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何师傅出去走了一趟,心情舒缓了很多,头天连夜赶车奔波的疲惫一扫而光,我心想这页经理破天荒地也算是给我安排了一回美差,还真是难得。
只是开心不过一天,就在我们回到公司的第二天,就愕然听闻扬州也被病毒“攻陷”了——
新闻曝光家住南京市江宁区某小区的毛某,于7月21日上午9时,也就是南京7月22日因疫情原因暂时关闭南京江宁客运站之前,在南京江宁大学城乘坐大巴去了扬州。
毛某所住小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禄口街道,距离南京疫情爆发点禄口机场直线距离仅5公里。
到扬州后,毛某分别在7月21日、23日和24日,到扬州市四季园小区秋南苑内一棋牌室打牌。27日到扬州友好医院就诊时,被发现新型病毒检测呈阳性。
这就直接导致,扬州这两家棋牌室短时间内成为又一疫情“风暴中心”。
最可恶的是,毛老太是借用他人的绿码,才得以从疫区偷跑到扬州的。很快,一个老太引爆一座城的新闻在朋友圈中飞速传播开来。大家都对此深恶痛绝。
我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千绕万绕想绕开其它疫区,不曾想还是跟下一个疫区“风暴眼”两次擦肩而过。
如果那天晚上我没有坚持再晚都要回C市,如果那晚我抱着受台风影响晚点回去,公司不会怪罪的侥幸心理,去找自己的闺蜜在扬州度过一晚,我现在可能就被困在扬州接受隔离回不来了。
因为闺蜜工作的单位就在扬州的疫情高发区。她每天给我发视频告诉我他们那边的疫情状况,每当看到她微信上跟我说“这边附近又被拉走了好几个”的时候,我就不由自主的替她捏把汗。她还告诉我:“有一个确诊案例在我们旅馆吃过饭,如果我们这有人感染,我们所有员工一个都逃不掉。”
我说:“你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口罩不离口,最好戴一次性手套。我们公司前阵子销售人员还去过南京谈生意,回来后先后做了三次核酸检测。但凡有一人感染,我们公司的人也是一个都跑不掉。新冠病毒升级了,这个德尔塔病毒传染性堪比水痘,病毒潜伏期18天。”
闺蜜:“我们这里这几天都在排队做核酸检测。我昨天刚做完第三次检测。都是阴性。我目前来说还没事。我那天看到一段警方公布的监控视频画面,两人在酒店吃饭,全程无肢体接触,在同一环境下待了14秒后就被感染了。这个病毒着实可怕。防不胜防。”
在这种非常时刻,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我只能每天为她祈祷,希望她可以没事。
我安慰她说:“现在就看疫 苗的有效性了。但愿你不会有事。听说只要戴好口罩,打过疫 苗的人被感染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即使被感染了病症也是比较轻的。”
扬州疫情疯狂反扑,让整个江苏除扬州南京之外的其它城市也都跟着进入了高度警戒状态。
原本我们都以为打过疫 苗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谁都没想到,病毒升级后传染的速度也同样“与时俱进”。
我们中的很多人刚刚接种完疫 苗,疫 苗在体内尚未形成最大限度的有效抗体,尤其像我们接种三针型疫 苗的人群,第三针还没来得及接种,就马上面临病毒升级后的“考验”,会“中招”的风险非常高。
我跟同事们每天除了正常上班之外,就是在网上关注各种关于疫情的跟踪报道。通过网络我们了解到,从南京禄口机场,到湖南张家界,再到常德游船,由南京外溢的病毒传播链涉及到了12个省份,28个城市。高风险的地区有4个,中风险的地区达到了惊人的134个。大家在恐慌中,接受了疫情再一次反扑的事实。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一次疫情传播中,扬州竟然反超南京,成为了新的风暴眼。大家都特别恨那个从南京疫区偷跑出来的南京老太,为了打牌享乐,害了一座城市。
我打电话给妈妈,问她:“你现在还打牌吗?南京老太的事你应该也知道了吧?”
妈妈像个犯了错的孩子,特别乖的轻声回答我:“不打了。早就不打了,现在我每天待在家里做养生哪都不去了,这病毒太可怕了,我看了一个他们发的视频,是关于病毒如何传播的,真的是,这个病毒怎么就像触电一样啊,手一碰到就触电了。”
我顿时很好奇,想问问她究竟是看到啥视频了,一下子就开悟了?结果还没等我问,她顺手就把视频发给了我。
我点开一开,视频非常形象的把病毒如何人传人,如何通过感染者的手和身体的任何部位直接传染或者间接传染给下一个人的过程:
视频用PS的处理手法做了发光“渲染”,感染源甲身上散发着一层黄色的光,他接触了未做防护措施的乙,乙的身体立马也跟着开始发光,乙触摸过的桌子椅子,门窗等任何物品上也均留下了病毒痕迹。
而丁一旦触碰过这些物体也即刻开始发光,以此类推,病毒传播的速度才会如此神速。看到满屏发光的人,看到如此形象的病毒宣传片,我家老太太也被震惊到了,并且表示再也不到棋牌室打牌了。
我回常的第二天晚上,就接到公安机关的电话,先是我老家的公安局打来,询问我最近几日有没有到过扬州,我说:
“我是25号从老家坐火车回到C市的,仅仅只是途经扬州,在扬州高铁站等车待了一会。”
然后警察同志接着问我:“那你有没有打过疫 苗?”
