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贵万万没有想到,山洞里的绫罗绸缎,竟是自己押运的那一批货。他站在山洞中,望着那堆积如山的货物,满脸的惊愕与困惑,喃喃自语道:“这批货为什么会在这个山洞里呢?我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清头脑。”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王阳武得到这批绫罗绸缎以后,肩负着押运的重任,一心想要尽快将货物送回。然而,天公不作美,途中,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暴雨如注,倾盆而下。
王阳武望着这漫天的雨幕,心急如焚,紧皱着眉头,大声喊道:
“这雨来得如此突然,这般下去货物非得全毁了不可!”
为了保护货物不被雨水淋湿损坏,他带领着众人,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地前行,四处寻找可以避雨的地方。
突然,一座名为精武寺的寺院隐隐约约出现在他们眼前。王阳武看着这模模糊糊的寺院轮廓,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自言自语道:
“这寺院倒是一个暂时的容身之所,先进去避避雨再说。”
说罢,便带领着众人和几十车绫罗绸缎进入了寺院。
精武寺的方丈看到这批华丽的绫罗绸缎,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那贪婪的目光在货物上扫来扫去,心中瞬间起了邪念,暗暗想道:
“这么多好东西,要是能归我所有,那可真是发大财了。”
方丈表面上热情地招待着王阳武和他的队伍,满脸堆笑地说道:
“各位施主,一路辛苦了,快进来歇歇脚。”暗地里却盘算着如何抢夺这批财宝。他偷偷地派了一个和尚,趁着夜色,悄悄地溜出寺院,与他那拜把子兄弟“黑熊怪”取得联系。
那和尚找到“黑熊怪”,气喘吁吁地说:
“大哥,精武寺来了一批绫罗绸缎,那可是价值连城,咱们要是弄到手,后半辈子就衣食无忧了。”
“黑熊怪”一听有此等好事,立马兴奋起来,大手一挥,喊道:
“兄弟们,抄家伙,跟我走!”
带领着他的人马,星夜兼程地赶往精武寺。
夜深人静之时,“黑熊怪”一伙人冲进了寺院。王阳武和他的手下们经过一天的奔波劳累,又累又乏,早已进入了梦乡,鼾声如雷。“黑熊怪”的人马如鬼魅一般,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王阳武从睡梦中惊醒,一边仓促地拿起武器,一边喊道:
“兄弟们,有贼寇,快起来迎敌!”
但为时已晚,一番激烈的厮杀后,王阳武不幸惨遭杀害,他的手下也大多丧命。
“黑熊怪”得意洋洋地看着满地的尸体,对手下说道:
“把这些绫罗绸缎都给我搬走,一个都别落下!”
随后将几十车的绫罗绸缎抢走,藏在了一个隐秘的山洞之中。
过了些时日,无家可归的全贵和吴逸风机缘巧合之下,听闻了四角金牛的传说。吴逸风对全贵说:
“全贵兄弟,听说那四角金牛藏在一个神秘的山洞之中,拥有着神奇的魔力和无尽的宝藏,咱们去碰碰运气,说不定能发大财。”全贵点头应道:“反正也没别的出路,那就去看看。”于是,二人带领众弟兄踏上了冒险的征程。全贵哪里知道,他已经入了吴逸风的圈套。
他们一路翻山越岭,四处探寻,终于找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山洞。刚进山洞,就遇到了另一伙严防死守的土匪,双方二话不说,立刻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全贵正奋力拼杀着,进入了山洞,突然惊讶地发现,山洞里的那一批绫罗绸缎,正是他当初负责押运的那批。全贵瞪大了眼睛,手中的刀差点掉落在地,喃喃道:
“怎么会......怎么会在这里?”
看到这批货物,全贵的心中五味杂陈。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批绫罗绸缎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山洞里?
没等全贵细想,几十个土匪蜂拥而上,挥刀乱砍,全贵力单寡不敌众,只好逃出山洞。。。
回想起之前的经历,全贵恍然大悟。原来,精武寺的方丈和“黑熊怪”两个人是拜把子的兄弟,他们平日里整天吃喝玩乐,相互来往,狼狈为奸。那天,王阳武带领队伍到寺院避雨,方丈见财起意,暗中与“黑熊怪”勾结,残忍地杀害了王阳武和众多清兵,抢走了货物。
全贵想起这些绫罗绸缎,泪水模糊了双眼。他想起了那些曾经与自己一同押运的兄弟们,仿佛听到他们在耳边说笑的声音,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
如今,他们却因为奸人的贪欲而命丧黄泉,这让全贵悲愤交加。然而,逝者已矣,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将这批货物夺回。
全贵他们几个人孤零零地回到了山下。全贵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茫然失措的他,在这乱世之中,仿佛一片飘零的落叶,不知该何去何从。
正在全贵陷入绝望之际,他忽然听到一个消息。有一个叫做“白莲教”的组织正在起义。
这个消息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人们纷纷议论着这次起义。全贵听闻,心中一动。他深知,如今的朝廷腐败无能,百姓民不聊生,而“白莲教”的起义,或许是改变这一切的希望。
全贵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自言自语道:“我要投身到‘白莲教’的起义之中,为天下百姓谋一条生路?”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全贵决定加入“白莲教”。
全贵踏上了寻找“白莲教”的征程。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历经艰辛。但心中的信念却始终支撑着他不断前行。终于,全贵找到了“白莲教”的队伍。
“白莲教”的首领看到全贵的到来,十分欢迎,全贵向首领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和经历,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首领被全贵的真诚和坚定所打动。
从此,全贵成为了“白莲教”中的一员。他跟着起义军四处征战,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嘉庆三年(1798年),嘉庆下诏书,全面镇压"白莲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