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龙头峰之舞(3)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3244字 发布时间:2024-07-22

飞翔是一个神圣的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同先民崇拜的神明一样,充满着神秘的力量与吸引力。换个角度来讲,渴望飞翔与渴望成仙一样,是远古人类的最高梦想之一,以至于影响到当今后世。

 

  为了实现飞翔的梦,亚夏族的祖先伏易创造了龙。最早的龙的形象出现在甲骨上,这是后世普遍认可的,如今存放在勤岭学城藏书洞中,被誉为学城九宝之一。后世学士认同伏易造龙,也承认是伏易首创龙字图形。

 

  如果有幸能够见到龙字首创图形,人们一定会惊叹于伏易的想象力,从那笔画中看到飞腾的龙,正在天空兴云布雨。

 

  《论字》一书著于灭龙纪初期,乃是当世大贤叶逢春执笔,以解释亚夏文字为毕生追求。依照叶逢春的解释,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之为物,变化无端,以能升天,而命之曰灵。

 

  至于伏易为何创造龙图腾,使之成为亚夏族的图腾,后世的观点大致有两派。第一派以大贤铁盐观点为主,认为伏易本身就是神龙,乃是从天外龙星降临人世,借女子华胥之腹现身。这一派观点依据颇多,最有说服力的是,伏易作为大神的潜龙纪时代,神龙没有主导人间万物。参与争斗天地霸权者,若非炎神等神明,便是法力强大的半人半神。

 

  铁盐生活在灭龙纪时代,与靖无天一样,皆为当世大贤,《亚夏大陆年谱》便是他的著作。铁盐出生在益山山谷之中,父亲是一个寻常猎户,他一直跟着家人打猎,直到有一天遇到高人点拨,才专注于研修亚夏文史。如今,济国临郡境内的益山上,有一座山峰名叫铁盐峰,峰下的镇子就是铁盐镇,为的是纪念这位贤者。

 

  不过,银夏帝国成为亚夏大陆霸主之后,有意降低龙图腾之于亚夏族的意义,认为上古神龙有开天辟地之功,潜龙纪时代之后则现恶念,所以绝不可能是伏易真身。受到这种思想影响,元世纪中期的贤者孔坤认为,龙不是潜龙纪时代的大神,甚至可能是伏易的坐骑,或者正是被伏易神族所灭。

 

  孔坤是朋岭孔镇的孔氏族裔,乃是廊中两大贤门之一,以精通文史典籍著称,声望超过廊中四大家族,更非权贵、富商家族可比。孔坤出生之后就展露天赋,对于古史有着令人惊叹的理解力,于是在年纪极小的时候,就跑到学城求学增识,饱览学城藏书阁藏书。

 

  对于伏易创造了龙图腾,孔坤认为那是某种不可知的因素,左右伏易选择以龙的形象为尊。与此同时,孔坤还从典籍的蛛丝马迹中发现,远在黄辕大帝成为世间主神的时代,亚夏大陆已经有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或许就是这个国家隐去了某些古史,令后人对神族谱系难以琢磨。孔坤虽然不是学城太学士,甚至还不是大学士,但是他的学说与观点影响深远,包括比其略晚求学于勤岭的温庭。

 

  为了丰富与补充孔坤的观点,大学士温庭提出了一种说法:神力让渡。温庭认为大神不是永生的,一旦主宰万物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升上天庭神界,进入到混沌虚无的状态,慢慢地融入到天地之中。

 

  正是在那个将入虚无的时期,伏易自我消解神之法力,不去一劳永逸占据主神之位,以免神的惰性害了他。为此,伏易大神将神灵之气传递,与其神族一脉化入天地,等待重启一个神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伏易神系的消亡不是毁灭,而是实现了一种永生,使神性融合到天地之中,这也是后世求仙者最推崇的天道。

 

  由于诸神陪伴主神消亡于天地,缥缈于天外的天庭随之成为幻影,世间万物进入到一种自然状态,脱离了神性的掌控力。然而,没有束缚的世间是可怕的,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天地之气凝聚到一处,幻化催生出三条龙,分别主宰一方天地,控制人口数量、疆域,保护远古伏易神族灵气不散,并一直持续到了飞龙纪时代。

 

  温庭认为,神龙主宰的时代是一个微妙的远古时代,也是亚夏文明奠定的一个特殊时期。在那个远古时代之中,神龙虽然是主宰之神祉,却与天地孕育的半人神有分有合,会争夺神位与控制权,为此才出现西跃大帝等御龙者,使神龙收敛恶的一面。

 

  对于神性中的恶性与恶念,同时代的大学士归瑟更为激进,认为神与人一样,都有神性与魔性,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神龙与御龙者同心协力,那么龙的神性会展现得淋漓尽致;否则龙的魔性就会被激发,导致世间出现危机。

 