我说:“打过了,目前刚完成2针。”
他又问:“回去后做过核酸检测了吗?”
我说:“还没有”。
他说“好的,我知道了,可以了,谢谢你接受核查。”我回了一句“不客气”便挂断了电话。
警察倒没有强制我去做核酸检测,只是我接到电话后,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我只是途径扬州,没有去过市里,但是我从都江站坐车去扬州站,有打过车。这期间有没有接触过病毒就不得而知了。
而且我第二天回到C市后又马上被经理安排外出,再次途径扬州,虽然下车交个资料不到10钟就坐车离开了,但是交资料的时候,我记得我有做过一个摘下口罩透气的动作,前后时间大约有2分钟。
也就是说我有接触过扬州那边公司的工作人员,虽然“中枪”的概率极低,但是不代表没有概率。所以我觉得我有必要抽空自己去医院做一次核酸检测。
回到C市后的第四天,那天晚上下班后我坐公车,坐到一半下车,照例下来跑步四公里回家,跑到一半路程的时候,突然看到有陌生的C市号码打我手机,我心里莫名一阵激动。
因为我有跟小鱼儿有在信中说过,我希望他跟他女友在一起是真的幸福,但是感情的事谁也说不准,如果有一天我们还能有缘再见,如果你恢复了单身,我也还没谈男朋友,我希望我们还能再给彼此一次机会,我也希望你能主动来找我。
原本我觉得这样的希望几乎是不可能会有了,但是那天我爸爸祭日,他突然把自己的微信头像换掉之后,我就觉得可能事情未必是我想象得那般惨淡无光,我和小鱼的缘分或许还会有转机。
我的第六感告诉我,他跟她在一起未必很幸福,因为占有欲过强的爱情时间久了会给人窒息的压抑感,他是如此热爱自由的男生,如果愿意为了爱长期迁就包容那个女孩,想必也是爱惨了她。但是这种不健康的监控捆绑式爱情,未必能走得长远。
所以看到陌生号码的那一刹那,我下意识会想说,有没有可能是小鱼打来的,结果我还是失望了。
我拿起电话,接通后听到的是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他第一句话就是问:喂,你好,请问你现在人在哪个地方?
对方都没有介绍自己是谁,上来就问我人在哪,我有点懵,这是我第二次听到这样的问题,上一次是闺蜜,这一次又是谁?
我很纳闷,我说:请问你哪位?为什么问我在哪里?
他这才解释到:哦,我是邹区这边协助公安机关调查核实人员流动记录的。你现在人在C市还是在南通?
我说:我在C市。
他又接着问:住在C市哪里,我们需要具体的小区名字,几栋几号?
听到他说他是公安机关的,我竟然丝毫没有表示怀疑,自己的住址也脱口而出报给了他。
得到地址的他“哦”了一声便把电话挂了。全程问话不超过3分钟。
挂断之后,我就开始后悔,我骂自己:他说他是公安机关的,你就信了,这个手机号也不像是公安局的号码,万一他是骗子特地来调查你家庭住址的,你就这么贸贸然把具体地址连门牌号都告诉了对方,万一到时候骗子跑你家门口来堵你,看你怎么办?
我思来想去,越想越后怕,赶紧拨通了110,打电话询问了下,他们跟我说:女士你不用紧张,最近我们的公安机关人员确实在挨个电话调查人员出行记录。大概率就是我们这边的人打来的电话。因为要打的电话实在太多了,有时候难免会疏于解释来由。
我这才安心下来,但是我还是提醒自己下次再接到这样的电话,一定要保持警觉。
公安机关两次给我打电话跟我确认行程,更让我意识到我这个在风口浪尖的时间段出行经过疫区的人员已经被警方盯上了。我也自觉自己确实是个有潜在可能感染病毒的危险人物。于是一到周六,我就迫不及待地自己跑去医院做病毒排查。
那天我起了一个大早,坐公车到钟楼区的妇幼保健医院做检测。我到医院的时候才刚刚早上八点,做检测的人排队却早已从检测窗口一直排到了医院大门口。
八月的骄阳当空照,我穿着红色的裙子,在烈日下没站一会额头就开始冒汗了,我看到站我前面排队的大叔,后背都湿了。
等了一个小时,总算快轮到我了,我很严格的遵守跟黄线区域保持一米开外的距离,等上一位检测完毕离开,才上前坐到位置上接受检测。
医生让我张大嘴巴,她用棉签在我喉咙根部搅了一下,就算取样成功了,我感觉到喉咙里略有不适,没等我张大的嘴巴重新合上,一个老大爷突然就跑上前来迅速把脑袋凑到我脸边上。
他刚做完检测没一会,是想要过来咨询医生问题的,但是他没戴口罩,就这样毫不忌讳的凑到我面前,我真的感觉特别无语。
在这病毒升级换代、人人自危的时刻,老年人真的一点防范意识都没有,检测的时候老是忘记跟其他人保持适当距离,万一他身上或者我身上有新冠病毒,那妥妥的我们两人都要遭殃。
我一脸嫌弃的赶紧走开,那个老大爷完全没注意到我的表情,对着窗口继续大喊:那个医生,我还想问下......
就这样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去等检测结果,次日早上一醒来,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在百度里搜索“C市疫情”,发现新增数字还是保持在0,我就知道我一定是安全是健康的。
果然第三天下午,我打开我的健康码,右下角就跳出我前天做核酸的记录,检测结果为阴性。何师傅也去做了检测,他有车,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他跟我说他已经做完两次检测,结果也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