路也被杂草灌木覆盖。
天渐渐暗下去,山里起风了,心里的怒气也散了,在潭水里泡了几个时辰,又跑了将近半个时辰,又饿又累,只想尽快赶回去。慕央回头望了望来时方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 —— 她迷路了。
在山里迷路,尤其在夜幕降临的山里迷路可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她倒并不惊慌,现在离天色完全黑下来还有一段时间,以她的方向感和常年翻山越岭穿林的经验,她相信很快便会找到回去的路。
她沿着记忆中的路往回走,这片山坡被茂密的杂草覆盖,慕央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试探,刚走没几步,突然一脚踏空,从高坡上滚下来,跌进一大片茂密的灌木丛中,慕央只觉得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天色已全黑,四周草虫齐鸣,慕央终于醒了过来,只觉得浑身酸痛,手上、胳膊上、小腿上有几处刺痛,估计是跌落翻滚时被划伤,舒展四肢,好在并未伤筋折骨。此刻肚子中的饥饿感更强,但头脑却异常清晰,她伸手摸了摸,滚下山坡时,柴刀依然紧紧攥在手中。
慕央沿着滚落的方向向上爬,来到刚才跌落之处,警惕地观察四周。此时月色如水,繁星点点,旷野无风,夜晚的山里寒气侵体,不由得缩了缩身子。从怀里摸出火折子,砍了一根松树枝点上火照明,往前走了一段路,突然感到背部僵硬,有一股森森凉意,倏地升上来,她精神高度紧张,山野里常年生活的习惯让她嗅到周围的危险,手中柴刀护住身体,摆出攻击姿势,左手举着松枝,缓缓转身。
漆黑夜色中,远处一棵古树的枝桠中闪出一对绿幽幽的光芒,那绿光一动不动望着自己的方向。
慕央一惊,顿住脚步,紧握刀柄。当眼睛渐渐适应周围的黑暗,绿光的周围显出一个动物的轮廓,那是一只豹子。慕央高举松枝火把慢慢向后退,余光瞄到自己身后也有一棵树,脑子里瞬间盘算了接下来要面对的几种死亡过程。
首先上树不是个好主意,按目前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对面那位仁兄如果猝然发动攻击,即便她速度再快,也根本来不及爬上去,况且爬树本来就是豹子的特长,不是她的。其次若她转身逃跑,那更要不得,豹子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偷袭她,用尖牙利爪将她撕碎,那样死的更快。第三种办法: 喊人——可惜没人,有人也未必能救她。第四种选择:拼命——还是死,不过过程壮烈一些。总结下来都是殊途同归。
她晃了晃手里的松枝,眼看火苗已快烧到中间位置,心想要是有更多火把,或许能多撑些时辰,正思忖下一步时,突然那双绿灯动了,向树下爬去。慕央只觉得心里发凉,但仍死死盯着对面,准备以死相博,心想反正不能便宜这畜生。
可那豹子并未向她攻击,而是叼着一个物体下了树。慕央心念一动,这才看清原来那豹子在树枝下放着一个猎物,猎物身型比豹子还大,前吻突出,四肢粗短,身体肥大,黑乎乎的一团,慕央觉得眼熟,似乎就是她白日追逐的老相识——受伤逃走的那只母野猪。
豹子可能刚经过一场厮杀,醉心于自己的战利品,并未表现出对呆望着的慕央多大的兴趣,而是灵活的拖着诺大的野猪向对面一处深谷蹿去,两只野兽陷在半人高的荒草灌木中很快消失不见。
慕央死里逃生,呆呆望着眼前的一切,心里砰砰跳个不停,半响,定了定神,向豹子消失的方向眺望,突然间目瞪口呆,只见远处山谷中有星星点点的红光闪烁,似是灯火。刚才她全神贯注应付豹子,竟完全没注意远处那片夜色中的红。心想: 这地方人迹罕至,怎会有人居住?似乎人数还不少。她怕前方荒草丛中有危险,不敢往前走,又掩饰不住心中好奇,回头看了看身后那棵高树,将火把放到树下,几下便爬上了树。
在树上极目远眺,夜色中那些红色更加明显——果然是灯光,还有一些要大更耀眼的红色,是燃烧的火焰。这片红色围绕的区域足有二里地。慕央凝神细看,一些灰暗的帐篷影影幢幢隐藏在红色的灯光中,似乎有一些人在帐外一动不动,又有一些人从帐篷中出来进去,这些人衣着服饰与平素所见山里乡人似乎不大相同,但终究还是因隔得太远,看不清细节。
此时月上中天,银光曜空,慕央肚子又开始咕咕响,冷风一吹,凉意侵肤,顿时失去了继续观望的兴趣。她振作精神,正考虑找个安全背风的地方将就一晚等天亮再寻路回去。
突然,一声凄厉的嚎叫响彻夜空,从那片红色灯火区域传出,紧接着一声接着一声,叫声中透着恐惧、痛苦、绝望、疯狂,惨叫声尖利刺耳,在山谷中回荡不绝,分不清是男是女,是人是鬼,慕央只觉得从头到脚的血都凉了,她从未听过如何可怕的声音,不受控制地双手捂住耳朵,但那惨厉的叫声还是直往耳朵里钻。
她面无血色,浑身战栗,无一丝力气,忽然那声音戛然而止,慕央长吐一口气,终于缓过神,隔了片刻,从树上摇摇晃晃地下来。脚刚落地,又一声惨叫裂空响起,慕央再也无法忍受,用尽全部力气,踉跄地向反方向夺路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