  飞龙纪时代中期,神龙的魔性日渐彰显,世间危机已现端倪。温庭通过猜测古史后分析,恰恰在那个关键的时期,黄辕大帝、白轩大帝与蚩天大帝一起出现,成为三足鼎立的神人。受到三位神人及追随者的压制,金龙、雪龙与炎龙魔性被迫收敛,选择三位神人成为御龙者,统治各方辽阔的疆域。

 

  对此,归瑟再次给出不同观点,认为神龙没有甘于屈服,将神的权力让渡过给三位神者,而是选择了一场龙人之战。后世流传三龙潜藏修炼的说法,归瑟认为,三条龙已经被三位神人消灭,却不想令先民们迷失与困惑,才对外宣称神龙潜藏。

 

  尽管温庭与归瑟观点有所出入,但是学城七大学士一致认为,黄辕等三位远古之神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伏易同期三大神族神灵的继承者。换一个说法就是,伏易神族主宰了潜龙纪,黄辕大帝主宰了飞龙纪,他们是亚夏神族的传承关系,而龙或许正是他们之间的纽带。

 

  不过,黄辕大帝击败蚩天大帝之后,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为参与大战的神人、半人神归位。黄辕大帝非常清楚,飞龙纪时代半人神太多,已经形成几大派系,宣扬各派对天道的理解,引领先民追随信仰,若是不能妥善处理,极有可能酿成新的争端。

 

  泰平对奶奶非常尊重,曾多次听奶奶提及她的舅舅鲍成。鲍成既是一个富商,也是一个饱读文史的学士。依照鲍成的说法,黄辕大帝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那些各派异人、神人确实经历一战。不过,那场天地俱泣的大战是颇为怪异的,后世竟然没有著书立说,只是散落在古史的字里行间,提及黄辕大帝封神列榜,使各派神人、异士各安其位,一起随其归入天庭神班。

 

  当然,黄辕大帝等神升入天庭之后,异龙再次出现在世间,完全展露出魔性的一面。后来,灭龙七子出现在亚夏大陆,借助神意修炼屠龙阵法,将三条恶龙斩杀除根,使大陆再无恶神为恶。一种观点认为,灭龙七子就是黄辕大帝的七个儿子,受到天神使命落入人间,通过修炼求索悟道,替世间万民消除祸端。另外一种观点甚至认为,靖无天等七位大贤就是灭龙七子转世,一起除掉恶龙转世的陶菲,最终同上共云山天下阁,镇住陶菲的灵脉。

 

  无论亚夏族流传如何奇幻的传说与神话,一个毋庸争辩的事实就是:那些神明的神性,是人类渴望的最高贵的理想。为了这个理想,亚夏族传承神话数千年,赋予了诸多闪耀神性光辉的意义,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使命。

 

  为了使亚夏族强大、繁盛,无数强者选择各自的方式,力图让这个充满活力与包容的民族前进,继而在亚夏大陆奉献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那些故事中有战争,有权力的游戏,有百花齐放的争论,更有无尽的求索,让一代代亚夏人为之着迷。

 

  如果后世有人描写眼前的一幕,一定会觉得无法从容落笔,甚至会觉得书写不足以表达那种震撼。不过,泰平站在一起突起的悬崖巨石上,望着脚下的层层云雾,心里所感受到的不是震撼,而恰恰是一种令其悲壮的使命感。

 

  这个悬崖巨石位于暴峰的峰巅,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与太乙山白峰峰巅的飞崖像极了。悬崖巨石光滑平坦,好像有人打磨过似的,四周有天然石栏,还有两三棵虬枝盘结的松树。

 

  悬崖正对着南方,下方是万丈深渊,被火族部落称之为雨幕峡谷,还有一个泰平更认可的叫法:赤道。赤道几乎被雾气完全笼罩,只能看到稍近处黝黑的崖石,以及兀自挺立崖间的松柏。那些松柏如同攀登高峰的猎人,身子毫无顾忌地探出山体,如同倘佯在山雾之中,置身于一片辉光闪闪的仙湖里。

 

  目光从西向东扫视过去,可以看到悬崖对面的峰峦起起伏伏,比泰平脚下的暴峰略矮,甚至可以说不相上下。暴峰是火龙川诸峰的高峰险峰,北方正是斧山余脉的高峰,东方则与烟尘峰相近。

 

  泰平曾经登上寻仙峰,见识过天域雪山诸峰,使他明了峰外有峰,山外亦山。相较而言,火龙川南、北峰峦亦不少,却没有层峦叠嶂的感觉,完全被赤道一分为二。

 

  泰平穿着一件紧身兽衣,外面披着一件白斗篷,靴子与兽皮裤被缝制在一起,既可以阻挡风寒,也避免飞行中出现意外。这套兽衣是翼族人特制的,大小正合泰平的身,令他觉得非常满意。一阵寒风吹来,将悬崖上的松树吹得哗哗响,使他的斗篷飞了起来,发出“扑啦啦”的声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