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进入夏季以后,黄康贤时常和韦波见面,与韦波喝酒、议事。基本上每星期见一次。有时候是去韦波家里,有时候是在大排档。偶尔,韦波在南宁艺术剧院当演员的弟弟韦涛也来参与。
他们首先是因为苦闷才聚一起。
韦波、韦涛的苦闷是祖坟被挖好几年了,尸骨一直没有找到,没法给祖宗重新安坟。
黄康贤的苦闷是恋人是一名妓女,妓女拒不从良,即使从良也难成夫妻。
他们苦闷的源头或元凶都来自一个人:韦三得。
韦三得是他们共同的仇人。
他们都想杀了韦三得。
但杀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杀强壮、凶残而又警惕性很高的韦三得。况且,杀人是犯法的事,被发现轻则坐牢重是要偿命的。他们都想要韦三得的命,但又不想偿命,哪怕坐牢也不值得。因为他们的命和韦三得的命不一样,不对等。怎么样才能既要韦三得的命又能保全自己呢?
这是韦波和黄康贤包括韦涛的难题,苦思、商讨不得解。
当然他们的商讨是仅限他们三人并且是在封闭的地方。具体地说通常他们是在饭后坐在韦波的车里,开往偏僻处,边走边谈,停车继续谈,学电视剧里的特工,像特工一样小心谨慎。
他们想到过雇人杀凶。韦波韦涛两兄弟愿各出五万雇人干掉韦三得。黄康贤没钱,但表示愿意效犬马之劳。
这个主意很快被他们自己否定。因为受雇的人是为利来利往,缺乏信义,容易反过来敲诈或出卖他们。
他们还想到过制造意外。比如车祸、触电、食物中毒等,这些计谋理论上可行,但操作难度大。对车做手脚容易,但关键是韦三得要借你的车开你的车才行,万一他拉上你陪驾怎么办?农村电压不稳,负荷超量,不到220伏电力电不死韦三得。而食物中毒死不及时,韦三得就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还是不行。都不行。
他们连续几个月的密谋均拿不出万全之策。
秋高气爽的一天,已读大三的黄康贤不在周末就接到韦波的电话。韦波问黄康贤在哪?黄康贤说学校。韦波说学校哪?黄康贤说准备去东苑餐厅吃饭。韦波说你在东苑餐厅等着,但是别吃饭。我马上就到。
黄康贤在东苑餐厅外很快等来了韦波的车。他上车,看见韦波的弟弟韦涛也在。
韦波说:“我们先谈事,后吃饭。”
韦波将车开到一个烂尾楼的工地。他熄火后,对韦涛和黄康贤说:“我想出了一个新方案,我们几兄弟商量商量,看行不行。”
韦涛、黄康贤看着他们的主谋。
韦波说:“我计划让韦三得自杀。”
韦涛和黄康贤当即就懵了,为韦波的新奇计划。
韦波接着说:“当然,自杀是伪装的。我的计划和步骤是这样,今年春节我们回家的时候,诱韦三得出来喝酒,先把他灌醉,削弱他的力气,然后趁天黑在半路把他勒死,再把他抬到村口的榕树下,吊起来,装成是他自杀。你们看怎么样?”
韦波言简意赅,韦涛和黄康贤听了也茅塞顿开。
韦涛说:“这计划好!”
黄康贤说:“我觉得行。但是,得讲究细节。细节很重要。而且细节要足够和完善。足够和完善的细节才能保证韦三得必死,万无一失。最重要是使韦三得的自杀逼真。比如诱韦三得出来喝酒,谁来诱?用什么由头诱?诱到哪?这都要讲究,设计。还有,韦三得为什么要自杀?原因是什么?他那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怎么会可能自杀呢?得准备有他的心理依据和生活依据,和必要的舆论支持,比如他心理畸形、变态,生活中也常有感觉罪孽深重和想以死谢罪的表现,这就需要造舆论。另外,我觉得光靠我们三个还不行,还得需要其他人的配合。韦三得作恶多端,恨他的人肯定不少,想杀他的人肯定也有,那么,发展这样同仇敌忾的人来做帮手,甚至借他们的手去除掉韦三得,也不是不可以。”
黄康贤头头是道的补充讲解让韦波韦涛兄弟听得出神,像听天才的军师或老奸巨猾的谋士面授机宜一样。他们不由得对这个机灵理智的小老弟刮目相看。韦波激动地朝黄康贤竖起拇指,尽管这个谋杀计划是他想出来的。
韦波韦涛兄弟期待黄康贤说得更详细。
但是黄康贤说:“至于设计什么样的细节和发展谁做帮手,我现在一下子想不出来。好在时间还有。如果两位哥哥信得过我,就由我来做具体的方案吧。”
韦波韦涛求之不得。韦涛说:“你是大学生,智商比我们高,我们绝对信得过你!”
韦波则爽快地说:“吃饭去!”