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芳名
书名:灵秀鸿蒙天 作者:晓荷阡陌露 本章字数:2065字 发布时间:2024-07-20

月光如银,满天的清辉之下,王先生轻拈着短须,冥思不语。

方老汉深知,对方正在为起名之事冥思苦想,也就望着自己随手带来的那一坛自酿米酒,默不作声。

再过了好一阵子,王先生原本紧锁着的浓眉,渐渐散开了,只听他这样说道:“方大哥,苏东坡《赤壁赋》有云: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则为声,目遇之而……’,

令媛问世之际,时值梅雨时节,半月不开。然而仙姝降世,自有异象。方兄亦尝言及,当日傍晚,雨过天晴,时近子夜,令媛即呱呱坠地。天意如此,则以‘山间之明月’这一成句,取‘明月’一词,为令媛命名,当亦有可取之处,不知方兄意下如何?”

王先生的这番话,引经据典之外,遣词造句之时,也是文绉绉的,方老汉再怎么洗耳恭听,也只听懂了一两成。不过,那一句“取‘明月’一词,为令媛命名”,他还是听了个八九不离十,于是,为了慎重起见,他还是这样说了一句:“王先生,小女的官名,就叫明月了?”

点了点头之后,王先生这样说道:“时间仓促,一时半会儿之间,也只能截取前人成句,匆此回复了。哦,方大哥,俗话说‘名从主便’,以‘明月’为名,也未必就见妥当。方兄若另有良策佳句,也不妨公诸于此,咱哥俩把酒赏月,再斟酌一番,也未尝不可……”

方老汉暗自思忖道:要说这名字嘛,只怕也没那么好弄吧?王先生,刚才你念的那“赤壁”什么的,我就从来没听说过!现如今,好不容易才得知,小女当以明月为官名,如果我再不知足、不识趣,那就是要让人笑话了……

“王先生,”方老汉连忙表态道,“给小女取名这件事情,就先到这一步了。哦,老汉所带来的这坛酒,也藏了好几年了,不如借此机会,咱哥俩先痛饮几杯?”

那王先生哈哈一笑:“方大哥既有此意,喝上两盅,自然不成问题。只是,这一刻,早过了晚饭时间,再去弄下酒菜,只怕多有耽误?”

“王先生,”方老汉也是笑得合不拢嘴,“这下酒菜嘛,有没有,都是一样的!我看啊,今夜里,先是对着月光喝酒,明天午时,下酒菜多的是,还怕吃不回头吗?”

王先生虽说是个私塾先生,倒也不是那种迂腐固执的酸儒,只见他举起酒杯,这样说道:“方大哥所言甚是,来,先干了这一杯!”

方老汉人逢喜事精神爽,当即与对方碰杯:“王先生,干杯……”

干了一杯之后,再对视一眼之后,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近半个时辰之后,考虑到明天的酒席,方老汉起身告辞。

在为人处世方面,王先生一向沉稳,只见他站起身来,将对方送出大院之外后,还这样叮嘱道:“方大哥,明天的事情,不必多虑,兄弟过去的时候,碰巧的话,再叫几个村邻,去帮一下忙……”

方老汉酒劲上涌,含含糊糊地道谢一声之后,回家去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转眼之间,就到了十年之后的中秋节前夕。

这天夜里,望着窗外那如银如水的清辉,方明月思绪如潮:算起来,明天夜里,就是我要过的第十个中秋佳节了。当然,最初的那几个中秋节,我是没有多少印象的。若说有印象,能够说上一两句的,还是最近的两三个八月十五!再往前,就是听爹娘讲故事了。

按照爹娘的说法,我这个人呢,跟那天上的月光,倒是有着某种不解之缘。先是四月十五,降生于一个月圆之夜。临近满月之时,我爹就乘着月光,去王先生家,让这位私塾先生,帮我取一个官名。

现如今,我回想起来,对于王先生,还是钦佩至极!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王先生能够用《赤壁赋》中的语句,为我命名,着实不简单啊!当然,王先生是个饱学之士,对于这样的名篇,熟读成诵,再灵活地加以运用,也在情理之中。

从五岁多一点,我就开始记事了。

家里有几亩田地,爹娘勤劳本分,日子呢,也还算过得去。哦,那个词语,就叫“男耕女织”。爹爹做田地里的农活儿,娘在家种桑养蚕、纺纱织布。就我所接触到的这几个村庄,都是差不多的。

而我呢,稍稍懂点事情之后,也想着要去帮点忙,减轻一下父母的负担。最近几年,我也留意到,我们这些小伙伴,分担一下家中的活路(活儿),实属正常。不过呢,女孩子一般都是待在家里,做点女红。对我来说,女红也不是就不好,不过呢,如果能够到外面去,放牛砍柴,割草种地,我甚至更乐意一些。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或许,我的性子里,有点野气的成分?是啊,整天待在家里,看不到阳光下的影子,由长变短,又有短变长。也体会不出,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野草,从眼前铺展开去,将这一大片绿地毯,铺到了山川原野与绿水蓝天的交接处。也聆听不到,那各种各样的小虫子,聚集在一起,合奏起来的曲子,宛如天籁……当然,类似的道理,大家大多都能体会到,不过呢,有时候也会这样想,在家里,还是要多舒适、惬意些,外面嘛,日晒雨淋,风吹雨打的,也没那么多诗情画意的。

由此看来,特别是小丫头们,不大喜欢抛头露面,也是自有道理的?

而像我这样的人,如果人家看不惯,确实就要在心里嘀咕起来了:看,那方家的丫头,简直就是个假小子。

人家要怎样说,那是人家的事情。

反正,我就是觉得,屋檐之外、院落之外的那一大片田地,要更为精彩一些。再说,夜幕降临之后,如果没有比较重要的事情,人们是不大外出的。果真如此的话,夜里不外出,大白天也待在家里,那么,一个人的视野,是不是太狭小了呢?

外面,还有一片天地,是和书声、书香,连在一起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灵秀鸿蒙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