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郑峻潜伏在中军大帐篷顶听见伏龙虎对帐中诸人说到,他此次南巡欲让郑峻护驾,郑峻听后正为自己初步得到伏龙虎的信任而窃喜,不料这时“虚空道长”樊珍军师的一番话却使伏龙虎颇为踌躇难决,也使郑峻转喜为忧。
且说樊珍言道:
“大将军,韦信此人的确武功高强、文武兼备,是大将军急需的济世之才。然而老夫与吕飞天军师私底下交流过,我们俩都觉得韦信此人身上疑点颇多,大将军实不宜重用他也!”
伏龙虎对樊珍所言似乎有些兴趣,他说道:
“哦,亚父你且说说他身上有哪些疑点?”
樊珍言道:
“大将军,首先他的身世存疑。这个韦信说他乃是我大荆国、大将军您的家乡汜水郡人氏,他父亲是县衙捕头和猎户,他自小随他父亲练武、捕猎。大将军,老夫我见过许多猎户,我想大将军也应该见过:凡猎户常年累月在外捕猎,风吹日晒,应该皮肤黝黑粗糙。可大将军您看到了——这个韦信却是皮肤白皙细致,犹如读书人也,令人怀疑他真的狩过猎否?”
伏龙虎闻言仰起头想想郑峻的模样,点点头说道:
“嗯,亚父所言有几分道理。”
“大将军,之前老夫和吕飞天认为这个韦信所说他的武功应该也是谎言!”
“此话怎讲?”
“大将军,那韦信说他的武功皆是其父传授。大将军您曾与那韦信交过手,我等前天也在中军大帐中及校武场上亲眼见识过他的武功。大将军呀,那韦信的武功如果说是当世除大将军您之外数二数三,您也不会有异议吧?”
听樊珍一提到韦信(郑峻)的深不可测的武功,伏龙虎不由地想起前天他与韦信在校武场上的一番大战,伏龙虎自觉得那次他对韦信已经使出了平生所学武功,最终他只是半招险胜那韦信(实际上是郑峻在最终关键时刻让了伏龙虎半招,为了他心中酝酿的计划而没有下杀手),伏龙虎至今想来还觉得他似乎赢得有点侥幸。他眼瞅着樊珍不由郑重地点点头。
郑峻这时听樊珍继续言道:
“大将军以及在座的诸位,韦信说他是家传武功,也就是说他的父亲韦超驮亲授他武功,然而根据现在韦信的武功程度看,那韦超驮的武功一定在江湖上赫赫有名,但是大将军您曾长期生活在你的家乡汜水郡,您听说过您家乡邻近的青山县城有韦超驮这样一个武功绝世高强的捕头么?老夫行走江湖多年,也在荆国追随大将军多年,老夫可从未听说过韦超驮这号人物。在座的诸位也有多年行走江湖的,你们以前可听说过韦超驮这个人物么?”
“回亚父,我等都没听说过!”
在座诸人纷纷回答。
“所以大将军呀,老夫与吕飞天军师皆认为:韦信所言他的武功是家传,他的父亲韦超驮就是他的授业师傅绝对是谎言!而这个韦信的师傅肯定另有其人,他来自于江湖上某个大门派也未可知。总之他来历不明,且心怀叵测,因此老夫建议大将军万万不可重用他啊!”
樊珍说罢,大帐内一片寂静,在座诸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伏龙虎的身上,且听伏龙虎如何说。
郑峻伏在大帐顶听得樊珍如是的仔细分析,他的心中不由一阵阵地后怕,他明白自己策划的这次来投军的计划不甚周密,以致漏洞百出,他思索着今后如何亡羊补牢而堵上漏洞。他也在等待伏龙虎对樊珍的话如何表态。
且说这时候传出伏龙虎的声音:
“本大将军觉得亚父刚才的这番话不无道理,亚父与吕军师对那韦信的怀疑也有一定的根据。不过本大将军想:现在我联军与郑军已到了决战的关键时刻,本大将军需要更多的将才冲锋陷阵,早日覆灭郑朝!
所以,本大将军觉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本大将来录用了那韦信在本大将军的帐下,且尔等皆认为韦信具有文韬武略、武功高强,是个难得的人才,本大将军就放开手让他施展又何妨呢!”
樊珍问道:
“请问大将军如何让韦信施展呢?”
伏龙虎略一沉吟后答道:
“嗯,本大将军还没完全想好。不过后天本大将军的南巡,本大将军就打算让韦信随驾,让他贴身执戟护驾。”
郑峻在帐篷顶听得伏龙虎如是说,为伏龙虎对他的信任和大度莫名感到一点感动。
没料到这时于顺站起身大声说道:
“大将军,万不可让那姓韦的贴身护卫您,万一他如亚父和吕军师所说,心怀叵测,岂不是置大将军您于危险之中耶?”
大帐中诸人也纷纷说道:
“于将军说的甚是,请大将军三思而行啊!”
“哈哈哈!”
伏龙虎一阵大笑,笑罢说道:
“亚父及诸爱卿的忧虑和忠心,本大将军都心领啦!本大将军自起兵以来,每一战无不披坚执锐、身先士卒,经数百场浴血奋战,死人堆里滚过无数遭,本大将军何曾皱过眉头耶?即使那韦信真的是重演要离断臂杀庆忌、荆轲图穷匕见而刺赢政的历史,我‘一霸天下’伏龙虎又何惧哉!哈哈哈!”
“我们的龙虎大将军乃真豪气、真英雄啊!”
大帐中诸人被伏龙虎之豪气所服,皆起身向伏龙虎致敬佩之意,伏龙虎示意诸人坐下。
郑峻在大帐顶也为伏龙虎的这番英雄豪气所折服,他心中暗自对伏龙虎说道:伏龙虎,我郑峻暂时不会与你为敌,我还得亲眼看到你完成推翻大郑王朝、建立大威新王朝的伟业呢!
郑峻这时又听樊珍说道:
“冷子清、孙洪二将,你们在护卫大将军的同时,密切注意那韦信的一举一动,绝不能让他有与大将军单独相处的机会,他韦信稍有不轨之举动,你二人即诛杀之!”
“属下听令,那韦信若有异动,我等即诛杀之!”
这正是:
勇闯虎穴,恶虎即生扑食心;
深潜龙潭,猛龙更有伤人意!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